田地裡種植這個,一畝地產值好幾萬,這樣種地才有動力

2020-12-12 三農資訊天地

田地裡種植這個,一畝地產值好幾萬,這樣種地才有動力

在農村很多地方,農民都有在自家田裡面種菜的習慣,除了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之外而且還能夠通過賣菜獲得收益。農村的朋友應該知道,農村種植的常常是一些常見的蔬菜,畢竟這樣容易種植而且還能賣個好價錢。如今又很多年輕人喜歡種地,認為種地獲得的收益不如外出打工,有這樣的想法只能說目光太短淺。

當然,有這種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畢竟現在很多農民只是在小規模種地,所以也產不出多少東西,進而獲利很少。也是這樣的原因才會讓農村人選擇外出打工。當然了,其實種地也能夠獲得好收益,如果在田地裡面種植這個,一畝地產值好幾萬,這樣種地才有動力。這種蔬菜不需要很大的地方,而且對於土質也沒有什麼要求,管理也很簡單,只要等待收穫的季節就可以了。

要說的這種蔬菜雖然不是什麼特別的蔬菜,但卻有很多人不認識,畢竟這種蔬菜還沒有廣泛種植,正是這樣的原因才會讓這種蔬菜獲利很大,不僅食用價值很高而且還有這觀賞價值,這種數蔬菜就是香蕉葫蘆。香蕉葫蘆或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是一種從國外引進來的新品種。

香蕉葫蘆的產地原本在南美,這也就是為何我們不常見,但卻有著很豐富的營養,對於人體有著很多好處。這種蔬菜營養價值很高,能夠給身體帶來很多的營養,除此之外,因為這種蔬菜有著很多的微量物質,所以對於人來講有著很好的補充,比如能夠提升人體的抵抗力,對於抵抗力差的人來講常吃最好不過。

香蕉葫蘆因為種植的人很少,但市場上面的需求量卻很大,所以總是不夠需求。因為量少需求多,所以說香蕉葫蘆的價格可以賣到很貴的價格,據了解一斤香蕉葫蘆能夠賣到十幾塊,而且香蕉葫蘆每畝的產量也很高,可達幾千斤,這樣算下來,一畝地能夠獲利好幾萬,如果家裡面田地多的話,不出去打工也能賺不少錢。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現在已經不再只追求飽了,對於品質也越來越在意,或許有人會懷疑香蕉葫蘆的安全性,放心吧,這種食物看著比較特殊,個頭也很大,但這種蔬菜並不是轉基因食物,所以說在安全性方面是沒有必要擔心的。

外表看起來像香蕉一樣,但裡面卻和西葫蘆很像,是來自南美的一種南瓜,和我們本地產出的南瓜有著很大的差別,雖然長相和我們常見的南瓜有很大的差別,但它確實是南瓜的一個品種。這種南瓜除了果肉可以吃之外,嫩芽和嫩莖葉能實用,利用價值可謂是非常高。最重要的是這種蔬菜價格很高,所以說種植它很容易獲利,希望大家能夠好好考慮一下。

相關焦點

  • 種地真的沒前途嗎?有人種100畝地一年盈利10萬,但有一個前提
    在農村流行著「種地一年不如出去打工一個月的」的說法,聽起來覺得誇張但是現實的確如此,於是農村充斥著種地沒前途的言論,可是有些人在家裡種地收入並不比打工的人低,這又是怎樣的操作呢?老張是江蘇和山東交界處的農民,今年50多歲,因為年輕人外出村裡的農田也出現了荒廢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當地鼓勵農民土地流轉,就在這個時候老張承包了100畝地。
  • 長治神谷:讓「會種地」變「慧種地」
    2018年,利沁農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總收入300萬元,盈餘20萬元,社員人均收入比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高25%。發展起來,打造「智慧農業」合作社坐在家裡,看屏幕、點遙控器就把幾千畝地裡的農活幹了,有這麼神嗎?
  • 估計有好幾萬畝吧
    知道吳江現代農業產業園純屬偶然,前幾天打卡古鎮同裡正好經過此地,吳江現代農業產業園位於同裡鎮東北部,在原同裡科技農業示範園基礎上建設而來,抱著好奇心的我們,準備進去一探究竟! 看架勢應該是上萬畝的水稻田,估計有好幾萬畝吧,雖然距離秋收還有一個半月左右時間,可是這裡優質的水稻已經長至「七分熟」,長勢實是喜人的呢!
  • 農村田地拋荒?俺們可捨不得!
    農村田地拋荒,現階段在我老家是很少見的,西農民那麼愛惜土地,巴掌大的地方都想種點兒東,怎麼捨得拋荒呢,但是在不久的將來不知道會是如何。有播種機、收割機幫忙,農戶自己下力的地方相對少些,所以村裡的年輕人在收種的時候集中回家忙幾天,平時裡很多老年人在家裡照應著,這樣就把農活解決了,所以基本不撂荒。為啥還擔心會撂荒種地不如打工賺錢:雖然地暫時有人種著,但是還是保不齊以後會怎樣,因為種地不賺錢,尤其是大田作物。
  • 搞農業百畝以上的,一片虧損?究竟有多少是盈利的?
    前兩天頭條上有網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做農業包地百畝以上的,有多少賺錢盈利的?問題出來後,有157個網友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回答。這個問題十分有意義,這裡摘取一些代表性的問答與大家分享一下。
  • 「種地大戶」賠錢退租!承包300多畝地的「女漢子」是怎麼幹的?
    種得越多、賠得越多,有一些「種地大戶」因此不堪重負,退租就成了無奈之舉。但是,小編近日走訪了一位種地大戶,她的種地致富的經驗值得借鑑。「今年俺家種了70畝地的紅薯,一塊都沒賣,全部加工成粉條出售,一斤粉條10塊錢,都是熟人來買的,因為不摻雜使假,質量有保證,吃著安全放心,所以粉條是供不應求。」
  • 農民大爺種植山藥,一畝地收成3000多斤,你猜能賣多少錢?
    而當下山藥迎來了自己的旺季,在各大超市裡我們都能看到山藥被爭相購買,那麼如果農戶種植山藥,一畝地收成3000多斤的話,又能賣多少錢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不少農民朋友都認為,種植山藥是非常繁瑣的一個過程,不單單需要進行整地挖溝,還需要進行培苗養護,施肥灌溉等工序,更重要的是還得關注幼苗的生長狀況,而這樣的工序比種植小麥,玉米的過程繁瑣太多了,因此其實有不少農戶是不願種植山藥的,不過付出與收穫往往是成正比的,市面上山藥的價格相較於普通的小麥,玉米來說,價格高了一倍有餘,這無疑給不少農戶打了一劑強心針,開展山藥種植會掙一筆不菲的數額
  • 緬甸湖上「種植」各種蔬菜,湖水那麼深,怎麼能夠種地呢?
    而在緬甸也有類似的一處農作物耕種之地,當然它不是梯田而是一片湖水。有人就有疑問,湖水那麼深,怎麼可能種地呢?那麼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緬甸的萊茵湖上,除了獨角漁夫外還出現了另外一道亮麗的風景,那就是隨處可見的漂浮在湖面上的各種蔬菜瓜果。
  • 杜家峁村:從「種地全靠天」到旅遊添動力
    緊鄰雄奇壯美的黃河大峽谷旅遊區,有一個小村落——杜家峁村,這裡的民居錯落有致,充滿特色風情,景點多姿、景色多彩。2014年,該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手機無信號,接打滿山跑;走路兩腿土,下雨一身泥;山高粱遠溝縱深,吃水種地全靠天。」這是2018年初到杜家峁村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遊局派駐杜家峁村第一書記劉玉飛的體會。「發展種植業吧,人均耕地不到4畝,發展養殖業吧,人均草地不到20畝,還全是坡地。地處偏僻,條件不好,又缺少勞動力,村民想富裕就得多方發力。」
  • 農村種植什麼,一畝地純收入可以達到5萬元以上?
    在農村種植什麼,一畝地純收入可以達到5萬元以上?看到這個題目後,我也是啞然失笑,什麼時候農村裡的土地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農民朋友們大可不必辛苦的去城裡打工了,在家種地就可以實現「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財富自由了!
  • 村民種植4畝葫蘆,收入10萬元,全村產值600萬,怎麼做到的
    導語:村民種植4畝葫蘆,收入10萬元,全村產值600萬,怎麼做到的? 在很多人的眼裡,現在農村的種植業就是難掙錢,也因此讓不少農民對種地失去了積極性,一談的農業問題,也有不少農村的老人無不擔憂,他們認為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大部分都不願意種地了,以後這地怎麼辦?將來由誰去種植呢?
  • 800元每畝地,包一百畝種稻麥兩季有利潤嗎?看完心裡有底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800元每畝地,包一百畝種稻麥兩季有利潤嗎?看完心裡有底了800元每畝地,包一百畝種稻麥兩季有利潤嗎?看完心裡有底了承包每畝土地800元,這個價位總體上來說還是正常的價位,當然土質必須好一些,如果土質的肥力比較差的話,這個價位就有點偏高了。
  • 盤活田地唱新歌——隆回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系列報導之二
    (隆回縣宣傳部供圖) 11月29日,冬陽照在隆回縣廣袤的山村田野上,已收割的田地裡依然一片繁忙,人們揮灑著汗水在整地、分壟,準備冬種。 冬季無閒田、鄉村無閒人。近年來,隆回大力推進土地流轉,盤活農村土地資源,積極發展家庭農場和農業專業合作社,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譜寫了現代農業發展新曲。
  • 湖南一「黑馬」景區,種地種出來的4A景區,能夠媲美都江堰
    湖南省擁有深厚的底蘊,在這裡有獨特的湖湘文化,人們重情重義,有非常強烈的正義感,但是又略顯淳樸,所以才形成了這一獨特的文化。而當地悠久的歷史之中,不僅是有獨特的文化,還有很多美食美景。就說我們國內一個重要的菜系,湘菜就是從這裡走出去,最後聞名天下的,主要是注重刀工以及調味料。
  • 在農村承包50畝土地,種植什麼農產品一年能賺20萬?
    不過對於摸出門路的種植戶來說,這個也並不難,像一些特色種植,瓜果類的像葡萄,甜瓜,草莓黃桃等等,大蒜種植也是大家可以考慮的一種,並不複雜。種植大蒜收益高於風險,可能冷不丁那一年,「蒜你狠」捲土重來,一畝地能收入10000多元,但是也不排除扔倒在水溝裡的可能性。農民種地賺不到錢,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懶字,可能會遭到很多謾罵。
  • 劉象海原創散文丨我的一畝三分地
    我的一畝三分地文/劉象海要說「一畝三分地」這個名詞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清朝歷代皇帝在一塊田地裡年年種些農作物,這塊田地正好是一畝三分地。每年雨水節皇帝和文武大臣都參加朝拜天地,希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個事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樁美談的典故。
  • 種植它需要注意什麼事項呢?
    大蔥作為種植時間最長,種植面積最廣,種子的品種也有很多,根據不同地區的天氣變化各個品種的大蔥品種也是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南方地區儘量多使用些出口所用的大蔥品種,這樣的銷售量可以得到很大的保證,因為南方地區的氣溫環境變化的不是很劇烈,所以種植的品種很多都是以出口為主,同時在北方地區種植的大蔥品種就比較多樣,因為天氣的變化比較大導致品種的多樣化。
  • 膠州一合作社起壟、種蔥全是「黑科技」種地就像在玩耍
    半島網11月16日消息 11月16日,膠州市膠東街道大寨村昊天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地中,無人駕駛的拖拉機帶著開溝起壟機轟鳴著駛過,拉出的溝壟向田徑跑道一樣筆直。現在圍觀群眾驚嘆:以後種地就像玩耍一樣了   16日上午,膠州市膠東大寨村東側的地中,一輛加掛開溝起壟機的大型拖拉機停在地邊,看起來和平常的農用機械沒有太大區別,只是駕駛室頂的北鬥天線、駕駛室內的控制面板、連結方向盤 和前輪的控制盒,告訴大家自己的不凡。「這臺拖拉機加裝了領航員NX300農機導航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實現無人駕駛作業。」
  • 太康80後女碩士放棄高薪回鄉種地,直播帶貨幫助村民脫貧摘帽
    大河網訊 6月1日上午,在太康縣高朗鄉雙廟村一扶貧車間內,村民石恩慧拿著一瓶香水正對著直播架,向粉絲們介紹該香水的加工過程。在其身後,七八名工人正在分揀、包裝產品......2個小時後,線上銷售額已達8000多元。
  • 為啥非洲人不種地,野外這一種樹,擱誰都不想種地
    ,實際上根本不是人們所想的這個樣子。但是如果反觀糧食作物在非洲的土地上種植的話,它就非常的難以生長,因為非洲這邊氣候比較乾旱,雨水又少,再加上風沙很多,因此即使種地了也會出現顆粒無收的情況。就是因為非洲到處可以見到這樣的樹,因此人們才不去種地,就是因為隨便找一些果實就可以果腹,根本就不需要辛苦的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