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荷蘭 第二天,從 阿姆斯特丹 出發到 鹿特丹 的路上,我們看到了梵谷畫下的 荷蘭 鄉下。我從未見過如此平坦的草原,一望無際延伸到天際。草原上散落著一些樹林和房屋,奶牛,綿羊和馬在吃草,偶爾能看到幾個傳統的大風車。地平線的上方飄著一大朵,一大朵的白雲。仔細看,那些綿羊有著圓圓的屁股,和黃色的房屋,大風車組成了一幅童話般可愛的畫面。
鹿特丹
中央火車站
黃色方塊屋
鹿特丹 所有的建築都在二戰的時候被炸毀了,所以現在的 鹿特丹 的建築都是新造的,並且這些建築都一個比一個狂拽炫酷屌炸天。我最喜歡的就是黃色方塊屋,在我以前學建築學的時候,它新奇的構造,具有藝術感的立體和色彩構成讓我深深的記住了它。方塊屋是由 荷蘭 知名建築師布洛姆(Piet Blom)設計的,他的設計理念是每一個方塊代表一棵樹,整個方塊屋社群結合在一起就是一片森林。這裡有51座方塊,其中38座是私人住宅,其餘一些是學校、咖啡館、小吃店、服裝店等。我最喜歡抬頭去看這個建築,那些黃色幾何圖形的立面和藍天白雲相映成趣,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去看都是一幅幅美麗的抽象畫。雖然好看又新奇,但是我聽Matthias說,住著並不是很舒服,很多人正在出售自己的房子。
魔方屋
時髦的菜市場
鹿特丹 的菜市場也很有名,就在黃色方塊屋的旁邊。菜市場在一座長拱形建築內,從外觀上看像是一座普通的商業建築,因為白天玻璃反光,走進後才發現,建築前後通透。菜市場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整個空間拱形挑高,天花板上印著五彩斑斕的圖案。
Markthal拱廊市場
菜市場內絢爛的拱形天花板
Markthal拱廊市場
後來去網上看介紹,這個菜市場建築於2014年,建造這個菜市場是為了買菜的小攤能夠營業到晚上,再加鹿特丹天氣不好,讓室外攤位有遮風擋雨的空間。不就是我們中國的菜市場嘛!但是這座菜市場是經過設計的,集居住,地下停車場和菜市場為一體。內部天花板上的畫作設計也不一般,叫HornofPlenty——豐足的號角,引用網上的一段介紹:「超過一萬平米大,是現今荷蘭最大的藝術品。看似真實影像般逼真的畫面,其實都由數碼渲染而成。圖案的印刷精度和時尚雜誌齊平,總像素高達400億,文件尺寸是驚人的1470GB!」因為建築兩端通透,晚上,當裡面泛光燈打亮,整個菜市場從外面看就會變得絢爛無比。這樣看是不是去市場去鹿特丹買菜也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呢?
菜市場場內賣起司,香料,乾果,水果,酒等等,還有餐廳和超市。我們的午飯吃的是kibbeling,油炸的一片片的鱈魚,配上炸土豆和沙拉蘸醬,是荷蘭本地非常常見的一種食物。
炸魚kibbeling
菜市場旁邊的其他建築
勞倫斯大教堂,和這些現代建築比起來,像一個穿著傳統服裝的古人。
聖勞倫斯大教堂
聖勞倫斯大教堂
鉛筆大樓
鉛筆樓
工業風的城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