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早有一天,你們一定會找到我!」
老金苦練大腸面腰花面豬肝面多年,終於說出這句話
小倪是濮家新村土生土長的土著,她給美食狗仔隊報料說,濮家新村有好吃的面、餛飩和蔥包檜,混上一天沒有問題。於是我們在小倪的率領下,掃蕩了一遍濮家新村。這些美味,你值得擁有。
No.1 精麵館
我知道你們一定會來找我的
雖然是像小倪這樣的資深帶路黨,但一個不小心,還是會吃癟。帶我們來的前一天,她中午12點到了這家「精麵館」,號子已經發到43號。然後,等了一個多小時,終於輪到她了,最想吃的腰花面賣光了……這麼誇張?小倪說,他家的腰花面、豬肝面、大腸面赫赫有名。我一聽,喲,這不是我最熱愛的「下水三寶」麼?那是一定要來拜碼頭的。
吸取小倪的教訓,我們這天11點就來到店裡,領到的號子是11號,店裡已經是座無虛席。小倪說,從早上6點開門,這家店的店堂裡就不會空下來。街坊鄰舍們擠在一起,一邊等待一邊快活地拉著家常。阿蘭的女兒結婚了,不曉得對象哪裡的;哪份人家聽說要拆遷了,介個運氣噶好的……聽著市井閒談,等待的時間也不是很難熬。
輪到我們點面,自然是腰花面、豬肝面、大腸面各來一份。這三樣豬的肚裡貨,杭州人真是迷之熱愛。同樣的,想要燒得好,一點也不容易。
腰花面最先端上來,夾一片嘗嘗,極嫩,且沒有一點腥臊味。
第二碗是豬肝面,豬肝口感同樣極其細膩。我點的這碗是湯麵,豬肝浸在裡面,嘗上去一點不老,說明廚師手上極有分寸——他只炒到了九成熟,剩下這一成由麵湯慢慢煨熟。有些沒經驗的廚師,豬肝會炒到十成熟,這樣端到客人面前時,口感就偏老了。
最後端上來的大腸面最讓人驚豔。大腸處理得沒有一點異味,醃得濃鬱芳香。想當年,畫《大腸經》的時候,我差不多吃遍了杭州城裡有點名氣的大腸。這份大腸和那些佼佼者相比,毫不遜色。
坐在我們邊上的食客,點的是份大排面,看我們吃一碗贊一碗,忍不住和我們說,她在這家店吃了有七八年了,味道的確是好。
三碗面嘗過,我到灶頭去尋老闆。最忙碌的那位大廚,就是老闆老金。他快動作一樣,「噌噌噌噌」極其麻利地炒出一碗又一碗麵。聽我表明來意,他露出「你們終於來了」的笑容:「快報美食狗仔隊啊,我關注你們的。我知道,你們遲早有一天,一定會找到我的。」
老金曾經在武林門的小飯店裡做過一段時間廚師,轉行去幹了幾年其他營生後,感覺還是做廚師好,於是在14年前,開了這家麵店。說起燒面,老金總結出來的經驗一套一套的。
老金說,杭州人吃麵,有三個要求:面要滑爽,料要鮮,湯要清,最恨面漲!所以,他家的面是自己做的,浸泡一段時間也不會發漲,既筋道,又不會太硬。
料要鮮,這個就考驗技術含量了。我盛讚了「下水三寶」,請老金不吝指教。老金說,這三樣東西,不是他吹,杭州城裡燒得好的沒幾個。
豬肝相對簡單,掌握好火候即可。大腸麼下的是苦功夫,一副大腸要洗乾淨有多難,誰洗誰知道。
最難的是腰花,如何才能沒有一點腥臊味?老金講,這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我只能給你講一個原理,腰花為什麼會臊?因為腰子裡面有尿酸,你要想辦法,不能讓尿酸變成氨。」
然後,不管外面客人有多少,老金都是堅持澆頭一碗一炒。我看他的動作,真的已經是快到不能再快了,但是到了高峰期,食客還是要排隊。老金說,一碗一炒是原則,寧可排隊,不能降格。
湯要清,也就是不用高湯,一瓶瓶熱水倒下去,全靠這一碗碗澆頭本身的鮮味撐起來一碗麵。
老金的麵店,這幾年在杭州城裡的名聲,一天比一天響亮。除了街坊鄰舍定期扳牢要來吃麵,各地慕名而來的食客也越來越多。有個北京客人,吃了他的面力邀他去北京開店,說從來也沒想到過,一碗麵可以好吃到這種程度。老金憋不住笑:「這就好比考大學了,說來說去就是那些知識點,但是成績好的人,他就是成績好。」
生意越來越好,對應的也是越來越辛苦。每天凌晨三點,老金起床準備一天的工作。下午三點,理論上小店可以關門了,實際上摸摸索索,總要忙到個4點多。店面狹小,這種天氣本來就已經感覺悶熱,老金的爐頭又是在店的最角落裡,爐火蒸騰,手裡的鍋鏟永不停歇。我只是在他旁邊站了大約15分鐘,動動嘴皮子問問題而已,毫不誇張,汗流浹背。我說老金啊,那到了夏天,你鞋子裡豈不是可以倒出水來了?
老金麻利地盛好一碗麵:「掙鈔票,總歸是辛苦的。」
店名:精麵館
地址:濮家新村16幢南側7號
營業時間:6:00-15:00
No.2
蔥包檜
實誠大媽做出實誠味道
杭州好吃的蔥包檜,就和好吃的油冬兒一樣,絕種不會絕種,但是越來越難找了。當帶路黨小倪說濮家新村有家好吃的蔥包檜,我眼睛都亮了。這家蔥包檜攤位在濮家新村17幢樓底下樹陰處,一隻簡易的爐子,幾大袋蔥包檜皮子,一包油條,一大捆新鮮的蔥安靜地待著。但是,人呢?對面樓底下納涼的鄰居告訴我,人去吃中飯了,這下你要多等會了,一般要下午1:30才回來呢。正說著話,一個頭髮花白的大媽慢慢走過來,問我:「要蔥包檜?」帶路黨小倪連說我運氣,這不就是攤主汪大媽麼?原來剛才她不是去吃飯,是去買點菜。
我要一副蔥包檜,汪大媽動作嫻熟地把油條和蔥包進皮子裡,用力壓扁,然後問我:「要辣醬要甜麵醬?」我秉承杭州人的傳統吃法,答:「刷一層辣醬,再刷一層甜麵醬。」
兩層醬刷好,熱乎乎的蔥包檜拿手上,掇張簡易板凳,屁股還沒坐熱,蔥包檜已經吃光了。感覺皮子極薄,我問大媽,這皮子是你自己攤的麼?汪大媽說是的。我隨口又問了句為啥要自己攤呀?說實話,問這個問題前,我心裡已經預設了標準答案:自己攤的皮子質量才有保證。沒想到,汪大媽說:「因為外面賣的皮子要9分錢一張,我買不起呀。自己攤,省點費用,我可以多賺一點。」這麼實誠的大媽!
包在皮子裡的油條和蔥被壓得很到位,辣醬一般,甜麵醬非常熟悉,是小時候的味道。小倪說,大媽捨得花力氣,現在有些蔥包檜攤位哪裡還肯這麼用力一副副幫你壓扁,都是夾夾熟算了。
聽到我們誇獎,汪大媽靦腆地笑。汪大媽在這裡賣蔥包檜已經有10多年了,每天早上6:00到晚上6:00,基本全年無休,只在中午休息一個多小時,回去燒飯給丈夫吃。「老頭子中風了,總得我去照顧著。」也因此,一把年紀了,她還是要賺這個辛苦錢。每天凌晨兩點到五點,汪大媽開始攤皮子。攤好皮子後,去進油條、蔥,6點,這個小攤位準時開張。輔料裡,辣醬是買來的,甜麵醬是自己用麵粉、糖和醬油熬的,怪不得我覺得甜麵醬分外好吃。
吃好蔥包檜,準備付錢。汪大媽說3.5元一副,我心裡咯噔一下,糟了,沒帶現金呀。結果汪大媽說,我有支付寶!一掃,頭像居然是奧黛麗·赫本!我忍不住笑起來,說,汪大媽,你這個頭像誰幫你弄的呀?這麼洋氣。汪大媽也笑了:「兒子幫我弄的。木佬佬人看到這個頭像都要笑的,我是不認識她,不過看起來你們都認識的。」
店名:汪大媽蔥包檜
地址:濮家新村17幢底樓
營業時間:6:00-18:00(12:00-13:30休息)
價格:3.5元/副
No.3 餛飩店
背後居然藏著個家族企業
杭州城餛飩店不少,敢叫「餛飩王」的,卻不算多。帶路黨小倪帶著我們在濮家新村裡找到一家始於1983年的「方老三」餛飩王。
這家店的胡老闆說,許多愛吃麵的人都知道金釵袋巷的「方老大面」店,還有開了許多家分店的「方傳餛飩」,背後的老闆就分別是方老大和方老二,這家「方老三」餛飩店,就是他們三弟開的。胡老闆和方老三是朋友,小時候就經常去他家玩兒,「去了就吃他家老爹燒的面和餛飩,從小吃到大的,他們可以說是家族企業了,每個人都做得很出色。」後來方老三開了餛飩店,對口味、原料知根知底的胡老闆二話不說就加盟了,在濮家新村盤了個門面,一開就是5年。如今這家店每天能賣出300多碗,按一碗10個算,每天光餛飩就要賣出3000多個。
話不多說,吃過再看。餛飩店牆上貼著招牌,上面有六七種不同口味的餛飩。我們點了一份售價15元的開洋乾貝鮮肉大餛飩,又點了同樣賣15元的筍乾菌菇鮮肉大餛飩,據說這兩款是爆款。
先吃開洋乾貝鮮肉大餛飩,一口咬下去,小蝦米和乾貝的鮮味瞬間溢滿口腔,手打豬肉餡緊緻、筋道。筍乾菌菇鮮肉大餛飩口感一樣喜人,香菇獨特的香味融合進筍乾特有的味道,口感十分有層次。
胡老闆說,每天早晨,都會進五六十斤新鮮豬腿夾心肉,然後師傅手工切肉並手打成餡,這樣做出來的肉餡,當然韌性又緊緻。
另外,餛飩皮也是定做的。胡老闆悄悄告訴我說,「要想餛飩皮也筋道,和面時肯定有講究的。我們家的餛飩皮和面時會加雞蛋和鴨蛋,尤其是新鮮鴨蛋,加進去可以增加麵皮韌勁兒。」
店名:方老三餛飩
地址:天城路175號濮家新村18棟樓下
營業時間:6:00-20:00
爆款:開洋乾貝鮮肉大餛飩、筍乾菌菇鮮肉大餛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