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老圍河進行了生態岸線修復,現在河水清澈多了(記者 鄭家雄 攝)
東莞時間網訊 「現在河水清澈多了。」一條汙水橫流長達近十年的臭水河——東城老圍河,在一個月內實現了水質優化,獲得了附近老居民張玲花如此稱讚。
張玲花不知道的是,老圍河的整治不只有環境改善,更帶動了周邊區域產業的升級轉型,130多畝廠區統租工作也開始照進現實。
從全市十大黑臭水體,變為全市治汙樣板工程,再到生態、社會、經濟效益「三豐收」,東城老圍河綜合整治成功不僅是科學治水、合力治汙的反映,更體現市委市政府決策的深遠思慮。
經濟發展到當前階段的東莞,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呂業升指出,東莞水汙染治理既是一場「遭遇戰」,又是一場「攻堅戰」「殲滅戰」。
老圍河的改變,從全市打響水汙染治理攻堅戰開始。而東城開展水環境治理工作,既是對市委、市政府部署的貫徹落實,也是自身「做強城市功能、做美城市環境、做大城市產業、做實民生實事」的內在要求。
東莞日報記者梳理公開報導發現,市領導曾多次到現場調研督導,要求東城痛下決心,重拳整治,務必徹底改善老圍河流域環境。
東城經過一個月的強力攻堅,老圍河黑臭現象已消除,河道環境有效改善,綜合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今年8月底,在全市截汙次支管網建設專項考評中,東城工作進度較快,得分排名第三。
「生態東莞」「美麗東城」的建設,正在路上。
立下軍令狀
誓在一個月內完成老圍河整治
位於東城街道牛山片區,一條全長950米、寬不過5米的河道,就是老圍河及牛山溪。原來,這條河、這條溪是當地主要的排洪河道。
由於這個片區截汙次支管網還沒有建設完善,一條排洪河道變成了該片區的納汙排渠,河道水質逐年惡化。老圍河的水質已降低至劣V類。
「以前又黑又髒。」在老圍河附近生活十多年的居民,給出了「很臭、很髒」的評價。
改變從2016年底開始。
彼時,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水汙染治理工作動員大會,全面打響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東城街道迅速行動,科學規劃,紮實推進水汙染綜合治理工作。
在這個背景之下,牛山老圍河被選定為全市黑臭水體整治樣板工程,確保儘早消除河湧黑臭現象。不久,東城邀請國內知名專家調查研討,最終形成了牛山老圍河黑臭水體整治樣板工程方案,具體包括:牛山片區治汙廠網工程、老圍河及牛山溪生態修復工程、三鳥批發市場廢水汙水處理工程、老圍河及牛山溪河道清淤工程、汙水截流工程和尾水回用工程、老圍河水質提升實驗工程、兩岸景觀提升工程。
全面提速從今年7月開始。為加快工程進展,東城自我加壓,於7月15日立下軍令狀,誓在一個月內完成老圍河整治任務。
到8月15日這些工程推進情況如何?從檢測的數據顯示,老圍河水質各項指標均達到消除水體黑臭的目標。
把評價權交給群眾。
「現在河水清澈多了,沒有臭味,還能到河邊散步。」老圍河附近居民張玲花說。
「臭味沒有了,來我們店裡吃飯的人也多了。」老圍河旁一家餐館老闆娘劉阿姨說。
一條汙水橫流長達近十年的臭水河,在一個月內實現了水質的優化,獲得了群眾的表揚稱讚。
解碼治水策
因河施策三伏天堅持施工
按原計劃,老圍河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水汙染治理工作。
然而,東城街道主要負責同志在實地調研時,面對周邊群眾的強烈訴求和日均1.8萬立方米汙水直排同沙水庫的現狀,深受觸動,強烈意識到提速治理的迫切需要,同時河側的牛山汙水處理廠也為提速整治提供了保證。
回頭看來,從全市十大黑臭水體,變為全市治汙樣板工程,東城老圍河綜合整治的成功在很短時間內完成,看似輕鬆。
然而,知易行難。
置身於整治前的老圍河、牛山溪,從何治起,何以科學治汙,又何以形成各方合力?
東城街道各參加單位為了搶抓工期,保證進度,在不到1公裡的河面上同時開展截汙、清淤、補水、水質實驗、景觀提升等多項工程。尤其是克服種種困難,在平均氣溫超過39攝氏度的三伏天,一線工人堅持施工,戰高溫酷暑,加班加點,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東城街道因河施策、「一河一策」,科學推動治水,尤其是注重先進科技在水質提升試驗中運用。在老圍河象山路邊的截汙管網,對入河汙水實行全收集,利用牛山汙水處理廠尾水注入河湧上遊。其中,在河面上的隔柵,是東城專門聘請東莞理工學院楊志峰院士團隊實施的老圍河的水質提升試驗工程。
「通過調節水生微生物環境,改善微生物的群落結構,來促進老圍河水質的提升。」東莞理工環建學院博士張雲飛告訴記者,他們採用微納米氣泡技術,來提升溶解氧,加速這個提升過程,以改善老圍河的水質,促進生態系統的恢復。
現場
河水清澈綠樹環繞
從掩鼻而過到沿河散步
老圍河整治成效如何,附近居民怎麼看?9月14日上午11時30分,記者來到位於東城牛山象山路邊的老圍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幾個大字下,清澈的河水靜靜流淌。沿河兩岸,綠樹紅花散發著勃勃生機,新置護欄、人行道、休息平臺為河岸景觀增色不少。
站在老圍河堤上,曾經黑臭的河水已變清變綠,基本沒有臭味,隨著陣陣叮咚聲,一股股汩汩的潔淨水通過潔白的管網流入河中,讓河水變得更清澈。
經歷了截汙、清淤、淨化、修復的老圍河煥發新顏,以往掩鼻改道的附近居民變得願意近水親水。附近多位居民告訴記者,現在傍晚吃完晚飯還可以到河邊散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