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默思起義在當時的歷史潮流中只是一個插曲,主潮仍然是以詹姆斯世為首的上層統治集團企圖加強君主專制制度並推行天主教,而以英國國教徒為主的託利派和以新教左翼為主的輝格派等,則對詹姆斯二世統治集團的倒行逆施行為竭力抵制。這兩股勢力的鬥爭仍然是決定英國當時歷史發展的主要因素。
蒙默思的起乂被鎮壓以後,社會中下層人民反叛的威脅已經消除,詹姆斯二世為首的上層統治集團即著手去加強君主專制並強行推行天主教。他在議會發言中表示,為了防範社會動亂,被派去鎮壓蒙默斯起義的軍隊不能解散。非但如此,他還把原來只有5000-6000人的軍隊擴充到3萬人左右,並將其中約1/2的軍隊駐紮在倫敦,以隨時鎮壓倫敦城區人民可能發生的騷亂。他還不顧「宣誓法案」的規定,在軍隊中提升天主教徒為軍官。
以前查理二世企圖用控制民兵來加強其專制統治,現在詹姆斯二世則想用建立一支龐大的軍隊來達到這個目的。然而,在這段歷史時期,英國人民對軍隊在政治中所起的作用抱著完全否定的態度。這一點與歐洲大陸各國有明顯的不同。英國一般人民以及鄉紳、貴族一向把軍隊看成是加強專制暴政的邪惡工具。議會裡一些議員也認為,從歷史的教訓來看,在40年代革命時期,自從1645年「新模範軍」建立之後,軍隊就成了左右國內政治局勢的主要力量,議會處處受軍官們的擺布,所以詹姆斯二世此舉在政治和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敵對情緒詹姆斯二世的上述行為,還受到了一些樞密會議成員的反對。
雖然詹姆斯二世認為樞密會議的主席哈裡法克斯肯定不會支持他的這些政策而立刻將之解職,另任桑德蘭伯爵接替(桑德蘭是一個無原則的投機家,他為了取悅詹姆斯二世皈依了天主教)。但其他大臣,如掌璽大臣諾斯以及倫敦主教亨利·坎浦敦等也對詹姆斯二世公開表示不滿。
儘管如此,詹姆斯二世一意孤行,當諾斯去世後,他任命了以殘暴聞名的傑弗裡斯擔任掌璽大臣,並在11 月20日下令議會休會,以後再未重新召集議會詹姆斯二世的行為在英國社會各界人士中引起很大不安。正在這個時候,發生了法國路易十四廢除南特敕令的事件。消息傳到英國,更使人們大為震動。法國許多受迫害的胡格諾教徒逃到英國,他們講述了許多胡格諾教徒在法國受天主教迫害的情況,激起了英國人對天主教的更大憤恨,從而更堅定了他們反對推行天主教政策的詹姆斯二世的決心。
但詹姆斯二世早已皈依了天主教,面對國內公眾的反對,不為所動。而這時發生的「高登控告赫爾斯案件」也助長了詹姆斯二世推行天主教的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