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臺灣青年的「夜生活」故事

2021-01-13 臺商匯資訊


傍晚,剛剛吃完晚飯的蘇州市民們開始外出散步、乘涼。在一處夜市裡,一群年輕人正操著臺灣腔打理各自的攤位,蚵仔煎、肉腸的香氣一時彌漫四周,引來不少市民嘗鮮。他們都是乘著夜經濟的浪頭前來出攤的臺灣青年。


來自臺中的張偉良是臺青夜市中的銷量冠軍。2014年,張偉良來到蘇州闖蕩,成為了金門高粱酒的代理商。然而,原本是銷售旺季的今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受此影響,金門高粱酒的銷量遭遇大滑坡。


張偉良和李馳開發的金門高粱酒冰激淩已經成了臺青夜市上的「網紅」產品。 鍾升 攝


閑下來的張偉良得知蘇州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正在組織臺青夜市後,拉上自己的大陸好友李馳一起來賣臺灣小吃,順帶發些金門高粱酒的銷售傳單。一天,李馳看到一則茅臺酒冰激淩的新聞。他靈機一動,與張偉良商量推出一款金門高粱酒冰激淩


兩人馬上找來各種金門高粱酒,尋找適合做成冰激淩的種類。因為酒精在低溫下難以凝固,為了做成冰激淩,兩人反複進行「技術攻關」。經過一周的努力,金門高粱酒冰激淩正式上市,並一炮而紅。張偉良的冰激淩鋪在一些社交平臺上甚至成了網紅店,有人專程趕來打卡,「周圍的居民也有人天天來買,大家反饋味道不錯,而且吃完後睡眠質量特別好」。生意好的時候,兩人一晚上能賣出兩三百個冰激淩,收入一千多元人民幣。


新北青年熊新傳來蘇州6年了。白天他是西裝革履的白領,晚上則搖身一變成為了套圈圈攤的攤主。一開始,熊新傳抱著體驗生活的想法前來擺攤,如今卻成了所有攤位中的人氣王,並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大陸夜市經濟學理論」。


「白領」熊新傳當起攤主已是有模有樣。 鍾升 攝


熊新傳介紹:「臺青做生意,往往是我的專長是什麼,我就賣什麼。所以開始時大家都是賣些臺灣的小吃、特產,自己覺得商品很好很棒,但顧客卻是無感的。而且和臺灣人喜歡在夜市上吃晚飯不同,大陸人都是吃過飯來逛夜市,所以吃的也很難賣出去。我們不能把臺灣夜市的那套經驗籠統地套用在大陸,要了解大陸顧客需要什麼、消費習慣如何。」


每天收攤後,臺青們都會在微信群裡探討一天的經驗與不足,並對攤位進行調整。原本攤位沒生意的情況慢慢開始好轉了。熊新傳也把攤位改成了套圈圈攤,以低價格主打親子互動項目。轉型的效果立竿見影,原本每晚一兩百元的利潤升到了四五百元左右,翻了兩倍以上。


你佈置攤位時我幫把手;夜深了則有小吃攤主挨個攤位送「補給」……對於在外打拼、白天忙於各自工作的臺青們,夜市把平時難以相聚的大家集中在一起,攜手努力。


更重要的是,臺青們通過擺攤加深了對大陸消費習慣的了解,增加了與大陸同胞的互動。熊新傳的攤位上,常常會有幾個父母在周圍工作的孩子轉悠。熊新傳會免費拿幾個圈給孩子們,套中的獎品也送給他們。熟稔後,孩子們開始主動幫助熊新傳維持攤位秩序。臺青攤主與他的大陸小幫手一道,為夜市增添了許多歡聲笑語。


點個「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相關焦點

  • 臺灣花蓮美麗的仙境傳說 「慕谷慕魚」
    是一個生態保護區,每天早上跟下午各開放300名遊客入山,需預先申請入山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關文章:「三毛」故居氣質 l 鶯歌陶瓷博物館記憶 l 西門町紅樓的故事文青 l 華山 1914文創園區臺灣文青的發祥地「紫藤廬」臺灣極品好茶,阿里山高山茶攝影愛好者的朝聖地-「夫妻樹」
  • 品「臺灣」,更品「工藝」——永興家具事業集團受邀參加2015臺灣文博會
    現 代 東 方 禮 韻 風 華軟實力揉合硬功夫經典工藝翻新風貌「城市即展場,展場即生活」為概念的「臺灣文博會」,4月29至5月4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和花博爭豔館等三處盛大登場,這是臺灣文創業的年度盛事,更是喜愛文創商品及工藝者最不容錯過的大型展覽活動
  • 臺灣茶飲最接近日本名字的「五十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關文章:銅板美食「紅豆餅」臺灣小吃「謝謝魷魚羹」臺灣小吃「賽門甜不辣」臺灣小吃 l 碗糕 臺南麻豆海鮮是基隆廟口小吃特色PK 》添好運 l 香港點點心臺灣小吃「港口𩵚魠魚焿」》
  • 周天民先生擔任2021「金蓮花盃」國際(澳門)大學生設計大賽評委
    2021「金蓮花盃」國際(澳門)大學生設計大賽
  • 臺北「饒河街夜市」,臺灣夜市介紹之5
    >中「媽祖」信仰極為普遍。」臺灣偶像劇御用場景「鼻頭角」人間仙境 l 臺灣烏來雲仙大飯店全世界唯一武裝燈塔-「鵝鑾鼻」臺灣偶像去的餐廳-「禾豐火鍋」原創「阿里山多美」訂閱號開通臺灣的海灘婚禮,墾丁夏都酒店CNN評選最美夕陽,臺灣的關山臺北淡水漁人碼頭,廣告拍攝地戶外婚禮
  • 「臺灣最佳大學」
    「臺灣最佳大學」遠見雜誌今天下午公布「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本次調查從教學、研究、國際化、產學合作、社會聲望五大面項、22項指標,評比大學表現,
  • 臺灣是素食者天堂-「遠香生活廚房」
    在「素食者天堂」排行榜中,臺灣向來名列前茅,擁有深厚素食文化底蘊的臺灣,長期深受全球素食者的嚮往;無數遊客與美食家紛至遝來,嚐遍素食美味的同時,
  • 欣賞臺灣八景之一的 淡江夕照「 淡水漁人碼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關文章:雅痞 l 鶯歌富貴陶園文青 l 華山 1914文創園區烏來美人湯 l 花漾水舞溫泉浪漫 l 莫內咖啡峇裡島風情大家夢寐以求的「海角一樂園」臺灣偶像劇御用場景「鼻頭角」
  • 4個老外看「臺灣人最常講10句話」美國人:臺灣人用「嗯」這字真是大絕招!
    ,我最常聽臺灣人說:「你幹嘛啦!」「你屁啦!」4.美國我在臺灣最常聽到臺灣人講:I always hear people say:(1)「然後」(and(2)最常聽到「然後」,還有「是喔」「and then」 is the most common one, and 「oh yeah?」臺灣人很敷衍的時候,你講什麼,對方就說:「是喔是喔,喔是喔!」When Taiwanese don’t care the conversation, they go 「oh yeah?」
  • 【谷阿莫】關於臺灣常見用語「三洨」
    是因為我看起是個粗人嗎科科,所以我決定今天來回答一些不一樣的問題,就是什麼是「三洨」。最早「三洨」是念「三小」,是閩南語、潮汕話,講成普通話就是所謂的「什麼」,像「看三小」,就是看什麼看的意思,「吃三小」就是指你吃什麼吃?總之「三小」就是「什麼」的難聽版。
  • 淺談臺灣民俗「打城」
  • 香港書展作家講座之「楊儒賓:一九四九對臺灣的深厚文化意義」
    而共產黨取得勝利後,國民黨便退守臺灣、偏安一隅。許多人眼中的「一九四九」,是個充滿悲傷的年份,因為時年60萬國軍逼遷自臺灣,100萬大陸難民奔往海外,令人想到的是憂患、離散和恥辱。不過,楊儒賓對「一九四九」有著獨樹一幟的解讀。他認為,臺灣海峽兩岸人民各有他們的「一九四九」,1949年之於新中國,是政治上的意義;反之,1949年之於新臺灣,則是文化上的意義。
  • 「咖啡革命」第三波,臺灣領航! |玩家
    所以,借這次的咖啡之旅來探討咖啡「旺潮」的來龍去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咖啡達人韓懷宗(左)與李桑在臺中的「黑沃咖啡館」,亞洲著名咖啡尊師韓懷宗老師給我們上「咖啡基礎」課時說了:目前臺灣滿街的自烘焙咖啡館與日系濾泡館的崛起,正是第3波的咖啡潮興起,而且非常講究自我品味樂趣。
  • 【谷阿莫】關於臺灣網路用語「懶叫比雞腿」
    那今天的主題就再來介紹一個,臺灣很常用的網路用語,我有時候也會在我的影片中提到,但好像滿多大陸網友聽不懂的臺詞,就是「懶叫比雞腿」首先你要先知道什麼叫「懶叫」,這是閩南語、潮汕話中,用來形容男生殖器的一種稱呼,覺得我講話太文言文了是嗎,簡單來說「懶叫」就是「陰莖」的意思。
  • 臺灣「觀光工廠」日趨多元
    臺灣花蓮酒廠就是這樣一家集生產與觀光為一體的體驗式酒廠。在酒廠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和遊客一起體驗了如何現場釀造新鮮啤酒和米酒。從原料選擇、廠房糖化、發酵、過濾到充填,遊客在這裡不僅能夠親眼看到新鮮的麥芽如何轉化成杯中香濃的啤酒,還能現場品嘗和購買。花蓮酒廠啤酒生產負責人吳健來告訴記者,如果顧客喜歡某種特定的口味,如咖啡和水果味啤酒,酒廠還能夠為其進行專門定製生產。
  • 臺灣芒果冰,韓國部落客推「三兄妹冰店」
    隨著韓國節目「花樣爺爺」及眾多韓星的推銷臺灣,一波波韓國的部落客前僕後繼悄悄來臺灣,探訪各地的景區,評比各種美食,不走臺灣人的路線,用外國人的角度觀察
  • 臺灣五大奇案-包二奶的領頭羊 周成過臺灣
    資料來源:藝人歌劇團《周成過臺灣》(文/連宜方 客家和泰雅混血、熱愛旅行的民俗文化見習生)昨天介紹了「臺灣五大奇案」之一的《林投姐》,今天來介紹故事情節相當類似的
  • 網友說「不想去第二次」的臺灣景點就是...
    微信ID號:ILOVETAIWANSOMUCH這幾年臺灣的「文創觀光」正夯,每到假日,熱門的觀光景點像是特色教堂、彩繪村、文創園區,總是充滿打卡拍照的觀光客們,不過流行歸流行,這些地方到底好不好玩又是另外一回事。
  • 中國人の地域別性格:蘇州の「あるある」
    かりに上海を大阪に例えたら蘇州は京都に相當する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ちなみに、「美しい庭園、古い歴史、伝統工芸」という共通點から、蘇州は金沢市と友好都市関係を結んでいます。そういえば金沢は「小京都」と呼ばれることがありましたよね。
  • 「特色小鎮」有故事更有商機
    2016年初,「京津冀一體化」的幹部培訓在天津南開大學展開,我受邀就「臺灣現代化農業與京津冀一體化」 作專題講座,主要介紹臺灣農業從育苗、種植、分級包裝、一般運輸、冷鏈系統、品牌、銷售到產品追蹤回溯以及農會組織、培訓農民等各方面的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