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切實提高對口幫扶工作精準度,貴陽高新區黨政辦公室結對幫扶先鋒隊走進納雍縣居仁街道辦事處幹壩社區,開展 " 衝刺 90 天 打贏脫貧助攻戰 " 結對幫扶活動。活動中,先鋒隊攜手園區網際網路企業新浪貴州、電商企業貴州電子商務雲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 下稱貴州電商雲 ) ,實地走訪慰問退伍老兵、困難群眾的同時,更為有志於拓展貴州市場的社區集體經濟中華土蜂蜜帶去新的營銷智慧、提供精準營銷服務。
驅車 3 個多小時到達幹壩社區居民委員會後,先鋒隊一行顧不上休息,他們急切地向幹壩社區駐村第一書記張再青詢問今年社區蜂蜜產業的發展狀況,探討蜂蜜產銷對接模式。張再青說 :" 我們正在實施的中華蜜蜂養殖有 4 處 400 群,2019 年採取勞務積分的方式,貧困戶得到分紅 17045 元,今年,我們計劃集體經濟累計 20 萬元。"
在了解到目前幹壩社區的土蜂蜜尚屬於純手工操作,標準化水平、品牌化意識、組織化程度及市場銷路等方面相對不足的情況後,貴州電商雲的產品經理周廷禹結合電商發展需求,就如何改進提升,同時利用電商雲平臺進行推廣銷售等方面進行了溝通交流。
隨後,在去實地察看蜂場前,隊員們拎著米、油等常用生活物資,走進退伍老兵李隆發等 3 戶困難群眾家中,大家圍坐在老鄉家的爐火前,聊生活、聊變化、聊發展,頓時寒意全無。" 這樣實地走訪、直接溝通,了解幫扶對象實際需求的方式是我們踐行『一戶一策』的基石。" 黨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下午,山裡開始飄起濛濛細雨,順著山路盤旋,先鋒隊走進深藏山間的養蜂場,群山環繞、空氣清新的蜂場,瞬間點燃了社區幹部、幫扶部門、園區企業聊產業的熱情,通過親自品嘗、深入交流,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從產品包裝到產品質量監測,再到物流運輸,共同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摸索幹壩社區中華土蜂蜜的 " 精品化 " 路線。
" 從幹壩社區發展養蜂業的現狀看,這是一個有利於農村發展的良好渠道。從網上銷售渠道看,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優質原生態蜂蜜的需求是越來越強烈。從電商角度看,蜂蜜自身方便儲存、運輸且經濟效益高的特點,特別適合走電商化發展道路,但幹壩社區還需進一步強化自身在電商發展思路及相關基礎配套設施方面的提升,相信有了電商加持,要走出一條屬於自身的致富路並非難事。" 貴州電商雲產品經理周廷禹說。
" 去年,我們以『合作社 + 農戶』的模式養蜂 184 群,產出 1397 斤蜂蜜,通過高新區、雍福集團及一些私人的渠道,取得了 17 萬多的可喜營收。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從省市區得到了 100 萬的項目資金支持,這讓我們的蜂群可以達到 400 群,理想情況下,會有 8000 斤的產量,按照每斤 150 元的零售價,至少會有 120 萬的收入,這將徹底帶動社區 98 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415 人順利脫貧。" 張再青說,在擴展蜂蜜銷售渠道方面,高新區從來都
十分關切,常帶著園區的優質企業和平臺與他們共謀發展,沒了後顧之憂,他們將用優質的產品安心生產、用心發展,用信譽回應高新區對幹壩社區蜂蜜事業的支持。
【來源:ZAKER貴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