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浙,皖交界處分布著浙江長興市,江蘇宜興市與安徽廣德市。三者同為縣級市,地理位置也相近,但三者經濟發展卻迥異。
宜興在2019年百強縣排名第8,長興60位,廣德未進入榜單。
看下具體經濟數據會更為直觀,宜興2019年GDP為1770億元,長興與廣德分別為693億元與321億元。
再看下更能說明問題的2019年人均GDP,宜興,長興與廣德分別為14.8萬元,10.3萬元與6.3萬元。
地理位置相近,為什麼發展卻差別如此之大。
看下上圖大家就明白了,宜興屬無錫,與長三角兩大強市無錫與常州距離很近。也就是宜興有無錫與常州兩大強市帶動。
長興屬湖州,湖州與無錫比就遜色了點。與浙江大佬杭州有湖州市區阻隔,杭州很難輻射到長興。長興經濟只能依靠湖州輻射帶動,但湖州與無錫體量相比差太多,輻射帶動能力也遜於無錫。
繼續往上追溯,無錫屬於上海都市圈,湖州屬於杭州都市圈。
再看廣德與地級宣城市相隔的距離都要害相思病。衛星圖片看宣城自己都沒發展好,事實也確是如此,宣城2019年GDP1561億元,這一數據低於宜興。自己餘糧都沒多少,更不要說支援廣德了。
再看下同為安徽的肥東,肥西縣。
肥西縣緊鄰合肥,與合肥基本融合成片了,肥東相較於肥西,距離稍遠,以合肥發展趨勢,兩地很快會設區。
肥西2019年GDP804億元,人均10.3萬元,安徽所有縣中冠軍。肥東2019年GDP656億元,人均7.3萬。與肥西比稍差,但在安徽也是遙遙領先的。
以上這一圖片更有說服力。
崑山多年佔居著百強縣第一的位置,與自身努力當然有關係,但最重的還是身邊的長三角「龍頭」上海。
以上事實說明,縣域經濟發展與你的位置,你屬於哪個經濟圈有直接關係。有了強有力的「老大」,經濟想不發展都難,躺著都能贏。
所以作為縣級單位,要主動出擊,融入大都市圈。
如果舉目四望,大都市不見蹤跡,也沒關係,結合自身實際,智慧地奮鬥,也能脫穎而出。
與宜興同為無錫下轄市的江陰,GDP總量與崑山伯仲間,高宜興幾個段位,人均GDP超過24萬元,發達國家水準。
江陰民營經濟尤為發達,創造了紅豆,海瀾之家等全國知名服裝品牌。
再比如將辣條做成一大產業的湖南平江,江蘇常熟的羽絨服產業,福建莆田的製鞋產業…等等
綜上,縣域經濟如能融入大都市圈,發展將事半功倍。如條件不允許,結合自身實際,智慧地奮鬥,也能開創新天地,走上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