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國政府首次向柬埔寨學生提供赴華獎學金留學項目,讓出生於貧困家庭的有志青年擁有平等求學的機會。截止2019年,該項目已累計接收柬埔寨學生近3000人。
他們學成後歸國,有的在政府、高校、企業等各行各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有的甚至成為新行業、新領域的開創者,為柬埔寨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近日,柬單網採訪了一位曾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赴華留學的柬埔寨青年,他向我們講述了底層柬埔寨學子的艱難求學之旅,以及這筆獎學金對他命運的重大改變。
◆◆ ◆
窮苦農村裡的高棉少年
為追夢苦讀十二載
佔平(化名)來自距離貢布市中心有二十多公裡的小鄉村,那裡既有60年代中企投建的水泥廠,也有紅色高棉時期遺留下的人工湖。
他的母親在十幾歲時經歷了內戰,失去了父母。作為老大,她獨自一人種稻穀養活了3個妹妹,待她們成年後來到貢布水泥廠打工,便就地結婚生子,一家人生活於此。
80年代末生下了大哥,隔兩年剛出生的第二個孩子因為饑荒活活餓死,兩夫妻緩了幾年才決定再生,於是便有了佔平。
後面的日子雖然不算富裕,但在那時也算小康。兩人在水泥廠的薪資每月有餘,因為工齡長還分配有房子。
原本幸福的家庭因為父親的酗酒和出軌而打破。
佔平回憶,不知從何時起,溫柔顧家的父親就像變了副模樣,日日沉迷酒精,少有清醒時刻,只要喝了酒就對母親拳打腳踢,還揚言要把他們扔進火裡燒死。
年紀尚小的他不知世事,母親為了保護他們長期隱忍,生活在恐懼之中。直到有一天,父親收拾行李走出家門,再也沒有回來過。
相比於家暴,父親的離開讓這個家瀕臨崩潰,母親每日以淚洗面,為了償還父親欠下的債,每日凌晨4點起床替人割稻穀。
微薄的收入餵不飽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眼看著米缸漸空,佔平的母親決定帶著大哥和弟弟來到金邊投靠親戚家打工生活,留下李佔平獨自一人守在家裡讀書,那時的他不過八九歲。
家庭的變故讓佔平早熟,他了解家裡的困境,省吃儉用還時常幫村裡的人做些小工,給羊擠奶接生,給蓋房子的人混水泥,存下的幾萬瑞爾從來不捨得花掉一分。
每隔一兩個月村裡有人從金邊回來是他最開心的時候,盼著媽媽能給一點吃的或用的託人帶回來,哪怕只是一根法棍。
「小時候哥哥花2000瑞爾買了一袋奶衝咖啡給我喝,那是我第一次喝咖啡,水喝完了還把袋子舔乾淨,袋子也要留著衝水喝。」佔平回憶。
有一次,他和幾個夥伴在水泥山上玩耍,不小心被裝石頭的拉車撞斷了腰,沒人敢扶他,他強忍眼淚,一個人坡著腳走回家,住在旁邊的阿姨發現後才打電話通知他的母親。
「我媽知道我受傷了覺得很對不起我,連夜託叔叔開車帶一個醫生回來給我看病,從那次後不久,我媽就決定回家了。」
佔平的母親從親戚家拿了很多工廠裡生產的衣服回家鄉擺地攤,每日凌晨5點,他便起床和媽媽一起出發去市場,他推自行車,媽媽在後面扶著,一大包衣服像鼓起的小山,十分臃腫難行,遇上雨天有汽車經過就會被濺上一身泥。
陪媽媽在市場安置後他再騎自行車回家洗澡去上課,放學再一起收攤回家,晚上吃過晚飯來不及休息他就趕去同學家借光學習,直到晚上12點才能休息。
後來生意不錯,他們又去到更遠的地方去擺攤,把債還完存了一定的積蓄便在市場租了一個店面賣雜貨和衣服。
經歷了生活的苦,佔平的母親深知讀書的重要性,當時若不是因為內戰,已經上了高中的她未來一片光明。
不想讓孩子重蹈覆轍,即使處於在艱難的環境中,她也強烈要求佔平努力學習,以出國留學為夢想。
也正是這些苦和對生活的嚮往支撐著他,作為尖子生,佔平在高考時成績突出,進入了柬埔寨排名第二的大學,並且拿到了獎學金,學費全免。
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他早上去列印店兼職,下午上課,晚上學習,如果沒有那次機會的出現,他可能會按部就班地完成學業,成為本地的一名小白領。
◆◆ ◆
考取全額獎學金
留學中國5年
2013年,中國政府獎學金再次開放申請,從小夢寐以求的留學機會來到了他面前,他想都沒想就報了名。
因為名額有限,必須經過考試選拔,佔平一路過關斬將,憑實力拿到了這個機會。同年9月,他拿著母親給的一千美金坐飛機來到了中國廣西。
佔平還記得,他坐飛機離開柬埔寨那天,幾乎所有親戚都來到機場為他送行,在人群中他看到母親臉上無比驕傲又充滿擔憂。
落地南寧後,學長們按照慣例會帶新人去最繁華的市中心參觀。看著眼前的高樓大廈,四處閃爍的霓虹燈,跳動的LED屏幕,規劃有序的街道,佔平驚訝得說不出話。
「從家鄉到金邊,我以為我來到了大城市,但是從柬埔寨來到中國,我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城市。」
巨大的差異讓佔平一時間難以適應,又一個新的目標在他的心底紮根,他希望能將所有知識學到手,畢業後回來建設祖國。
2013年,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神話就像長了翅膀,飛遍全球,激勵了全世界的年輕人。佔平看到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選擇了計算機專業。
按照學制,留學生第一年進行系統的中文學習,後面4年才是真正的本科進修,但在博大精深的漢語面前,一年時間顯得過於短促,加上計算機專業術語多,難以理解,佔平常常要花上比中國學生多出一半的時間才能理解。
當其他同學出去旅遊,他還在自習室看書;當其他同學參加活動,他還在看書;甚至當其他同學已經有了愛戀,他還拿著高數在研究。
與眾不同的行為和刻苦學習的精神讓老師們關注到這位柬埔寨留學生,對他頗有好感,在他畢業時學院裡好幾個教授都願意給他寫推薦信,希望他能繼續深造,在中國讀研。
一邊看著中山大學、深圳大學的研究生獎學金名額,一邊是久未踏入的故土,最終佔平還是選擇了先回柬埔寨工作。不僅是考慮到自己的年齡,還有年過花甲的母親對遊子的思念。
◆◆ ◆
畢業後回歸故土
自主創業和中國人做生意
2018年暑假,佔平將所有物品和書籍,還有對大學、對中國的留念之情統統打包運回了柬埔寨。
身上僅有大學時攢下的一點積蓄,為了節約成本,佔平選擇了偏離市中心的一處排屋樓頂租住,1美金的麵包分2天吃,儘量走路或騎自行車。
佔平進入了一家寬帶公司,經常到各個省份出差給中國企業安裝網絡。生活穩定後,他發現柬埔寨的電商苗頭初現,便在工作之於自己研究做起了小生意,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正好符合本地民眾的需求,所以收入還算可觀。
2019年,越來越多中國投資者看準行業前景,進軍電商行業,佔平扭轉思路,為電商公司提供推廣服務,幫助他們打開本地市場。
靠著自己的摸索研究和一次次的試錯,他總結了很多方法,讓客戶不花冤枉錢也能達到效果。口口相傳,他積累了不少客源,他們之中有移動網際網路公司、電商公司、個體經營戶、餐廳老闆.....
白天,他會背上電腦騎著摩託車上門拜訪客戶,晚上便抓緊工作,經常熬夜至凌晨。
在他的客戶中有許多人希望能投資,和他一起合作,也有人向他拋出橄欖枝,為他提供工作崗位。他很感激他們的賞識,卻沒有作出回應。
隨著採訪的深入,佔平和我聊了很多他的理想和規劃,在回憶起走過的那些路,他說最大的幸運莫過於能去到中國留學,如果沒有中國,也沒有他現在的生活。
我追問,這趟留學之旅到底改變了他什麼,又或者說給了他什麼寶貴的經歷。他回答:「這不是一兩點能解釋完全的東西,而是整個大腦。」
在往後的未來,他希望能再次去到中國,再坐一次地鐵,再坐一次動車,再和中國朋友吃一次重慶火鍋,再看一次廣州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