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6日由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導演的作品《你的名字》在日本本地院線登陸並不斷創下票房記錄。同年12月2日在影迷的高期待值下《你的名字》登陸國內院線成為這是新海誠導演的在大陸上映的第一部動畫電影。在票房方面,首日票房共收入7502萬人民幣,以超過2億的首周票房奪得12月第1周周末票房冠軍。接片方通知作品延期至2017年2月2日下線,成為大陸地區第一部延期下線的日本電影。最終票房報收於5.76624億人民幣超過《哆啦A夢:伴我同行》,創下日本電影在華最高票房新紀錄。作品在票房方面取得的大成功使得新海誠的口碑以及人們對於他的評價迅速提高,他本人對此在感到開心的同時也感到憂慮「感覺自己還沒有到那種厲害的程度,說實話有些不安。」是他本人的評述。
新海誠(Makoto Shinkai),原名新津誠(Makoto Niitsu),1973年2月9日出生於日本長野縣南佐久郡小海町,日本動畫導演、編劇、作家,畢業於日本長野縣野澤北高等學校、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系。新海誠出現在大眾視野是在拍攝了3D短片《被包圍的世界》,黑白短片《她和她的貓》以及《星之聲》等作品後。
新海誠導演的作品主角基本為正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導演的故事大多也都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所發生的。他的作品是小而膩的,作品畫風更是每一幀都可以截下來當屏保的水平,他不同於一些動漫導演,喜歡設立恢弘的動漫場景,他動畫裡的所有場景都是照著現實生活一筆筆畫出然後製作。
《秒速5釐米》是新海誠創作的一部寫實動畫,於2007年3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動畫以一個少年為故事軸心而展開連續3個獨立故事的動畫短篇,時代背景是從1990年代至現代的日本,通過少年的人生展現東京以及其他地區的變遷。第一話《櫻花抄》描述貴樹與明裡年幼時戀愛的心情,以及他們重逢的一天,第二話《太空人》描述以對進入高中就讀的貴樹懷有好感的澄田花苗的視角來展現貴樹與明裡分別後的生活,第三話《秒速5釐米》則刻畫了貴樹和明裡長大後內心的種種彷徨。
《秒速五釐米》製作精緻延續了新海誠一貫的高水準畫風。裡面的場景純淨如雪,故事短小卻細膩。新海誠用電影化的多角度敘事方式,取代了以往一成不變的單線索敘事,用旁人的眼光觸及主角遠野貴樹的感情世界,從第一話到第三話的縱向時間軸將貴樹從高中到工作後的變遷串聯在一起,時代的變化帶動人物性格和生活的變化,將少年時懵懂得讓人側目的愛情和最終一聲嘆息的不完美結局糅合在一起,顯得真切自然,也傳遞出了新海誠關於影片「距離」的主題。
影片裡新海誠用了二十分鐘的時間來鋪墊貴樹和明裡的約會,這二十分鐘的敘述用第一人稱代入,讓觀眾將自己投入到貴樹這個角色裡,從那一刻觀眾便會感受到貴樹這個人物身上的孤獨。電影裡有這樣一段臺詞:「列車最終在荒蕪的荒野上停留了2小時,僅僅的一分鐘也讓人感覺十分漫長,時間就仿佛懷著惡意一般我只好咬緊牙關,強忍幾乎奪眶而出的淚水,默默等待著。」這段臺詞讓觀眾感受到貴樹對於見到明理的那種渴求,他那在做足準備確因意外被耽擱後的無助。整部影片都在訴說著孤獨,讓人感嘆:想見卻不得見,再見已晚。
影片最後的擦肩而過,讓觀眾產生期待,但一列火車的出現讓期待再次落空。當列車緩緩駛過,貴樹看著前方的空無一人,將通篇的孤獨再次散發。但現實裡像這樣的錯過難道不是常有的嗎?逝去的終將逝去,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向著著的對方的前行,就如同櫻花以每秒5釐米的速度緩緩落地,我們之間的心的距離只有五釐米,可我們現實的距離卻不是這一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