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遊客赴臺人數暴漲 入臺證大面積延誤

2021-01-10 騰訊網

南都訊記者王燁 《旅遊法》10月1日起實施,受此影響,近日大陸遊客赴臺遊人數暴漲,導致臺北移民署電腦大塞車,入臺證無法按時辦理,每天有幾十個團行程延誤。深圳有臺灣遊資質的組團社也出現遊客延滯。

昨日上午,深圳6家有臺灣遊資質的旅行社之一建南國旅總經理助理何仕新表示,該旅行社9月中旬也發生了旅遊團延滯,有的甚至延後一周左右。

延誤損失由旅行社承擔

「一年來都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何仕新說,受《旅遊法》的影響,十一之後,赴臺遊的價格將毫無懸念地大幅上漲,許多遊客便選擇在9月「抄底」參團赴臺遊。「以前入臺證3個工作日就可以辦妥了,現在則要5個工作日甚至更長的時間」。她轉述臺灣地接社反饋的消息,臺北移民署每天都要面對兩三萬份入臺申請,嚴重超出了每天僅9000多的配額人數限制。入臺證無法按期辦下來,導致後面機票、酒店、行程安排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

據何仕新介紹,該旅行社有五六個團、兩三百人發生了延誤,「延後1天到7天的都有」。許多遊客對此不理解,抱怨旅行社辦事不力,「他們不知道,其實旅行社也決定不了入臺證的辦理時間,但由此產生的機票、酒店和餐廳的損失則只能由組團社和地接社共同承擔」。據何仕新透露,僅最近這一項的損失就超過10萬元。據悉,有臺灣地接社考慮「跑路」。

華僑城旅行社臺灣部主管楊帆也表示,辦理入臺證確有延誤現象發生,但對該旅行社的影響沒有建南國旅那麼大。

「旅遊淡季也變成旺季了」

業界人士認為,這次堵車是赴臺遊熱潮所致,加上《旅遊法》所規範的「純玩團」,有臺灣遊資質的其他地區旅行社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對此,深圳市旅遊協會副秘書長周泉霖表示,這一現象可能是綜合因素造成,但《旅遊法》所造成的旅遊產品價格上漲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周泉霖說,此次中秋節和國慶節相隔不久,許多人會選擇在9月休假出遊,而《旅遊法》十一後實施,更是讓許多人覺得應趕緊去享受最後的便宜價格,畢竟團費幾千元的漲幅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以前9月份是旅遊淡季,現在也變成旺季了」。

香港反應

香港旅行社稱旅遊法購物規定理解不一影響內地客

部分內地旅行社醞釀變招吸客

有香港當地接待旅行社表示,不同省份的內地旅行社對新《旅遊法》理解不一,故遲遲未推出十一黃金周行程,希望國家旅遊局釐清。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新法不是要趕絕購物團,若旅行社清楚列明購物詳情,獲旅客同意仍可帶他們購物。

有香港地接社負責人表示,內地旅行社對新法有不同理解,如上海、北京旅行社相信當地執法較嚴,傾向只推出純玩團。但山西一帶旅行社,則打算在行程中詳細列明購物行程,若顧客同意才報團,「內地旅行社無法掌握法律細節,擔心犯法,到現在都未有行程」。

香港入境旅行社協會名譽會長吳光偉表示,旅遊法指示不清,內地旅行社難定行程,未知如何帶旅客購物才算合法。部分內地旅行社亦醞釀變招吸客,包括提議本地接待社與商戶合作,為旅客提供現金券,鼓勵旅客到相關店鋪購物,並由本地接待社抽取回佣,續辦廉價團,避過新法嚴禁強迫購物或定點購物條款。另一方法是與旅客籤署正價團合約後,若他們同意到指定地點購物,籤署附屬合同,可獲半價團費優惠。

胡兆英表示,香港當地旅行社推出現金券可抽傭,續辦低價旅行團屬合法,但新法嚴禁內地旅行社強迫購物,本地旅行社有可能「無法回本」,故廉價團會減少。至於附屬合同猶如「假合約」,若實際團費低於合理水平,內地組團社已違旅遊法,強調旅遊法將有效保障旅客。 中新社

專家說法

「看起來報價高了,其實總花費差不多」

出境遊旅行方式將發生變化

針對搶搭「中秋遊末班車」現象,泰國旅遊局駐廣州辦事處市場經理潘國鵬說,「這也提醒我們要對中國旅遊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儘早作出回應,適應更高旅遊產品價格帶來的種種挑戰。」

「原來的低團費遊讓很多中國遊客被頻繁要求前往珠寶店之類的購物場所,遊客沒有得到應有的旅遊享受。同時,低廉成本還讓赴泰中國遊客『過度發展』。」潘國鵬說。

以消除「零、負團費」等惡性競爭為主旨的《旅遊法》10月1日將正式實施。有跡象顯示,作為世界最大出境旅遊市場,中國遊客正在改變傳統路線選擇和旅遊消費習慣,這可能使規模超過千億美元的出境旅遊消費發生巨大改變。

廣之旅總裁陳白羽說,新法將使「低價團費+高價購物」的模式被市場遺棄,使已被嚴重扭曲的旅遊產品價格真正回歸其價值本身。

一些市場機構認為,隨著法規完善和市場模式轉變,中國出境遊客的旅行方式、旅遊目的地選擇和旅行時間都將發生一定變化。

全球旅遊產業界或需「聞法而變」

市場人士認為,全球旅遊產業界或許都需要「聞法而變」,通過優化和豐富產品體系,實現穩定市場價格和降低消費門檻。

馬來西亞旅遊局華南區市場經理李翠玉說,在新法推動下,中國遊客將從以往的觀光遊向深度度假遊轉變,「除了一價全包的團隊遊外,旅遊目的地需要更注重半自助遊和自助遊的開發與完善。」

此外,全球酒店、民航等產業也需做好應變準備。業界人士認為,新法會導致中國旅行社兩極化發展,小型旅行社的客源受衝擊,令大部分資源向大型旅行社聚集,將對全球酒店、航運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長期研究旅遊業發展的安徽大學旅遊系主任李經龍分析認為,新法實施後,旅行社不會頂風作案,旅遊行業肯定會經歷一個陣痛期,但新法實施後,所有收費明朗化,將消除眾多隱形消費,少花冤枉錢,看起來報團價提高了,事實上旅途總花費相差不多,而行程則會更清淨。

「許多遊客在初期對新法不是很了解,直觀認為要漲價了,於是扎堆搶先遊玩,其實無須有恐慌心理。」李經龍說,新法實施,將有利於保護遊客的合法權益及旅遊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五一」大陸赴臺遊火爆 入臺證「一證難求」
    2011年,大陸赴臺個人遊正式開放時,遊客僅為3.03萬人次,而2013年,這一人數增長至52.2萬人次,3年增幅約16倍。其中作為赴臺旅遊大省的福建,僅一省赴臺遊人數就佔到了總人數的58%。  「一證難求」成遊客赴臺難題  此前,為了迎合大陸遊客赴臺旅遊的需求,除了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之外,還有新竹、臺中、彰化、屏東、嘉義等地的多家旅行社聯合起來,成立了12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力爭大陸客商赴臺觀光旅遊和投資。  臺灣旅遊的高人氣和配額的增加,也使大陸旅行社紛紛加大對赴臺遊市場的開發力度。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人數將歸零
    原標題: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人數將歸零臺灣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綜合/觀察者網童黎]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2月起,大陸赴臺自由行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
  • 赴臺遊持續火爆 暑期「入臺證」一證難求
    針對今年赴臺自由行的火爆狀況,臺灣觀光部門日前表示,不排除在今年年底前,將赴臺自由行的配額從4000人增至5000人。  自由行入臺證申請時間延長  市民張先生與幾個朋友相約月底前去臺灣遊玩,不想這幾天卻在辦理「入臺證」時遇到了麻煩。「籤證中介告訴我,入臺證可能一周時間還辦不下來,讓我做好心理準備。」
  • 部分大陸遊客今起可申辦入臺證一年多籤
    原標題:部分大陸遊客今起可申辦入臺證一年多籤自8月1日起,臺灣方面開始實施便利大陸人士入臺的兩項政策:符合條件的赴臺個人遊大陸旅客可申辦入臺證「一年多籤」;大陸文教等優秀專業人才可一年多次入臺。
  • 大陸遊客赴臺健檢 臺灣醫院可以代辦入臺證
    圖:近年陸客赴臺進行身體檢查已成潮流 資料圖片   臺灣貿易中心帶領臺灣醫療機構26日在廣州舉行推介會,相關負責人透露,大陸遊客已成為臺灣醫療機構境外病人最大來源,單去年赴臺醫療的陸客人數達自臺灣開放醫療旅遊籤證以來,陸客赴臺醫療觀光人數呈現「爆發式」增長,僅去年大陸赴臺醫療觀光遊客累計達22萬人,成為上述醫院境外病人的最大來源。
  • 臺放寬大陸遊客赴臺限制 入臺證有效期改為3個月
    臺放寬大陸遊客赴臺限制 入臺證有效期改為3個月 2010年06月18日 07:3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赴臺個人遊配額日增千個 入臺證多久辦妥不確定
    原標題:赴臺個人遊配額日增千個   眼下,隨著赴臺旅遊進入旺季,旅行社對「入臺證」的需求越來越旺。昨天,記者從京城多家旅行社了解到,從昨天起,大陸赴臺個人遊入臺證已開始使用5月2日的配額,市民臨時想趁「五一」小長假期間赴寶島遊覽已沒有可能。
  • 上海如何辦理赴臺通行證 入臺證仍需旅行社代辦
    以前,不管是赴臺通行證還是入臺證都需要遊客將資料交給旅行社,由旅行社代為辦理。自由行開放後,遊客可自行到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赴臺通行證,就像辦理港澳通行證一樣,但是入臺證仍需由旅行社辦理。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應向其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個人旅遊籤注,之後委託本城市指定經營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向臺灣相關機構申請、代辦入臺許可等手續。可委託本城市的赴臺遊組團社代辦訂機票、住宿和在臺旅遊行程安排,也可以自行辦理。
  • 青島月底能赴臺個人遊了 辦理"入臺證"去旅行社
    6月16日上午,記者從市旅遊局獲悉,在廈門舉行的第五屆海峽論壇上,青島市正式成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6月28日起正式實施。同批開放的其他城市為:武漢、寧波、瀋陽、鄭州、蘇州。據了解,目前赴臺團體遊須持雙證:「通行證」到戶籍所在地公安局辦理,「入臺證」由具有資質的旅行社統一向臺灣移民署申請辦理。
  • 大陸遊客自由行人數將歸零 臺或每月損失45億臺幣
    原標題:大陸遊客自由行人數將歸零 臺灣或每月損失45億臺幣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對於大陸是否恢復自由行,臺灣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估計今年1月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
  • 《入臺證》申辦時間延長 目前報名市民9月出發
    昨日記者從本市各大旅行社了解到,由於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第四批試點城市名單公布,加之暑期赴臺遊申請暴增,《入臺證》申請出現擁堵排隊現象。提醒想去臺灣旅遊的市民應預留足夠時間辦理赴臺手續,目前報名的市民最早9月才能出發。  現狀  《入臺證》申請時間延長  市民黃先生原本想和家人8月底去臺灣遊玩,機票都訂好了卻因《入臺證》遲遲拿不到最終不得不推遲計劃。
  • 大陸旅行社抱怨:辦入臺證像小學生犯錯寫保證書,侮辱人格
    陸客赴臺自由行越來越「不自由」。臺媒14日報導稱,多位臺灣旅行業和大陸旅行社看法相同,認為臺當局「移民署」「以各種理由影響入臺證的辦理速度」,不但叫補辦一堆證件,還問一些「男女交往多久」的奇怪問題,好像在「查戶口」。被退回補件的機率高達5成,「不友善的對待陸客赴臺。」
  • 臺「觀光局」稱:要求大陸赴臺旅行團遊客1月底前離臺
    中新社臺北1月25日電 臺灣當局交通事務主管部門「觀光局」官員劉士銘25日稱,目前大陸赴臺旅行團約有359團、6511名遊客在臺;當局要求旅行團遊客於1月底前離臺。劉士銘介紹說,目前大陸赴臺旅行團總計約有359團、6511人在臺灣,未限制旅行團在臺行動,但要求旅行團遊客於1月底前離境。大陸赴臺個人遊旅客則未在監控範圍中。
  • 瀋陽:年底赴臺最好提前辦入臺證
    記者11月11日了解到,相比暑期臺灣入臺證嚴重吃緊的情況,目前內地赴臺辦理入臺證名額寬裕,當天送件基本可以使用當天配額。  內地赴臺自由行配額為每個工作日5840個,暑假期間,內地赴臺遊客暴增,入臺證申請名額緊張,瀋陽赴臺自由行遊客,需等待20日以上,才能拿到入臺證。這一情況現在有所緩解,從臺灣自由行官方微博公布數據來看,近期入臺證名額寬裕。
  • 湖南:赴臺個人遊啟動申請 入臺證可到旅行社辦理
    原標題:赴臺個人遊啟動申請 入臺證可到旅行社辦理   長沙赴臺個人遊啟動申請   程序分3步走,入臺證可到市內7個旅行社辦理   本報8月28日訊 從今天起,長沙作為第三批大陸居民赴臺灣個人遊試點城市正式啟動申請。
  • 大陸旅行社:辦入臺證像小學生寫保證書 侮辱人格
    正在申請辦理入臺個人遊的陸客(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陸客赴臺自由行越來越「不自由」。臺媒14日報導稱,多位臺灣旅行業和大陸組團社相同的看法是,臺當局「移民署」「以各種理由影響入臺證的辦理速度」,不但叫補辦一堆證件,還問一些「男女交往多久」的奇怪問題,好像在「查戶口」。被退回補件的機率則高達五成,「不友善的對待陸客赴臺。」
  • 2月起赴臺大陸遊客自由行人數將歸零 臺灣或每月損失45億臺幣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對於大陸是否恢復自由行,臺灣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估計今年1月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由於大陸核發的赴臺自由行籤注到1月底期滿失效,若不恢復自由行,2月起赴臺的自由行旅客將開始「歸零」,估計臺灣每個月損失約45億元(新臺幣,下同)觀光收入。
  • 大陸遊客自由行人數將歸零 臺灣或月損失45億臺幣
    臺北市林姓業者表示,去年1月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人數約10萬人次,估計今年1月將會下跌到約2萬人次。報導稱,更嚴重的是,由於大陸核發的赴臺個人遊籤注到本月底期滿失效,若大陸不恢復赴臺個人遊,2月起赴臺個人遊的大陸旅客數將開始「歸零」。估計臺灣每個月損失約45億元(新臺幣,下同)觀光外匯收入。臺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表示,兩岸關係是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多少的最重要指標,目前看狀況不是很樂觀。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人數將歸零 臺灣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臺媒報導截圖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6日報導,對於大陸赴臺自由行是否恢復,島內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並估計今年1月陸客人數將從去年的 「兩岸關係是陸客來臺多少的最重要指標,看目前狀況不是很樂觀。」臺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表示,去年上半年,一天約有5000人次的自由行陸客到臺當局「移民署」辦入臺證。但大陸去年8月1日暫停47省市赴臺個人遊試點,而籤注有效期為6個月。 去年8月以後,大陸赴臺的自由行人次月月減少,最近幾天平均一個工作日只有100多人向「移民署」申辦入臺證,到2月將無人申請。
  • 國臺辦:大陸遊客赴臺旅遊人數下降 根本原因在臺當局
    人民網北京2月8日電(劉潔妍、侯和君)今天上午,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主持例行新聞發布會時表示,由於臺灣的執政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人數也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