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記者王燁 《旅遊法》10月1日起實施,受此影響,近日大陸遊客赴臺遊人數暴漲,導致臺北移民署電腦大塞車,入臺證無法按時辦理,每天有幾十個團行程延誤。深圳有臺灣遊資質的組團社也出現遊客延滯。
昨日上午,深圳6家有臺灣遊資質的旅行社之一建南國旅總經理助理何仕新表示,該旅行社9月中旬也發生了旅遊團延滯,有的甚至延後一周左右。
延誤損失由旅行社承擔
「一年來都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何仕新說,受《旅遊法》的影響,十一之後,赴臺遊的價格將毫無懸念地大幅上漲,許多遊客便選擇在9月「抄底」參團赴臺遊。「以前入臺證3個工作日就可以辦妥了,現在則要5個工作日甚至更長的時間」。她轉述臺灣地接社反饋的消息,臺北移民署每天都要面對兩三萬份入臺申請,嚴重超出了每天僅9000多的配額人數限制。入臺證無法按期辦下來,導致後面機票、酒店、行程安排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
據何仕新介紹,該旅行社有五六個團、兩三百人發生了延誤,「延後1天到7天的都有」。許多遊客對此不理解,抱怨旅行社辦事不力,「他們不知道,其實旅行社也決定不了入臺證的辦理時間,但由此產生的機票、酒店和餐廳的損失則只能由組團社和地接社共同承擔」。據何仕新透露,僅最近這一項的損失就超過10萬元。據悉,有臺灣地接社考慮「跑路」。
華僑城旅行社臺灣部主管楊帆也表示,辦理入臺證確有延誤現象發生,但對該旅行社的影響沒有建南國旅那麼大。
「旅遊淡季也變成旺季了」
業界人士認為,這次堵車是赴臺遊熱潮所致,加上《旅遊法》所規範的「純玩團」,有臺灣遊資質的其他地區旅行社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對此,深圳市旅遊協會副秘書長周泉霖表示,這一現象可能是綜合因素造成,但《旅遊法》所造成的旅遊產品價格上漲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周泉霖說,此次中秋節和國慶節相隔不久,許多人會選擇在9月休假出遊,而《旅遊法》十一後實施,更是讓許多人覺得應趕緊去享受最後的便宜價格,畢竟團費幾千元的漲幅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以前9月份是旅遊淡季,現在也變成旺季了」。
香港反應
香港旅行社稱旅遊法購物規定理解不一影響內地客
部分內地旅行社醞釀變招吸客
有香港當地接待旅行社表示,不同省份的內地旅行社對新《旅遊法》理解不一,故遲遲未推出十一黃金周行程,希望國家旅遊局釐清。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新法不是要趕絕購物團,若旅行社清楚列明購物詳情,獲旅客同意仍可帶他們購物。
有香港地接社負責人表示,內地旅行社對新法有不同理解,如上海、北京旅行社相信當地執法較嚴,傾向只推出純玩團。但山西一帶旅行社,則打算在行程中詳細列明購物行程,若顧客同意才報團,「內地旅行社無法掌握法律細節,擔心犯法,到現在都未有行程」。
香港入境旅行社協會名譽會長吳光偉表示,旅遊法指示不清,內地旅行社難定行程,未知如何帶旅客購物才算合法。部分內地旅行社亦醞釀變招吸客,包括提議本地接待社與商戶合作,為旅客提供現金券,鼓勵旅客到相關店鋪購物,並由本地接待社抽取回佣,續辦廉價團,避過新法嚴禁強迫購物或定點購物條款。另一方法是與旅客籤署正價團合約後,若他們同意到指定地點購物,籤署附屬合同,可獲半價團費優惠。
胡兆英表示,香港當地旅行社推出現金券可抽傭,續辦低價旅行團屬合法,但新法嚴禁內地旅行社強迫購物,本地旅行社有可能「無法回本」,故廉價團會減少。至於附屬合同猶如「假合約」,若實際團費低於合理水平,內地組團社已違旅遊法,強調旅遊法將有效保障旅客。 中新社
專家說法
「看起來報價高了,其實總花費差不多」
出境遊旅行方式將發生變化
針對搶搭「中秋遊末班車」現象,泰國旅遊局駐廣州辦事處市場經理潘國鵬說,「這也提醒我們要對中國旅遊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儘早作出回應,適應更高旅遊產品價格帶來的種種挑戰。」
「原來的低團費遊讓很多中國遊客被頻繁要求前往珠寶店之類的購物場所,遊客沒有得到應有的旅遊享受。同時,低廉成本還讓赴泰中國遊客『過度發展』。」潘國鵬說。
以消除「零、負團費」等惡性競爭為主旨的《旅遊法》10月1日將正式實施。有跡象顯示,作為世界最大出境旅遊市場,中國遊客正在改變傳統路線選擇和旅遊消費習慣,這可能使規模超過千億美元的出境旅遊消費發生巨大改變。
廣之旅總裁陳白羽說,新法將使「低價團費+高價購物」的模式被市場遺棄,使已被嚴重扭曲的旅遊產品價格真正回歸其價值本身。
一些市場機構認為,隨著法規完善和市場模式轉變,中國出境遊客的旅行方式、旅遊目的地選擇和旅行時間都將發生一定變化。
全球旅遊產業界或需「聞法而變」
市場人士認為,全球旅遊產業界或許都需要「聞法而變」,通過優化和豐富產品體系,實現穩定市場價格和降低消費門檻。
馬來西亞旅遊局華南區市場經理李翠玉說,在新法推動下,中國遊客將從以往的觀光遊向深度度假遊轉變,「除了一價全包的團隊遊外,旅遊目的地需要更注重半自助遊和自助遊的開發與完善。」
此外,全球酒店、民航等產業也需做好應變準備。業界人士認為,新法會導致中國旅行社兩極化發展,小型旅行社的客源受衝擊,令大部分資源向大型旅行社聚集,將對全球酒店、航運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長期研究旅遊業發展的安徽大學旅遊系主任李經龍分析認為,新法實施後,旅行社不會頂風作案,旅遊行業肯定會經歷一個陣痛期,但新法實施後,所有收費明朗化,將消除眾多隱形消費,少花冤枉錢,看起來報團價提高了,事實上旅途總花費相差不多,而行程則會更清淨。
「許多遊客在初期對新法不是很了解,直觀認為要漲價了,於是扎堆搶先遊玩,其實無須有恐慌心理。」李經龍說,新法實施,將有利於保護遊客的合法權益及旅遊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