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瓷湘繡,湘情湘韻——銅官窯的湘瓷、沙坪的湘繡作為湖湘文化的特色名片,綻放在手藝人指尖,一代代傳承下來……
長沙銅官窯是世界釉下彩瓷的發源地,它的出現打破了當時青瓷白瓷兩分天下的格局,被稱為「漢文化向外擴張的裡程碑」,在世界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湘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源遠流長的歷史,點綴著人們生活,也承載著璀璨的湖湘文化。
今天18:20《世界看湖南》,看湘瓷,賞湘繡,指尖上的湖南,在匠心中盛放。
1長沙窯——「世界工廠」
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
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
——李群玉《石渚》
唐代詩人李群玉用這樣的詩句描述了當年長沙窯大規模傍山建窯、柴火燒瓷的壯觀場面。
長沙窯,因其窯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而得名,大致興起於安史之亂以後,中晚唐發展至鼎盛時期,是唐代著名的外銷瓷器窯。
鼎盛時期,長沙窯瓷器遍布亞洲各地、遠至非洲,出口29個國家和地區,通過水運,從湘江入長江,經揚州、寧波、廣州口岸,開闢了一條通往南亞到北非的「海上陶瓷之路」。
古代的長沙窯,以它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在中國陶瓷史和九世紀中西文化交流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裡洞島海域,一家德國公司打撈出一座唐代沉船,命名為「黑石號」。這艘船上裝載著約6萬多件中國瓷器,而其中長沙窯瓷器就有逾5萬件之多。
2湘繡——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繡花花生香 繡鳥能聽聲
繡虎能奔跑 繡人能傳神
湘繡,以顏色豔麗、題材豐富聞名。二十世紀初,湘繡以其獨特的風格,在國內外獲得多項殊榮,成為飲譽世界的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湘繡作品的精緻在於從設計到製作每一個環節的高標準要求,比如,它全部的絲線都要求使用蠶絲線。
經過長期的演變,湘繡形成了以中國畫為基礎,融西畫技法於一體,以近百種針法和多種色階的繡線精細入微地刻畫出物象、外形、內質的特色。
作為湖南的名片之一,湘繡緊跟省委省政府「湖南文化走出去」的戰略,多次走出國門,作為中國文化代表作品在國外展示。
美國、泰國、沙特、阿曼、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欣賞到了針尖上的湖湘之美。湘繡的雙面繡技術更是多次讓外國友人震驚,被人們稱為「魔術般的藝術。」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像湘瓷、湘繡這樣的傳統藝術及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為中國和世界搭起兩人一座文化的橋梁。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銅官窯與湘繡就如同湖南文化進步崛起的一個縮影——湖湘文化正以一種傳承和創新的理念、一種開放包容的姿態,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國際化的舞臺……
更多精彩,敬請鎖定今天18:20湖南國際頻道《世界看湖南》,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湘瓷湘繡,湘情湘韻,湖湘文化走出去!
收看方式:湖南國際頻道現已覆蓋全球230個國家和地區,電視用戶可調頻進行收看,網絡用戶可通過芒果TV的「直播頁面→電視臺→國際頻道」(或點擊文章末尾「閱讀原文」)進行在線收看。
湖南山水人文/湖南經濟發展/湖湘精神
全面反映湖南兩型社會建設豐碩成果
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
湖南國際頻道湖湘文化帶紀實性外宣窗口欄目
每周四18:20
世界看湖南,越看越好看!
監製/任帥
主編/黎晶
文案/湯雅雯 張婷婷
編輯/湯雅雯 張婷婷
視頻/盧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