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駐有領事館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其次是廣州,這兩座城市一座是中國最大城市和華東地區的經濟中心,另一座是華南地區的國家級中心城市。這兩座城市的共同點除了都是超一線城市外,還是所在區域實力最強、經濟最繁榮的城市,自然成為各國設立領事機構的目標城市。
同樣的道理,像成都、重慶、瀋陽、武漢和西安這些城市都是所在區域數一數二的中心城市,所以也有不少國家駐有領事機構。不過,國內有些城市在區域內算不上非常強,甚至進不了大眾的視野,但還是有多則五六個,少則一個國家設立領事機構,那麼這些國家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昆明和南寧同為西南地區的省會級城市,雖然近年來發展比較快,但比起同在西南的成都和重慶還是差了一大截。但是這兩座城市依然分別設立有六、七家領事館,在昆明設立領事館的國家有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孟加拉國,在南寧設立領事館的國家有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越南和馬來西亞。
在這兩座城市設立領事館的國家有個共同特點:除了孟加拉國,其他都是位於中南半島的國家,也就是東南亞的「大陸型」國家,其中的越南、寮國和緬甸要麼和昆明所在的雲南相鄰,要麼和南寧所在的廣西相鄰,越南更是同時和中國的這兩省區相鄰。顯然,相近的地理位置也使得經濟和文化交往更為頻繁,設立領事館就很有必要了。
另外,像尼泊爾在西藏的拉薩設立領事館,蒙古國在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和二連浩特(中蒙邊境小城)兩座城市各設立領事館,也都屬於這種性質。解放前的拉薩曾有多個國家設館,中美建交後美國曾數度想在拉薩設館但未得逞。目前尼泊爾是僅存的一個,據說尼泊爾在拉薩的新領事館還是西藏自治區援建的,兩國關係之友好可見一斑。
青島和廈門是中國東部沿海最早開放的海濱城市之一,很多人奇怪這兩座連省會都不是的城市為什麼還會有國家設立領事館。實際上這兩座城市不但是所在省的明星城市,也是經濟活躍度非常高、和周邊國家交流頻繁的城市。在青島設立領事館的國家有韓國、日本和泰國,在廈門設立領事館的國家有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
也有人可能認為大連和青島區位優勢相當,應該會有幾個領事館,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大連目前僅有日本和韓國兩國駐瀋陽總領事館的駐大連領事辦公室。有這種領事辦公室的城市還有遼寧的丹東(朝鮮駐瀋陽總領事館駐丹東領事辦公室)和西雙版納的景洪(寮國駐昆明總領事館駐景洪領事辦公室)。
最後再來看看大多數人想不到的兩座城市,一個是海南的省會海口市。2019年10月柬埔寨駐海口領事館開館,這也是建國後在海南設立的首家領事館,顯然柬埔寨看中的是海南自貿區的發展前景。另一座城市是湖南的省會長沙市,2017年寮國在長沙設立總領事館,跟湖南商人在寮國深耕三十多年所形成的兩地緊密經濟關係不無關係。
有意思的是,有些城市在歷史上曾是外國設館的熱門城市,比如哈爾濱,近代至少駐有十多家西方國家的領事館。前蘇聯一直在哈爾濱駐有領事館,直至1962年中蘇關係破裂才關閉。近年來傳聞兩國已談妥要重新開館,現在中國駐海參崴的領事館已開館,而俄駐哈爾濱的領事館卻沒了下文(俄駐中國大使館官網也未列出)。
有的城市本來跟領事機構無緣,但一座城市擁有領事機構,不但說明這座城市的區位優勢,還能促進對外交往,所以也在提前往這方面布局。比如河南省會鄭州,早在2017年就在航空港區規劃了領事館片區,或許過幾年,這座新晉的國家中心城市就有某些國家的領事館開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