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為何在抗戰後期徹底貪腐?

2020-12-26 騰訊網

[摘要]且不說蔣的統治基礎、知識背景和性格修養能否達到開明專制的要求,僅就其政治能力言,就讓人懷疑。如在人為造成的冗繁事務中,蔣經常弄到糊塗的地步。

抗戰中後期,國民黨統治日趨腐敗。人才選拔道路壅塞,各級機關人浮於事,大小官員競相聚斂。國民黨統治面臨著嚴重的危機。

缺乏一個鼓勵人才發展、監督官員行為的有效監督機制,是國民政府政治構架的致命傷。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國民黨依據孫中山制定的軍政、訓政、憲政三程序,長期實施訓政,即以黨治國,國民黨一黨獨大,各種監督機構形同虛設。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灣廣播電臺宣布「復職視事」,重任「總統」(資料圖)

貪腐大案層出不窮

官員提升名義上通過組織層層選拔,但由於不具備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實際完全以上級的一己好惡為標準,不可避免形成「有能力者往往沉浮於下僚,無遷升之望,……因貪汙被誅之軍人、公務員,為數頗多,而後來者仍毫不畏懼,群起效尤」(《何成浚將軍戰時日記》)的局面。當時,國民黨內部一份有關山東黨務政務概括的報告,生動刻畫了山東地方高級官員的種種醜惡形象,實際也是整個國民政府統治區官場的真實寫照:

「缺乏領導能力又無真實信仰,對於下級早已失去領導作用;

對縣黨部負責人之委派,多以是否擁護其個人,是否自己親近為標準,不以是否有領導全縣之能力與信仰為標準。甚或對於有能力有信仰之縣黨部書記長加以嫉視,無故撤換。

對於轉發下級黨之經費,多不按時轉發,或藉此以謀私利,或供其個人揮霍之需。 」

貪汙是國民政府吏治腐敗最明顯的見證。早在上世紀30年代末期,政府內的貪汙腐化現象即十分猖獗,據1939年軍統重慶特區報告,他們秘密查獲的貪汙不法人員包括交通部長張嘉 、重慶衛戍司令劉峙、二十九集團軍司令王纘緒、第二十四軍軍長兼西康省主席劉文輝等。抗戰中後期,各級權力機構貪汙現象比比皆是,從中央政府的孔祥熙等大員到地方的保甲長,都不同程度存在以權謀私、中飽私囊、揮霍浪費行為。當時重慶等大都市大小官員吃喝成風,如蔣介石本人所形容的:

「輿馬填塞於酒寮,柬帖紛馳於衢市……在一般社會,方苦物價之高昂,我黨政軍人員乃日食萬錢,無稍顧惜。」

在這種情況下,先後發生了幾起公布出來的大案,如黃金提價洩密案、高秉坊案、朱羲農案等,雖然這些案件不一定是當時政壇中真正最嚴重的,但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黃金案:1943年11月,國民政府為緩解通貨膨脹壓力,以向美購買的500多萬兩黃金作基礎,實施出售黃金,收回法幣政策,回籠貨幣,吸收遊資。由於通脹愈演愈烈,出現擠兌黃金現象,國民政府不堪重負,財政部在不斷提高金價基礎上,又於1945年3月決定大幅提高黃金比價。但是,決定還未公布,這一經濟絕密即遭洩露,一些人乘機在調價前一日大肆搶購黃金,短短幾小時,政府差價損失即達幾千萬元。事發後,蔣介石當然在日記中表示:「美金公債與黃金舞弊案正在徹查中」,但最終只是象徵性處理了少數有關人員,大部分責任者都被層層庇護,逍遙法外。

高秉坊案:高事發前為國民政府財政部直接稅署署長,他長期挪用稅款,囤購物資,1945年2月,又擅將公款700餘萬元存入銀行。「該署經辦稅款保證金,竟無確實收入帳目可稽,開徵已四年亦從未清查。」在孔祥熙漸告失勢後,高案被揭露。初被判處死刑,後復判改為無期徒刑。

朱羲農案:朱原為中國茶葉公司總經理,1944年豫湘桂戰役中他利用搶運儲存茶葉的卡車私運商貨,牟取暴利,被查出後逮捕。

「開明專制」代替法制

制度建設欠缺,行政效率低下,各級機關人浮於事是國民政府政治腐敗的另一表現。蔣介石雖然為行政制度化程序化作了一定努力,但他事必躬親、獨攬權力的做法首先動搖了國民政府程序化的行政基礎。蔣一人身兼國民黨總裁、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長、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民參政會主席團主席、中中交農四行聯合辦事總處主任、中央設計局總裁等多項重要職務,集黨政軍最高權力於一身,權力制衡與監督機制被破壞。另外,蔣對法制建設也缺少熱情,他曾明確表示:「天下只有治人,沒有治法」;「倫理的教義,比較法制更積極,更自然,亦更能深入於人心。」開明專制的傾向極為濃厚。

但是,開明專制對統治者素質的要求其實是極高的。且不說蔣的統治基礎、知識背景和性格修養能否達到開明專制的要求,僅就其政治能力言,就讓人懷疑。如在人為造成的冗繁事務中,蔣經常弄到糊塗的地步。馮玉祥日記中記載,他早就送交蔣的報告,卻被蔣催問,當馮告知實情時,蔣「屢說對不起,復問餘之督練十條。餘亦答以今早即送來,蔣先生亦未收到,更為難過」。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由於制度建設缺乏,中央政府的蔣介石個人擅權局面又在地方各大小諸侯的身上層層上演,權力監督和行政效率成為空中樓閣。曾在國民政府擔任高職的蔣廷黻回憶:「一項新措施在立法時,人們都很認真。一旦立法完成人們就把它淡忘了。政府中公文往來的確很多,但詳細計劃卻很少,至於談到努力不懈地去實施改革,那就越發的少了。」張治中也談到:「舉凡一周兩周可以解決之問題,往往拖延至一年半年尚未能得到結論。」法律條文、規章制度往往形同具文。如史迪威觀察到的,蔣介石「發布命令,每個人都鞠躬言『是』。但誰也不幹什麼。他了解盜竊和腐敗的全部情況,但他沒有治癒這一問題的力量……他也了解全部惡劣條件,但他做不了什麼。」

基層組織的狀況加劇了國民政府的腐敗。雖然推行保甲、實行新縣制,國民政府對基層組織的控制並不嚴密。基層社會及政權的控制權仍牢牢把握在一些傳統士紳及權貴手中。如當時有人注意到:「各地方土劣勢力年來以谷價高昂有增無減,縣參議會為其把持者實不在少。」「如果官紳好,縣政進行有些辦法,而老百姓也可以少吃一點苦,不然縣長與土劣勾結,老百姓真是冤苦無處可告。」上級機關監督不嚴,百姓又習於順從,國民政府為完成地方自治設計的鄉鎮保民大會多屬有名無實,基層官吏乘機大肆營私舞弊,欺壓鄉民:

鄉村派款……種種名目,繁雜不可爬梳,則更廣及於一般貧弱下戶及貧苦佃農,每戶每年亦皆負擔數百元以至數十元不等。據各方報告一不法之鄉鎮保長有貪贓數十百萬之多。

不受約束的權力不斷膨脹,其向百姓的需索是無底線的,基層官員苛剝百姓達到這樣的程度:「有的地方開會送通知,甚至都向人民要錢。」

權力的濫用和社會結構的不合理,導致了嚴重的社會不公。權勢階層可以憑藉權力牟取暴利、揮霍享受、欺壓百姓,而普通百姓的權利卻難以保障。普通百姓遭受權力機關及權貴、軍警欺壓、凌辱、訛詐、毆打、殺害的事件時有所聞,人民財產被強行徵用、非法沒收甚至被權貴佔為己有的現象也多有發生。重慶發生特務公然槍殺工人胡世合的惡性案件,引起工人與政府之間的嚴重對峙,在全國造成很大影響。1944年5月召開的國民黨中央十二中全會宣言承認:「各地人民不免有因各種服務人員之玩忽職務,而受意外之損害者,或因逾越職權之措施,而遭法外之苛擾者。」同年11月召開的國民參政會三屆三次會議上,30多名不含政治色彩的代表聯名提出要求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提案,特別強調如下幾點:

人民應納糧額,應照法定手續交納。如有不法抑勒敲剝被害人得向法院告訴。

保甲經費應由政府規定統收統支,不得由鄉保自行徵斂。

政府如有特別必要,向人民派款或購糧,須由中央按照國家總動員法確定擬派標準,配賦各縣市。由各縣市組織配額分攤委員會按照各戶田畝及財力,公平分攤。不得由地方官及承辦人員任意指名勒派,上下其手。

由政府嚴令軍隊,不得直接向人民徵取馬乾給養,尤其不得派款購糧。

這些,本為政府行政和社會公正的最基本要求,但就是這些最基本的原則,當時社會也遠遠無法做到,參政員們的要求,毋寧說還是一種奢望。(文/,黃道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專長為中共黨史、中華民國史)

相關焦點

  • 發達國家中貪腐程度最高的是哪國?
    全球68%的國家都存在嚴重貪腐問題,二十國集團(G20)中一半的國家都在其中,全球沒有一個國家沒有貪腐情況。這是全球反貪聯盟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鑑於貪腐往往是隱形操作的,所以要在實際經驗數據的基礎上評估一個國家或地區貪腐的絕對水平非常困難。
  • 蔣介石反貪:抗戰以後大都陷於空言
    蔣介石的這頁日記反映出,國民黨的貪腐情況較之魏德邁1945年會見蔣介石時所言,又有更嚴重的發展,其六屆二中全會決議、《約言》也未見什麼效果。美國調查團嚴抨貪腐,戴季陶痛哭四小時1947年3月,國民黨召開六屆三中全會,承認「黨的病狀已陷於積重難返之勢」,提出「反對個人利己主義,抨擊升官發財觀念」,要求「隨時淘汰投機分子、動搖分子、腐化分子及惡化分子,以保持黨員成分之純一」,同時提出「加緊監察工作」。
  • 臺公務員貪腐地圖:22縣市無一倖免 南投貪腐率居冠
    報導稱,臺灣縣市首長因與地方互動密切,很容易官司纏身,目前包括嘉義縣長張花冠、南投縣長李朝卿涉貪遭起訴,而彰化縣長卓伯源胞弟也捲入採購弊案,基隆市長張通榮因關說案遭起訴判刑,地方「百裡侯」的廉能遭外界質疑。   臺當局「廉政署」日前提報給臺「行政院」的「臺灣廉政狀況分析」,匯整統計全臺灣22縣市貪腐起訴狀況顯示,各縣市均有公務員因貪腐遭起訴,無一倖免。
  • 凌國華:貪腐「親友團」是怎樣煉成的?
    (《北京日報》5月15日)不少貪腐官員的背後,存在著一個若隱若現的「親友團」,這「親友團」以妻兒等直系親屬為核心,以情人、老鄉、同學或戰友等特定關係人為基礎,在官員的貪腐行為扮演著翻雲覆雨的角色。貪官往往並非「一個人在戰鬥」,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 陸鏗與宋子文貪腐大案
    陳啟天是青年黨人,因此陸鏗對他說:「你是青年黨的部長,我是國民黨的記者,兩黨合作後就可立即公布案情。」陸鏗還說,你這樣做可以「為青年黨參政爭光」。他問財政部長俞鴻鈞為什麼會把調查報告洩露給記者,並指示中央宣傳部部長李惟果和中央日報社社長陶希聖徹底追查消息來源。那天下午,俞鴻鈞派機要秘書黃苗子(後來是著名漫畫家)到中央日報社找陸鏗,但沒有任何收穫。在此之前,李惟果也在電話中向陸鏗詢問消息來源,陸回答說:「新聞記者有保守消息來源秘密的義務。」    當天夜裡,陶希聖找陸鏗談話,仍然一無所得。
  • 威尼斯為何被淹?防洪工程變貪腐泥潭
    不少市民反思,這場洪災既是「天災」,也是「人禍」,其中最惹眼的就是一個號稱「世紀防洪工程」糾纏於多樁貪腐醜聞,先後投入巨額資金卻遲遲不能竣工,並且施工過程中暴露諸多質量問題。  洪災後,數千名威尼斯市民上街遊行示威,抗議防洪工程腐敗和政府防災不力。  作為歐洲歷史文化名城,威尼斯1987年申遺成功。
  • 臺灣「倒扁靜坐」圖騰公布 寓意勇士將砍倒貪腐政權
    據新華社電「百萬人反貪腐運動總部」4日宣布:如果9日「倒扁」運動開始之日有30萬人參加,人群將在陳水扁辦公場所前形成一個巨大的「圖騰」圖案——象徵規矩的「圓規」,同時圖案也像是一個手拿大刀的勇士,砍倒貪腐政權。
  • 鐵路局副局長為何能貪腐過億
    原標題:鐵路局副局長為何能貪腐過億 ■ 觀察家 為防範腐敗,把運能配置給最需要的企業,鐵路貨運運能應實行公開招標制度,尤其是在西部等運能緊張地區。把總運能向全社會公開,並且接受各企業競價投標。
  • 沐璃心:官員「後院」怎成貪腐「前沿」?_荊楚網
    近幾年,被查處貪官的背後,多數都活躍著「貪內助」的身影。「冰冷的手銬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早些年山東省供銷社原主任矯智仁受審時說的一句話,如今已成為許多落馬貪官的經典感慨。
  • 「螞蟻式」貪腐源為「洞」
    一個方面折射出,雖然個別黨員幹部看似職務不高,但手中的權力在特定範圍內具有絕對「話語權」;二是「螞蟻式」貪腐的源頭是監督出現「漏洞」所致。  誠然,「螞蟻式」貪腐,因為作案周期長,時間跨度大、貪賄次數多、每次貪腐數量小等特點,相較於大貪、巨貪一般犯罪數額大,衝擊力較強,很容易顯現等容易被忽視。
  • 副市長搞迷信 評論:神佛若有靈也不會保佑貪腐之輩
    分管宗教事務的副市長為何搞迷信王石川單某,某市副市長,中共黨員,主管該市宗教事務。他痴迷某宗教信仰,每逢重要節日必到寺廟燒「頭香」,後來甚至到每天出行都要算一算,看往什麼方向走更「吉利」。人們不能不深思:為何連分管宗教事務的官員也迷信?迷信活動為何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幾年前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刊文認為,儘管擁有完好發展的大腦、複雜的科技和數個世紀的科研進展,人類仍然是一個迷信的物種。應該看到,出於對未知世界的不了解、對未來趨向的不確定,以及對當下生活的焦慮與不安,社會上的迷信思想很難被徹底清除。
  • 蔡英文嫡系再爆貪腐案 但案外案更有看點丨臺灣一周
    她說,民進黨的貪腐形象花了八年時間才得以改善,不要才過五六年的時間又重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2024年將難以保持政權。蔡英文已經沒有連任壓力,但臺灣地區的行政長官,似乎都有一個連任魔咒——第二任期內民意很快就下滑,進入所謂的執政「跛腳」時期。蔡英文當然不甘心就此重蹈前任覆轍,才發表這番言論,既是對民進黨當局的自我警惕,也是對接班者的警告。
  • 新加坡治腐:政治穩定打基礎 嚴懲貪腐是關鍵
    原標題:新加坡治腐:政治穩定打基礎 嚴懲貪腐是關鍵  自1960年開始,經過30年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到1990年,新加坡已經由一個腐敗猖獗的東南亞舊殖民地一躍成為高效清廉的富裕國家。堅持經濟發展、維持政治穩定和嚴厲懲治腐敗三者並舉,是新加坡成功走出腐敗高發期的主要經驗。
  • 全家腐全家覆:落馬官員父貪子隨雙雙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父子同貪共腐、雙雙入獄的悲劇為何發生?「對家人失管失教」「家風不正」「家教不嚴」為何屢現處分通報?如何防範貪腐父子、收錢夫妻等家庭式腐敗?父子齊貪腐,共同受賄1800餘萬元「我幾次被『圍獵』而渾然不覺。」
  • 蘇嘉全辭職,民進黨貪腐開啟「吃到飽」模式!
    蘇嘉全辭職的背後是一個在野時虛偽「反貪腐」執政時卻將貪腐進行到底的民進黨戳視頻,看詳情最近民進黨內貪腐案件不斷,尤其是圍繞著蔡英文辦公室的秘書長蘇嘉全的相關當然,民進黨這樣一個做法其實並不奇怪,這個政黨就是一個一旦掌握政權,就要把貪腐進行到底,「吃到飽」的政黨。即便是蔡英文本人,當年也出現過用所謂專機走私私菸的案件,處理起來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行政部門的負責人蘇貞昌,理論上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女兒蘇巧純也是利用各種關係,拿到了民進黨當局很多標案,掙得盆滿缽滿。
  • 全家腐全家覆丨落馬官員父貪子隨雙雙入獄,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原標題:全家腐全家覆丨落馬官員父貪子隨雙雙入獄,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父子同貪共腐、雙雙入獄的悲劇為何發生?「對家人失管失教」「家風不正」「家教不嚴」為何屢現處分通報?如何防範貪腐父子、收錢夫妻等家庭式腐敗? 父子齊貪腐,共同受賄1800餘萬元 「我幾次被『圍獵』而渾然不覺。」
  • 大疆10億損失反腐案細節曝光 網際網路大廠貪腐為何屢見不鮮?
    貪腐損失超10億這起貪腐案的起因還要從2018年說起。2018年8月,大疆科技法務部接到匿名舉報信,該信舉報公司前員工伊丹勾結公司採購人員呂龍,通過其銀行帳戶多次向呂龍輸送巨額賄賂,並為供應商牟取利益。
  • 臺灣公務員貪腐地圖曝光:22縣市無一倖免
    報導稱,臺灣縣市首長因與地方互動密切,很容易官司纏身,目前包括嘉義縣長張花冠、南投縣長李朝卿涉貪遭起訴,而彰化縣長卓伯源胞弟也捲入採購弊案,基隆市長張通榮因關說案遭起訴判刑,地方「百裡侯」的廉能遭外界質疑。臺當局「廉政署」日前提報給臺「行政院」的「臺灣肚臍眼廉政狀況分析」,匯整統計全臺灣22縣市貪腐起訴狀況顯示,各縣市均有公務員因貪腐遭起訴,無一倖免。
  • 內鬥貪腐,民進黨醜聞不斷!江啟臣現身「媽祖廟」祈求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為了保住高雄市的執政地位,他近日不斷為黨派候選人李眉蓁造勢。畢竟,此次的高雄市長補選,對國民黨的黨派復興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民進黨醜聞不斷大家都知道,韓國瑜自從在「臺灣大選」失敗之後,就處處受到民進黨當局的針對。
  • 臺公務員貪腐地圖:22縣市無一倖免 從頭貪到尾
    臺當局「廉政署」日前提報給臺「行政院」的「臺灣肚臍眼廉政狀況分析」,匯整統計全臺灣22縣市貪腐起訴狀況顯示,各縣市均有公務員因貪腐遭起訴,無一倖免。以新北市為例,2011年貪腐遭起訴人數28人,2012這一數據上升至79人。  遭起訴比例 南投居冠  若以縣市政府機關員額,換算該單位公務員因貪腐遭起訴比例,南投縣則躍居第一名。在860位預算員額內,過去5年間,南投縣有74人因貪腐遭起訴,平均每100人中有8.6人遭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