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期間,東臺西溪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2020-10-09 東臺時空

攝影:西湖拍客

  2020年雙節期間,東臺西溪景區吸引了一大批遊客前來尋訪仙蹤。特別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 、江蘇衛視《江蘇新時空》、鹽城電視臺 《鹽城新聞》三級最權威電視新聞欄目將目光聚焦東臺對天仙緣實景演出現場盛況進行了報導。

  在東臺西溪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內,彩燈閃爍,歌聲悠揚,民樂、舞蹈、魔術、說唱、民俗表演……快樂享受好時光。

  被喻為東臺之根的西溪,地處古運鹽河畔,是春秋到清末的海鹽重鎮,自漢代距今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東台歷史文化的發祥地,兩淮海鹽文化的起源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董永傳說」源頭地。景區以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場景被評為江蘇十大新景區。目前 ,東臺西溪文化旅遊景區進一步做大做強愛情文化,努力打造華東地區知名度較高的浪漫愛情小鎮。

  千年古鎮西溪是古東邑佛教和兩淮海鹽文化的發源地,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董永傳說」的發祥地。西溪,為始建於西漢中葉的一個古鎮,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流傳著董永與七仙女的傳奇故事。


  文化旅遊景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大型主題雕塑《董永與七仙女》,雙人站像,像高6.8米,臺高2米,由中國美術學院潘錫柔教授設計。漢白玉雕刻的董永七仙女雕塑神形兼備,在藍天白雲下默默演繹著傳頌千年的愛情佳話。


  和煦的陽光照得人暖意濃濃,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內,遊客們聽著美麗的神話傳說,在雕塑下、老槐樹旁停步駐足,一一合影留念,定格下美好的記憶。


  董永七仙女文化園位於東臺西溪旅遊文化景區,整個文化園有董孝賢祠、老槐樹、摹雲閣等多個景點。文化園通過文化與科技的結合,浪漫演繹了董永和七仙女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千年來無數人講述,豐滿且新鮮。閒坐園中,輕風徐來,心緒暢遊天上人間……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假期雖已結束

但只要你來

我隨時都在


相關焦點

  • 文旅融合 好戲連臺 各地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各地文化活動精彩紛呈文旅融合 好戲連臺(倡導國慶新民俗 打造愛國活動周)今年「十一」假期,各地景區迎來旅遊熱潮的同時,公共文化機構和公共活動空間也在「升溫」。去博物館看展、逛公園賞花、進劇院看戲,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充足便捷的公共服務,讓人們在家門口就能求知求美,享受美好假日。
  • 宛園雙節文化活動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2020年雙節期間,臨清宛園圍繞第二屆美食文化旅遊周活動多措並舉,深挖運河文化內涵,節目精彩紛呈為了給兩節期間來宛園的遊客創造一種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祥和安泰,祝福每一個家庭和睦團圓、歡樂幸福的氛圍,宛園多措並舉,各項活動精彩紛呈。
  • 聊城:臨清宛園雙節文化活動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2020年雙節期間,臨清宛園圍繞第二屆美食文化旅遊周活動多措並舉,深挖運河文化內涵,節目精彩紛呈,四方遊客紛至沓來。為了給兩節期間來宛園的遊客創造一種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祥和安泰,祝福每一個家庭和睦團圓、歡樂幸福的氛圍,宛園多措並舉,各項活動精彩紛呈。
  • 江蘇東臺:長假首日,各項文旅活動精彩紛呈
    中秋逢國慶,花好月更圓長假首日東臺節日氛圍濃厚天氣晴朗,氣候宜遊各景區文旅市場安全有序一起來看看吧~西溪景區  西溪景區仙女潮遊會,仙女巡遊、美人製造(漢潮幻妝體驗)、拋繡球招婿、漢服真人秀、行為藝術表演、民俗百藝演出、舞獅表演等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看體驗。
  • 去江蘇東臺西溪,見證旅途中的愛情
    江蘇去過很多次了,東臺西溪景區,還是第一次。碰巧這一次,和夥伴們一起遇見《天仙緣•大型仙幻實景秀》的演出,見證了旅途的愛情故事,是一次很圓滿的旅程,值得被記錄!而公演期間強勢助陣的明星、音樂人陣容更是將大眾的期待推到頂點!
  • 「好戲連臺 天仙緣」引爆千萬網友關注
    天仙緣 · 大型仙幻實景秀公演將在國慶期間重磅登場27日全域旅遊聯盟百強達人飛姑娘旅行記、花澤Ocean、肖西澤來到東臺西溪進行旅行直播和粉絲一起分享天仙緣的仙幻體驗和視覺盛宴 微博話題#好戲連臺
  • 這個國慶節,東臺西溪景區再次...
    這是遊客在東臺西溪景區自媒體上的留言。10月4日,由東臺市領導創意的西溪城牆五星紅旗和沙畫慶國慶活動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導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景區自媒體關於該報導文章點擊量超6萬,留言滿滿,好評如潮。
  • 東臺西溪 好戲連臺 《西溪哈哈》就快和大家見面啦!
    西溪哈哈 笑口常開經過幾個月緊張的拍攝,在董永七仙女文化園、犁木街、植物園......多處取景,那些發生在天仙緣的嘻哈事兒,將在咱們視頻中為大家精彩呈現 。如果你想開懷大笑,如果你想給生活加點料,那就聽郭子,郭冬臨的話,11月22日來看《西溪哈哈》! ​
  • 各地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文旅融合、好戲連臺
    線上線下選擇多元節日期間,各地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場館有序開放,「刷」館、看書、觀影……成為當下流行的假期打開方式。記者從北京市文旅局獲悉:雙節期間,北京開展四大系列活動,包括792場群眾文化系列活動和436場佳作好戲亮相舞臺系列活動,傳統戲曲、親子劇、話劇、音樂會等將輪番上演。活動突出線上線下聯動,首都圖書館採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直播脫貧攻堅攝影圖片展。伴著輕音樂進行親子閱讀,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製作陶藝……10月2日,河北省邯鄲市書城內舉辦了多場讀書學習活動。
  • 各地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文旅融合 好戲連臺
    線上線下選擇多元節日期間,各地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場館有序開放,「刷」館、看書、觀影……成為當下流行的假期打開方式。記者從北京市文旅局獲悉:雙節期間,北京開展四大系列活動,包括792場群眾文化系列活動和436場佳作好戲亮相舞臺系列活動,傳統戲曲、親子劇、話劇、音樂會等將輪番上演。活動突出線上線下聯動,首都圖書館採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直播脫貧攻堅攝影圖片展。伴著輕音樂進行親子閱讀,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製作陶藝……10月2日,河北省邯鄲市書城內舉辦了多場讀書學習活動。
  • 大廟會好戲連臺 春晚歌舞《百花爭妍》壓軸演出(圖)
    (原標題:大廟會好戲連臺 春晚歌舞《百花爭妍》壓軸演出(圖))
  • 東臺西溪:文化創新激活古鎮生命力
    面對未來的發展,西溪旅遊文化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崔靜有著清晰的目標和明確的規劃。古韻古風古味 犁木古街煥發別樣風情傳承東臺西溪千年記憶的犁木街,是西溪古鎮歷史的重要地標,也是西溪海鹽文化由鹹變淡的見證者。
  • 江蘇東臺西溪:奮楫揚帆 千年古鎮再弄潮
    2015年東臺魚湯麵入選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魚湯麵相比,同被列為東臺十大名片的陳皮酒歷史更為悠久,也是西溪孝道文化的結晶。有著「日飲三盅,走路生風」之說的東臺陳皮酒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是範仲淹在西溪任鹽倉監時為體弱多病的母親八方求醫,得一良方製成藥酒,因此,陳皮酒也叫作「孝母酒」。
  • 「雙節」期間甘州區文化惠民好戲連臺
    甘州融媒訊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甘州區文化館積極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動,讓廣大群眾盡享豐盛的節日文化大餐。活動的舉辦,不僅讓居民享受到了傳統戲曲的魅力,同時也豐富了廣大市民節日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推動了社區文化建設。(區文化館 田華 康晶)
  • [株洲]國慶期間 神農城廣場天天好戲連臺
    [株洲]國慶期間 神農城廣場天天好戲連臺 2010-10-02 22:44:57 [來源:株洲網] [編輯:羅鐵斌]
  • 金秋,好戲連臺
    國慶、中秋「雙節」相逢,可謂好戲連連。最是江南,美好蘇州。第二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精彩繼續,以藝術為媒、旅遊為線,集中展現了江南文化旅遊的特有吸引力。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文化展覽給市民、遊客帶來了文化大餐。蘇城各大園林景區在長假期間推出的多項活動各具特色,崑曲、評彈、民俗……讓不出遠門的市民在家門口坐享精彩,外地來蘇的遊客也能領略蘇式雅韻,感受美好蘇州。
  • 五一小長假 東臺西溪景區迎來史上最嗨旅遊季
    中國江蘇網5月5日鹽城訊 五一期間,東臺西溪景區舉辦的2019東臺首屆網紅紫藤風車旅遊節、漢俗文化節等活動,成為東臺及周邊遊客小長假最佳打卡地。五一假期,西溪系列文化活動,在西溪植物園和文化園均設有漢服租賃處,不少漢服愛好者來到西溪,身穿各色古裝,行走在紫藤花海和五彩風車間,微風拂過,裙裾隨著風車一起飄飛,恍若置身童話王國。繽紛的彩虹跑道、100畝的大草坪生機盎然,成為遊客踏青、親子互動的最佳目的地。匯聚全國的美食,讓遊客大快朵頤,一飽口福。
  • 東臺:千年西溪古鎮 文化生態之旅
    導讀:東臺市西溪旅遊文化景區由南向北依次分為三個片區:歷史文化休閒片區、現代文化休閒片區和生態文化休閒片區。其中歷史文化休閒片區以千年古鎮西溪為核心,打造集孝賢文化、海鹽文化、佛教文化為一體的歷史人文景觀區。
  • 火柿銀花魔幻西溪 2015西溪火柿節即將開幕
    9月23日-10月18日,陪伴我們走過了十個年頭的西溪火柿節再次應約而來。柿紅蘆白之間,有民俗表演好戲連臺,有魔幻之旅繽紛多彩,有文化活動風採非凡,還有金秋花展別樣絢爛——2015西溪火柿節,將帶給我們更多的美麗和感動。  好戲連臺看點多多,「快樂柿民」其樂無窮  火柿節期間最不可錯過的節目當屬傳統經典項目「快樂柿民」。
  • 文旅融合 好戲連臺
    線上線下選擇多元節日期間,各地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場館有序開放,「刷」館、看書、觀影……成為當下流行的假期打開方式。記者從北京市文旅局獲悉:雙節期間,北京開展四大系列活動,包括792場群眾文化系列活動和436場佳作好戲亮相舞臺系列活動,傳統戲曲、親子劇、話劇、音樂會等將輪番上演。活動突出線上線下聯動,首都圖書館採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直播脫貧攻堅攝影圖片展。伴著輕音樂進行親子閱讀,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製作陶藝……10月2日,河北省邯鄲市書城內舉辦了多場讀書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