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暴力梅又發威
「三黃」預警高掛!
今天早高峰
你淋溼了嗎?
上海暴雨大風雷電「三黃」預警!!!
今天這場雨
要比依萍去陸家要錢
+楚雨蕁跟雲海分手
+江直樹偷電動車
+祺貴人被打死
+二月紅求藥
+沈巍求醫
還要大
今天早上上班
小編開啟了趟水模式
上班路上的網友們
也都是一片哀嚎
看!
有人乾脆脫了鞋子
赤腳過馬路
各區網友都在比拼
哪裡的雨更大
寶山的網友說:
雨和瀑布一樣
楊浦的網友馬上說:
雨下得快看不清對面了
徐匯的網友說:
雨和倒下來一樣似的
虹口的網友說:
雨比依萍找她爹那天還大
靜安的網友又說:
這是傾盆大雨啊
也有網友發出了靈魂拷問
大到暴雨似乎每周初都要來一下?
為何今日雨量如此之大?
小編從上海氣象臺獲悉,主要受梅雨帶東移南壓的影響,未來三天梅雨帶將持續在長三角中下遊地區。此外,今年6月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持續偏強,西北太平洋對流層低層盛行異常反氣旋風場,副高西側引導來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輸送明顯偏強,為南方地區持續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條件。
「梅」完「梅」了的雨
究竟要下到什麼時候?
答案是:暫時還不會停
小編從上海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了解到,「梅姑娘」的腳步暫時還不會停。本周的天氣預報,一眼望去都是雨。這周初,陣雨或雷雨上陣,雨勢還比較明顯。周中開始,陰雨相間持續,時有陣雨或雷雨侵擾。
究竟何時出梅,上海氣象部門尚未「官宣」,但是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信欣在網絡上做了一定的分析。「目前數值預報給出7月15日-16日,浙江上海可能面臨出梅後的高溫形勢。」他表示,展望後期形勢,到了7月中旬天氣格局可能大變。
梅雨不停
「30℃+」的燒烤模式卻要來了
從周三開始,上海就要進入「30℃+」五連擊模式,悶熱體感再度增強。
上海高考是7月7日至8日,在這樣的天氣下,防暑和出行安全一定要注意。雨水和悶熱將成為高考天氣的關鍵詞,具體預報如下:
7月7日,24℃-29℃,陰有陣雨或雷雨;
7月8日,25℃-30℃,多雲到陰有時有陣雨或雷雨。
今年,全國多地遭遇「暴力梅」
相比上海,我國南方的雨量更多。今年6月份,南方接連遭遇5輪強降雨襲擊,降雨範圍覆蓋16個省、區、直轄市,江淮、江漢、江南等地遭遇「暴力梅」。不少地區一天降雨,甚至比常年整個6月份都多。
從6月2日開始,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全國暴雨預警,截至7月3日,已連發31天,為近10年來首次。約120萬平方公裡國土,累積降雨量超300毫米,其面積相當於6.6個廣東省。
雨水還會持續。中央氣象臺預計,從今天開始,南方雨帶略有北抬,長江中下遊地區將成為強降雨集中區。未來3天,梅雨帶在長江中下遊地區維持。
梅雨天小貼士
暴雨時在室外如何緊急避險?
停止室外活動,儘快回到室內;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貼近建築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在街上行走時注意腳下,防止失足落入暗井或水溝;發現高壓線鐵塔歪斜、電線低垂或者拆斷,要遠離,不可觸摸或者接近,防止觸電。
汽車司機怎樣應對暴雨積水?
車輛前方見有積水,如果能明確積水很淺,應慢速通過。快速衝過去是錯誤的。
如果積水深或積水深度不明時,不可貿然闖過,應停車等待。不可嘗試在已經被洪水淹沒的公路上行駛。不要自以為是,強行通過。
如果車在積水中熄火,不可再次點火,應棄車並轉移至安全地帶等待救援。如果汽車在積水中熄火,且水位迅速上升,立刻衝出來,棄車逃到地勢比較高的地方。
如果汽車沉沒水中,應保持冷靜,車內進水是個緩慢的過程,還有數分鐘的逃生時間。保持冷靜,用盡全身力量迅速打開車門,棄車逃生。如果打不開車門,車外的壓力高於車內是車門打不開的主要原因,待車內進了一部分水後車內壓力有所升高,再努力一次爭取撐開車門逃出。如果還是打不開車門,可以使用安全錘或者座椅頭枕上堅硬的鋼筋尖角砸碎玻璃,迅速爬出。
來源:青春上海
綜合自:上觀新聞、上海發布、話匣子、網友評論等
原標題:《上海暴雨大風雷電「三黃」預警!早高峰又泡湯,「梅」完「梅」了的雨要下到什麼時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