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九華山、五臺山和峨眉山的人文特徵

2020-12-07 閒心若道

普陀山、九華山、五臺山和峨眉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道場,各有各自的地理特點和人文景觀,智者樂山,仁者樂水,人以山以水而異,山水以人而異。一切緣也。

先說說五臺山

首先想到楊五郎出家當和尚的故事,當然那是不可考的,人們常想起文殊菩薩的道場,當然也不可考。

但五臺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這一串的頭銜都是有的。

文化遺產當然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是山西人的驕傲,更是山西省忻州市的驕傲。

為何叫五臺山呢?《名山志》記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就是說五座峰高得聳立雲端,但頂部平平整整像個臺子一樣,故此五臺。

五臺山佛教道場是中國最有特色的,因為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

所謂的青廟,以漢人為主的出家僧侶,穿著上是青灰色僧衣,被稱為青衣僧,其寺院也就稱為青廟了,五臺山大部分寺院屬於青廟。

所謂的黃廟,屬於藏傳佛教,又稱喇嘛廟,這裡的藏傳佛教均屬宗喀巴大師創立的格魯派,信教喇嘛因為都穿著黃衣、戴黃帽的緣故,所以稱為黃衣僧,所在的廟就稱為黃廟了。

五臺山本為道家所居,原名紫府,修煉之所為玄真觀。但後來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倒是相中了這個地方,跑到玄真觀的石盆中修行來了,這中間的變故倒是不太清楚,《清涼山志》裡是這樣記載。因為佛教的昌盛,一躍而成為佛家聖地了。

佛教傳入五臺山是公元68年的事(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了五臺山(當時叫清涼山)。由於山裡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臺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

這個文殊菩薩何時而來,倒不清楚,倒有一個趣聞。

我們知道有個拈花一笑的佛教公案。又稱為拈花微笑。當時佛陀手拈花,大迦葉微笑,佛祖與大迦葉以心傳心延法。然而這個拈花一笑之前,佛祖帶領眾生從印度向東飛行十萬裡,來到中國的五臺山,說這個國家以後要興盛佛法,並把中國三皇(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說成是觀音菩薩的轉世而來,正因為如此地對中化文明的不太尊重,在當時就惹怒了宋神宗,說《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誹謗聖皇不得入藏。佛教講前因後果,可見也落了個因果,此言不虛。

也因為此經和其他的傳說,五臺也就成了文殊菩薩的道場。截至目前,五臺山有宗教活動場所達百處之多(近90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金閣寺、萬佛閣、碧山寺等。

再說普陀山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杭州灣南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普陀山與五臺山有一點相同,最初也為道士修道的地方,後來又成了佛教聖地,成了觀音菩薩的道場。也是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1982年,普陀山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最早記載為公元300年左右的《華嚴經》「於此地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其中梵語「補坦洛迦」就是普陀洛迦的意思,原意為「美麗的小白花」。

在唐宣宗(847年—860年)年間,有梵僧(又說西域僧)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示現,到了唐懿宗四年(863年)日本僧人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遭遇風浪,數番前行無法如願,當天晚上夢見一位僧人,輕聲告知他「汝但安吾此山,必令便風相送。」,那意思說,你把我安放在這個山上,我必定順利送你們回家。夢醒後於是在潮音洞旁邊結茅為廬供奉觀音像,一路平安地回到日本。當地居民張氏知道此事後,稱此聖像為「不肯去觀音」,並請聖像供於宅舍之內。到了後梁貞明二年(916),地方官府在張宅故址建了「不肯去觀音院」。

到了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下詔改為「寶陀觀音寺」(今天普濟禪寺),觀音菩薩道場名聲才開始廣泛流傳於世,近代,清初臨濟宗高僧潮音法師,天童密雲四世法裔。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住持普陀,《楞嚴經》卷二有:"佛興慈悲,哀憫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諸善男子。","海潮音"亦特指觀世音菩薩說法之音。潮音法師的潮音不知是否來源於此。

如佛教律宗寺廟的上海潮音庵中的「潮音」便來源於《楞嚴經》。

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九華山

九華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薩的道場。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因李白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九華山。

無獨有偶,九華山最初也是道家的修煉場地,在傳統的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皆為仙人居處遊憩之地,而九化山則為七十二福地第三十九福地。

東晉晉安帝司馬德宗時期(隆安五年,即401年),天竺僧人杯渡禪師來山傳經布道,創立茅庵」,播下了佛教的種子,到了中晚唐時期,有新羅國(朝鮮)留學生金喬覺,俗稱金地藏,回國後削髮為僧。後攜白犬「善聽」,從新羅國航海來華,入九華山。其時,九華山屬青陽居士閔讓和屬地。金喬覺向其乞一袈裟修行之地,閔讓和應之可,不料金地藏展袈裟竟蓋遍覆華山九峰。閔讓和大驚失色,稍後轉驚而喜,先讓其子拜金地藏為師,隨後自己也皈依了。至今九華山寺殿中地藏菩薩聖像左右的隨侍者,就是閔讓和父子。後來金地藏圓寂後,肉身不壞,後人建肉身塔供奉,便把九華山化城寺立為地藏菩薩的靈跡。地藏道場名聲漸播。

峨眉山

位於四川省西南部,自然也是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佛教文化濃厚。

峨眉山成名很早,最早見於西周,自春秋戰國以後,2000多年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

峨眉山與其他三大佛教名山相比有一個文化特色:一是佛教文化自不必說,再就是武術文化。

佛教文化

《華嚴經》「有善財童子佇立妙高峰上,觀此山如滿月,大放光明」,所以峨嵋山也稱為大光明山。晉隆安三年(西元399年)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賢寺,供奉普賢菩薩。

關于慧持和尚,傳說入定達700年之久,這個故事是說到了宋朝徽宗年間,四川樂山一次颳大風,一顆參天的古樹被颳倒了,裡面有個人在打坐已入定,後被官府送到了洛陽宮中,徽宗見了讓人敲引磬,就這樣慢慢引他出了禪定,一問是淨土宗創始人廬山慧遠的弟弟,這樣一算廬山慧遠是700年前的晉朝的和尚啊,某非入禪700多年了?於是宋徽宗對這件事還做了首詩:

七百年前老古錐,

定中消息有誰知?

何如只履西歸去,

生死徒勞木作皮。

此事無從考據,僅作飯後談資。《高僧傳》記載「以晉義熙八年卒於寺中。春秋七十有六。臨終遺命務勖律儀。」,就是說活了76歲。

武術門派主要有:峨眉派、少林派、武當派。

少林派是由古印度禪宗28祖(漢禪宗始祖)達摩傳授的,武當派是由明朝初期的道家張三丰創立的,但峨眉派的始創比上面兩派都要早,向上可追溯到上古時期,到春秋的戰國成型,以白猿祖師(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為歷史依據。

總之,四大佛教名山,地理各異,如若有緣,可以遊矣!

歡迎指教,隨手點讚,期待你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
    佛教有四大名山,係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華山。依佛教說法,這四山分別是文殊、普賢、觀世音和地藏菩薩的道場,因此,此四大名山佛寺極為興盛。五臺山在山西省境內,古稱「清涼山」。方圓500裡,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廣,為壘土之臺,故稱「五臺山」。五臺山以佛教寺院眾多著稱。史載,北魏時在五臺山建有大孚寺、清涼寺和佛光寺。峨眉山位於四川省中部,包括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和四峨山,大峨山最高,通常所說峨眉山即大峨山。峨眉山作為佛教聖地有悠久的歷史。相傳東漢時即建有佛寺。唐宋之際,道教衰落,峨眉山成了普賢菩薩的道場。
  • 佛教四大名山地形圖:有沙灘的普陀山,五臺山,九華山和峨眉山
    比如說從明代開始,在我國出現了佛教四大名山的說法,國人認為九華山是地,峨眉山火,五臺山是火,普陀山是水。究其原因無非是國人對照印度佛教中的四大聖地而產生的。九華山,峨眉山,五臺山和普陀山對應的分別是地藏、普賢、文殊和觀音四大菩薩。現在這四大名山因為風景秀麗加上悠久的佛教歷史和文化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遊玩。我們就從 這四大名山的簡易地勢圖,來了解一下這四大名山。
  • 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那個最有名?
    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哪個最有名?佛教有四大名山,它們分別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觀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地藏菩薩的道場九華山。
  • 普陀山觀音菩薩盡然是從五臺山來的
    觀音道場在普陀山,普賢道場在峨眉山,地藏道場在九華山,文殊的道場在五臺山。普陀山的南海觀音菩薩像在五臺山顯通寺觀音殿內供三尊菩薩,從東到西,依次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故又稱三大士殿。,慈祥動人。
  • 中國四大名山,峨眉山、普陀山上榜,還有兩座知道都是哪嗎?
    當然不是我們所知道的泰山,衡山,恆山,嵩山,我說的四大名山可不是他們,其中峨眉山上榜。峨眉山,位於四川省,說到峨眉山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峨眉派。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這裡的氣候不錯,生物種類也多,登上最頂峰你就能感受放飛自我的那樣輕鬆感。那麼,你知道剩下的三座名山是哪三個嗎?第二普陀山,位於錢塘江口。
  • 普陀山VS五臺山二選一
    普陀山VS五臺山二選一考考你海天佛國指的是我國哪一座佛教名山?這是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10日每日一題的問題。「海天佛國」是一座佛教名山的美稱,那麼這座山指的是普陀山還是舞臺山呢?不知道正確選項的小夥伴們都來看看編編的答案吧!螞蟻莊園8月10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考考你:「海天佛國」指的是我國哪一座佛教名山?
  • 信佛者一定要去的四大佛教名山,除了普陀山你還知道哪幾個?
    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以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著稱,因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四大菩薩住世成為聖地。五臺山,被譽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 四座山影響了半個中國,其中有一座遊客不敢再去第二次!
    中國的名山大川很多,但是有影響力的山是屈指可數的,今天的小編纂所說的四座山對中國乃至世界有著很高的影響力,每年慕名前來參觀和巡禮的遊客絡繹不絕,也能擠滿人形容,即使他們在世界上取得了這麼多的勝利,我們也要理解。
  • 上海到普陀山旅遊攻略 普陀山地圖+特色飲食推薦+線路
    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臥海,面積近13平方公裡,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 安徽不止有黃山和九華山,還有這三座名山,風景和人文不輸它們
    導讀:提到安徽的名山,絕大多數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聞名海內外,素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美譽的「天下第一奇山」——黃山。除了黃山之外,還有就是為地藏菩薩道場,與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名列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的九華山。
  • 一頓便飯1900元,普陀山天價飯背後,景區三年收入12億
    近日,普陀山景區內一飯店被爆出天價便飯,一餐收費高達1900元,消息很快便引起相關部門關注。11月18日晚間,普陀山市場監管部門公布調查結果,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一行共7人,帳單經核對後並沒有異常,相關商品進貨票據齊全。
  • 一頓便飯1900元,普陀山天價飯背後,景區三年收入12億
    近日,普陀山景區內一飯店被爆出天價便飯,一餐收費高達1900元,消息很快便引起相關部門關注。11月18日晚間,普陀山市場監管部門公布調查結果,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一行共7人,帳單經核對後並沒有異常,相關商品進貨票據齊全。雖然景區是明碼標價並沒有宰客現象,但「佛教聖地」商業化問題依然能引發不小的爭議。
  • 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菩薩道場
    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合稱佛教四大名山,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是明代以來禪僧和一般佛教徒集中參拜的地方,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以區別四山在信徒心目中的不同地位。
  • 浙江65|舟山——普陀山
    浙江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我們在碼頭車站乘旅遊巴士依次遊普濟寺、百步沙、法雨寺,中午在法雨寺外吃齋飯。下午遊千步沙,乘索道遊佛頂山慧濟寺,下山後再乘旅遊巴士遊南海觀音、紫竹林。次日早上再遊南天門。
  • 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道場,可不要只知道峨眉山!
    五臺山同時也是中國唯一兼有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因此還受到西藏、內蒙等地中國少數民族的尊崇。五臺山銀普陀普陀山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灣出口以東約100海裡處,屬於舟山群島,全境為舟山市普陀區。全島面積僅12.5平方公裡,呈狹長形。
  • 舟山普陀山:一天一晚這樣遊
    浙江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普陀山山海相連,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 佛教四大名山,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道場:五臺、普陀、峨眉、九華
    它們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佛教四大名山的提法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四大名山」是明代以後的事。四大名山雖然齊名,但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還是有區別的。即所謂「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
  • 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國家5A級景區,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峨眉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它的門票價格為:旺季150/人,淡季90/人。峨眉山與,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四大菩薩, 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和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這四位,是中國香火最為旺盛的四位菩薩。
  • 普陀山和九華山是怎樣擠進佛教四大名山的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江南佔其半,那就是位於浙東的普陀山和位於皖南的九華山。這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國千千萬萬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因此是中國佛教作為宗教存在於民間的四大支柱。這些名山的形成也是佛教更加中國化,更加民間化的標誌。其一半在江南,說明江南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
  • 普陀山的神奇傳說——帶你一起了解普陀山
    普陀山風景區,在1982年普陀山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普陀山被評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原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