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2017年7月新聞發布會

2020-12-21 中國網
  • 餘勇: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7年7月新聞發布會,下面我首先介紹一下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他們是: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 李明媚女士, 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 牛若芸女士,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 艾婉秀女士,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研究員、厄爾尼諾/拉尼娜國家標準制定團隊負責人任宏利先生,我們今天主要的發布內容有1至6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國內外氣候特徵回顧,第二是我們有關氣候情況,厄爾尼諾/拉尼娜國家發布相關情況,下面有請李明媚副司長介紹有關情況。

    2017-07-04 15:21:54

  • 李明媚: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為大家做一些相關情況的介紹。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6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天氣氣候事件(一)6月全國平均降水量偏多,分布不均 2017年6月,全國平均降水量112.3毫米,較常年同期(99.3毫米)偏多13.1%。江南地區入梅(6月4日)較常年偏早4天,入梅以來(6月4-30日),江南梅雨區平均降水量達到453.3毫米,已經比常年(365.4毫米)偏多24.1%。江南、華南東部和西部、西南東部、華北東部及山東半島北部、黑龍江東部、內蒙古中西部、寧夏、陝西大部、甘肅中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成至1倍,局部地區偏多1倍以上;東北南部、黃淮南部、江淮中部及內蒙古東部、雲南、海南、新疆東部等地偏少2~8成。 6月,全國共有1364站次出現暴雨;56站日降水量超過月極大值,其中,湖南平江(246.0毫米)、江蘇南京(245.3毫米)、浙江武義(155.5毫米)、雲南易門(145.7毫米)等7站突破歷史極值;廣東陸豐(997.8毫米)、福建周寧(718.1毫米)、湖南辰溪(710.2毫米)、貴州清鎮(679.7毫米)等66站月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2017-07-04 15:23:35

  • 李明媚:

    (二)全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 2017年6月,全國平均氣溫20.3℃,接近常年同期(20.0℃)。江南大部、江淮南部、江漢中部、東北東部、華北西南部、華南西北部及四川中部等地偏低0.5~1℃,其中浙江西南部、江西中部、湖南南部、貴州東部、黑龍江東部、吉林中部等地偏低1~2℃;全國其餘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內蒙古大部、新疆東北部等地偏高1~4℃。 6月,全國共有1005站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有62站日最高氣溫達極端事件標準,主要分布在華北、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雲南北部等地,其中河北撫寧(40.3℃)、遷安(40.2℃)、雲南富寧(39.8℃)等13站突破歷史極值。

    2017-07-04 15:24:04

  • 李明媚:

    (三)6月國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南方共出現6次區域性暴雨過程,部分地區洪澇重 6月,我國降水主要雨帶在南方擺動。月內,南方出現6次暴雨過程:3-5日、8-13日、13-14日、14-16日、22-28日和29-7月2日,比常年同期偏多1次。其中8-13日,強降雨主要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22-28日,強降雨主要位於江南和華南等地。 6月29日-7月2日,強降雨主要位於貴州湖南至江淮一帶。貴州西南部、廣西東部、湖南中部和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降水超過100毫米,局地超過250毫米。受強降雨影響,湘江幹流全線、資水中下遊、沅江幹流全線及洞庭湖區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站點出現超歷史水位洪水,洞庭湖區益陽沅江市區河段、嶽陽湘陰縣城河段繼續在保證水位以上。據民政部門截至7月4日統計,受此次強降雨影響,湖南長沙、株洲、湘潭、邵陽等13市(自治州)99個縣(市、區)共692.1萬人受災,27人死亡,7人失蹤;農作物受災面積49.9萬公頃,絕收面積8.4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90.3億元。據統計,6月湖南省 (396.4毫米) 和貴州省(348毫米)的降水量均為當地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江西省(458.6毫米)為1961年以來第三多。暴雨導致江西、湖北、福建、浙江、廣東、廣西、四川、重慶等其他省(區市)的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洪澇災害及滑坡等次生災害。據民政部初步統計,6月份暴雨洪澇過程造成上述地區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22億元。

    2017-07-04 15:24:26

  • 李明媚:

    東北、華北及內蒙古東部等地出現高溫乾旱 6月14-17日,東北南部、華北東部以及內蒙古東部等地出現持續高溫天氣,京津冀遼蒙魯共有328站的日最高氣溫≥35℃,佔總站數的66%,其中河北撫寧(40.3℃)、遷安(40.2℃)、秦皇島(40.0℃)和遼寧本溪(38.5℃)、撫順(38.0℃)等站破歷史極值。 6月,東北南部、華北東部以及內蒙古東部、新疆南部等地高溫日數有3-10天,部分地區超過10天;與常年同期相比,普遍偏多1-5天,部分地區偏多5天以上。天津高溫日數11天,比常年同期(2.8天)偏多近3倍,比年高溫日數氣候值(7.2天)還要多,為1961年以來6月第二多(最多12天,1972年);連續高溫日數6天,是常年6月連續高溫日數(1.5天)的4倍,為1961年以來最多。北京高溫日數8天,是常年6月高溫日數(3.2天)的2.5倍,接近常年氣候值(8.3天);連續高溫日數4天,是常年6月連續高溫日數(1.8天)的2倍,與1994年、2000年和2005年並列1961年以來第三多。

    2017-07-04 15:24:36

  • 李明媚:

    高溫天氣進一步加劇了東北南部、華北北部及內蒙古中東部乾旱的發展。4月1日至6月30日,華北北部、東北西部和南部及內蒙古中東部等地降水普遍少於100毫米,部分地區不足5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9成。受持續少雨影響,東北西部和南部、華北北部及內蒙古東部、山東東部等地氣象乾旱發展,6月17日乾旱範圍達到最大,重旱以上面積達84萬平方公裡,農業、水資源及森林草原防火受到影響。 18日開始,北方旱區陸續出現降水,其中21-24日,出現入春以來最明顯的降雨過程,降水量普遍有10~20毫米,部分地區達50~100毫米,華北北部及黑龍江西部、山東東部等地旱情得到有效緩解。目前,內蒙古東部、遼寧等地仍然存在中到重度氣象乾旱,部分地區達特旱。

    2017-07-04 15:24:54

  • 李明媚:

    北方遭遇強降水,京津冀普降大到暴雨。受冷渦影響,6月20-23日華北大部、東北中部等地出現明顯降水過程。東北、華北、黃淮大部及內蒙古東部等地累計降水量有10~50毫米,部分地區超過50毫米。河北、山東和遼寧等地旱情得到緩和。6月21日12時至23日07時,京津冀等地出現大到暴雨天氣,北京有198個站累計降水量超過50毫米,26個站超過100毫米。

    2017-07-04 15:25:11

  • 李明媚:

    颱風「苗柏」登陸廣東深圳 6月12日23時前後,颱風「苗柏」的中心在廣東省深圳市大鵬半島沿海登陸(熱帶風暴級,9級,23米/秒)。「苗柏」為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較常年第一個登陸颱風的平均時間(6月27日)偏早15天。受颱風「苗柏」影響,廣東中東部沿海、福建東部沿海出現8~9級陣風,廣東深圳至汕尾沿海局地達10~12級。12日至13日,廣東中東部、福建南部、江西南部部分地區出現100~200毫米降雨,廣東深圳、惠州、汕尾及江西贛州局地超過250毫米,廣東惠州沿海局地達427毫米;上述地區最大小時雨量50~70毫米,最大3小時雨量100~149毫米。

    2017-07-04 15:25:27

  • 李明媚:

    颱風「苗柏」造成廣東深圳、惠州、汕尾等地出現道路積水、交通受阻、斷電、幼兒園和中小學校停課等情況;廣東珠江口以東至粵東沿海出現20至60釐米的風暴增水,部分中小河流水位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其中惠州淡水河水位超警戒水位。據民政部門統計,截至15日早晨,颱風「苗柏」造成廣東直接經濟損失2.6億元。

    2017-07-04 15:25:40

  • 李明媚:

    多地遭受風雹襲擊,部分地區受災較重。 6月,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北京、山東、甘肅、四川、陝西、廣西、山西、浙江、雲南、青海、內蒙古、湖北、寧夏、河南等省(區、市)遭受風雹襲擊,其中山東、甘肅、新疆、河北、陝西、內蒙古、雲南等地受災較重。

    2017-07-04 15:26:08

  • 李明媚:

    (四)6月國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2017年6月國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有暴雨洪澇、熱帶風暴、風暴、高溫、森林火災等。 暴雨洪澇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巴西多地連降暴雨,引發洪災和山體滑坡,造成至少11人死亡,數萬人無家可歸。 6月12-13日,孟加拉國南部和接壤的印度東北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泥石流、洪水等災害,共造成兩國150餘人遇難,多人失蹤。 6月17日,智利中南部城市庫拉尼拉韋因強風暴雨引發洪災,目前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 6月20日,由於連日暴雨,瓜地馬拉西部韋韋特南戈省20日凌晨發生山體滑坡,目前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

    2017-07-04 15:26:20

  • 李明媚:

    熱帶風暴。 6月2日,東太平洋熱帶風暴「比阿特麗斯」登陸墨西哥造成瓦哈卡州當地遭洪水侵襲。風暴。 6月6日至7日,南非西開普省遭遇風暴襲擊,引發多種災害至少造成8人死亡,數千人家園受損。 6月22日,暴風和強雷雨天氣襲擊德國北部,造成2人死亡。高溫。 6月20日以來,美國西部高溫連接突破歷史記錄,造成4人死亡,多趟航班被取消。 6月,歐洲多國遭受極端高溫天氣。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地氣溫飆升至30度以上。森林火災。 6月17-18日,葡萄牙中部地區發生森林大火,到本月18日,已造成至少64人死亡,160多人受傷。 6月27日,西班牙南部發生大規模森林火災,高溫和強風天氣加劇火勢。

    2017-07-04 15:26:34

  • 李明媚:

    (五)6月全國預警信息發布情況 2017年6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30005條,其中,國家級發布190條,省級發布1345條,市級發布5150條,縣級發布23320條;包括紅色預警663條,橙色預警5495條,黃色預警18306條,藍色預警5427條,未知級別預警114條。 2017年6月,國家級共發布預警提示190條,其中暴雨72條,強對流35條,地質災害30條,山洪災害28條,高溫12條,颱風7條,風暴潮3條,海浪3條。全國各省市縣共發布預警29815條,其中,雷電預警14055條,暴雨預警8473條,高溫預警2126條,大風預警1548條,雷雨大風1023條,其他2590條。 2017年6月,全國共發布預警30005條,其中氣象部門發布29310條、非氣象部門發布695條,包括國土567條,水利91條,交通16條,林業10條,海洋6條,住建3條,公安1條,衛計委1條。

    2017-07-04 15:26:45

  • 李明媚:

    二、6月氣象條件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分析。(一)東北大部地區水熱條件利於春播作物生長,長勢良好;遼寧西部等地中旬末出現降水,旱情緩和。 6月,東北地區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低,日照正常;降水量為25~10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少,墒情適宜;氣象條件總體利於一季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苗期生長;目前大部產區作物長勢良好、發育期正常。6月上半月,內蒙古東部、遼寧西部、吉林西部和黑龍江西南部基本無有效降水,土壤持續缺墒,旱情發展,由於大多數農戶春播採取幹埋或等雨播種措施,已播田塊出現缺苗斷壟,出苗率低,作物長勢差,苗小苗弱,發育期偏晚5~7天,乾旱嚴重田塊毀種。至月中旬,遼寧西部乾旱最重的阜新市仍有半數田塊未播種或撂荒。中旬末開始,東北地區西部、內蒙古東部部分旱區出現10~50毫米降水,旱情緩和,利於牧草和已播作物幼苗生長及未播地區改種。內蒙古東部和中部旱情仍持續,牧草長勢偏差,牧草高度較近5年偏低4~21釐米。(

    2017-07-04 15:26:58

  • 李明媚:

    (二)夏收期間大部地區多晴好天氣,集中搶收進度快;夏播區降水及時、墒情適宜,夏播順利。 5月下旬至6月中旬,全國夏收夏種處於大範圍開展階段,總體進度較常年偏快。麥收期間,產區大部以晴好天氣為主,未出現明顯的連陰雨,各地集中搶收,麥收進度較常年偏快。僅西北地區東部、黃淮西部部分地區6月3-5日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較強降水導致麥田土壤過溼,部分小麥倒伏,麥收機械化作業短暫受阻;江漢西部6月4-5日、江淮地區5-6日也出現較強降水、西北地區東部7-9日多陰雨,小麥收曬受到不利影響。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等夏播區大部6月3-6日、9-11日、21-24日出現3次較明顯降水過程,降水量有50~15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0~90%,土壤墒情大幅改善、好於去年同期,夏種進展順利、播種質量高。

    2017-07-04 15:27:14

  • 李明媚:

    (三)江淮、江漢和西南大部光溫水匹配較好,利於農業生產;江南、華南強降雨導致農業災害較重發生。 6月,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大部光溫基本接近常年同期,土壤墒情適宜,利於夏播和一季稻、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長發育。6月以來,江南、華南及貴州、重慶多陰雨天氣,雨日數有15~25天,大部日照偏少20~50%、尤其江南大部偏少50~80%,對玉米拔節吐絲和灌漿、棉花現蕾開花、一季稻分櫱拔節、早稻拔節抽穗及柑橘、荔枝等瓜果生長採收有不利影響,病蟲害呈偏重發生態勢;受今年第2號颱風「苗柏」登陸和上述大部地區頻繁強降水影響,大到暴雨日數達3~6天、局地7~8天,部分農田遭受漬澇災害,低洼農田被淹被毀,水稻、蔬菜、烤菸、果樹、甘蔗等受災,部分正抽穗揚花的早稻遭遇「雨洗禾花」,結實率降低。

    2017-07-04 15:27:24

  • 李明媚:

    (四)夏收夏種氣象服務情況。目前,全國夏收夏種進入尾聲,夏收夏種氣象服務順利完成。為研判夏糧生產形勢,做好夏收服務保障,中國氣象局於5月18日組織召開全國夏收糧油產量預測會商,與農業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糧食局、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糧貿易有限公司、中國農業保險再保險共同體等部門專家會商。5月21日中國氣象局啟動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工作,6月20日結束服務。期間,中國氣象局每周二、周五發布《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並在《新聞聯播》天氣預報中播出。各地氣象部門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有序開展夏收夏種氣象服務。三夏大忙時節,中國氣象局共製作發布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9期、夏收專題決策服務信息30餘期、農業乾旱監測預報30餘期、土壤水分監測產品30餘期,就夏收夏種專題接受媒體採訪15次。據不完全統計,各省氣象局共製作發布夏收夏種、農用天氣預報、災害預警等各類有關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150多期。此外,5月31日至6月2日,中國氣象局與河南省氣象局還組成聯合調查組,實地調研5月22-23日大風強降水造成河南北部冬小麥大面積倒伏對產量和收穫等的影響,為產量預報和農業氣象災害防禦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中國氣象局為強化服務的針對性與時效性,還拓展了服務渠道,除通過《新聞聯播·天氣預報》、《中國氣象頻道·直通中南海》等電視欄目傳播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信息,還利用中國央視網、中國興農網、中國氣象局門戶網站、中國天氣網、氣象報社等媒體或網絡平臺,以專家訪談、專題報導等形式,通過網絡、短(彩)信、報紙、微博、微信等手段及時將夏收夏種氣象服務信息向社會、公眾傳遞,提醒相關部門、農民朋友做好避雨搶收、農機調動、雨後趁墒搶播等各項農事應對工作。

    2017-07-04 15:27:31

  • 李明媚:

    三、我國入汛以來氣象服務開展情況。 1.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認真落實汛期氣象服務領導責任制,積極主動做好相關工作。3月28日召開全國汛期氣象服務動員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部署今年汛期氣象服務工作;5月16日又召開了再動員再部署會議。各位局領導帶隊赴15個省(區、市)進行檢查。應該說,我們汛期準備工作和其他各項氣象服務工作抓得早、抓得實。 2.加強監測預報,各級氣象部門加強上下會商研判,滾動監測預報預測,對主汛期以來南澇北旱的整體氣候趨勢預測基本符合當前的氣候總體狀況,針對入汛以來12次區域暴雨過程等重大關鍵性災害性天氣過程均提前做出較為準確的預報,全國晴雨預報準確率達87.9%。6月1日起,啟動氣象衛星雙星加密觀測模式,全國氣象觀測站數據傳輸頻次由每小時一次調整為每5分鐘一次。

    2017-07-04 15:27:43

  • 李明媚:

    3.加強預警服務,入汛以來,中央氣象臺共發布各類災害性天氣和氣象災害風險預警334餘期。及時通過新聞發布、媒體通氣等形式加強媒體宣傳和輿論引導。針對各地旱情和森林火情,氣象部門共實施飛機增雨作業32架次,累計作業面積73.7萬平方公裡,累計增加降水約13.11億立方米,保障了抗旱與森林撲火工作。 4.加強部門合作,我們聯合水利部門召開6次全國汛期氣候趨勢會商會,與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籤署共同推進長江流域防汛抗旱戰略合作協議,與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聯合召開強化氣象相關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與國土資源部聯合部署做好地質災害易發區、敏感區和脆弱區的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此外,應急值守、值班管理、信息報送、氣象宣傳也都做出了有效的成績。

    2017-07-04 15:28:28

  • 李明媚:

    四、未來10天天氣趨勢預報(一)降水趨勢預計未來10天(5-14日),主要降雨區位於黃淮、江淮、漢水中下遊、華南及西南地區東部,累積雨量有40~90毫米,其中黃淮南部、江淮東部、四川盆地北部及雲南西部和南部、華南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區有100~180毫米,局地可達200~300毫米;此外,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地區累積雨量有20~40毫米,部分地區有60~80毫米,局地100毫米以上;上述大部地區累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部地區偏多1倍以上。主要降雨過程出現在5-7日、8-11日、14日前後。(二)氣溫趨勢 5日起,江南、華南東部的部分地區將出現日最高氣溫在35~38℃的持續性高溫天氣。此外,8日前後,河北中南部、陝西南部、河南北部、山東北部等地有高溫天氣。

    2017-07-04 15:28:39

  • 李明媚:

    五、關注與建議。(一)氣象服務提示。 7月,全國各地將進入防汛關鍵期,天氣形勢複雜多變,需加強防範區域性洪澇災害及其次生災害,切實作好防汛工作;江南、華南等地將進入高溫伏旱期,需做好蓄水、抗旱、防暑降溫和供電供水的調配工作;東南沿海及內陸地區也要做好防臺工作,另外7月正值暑期,中小學生假期出遊需提前關注天氣變化。江南、華南等地需注意做好防臺工作。進入7月,颱風活動變得活躍,江南、華南等地需提前做好颱風應對工作,加強防範颱風帶來的風雨影響及其可能引發的山洪、泥石流、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海上作業漁船注意回港避風。華北、東北和南方地區須防範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引發的各種災害。7月,華北、東北和南方地區強對流天氣增多,需防範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

    2017-07-04 15:28:51

  • 李明媚:

    防範高溫天氣對公眾生活、人體健康和水電供應的影響。7月,各地的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性逐漸增大,部分地區可能會出現高溫高溼的「桑拿天」,對公眾日常生活、人體健康和水電供應產生影響。公眾需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高溫預警,注意防暑降溫。中小學生暑期出遊天氣提示。暑期來臨,外出旅遊的學生、家長等驟然增多,請廣大民眾尤其是學生,在外出旅遊時要提前關注天氣變化。儘量避免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外出旅行。海濱湖泊遊玩需防範水位上漲,注意安全,山嶽旅遊防範強降水引發的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晴熱天氣出行,注意防暑降溫。

    2017-07-04 15:29:16

  • 李明媚:

    (二)農業生產建議預計7月份,全國大部農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水熱條件對作物生長發育總體有利。東北地區南部降水偏多,遼寧旱情有望逐步解除;但內蒙古東部和中部溫高雨少、乾旱將持續,吉林西部和黑龍江西部可能出現缺墒,對玉米、大豆等作物生長發育不利。華北東部、黃淮北部、華南西部、西南地區南部農田溼漬害或暴雨洪澇災害可能偏重發生,對農業生產不利。江南中東部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部分地區可能發生高溫熱害,對早稻灌漿成熟和晚稻育苗移栽不利。另外,預計7月有2~3個熱帶氣旋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帶來的強風暴雨將對沿海地區農漁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2017-07-04 15:29:29

  • 李明媚:

    北方農區要加強水肥管理,促進作物健壯生長。7月,北方春播作物將進入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夏播區要及時查苗補種、間苗定苗,各地要做好田間水肥管理,適時中耕除草、施肥,促進作物穩健生長。東北地區西部和內蒙古東部要做好抗旱工作,減輕乾旱對農牧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江南和華南要加強稻田管理,江南中東部要防範高溫熱害。江南、華南應根據早稻長勢適時施肥,促進產量形成。江南中東部應注意採取以水調溫等措施,防範高溫危害早稻灌漿;還要加強晚稻秧苗管理,防範高溫灼傷秧苗。華北東部、黃淮北部、江南西部、華南西部、西南地區南部等地防範農田漬澇害。上述降水偏多的地區要注意及時清溝理墒、排澇降漬,減輕溼漬害和暴雨洪澇對玉米、棉花、水稻等作物的不利影響。7月,南方雙季稻區將進入「雙搶」大忙季節,各地應搶晴收割成熟早稻,確保晚稻適時移栽。 沿海地區要注意防範颱風對農漁業生產的影響。盛夏作物病蟲害進入高發期,各地還要做好作物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

    2017-07-04 15:29:40

  • 餘勇:

    謝謝李明媚副司長的介紹,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對於2014至2016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記憶猶新,儘管對厄爾尼諾的總體認識比較一致,但具體的辨別標準卻始終存在著分歧。針對國內尚缺乏統一的厄爾尼諾/拉尼娜的事件判別標準,為了規範判別標準和促進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國家氣候中心牽頭,通過總結國內外現有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監測指數並吸收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制定發布了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國家標準,下面我們有請這個標準制定團隊的主要負責人任宏利研究員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

    2017-07-04 15:29:48

  • 任宏利: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我給大家解讀一下厄爾尼諾/拉尼娜判別方法,介紹一下我們制定這個標準的出發點,它有什麼內容,然後它在我們的業務中有什麼具體的作用。我們通常說的厄爾尼諾/拉尼娜,厄爾尼諾是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域大範圍的升溫,而拉尼娜是大範圍的降溫。厄爾尼諾對全球氣候產生巨大的影響,這裡面給了一張圖,我們國家氣候中心服務專家給我們提供的2014年到2016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圖,這是全球範圍內特別是環太平洋區域在這兩年事件裡面發生的乾旱、洪澇、高溫、熱浪等等比較顯著的氣候的異常事件,甚至在遙遠的非洲和歐洲也會有自然災害發生,這個都或多或少跟這次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有關係,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國把厄爾尼諾作為重點的氣候關注事件。

    2017-07-04 15:29:59

  • 任宏利:

    我們通過分析多個國家的多種判別標準的優點和缺點,提出我們制定標準第一個焦點問題,科學的選擇海溫指標表徵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2000年之後厄爾尼諾事件出現了新的特點,就是熱帶太平洋大範圍的海溫上升或者下降有兩種情況,一種區域是在偏東的,我們通常把這種情況叫做東部型,另一種叫做中部型。因為不同的厄爾尼諾類型對我國氣候影響不同。第二個焦點問題應該選用不同的指數區分不同的厄爾尼諾/拉尼娜的類型。為了規範這個判別標準,更好的服務於社會,我們完成了厄爾尼諾/拉尼娜的判別方法的制定。左邊是國家標準正式出版的封面。那麼我們這個國標的制定,前後經歷了10年的過程,是比較漫長的,我們2007年標準制定啟動,在這十年中經過多次的修改廣泛的徵求意見,專家的評審在業務上試用,最終形成一個國標報批稿,這個在今年年底正式實施。

    2017-07-04 15:30:16

  • 任宏利:

    下面介紹一下國標的主要內容,大概分成三個方面的內容,也回答了公眾關心的三個主要問題,第一如何判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它什麼時候發生,什麼時候結束,持續多長時間;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厄爾尼諾到底強度有多強;我們中國學者自己貢獻了第三個問題,厄爾尼諾的類型,類型的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尤其突出,尤其是東部型和中部型,對於洪澇乾旱的影響差別比較大,這裡面我國貢獻比較大。

    2017-07-04 15:30:30

  • 任宏利:

    有了國標之後形成一種規範,我們把歷史上發生的厄爾尼諾事件和拉尼娜事件重新進行了梳理,這是1950年以來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總表,我們對19次厄爾尼諾事件和14次拉尼娜事件進行了編號,對它的起始年月及事件的長度,事件峰值發生的時間,峰值的強度,這個強度的等級都進行了一個歸類,對於類型進行了判定。

    2017-07-04 15:30:40

  • 任宏利:

    特別是對剛剛過去的第19號超強厄爾尼諾事件進行了一次歷史的定位,它是2014年10月份發生,前後經歷19個月,峰值出現在2015年底,強度達到2.8攝氏度,意味著釋放了巨大的熱量,影響全球氣候變化,這個強度跟歷史上相比也是最強的一次,它是一次東部型的。 簡單總結一下,這個標準是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對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定義,持續時間峰值強度以及類型進行了一次綜合的判別,這樣一個標準可以為厄爾尼諾現象相關的科學研究,防災減災等提供科學權威與國際接軌的厄爾尼諾/拉尼娜的判別依據。

    2017-07-04 15:30:53

  • 餘勇:

    下面進入記者朋友們的提問環節。

    2017-07-04 15:31:14

  • 中國日報記者:

    你好,我們比較關注近期南方的強降水天氣,能不能介紹強降水的成因是什麼,今天早高峰北京雨下的比較大,能不能介紹一下這段時間北京的天氣情況,是高溫還是降水為主?

    2017-07-04 15:31:44

  • 餘勇:

    這位記者的第一個問題我們請艾婉秀首席回答,另外一個請牛首席對北京情況做一個介紹。

    2017-07-04 15:32:12

  • 艾婉秀:

    關於南方降水,因為我們國家是季風氣候,我國在進入到夏季以後,夏季風帶來的降雨從南向北的推進,6月份推進到江南華南。今年南方降水次數比常年是偏多的。造成這樣的原因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這個氣候系統有關。它強度偏強,位置偏南,有利於水汽向我國長江以南地區輸送,造成了冷暖氣流在我們南方地區持續交匯,這也是6月份降水偏多的主要原因。

    2017-07-04 15:32:30

  • 艾婉秀:

    北方未來三天還是比較多降水,像東北和華北地區,北京也會有一些陣雨和雷陣雨天氣。從4日夜間到7日會有從四川盆地到黃淮有一個比較明顯的降雨過程。在此之後,8號黃淮、江淮四川盆地還會有一次相對較為明顯的降雨過程。

    2017-07-04 15:32:54

  •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

    大家都很關心強降雨的問題,尤其是湖南的災情比較嚴重。今年的災情特別嚴重,跟強降雨有關嗎?還是往年也會受到洪水的侵害,而今年損失特別嚴重與通報機制還是其他的原因有關嗎?謝謝。

    2017-07-04 15:33:36

  • 餘勇:

    降水的情況艾婉秀首席有什麼補充的?

    2017-07-04 15:38:22

  • 艾婉秀:

    剛才我也跟大家講了一下,南方6月份有6次強降雨過程,這6次過程基本都在江南、華南北部,比常年偏多一次,降水次數多了,土壤的水分已經非常飽和,容易造成山洪地質災害,剛才我們李明媚副司長也說了今年湖南6月份的降水是1951年以來是最多的,確實是這樣。

    2017-07-04 15:38:42

  • 李明媚:

    剛才這位記者朋友提到了災情的情況,你可以看到這張PPT上面民政部有一個截止到7月4號的統計,確實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但是剛才我也在介紹中講到了,這次降水過程的四個特點,你也都看到了,艾首席把原因也介紹了。但實際上這次強降雨的過程強度之大,範圍之廣,持續時間長。在雨情和水情非常嚴重的形勢下,湖南還是成功的防禦了山洪地質災害,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我們氣象部門在這次過程中加強組織領導,做出了準確的氣象預報,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及時發布預警應該說成功防禦了災害,避免了群死群傷的事件。全省因地質災害緊急轉移了1萬多人,因為應急響應啟動非常及時,在避免人員傷亡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經濟損失方面也是跟這個地方經濟越來越發達,風險也越來越大,我想跟這個也是有關係的。

    2017-07-04 15:39:33

  • 澎湃新聞記者:

    你好,我的問題是關於近期北方旱災情況,前段時間有外媒報導說目前北方正經歷著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旱情,就想問一下官方是否有這樣的說法,最近的北方的降雨是否對緩解近期的旱情有一定的作用?第二個問題問臺海中心,目前臺海中心預測颱風情況是怎樣的,目前在工作安排上有什麼樣的計劃?謝謝。

    2017-07-04 15:49:13

  • 艾婉秀:

    大家很關注乾旱和高溫的情況,今年北方的高溫來的特別早,在5月中旬末的時候,東北華北就出現了特別罕見的高溫,加上從4月份以來東北華北的降水非常少,所以乾旱發展的比較快。 但是中間有一次過程,就是從6月18號開始出現了一些降水,在華北最明顯的就是24號的降水,這次降水對華北來說旱情緩和還是比較明顯。到目前在東北的南部,還有內蒙古的東部這個地方還是有特旱的情況出現。今年北方特別是高溫來得比較早,剛才也說到北京高溫的日數也已經超過了往年,今年確實北方的高溫情況是非常的突出。 還有颱風的情況,今年颱風到目前來說編號是3個,登陸一個。編號的情況較常年是偏少,登陸是接近常年。不過,影響我們國家的颱風主要集中在7到10月份,所以7到10月份這也是登陸颱風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後面沿海地區還是要特別關注颱風的影響,我們預計下半年登陸我們國家的颱風還是有5到7個,接近常年。謝謝。

    2017-07-04 15:49:35

  • 餘勇:

    謝謝,還有哪位媒體朋友還有什麼問題嗎?好,沒有的話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7-07-04 15:49:55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舉行2020年7月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中國氣象局7月新聞發布會  7月3日,中國氣象局舉行7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宋善允,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介紹入汛以來及南方前汛期天氣氣候情況、7月份重大天氣氣候事件展望,高考期間天氣趨勢及服務提示,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陳峪、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參加新聞發布會,並答記者問。
  • 中國氣象局2014年7月新聞發布會
    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4年7月新聞發布會,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專家和領導,他們是: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先生 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女士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正研級高工周兵先生。
  • 中國氣象局舉行2020年1月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中國氣象局2020年1月新聞發布會  1月3日,中國氣象局舉行2020年1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首席王維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艾婉秀、冬奧綜合協調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馬曉青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中國氣象局2012年11月新聞發布會
    中國氣象局於11月2日(星期五)14:30在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一樓多功能廳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現場    主持人 餘勇: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2年11月新聞發布會。
  • 中國氣象局舉行2020年5月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中國氣象局2020年5月新聞發布會  4月29日,中國氣象局舉行2020年5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負責人王志華、中國氣象局計劃財務司副司長任振和、國家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首席方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艾婉秀、國家氣象中心生態和農業氣象中心首席錢拴出席發布會,介紹4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 「五一」小長假天氣預報,2019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中國氣象局舉行3月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中國氣象局2019年3月新聞發布會  2月28日,中國氣象局舉行3月新聞發布會,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首席牛若芸,國家氣候中心氣象服務室首席周兵出席發布會,介紹2月及冬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未來十天天氣趨勢、氣象局關於「兩會」提案建議的辦理等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中國氣象局2016年7月新聞發布會
    餘勇: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6年7月1日發布會,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專家。他們是: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先生 國家氣象中心中期預報首席 牛若芸女士 國家氣象中心首席預報員 張濤先生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首席 周兵先生 我們今天新聞發布主要內容一是6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以及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二是南方強降水氣象服務有關情況,下面首先請張祖強先生匯報
  • 中國氣象局2016年3月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主席臺  中國氣象局於3月3日(周四)下午14:30在氣象科技大樓一層多功能廳舉辦3月新聞發布會,發布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2015/2016我國冬季氣候特徵、「兩會」期間天氣及氣象保障服務、春耕春播氣象服務等內容
  • 中國氣象局2012年7月份新聞發布會
    中國氣象局於7月2日(周一)上午9:00在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一樓會議室舉行7月新聞發布會。    ,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首先介紹一下今天出席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先生,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女士,國家氣侯中心氣侯服務室首席艾婉秀女士,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空間天氣室主任研究員張效信先生。
  • 中國氣象局2010年3月份新聞發布會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 於新文: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中國氣象局三月份的新聞發布會現在開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邀請到了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以及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應用與服務室主任、正研高工張培群,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工程師、正研高工任福民,國家氣象中心首席預報員、正研高工何立富。
  • 中國氣象局2013年8月新聞發布會
    餘勇: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辛苦了,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冒著烈日來到中國氣象局2013年8月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比較多的專家來參加這次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正研級高工艾婉秀,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孫冷
  • 中國氣象局7月新聞發布會
    宋善允:各位媒體朋友,歡迎大家出席中國氣象局2020年7月新聞發布會。  今天出席發布會的專家是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國家氣侯中心氣侯服務首席陳峪,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
  • 中國氣象局2015年10月新聞發布會
    餘勇: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辛苦了,歡迎大家並非常感謝大家今天冒雨前來我們中國氣象局參加10月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 張祖強,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 王維國,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正研級高工
  • 中國氣象局2011年2月份新聞發布會
    中國氣象局於2011年1月31日(周一)14:00,在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二樓多功能廳召開2011年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餘勇主持發布會    餘勇: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1年2月新聞發布會
  • 中國氣象局舉行2017全年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等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2018年1月新聞發布會    12月28日,中國氣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12月及全年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2018年元旦期間天氣及未來十天天氣展望等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中國氣象局2014年8月新聞發布會
    主持人餘勇: 首先代表中國氣象局向雲南震區同胞表示親切慰問。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專家是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先生,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正研級高工孫丞虎。
  • 中國氣象局2019年11月新聞發布會
    歡迎參加中國氣象局2019年11月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主要內容為10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國內外重大天氣氣候事件;未來十天天氣趨勢以及近期中國氣象局組織的智慧氣象服務創新大賽和「觀雲識天」人機對抗大賽兩場比較大的競賽活動。之後回答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
  • 中國氣象局舉行10月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中國氣象局2018年10月新聞發布會  9月29日,中國氣象局舉行2018年10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正研級高工王維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正研級高工周兵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中國氣象局2012年2月份新聞發布會
    餘勇: 歡迎大家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2年2月的新聞發布會。近來歐亞許多國家極寒天氣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我國也受到冷空氣的影響,今天我們新聞發布會將為大家這方面做介紹,回答媒體朋友的提問。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中國氣象局應急救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先生,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女士,國家氣侯中心氣侯監測室高工王啟禕先生。今天發布會的內容包括1月份主要天氣氣侯事件回顧以及未來十天的天氣展望,第二,春運氣象服務保障情況。 首先請陳振林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 中國氣象局舉行11月份新聞發布會
    專題:新聞發布會總匯  10月31日(周五)下午14:30,中國氣象局在氣象局科技大樓一樓多功能廳舉行中國氣象局11月份新聞發布會,總結10月份天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