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班克斯142路」:它背後,藏著一個浪漫又悲傷的故事

2020-12-08 澎湃新聞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一輛被棄置荒野半個多世紀的破巴士

每年卻有上百人前去「朝聖」,甚至不惜喪命

它的背後,藏著一個浪漫又悲傷的故事

在北美阿拉斯加,廣袤無垠的荒野中,有一輛被廢棄的巴士,孤獨地度過了整整60年。

就在不久前,一架美軍運輸直升機把這輛已經鏽破不堪的老古董吊走,計劃將其解體拆除,結束它的荒野生活。

這樣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在美國和加拿大引起極大轟動,CNN、BBC、好萊塢報導者等大媒體都報導了這輛廢棄巴士的故事。

因為在這輛巴士背後,藏著一個浪漫又悲傷的傳奇故事。

在過去十幾年中,數百位徒步愛好者更是為了追尋心中的夢想,費盡千幸萬苦來尋找這輛「神奇巴士」朝聖。

如果你看過2007年的電影《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或是讀過這本同名小說,應該馬上會明白這輛巴士的意義所在。

如果你沒看過《荒野生存》也不要緊,接著往下看,這個故事可能會打動你,也可能會讓你覺得不可理喻。

01

60年前被遺棄的「庇護所」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輛巴士為什麼會孤零零地杵在阿拉斯加荒野裡,長達60年之久。

它被稱作「費爾班克斯142路」,也被叫做「神奇巴士」,位於美國飛地阿拉斯加,迪納利國家公園附近的Stampede小徑旁的一片空地中。

阿拉斯加本就是一塊地廣人稀的巨大荒原,靠近北極圈。神奇巴士所在的位置就是一片巨大的無人區,被森林和荒野環繞。

這裡每年都會經歷很長的冰雪期,到了夏天還會經歷幾天的極晝,天永遠是亮的。

1960年,據此214公裡外的小城費爾班克斯計劃在附近進行一次道路升級工程。為了給工人在荒野中提供棲身之地,工隊用拖車拉來了三輛巴士。

這些巴士都經過簡單改造,發動機、座位都被拆除,裝上了取暖用的柴火爐、床鋪和灶臺、桌椅,外貌看似公交巴士,實質上是開不了的房車。

幾年後,附近的礦區被廢棄,道路工程結束。正當拖車準備拉著三輛巴士離開時,卻發現其中一輛的車軸壞了,專門將它修好運回城裡代價又太大,於是就把它遺棄在了那裡。

在之後的半個世紀裡,這輛孤獨的「費爾班克斯142路」,成為了獵人和徒步旅行者的庇護所。

只要從附近砍點柴火,就能在巴士裡燒暖爐取暖,熬過阿拉斯加零下30度的冬夜。

02

「超級流浪者」的荒野傳奇

時間來到1992年,一位名叫克裡斯·麥坎德萊斯的年輕徒步者,意外發現了這輛巴士,開始了一段「荒野求生」的傳奇,也預示著一場悲劇的到來。

克裡斯·麥坎德萊斯在「費爾班克斯142路」前

克裡斯是一個和世俗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他的家境優越,從名牌大學畢業,前程似錦。但他卻對這種衣食無憂的生活產生了厭倦,他決定遵從內心的召喚,去尋找絕對自由的生活。

不顧家人的反對,克裡斯放棄了去哈佛進修的機會,放棄了薪資優渥的工作,把所有存款捐給了慈善機構——他所想要的是完全脫離城市社會,在大自然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克裡斯成為了一個流浪漢,他稱自己為「超級流浪者艾力克斯」,開始到北美各地的森林、湖泊和無人區探險,他去過米德湖,在科羅拉多河皮划艇漂流了600多公裡,在墨西哥邊境的山洞裡生活了36天……

經歷了兩年多的荒野生活後,克裡斯決定斜穿加拿大,去往自己的下一個目的地:「蠻荒之地」阿拉斯加。

1992年4月,克裡斯從美國南達科他州一路搭便車來到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他帶著可以忽略不計的食物和裝備,走進了阿拉斯加的叢林中。

穿過小河,沿著冰雪覆蓋的小徑步行幾十公裡後,克裡斯在灌木深處發現了這輛「費爾班克斯142路」。觀察一番後,他驚喜地意識到可以把它當作自己的居所。

在日記中,他將其稱為「神奇巴士」,因為它就憑空出現在那兒,給了自己一個「家」。

03

悲劇的誕生

克裡斯以巴士為據點,在這裡度過了無拘無束的兩個月快樂時光。

他用隨身攜帶的獵槍捕獵豪豬、松鼠和野鵝,一次他還打到了一頭麋鹿,但是在野外環境下沒幾天肉就壞了。

到了7月,克裡斯決定結束這一段旅行,從原路返回。

但當他走到來時的那條小河邊,卻絕望了——冬天時只有幾米寬的小淺河,在阿拉斯加的雨季卻變成了一條數十米寬、水速湍急的寬流,根本無法憑自己的力量逾越。

在嘗試渡河時,他險些被河水衝走,抓住岸邊的灌木耗盡全身力氣才爬回了岸上。精疲力竭的克裡斯只能重新回到「神奇巴士」,這時已經是半夜,四周漆黑一片。

天亮時,他寫了一張求救紙條:

「致可能來到這裡的訪客,SOS,我需要您的幫助。我受傷了,虛弱得快要死了,無法繼續徒步旅行。我獨身一人,這不是開玩笑,以上帝之名,請你留下來救救我。我正在附近收集漿果,將於今晚返回。謝謝,克裡斯·麥坎德萊斯。」

然而,並沒有人來到這裡,也沒有人在克裡斯活著的時候發現他。

直到9月,一群當地獵人來這輛「神奇巴士」棲身,在睡袋裡發現了屍體已經腐爛的克裡斯。警方屍檢後斷定,克裡斯因為飢餓在兩周前死亡。

克裡斯在「神奇巴士」上的日記停留在第113天,從108天到最後都沒有任何文字,僅用斜槓記著日數。最後的一篇有內容的日記是第107天,寫著「美麗的藍色漿果。」

克裡斯的遺體手中握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我有過幸福的生活,感謝耶和華。再見,願上帝保佑一切!」

04

傳記和電影走紅

在「神奇巴士」上度過的這幾個月中,克裡斯隨身的相機裡,留下了一些他生前的照片。

他的日記本上留下了許多文字:

「人的靈魂內核,來自於新的體驗。」

「不必真的強壯,但要感受到自己的強壯,去證明自己,哪怕只有一次,在最原生態中發現自我,獨自面對冰冷的巖石,只依賴你的雙手和大腦。」

「自由和純粹的美,太美好以至於轉瞬即逝。」

「相比愛情、金錢、信仰、名聲、公平,我更追求真實。」

「你得回到這個真實的世界!從自己寂寞的小房子裡、小作坊裡出去轉轉吧!說真的!」

「當你的一生想要獲取什麼,就去爭取它,抓住它。」

以及還有那句傳頌甚廣的——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幸福只有在分享時才是真實的。

克裡斯去世一年後,他的事跡被作家喬恩·克萊考爾寫成了紀實小說《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這樣一個極致理想主義的故事,在美國引起巨大轟動。

2007年,好萊塢老牌影星、導演西恩·潘把這個故事翻拍到了大銀幕上,電影《荒野生存》在票房上大獲成功,還拿到了紐約歌壇獎「最佳影片」、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等多個獎項。

克裡斯的故事,在影迷中產生了極大爭議。

許多人被他追求極致自由、回歸自然的精神所感染,認為這是找尋真我的勇敢嘗試,將他奉為約翰·列儂、鮑勃·迪倫式的偉大人物。

也有很多人對克裡斯的所謂追求嗤之以鼻,認為他是個精神障礙患者,是個以作死為樂的嬉皮士,沒有任何值得稱道之處。

05

尋找巴士的「朝聖者」

小說和電影的走紅,讓克裡斯成為了無數嚮往自然的徒步旅行愛好者的精神領袖,「神奇巴士」因此名聲大噪,成了這些追隨者們心中無比神聖的徒步目的地。

徒步至此的人都會模仿克裡斯在巴士前留影

同時,隨著民用衛星定位技術的普及,「神奇巴士」的坐標也被清晰地公開在網絡上,有前往實地成功的旅行博主還將路程做成了詳細攻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朝「費爾班克斯142路」進發。

在「神奇巴士」上,每個成功登車的徒步者都會留下一些痕跡,比如在車廂裡刻上紀念克裡斯·麥坎德萊斯的話語,或是再版的《荒野生存》書籍,2013年,還有人來這裡朝車身開槍,留下了彈痕。

後來者用各種方式紀念克裡斯

《荒野生存》電影拍攝時曾到實地取景,導演西恩·潘在這裡留過一封信,非常禮貌地要求後來者保留這輛巴士的原貌以紀念克裡斯,但在幾個月後,這封信也被其他「朝聖者」順走了。

左一為肖恩·潘

值得一提的是,有再好的裝備,這樣的一趟「朝聖」之旅仍是危險重重的。

如果從最近的車能駛抵的道路作為起點,徒步至「神奇巴士」需要41公裡,來回需要走超過80公裡,單就路程而言並不遠。

但這裡是阿拉斯加的無人荒原,一路會走過草地、山路、泥濘的森林小徑,還需要涉水趟過齊腰深的河。

更何況這裡一天內可能會輪番經歷暴雨、冰雹、大風,在春天夜晚的溫度有時仍會低於零下20度。加上隨身攜帶的帳篷和至少4天的裝備、乾糧,這樣一段路還真不是普通徒步愛好者能應付的。

這位徒步者在今年6月初尋找「神奇巴士」,遇到暴雨和冰雹

從2007年《荒野生存》電影走紅至今,每年都有上百位徒步者挑戰這段旅程,很多人成功了,但其中也有不少人在半途遇險,甚至丟了性命。

去年二月,阿拉斯加當地消防員在照例巡查前往「神奇巴士」的各條野路時,就在一條小道上救下了五個來自義大利的徒步者。

在2010年8月和2019年7月,分別發生過兩起悲劇,一位瑞士徒步者和一位白俄羅斯旅友都在渡河時溺亡。其中白俄羅斯的這位女士是為了和丈夫慶祝新婚前來找尋「神奇巴士」,卻在婚後第一天陰陽兩隔。

這也是為什麼當地政府最終下決心要把「神奇巴士」運走,它對於徒步者的誘惑是致命的,導致了太多危險發生,已經成了一輛「死亡巴士」。

他們原本的計劃是把這輛巴士運回市區拆除,這當然遭到了許多克裡斯「信徒」的反對。

不過根據最新消息,這輛「神奇巴士」最終將以原貌保存在費爾班克斯的博物館中,以更安全的方式向人們展示這段浪漫又帶有悲劇色彩的傳奇故事。

拋錨60年後,獨一無二的「費爾班克斯142路」,終於駛到了終點。

文/Cardi C

資料來源:

https://www.cnn.com/travel/article/alaska-into-the-wild-bus-tourist-allure/index.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ZRDfrbADPk

https://www.freewheelings.com/visiting-into-the-wild-magic-bus/

https://www.outsideonline.com/2413975/best-camping-near-us-cities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原標題:《這輛破巴士有什麼魅力?每年上百人喪命也想找到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荒野生存》的「142巴士」被搬走了,曾是著名徒步朝聖地
    克里斯多福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Twitter 圖然而當他準備離開時,卻發現回去的路被汛期上漲的河水淹沒了。由於水流湍急,無法渡河,克里斯多福被迫滯留在荒野。1992年8月12日,他在日記裡寫下最後幾個字:「美麗的藍莓」,並在車前留下了最後一張照片後,躺進睡袋,再也沒有醒來。傳奇「流浪者」克里斯多福在去世不久前的自拍照,也是最經典的一張照片。
  • 花語「最悲傷」的花草,彼岸花排第2,第1美麗外表藏著無盡悲傷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東西都有存在的意義,而花草亦是如此。不同的花草代表著不同的含義。而我們將這些不同的含義稱之為話花語,有的鮮花花語代表著浪漫,有的代表著開心,而有的則代表著純潔,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同樣也有很多花,它們的花語是悲傷。所以相信大家看到這裡應該也就明白了,今天我們的主要內容其實就是要給大家介紹一些花語最悲傷的花草。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海報即使是在3月22日,五部新片同時上映「圍剿」的情況下,也沒能動搖它票房第一的寶座。「悲情」成了臺語片一個鮮明的標誌,也是臺灣電影的底色。雖是底層故事,卻毫無悲傷之感。《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這個時間點,選擇以臺灣電影最初的樣子殺進內地市場,擊中了無數人心中最柔軟的那一部分。
  • 旅遊天天薦:費爾班克斯,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冬天尋樂度假般的地方
    於是在去年冬天,我們去了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一個地方,當時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小眾的旅遊地吧,叫做費爾班克斯,是我某一次打開一個網站看到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麼,卻終是印象深刻。第一天我們在黃金心臟公園逛逛,那天下了一夜的雪,從來沒有看過雪的我感到很驚喜,也頭一次看雪景,那種感覺真好,這個公園它是在一條河的南岸,環境很好,走著走著看到了一座銅像,是人形銅像,我心想著或許這是某一位名人吧,朋友說,這是這座城市的創始人,不由得肅然起敬了起來。
  • 情人節的起源和習俗:一個悲劇背後的浪漫故事
    西方情人節又叫做聖瓦倫丁節,正如我們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背後有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一樣,瓦倫丁節背後也流傳著一個帶著浪漫色彩的悲劇故事。關於瓦倫丁節背後的故事,流傳下來的版本有很多,講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版本。
  • 費爾班克斯頂級博物館「雲遊」指南
    本期,我們就帶大家來看看費爾班克斯頂級博物館以及各個博物館的線上項目,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享受旅行帶來的知識和樂趣。除了展覽之外,遊客還可以從外圍欣賞博物館巧妙的建築構造,並且俯瞰費爾班克斯優美的城市景觀。
  • 費爾班克斯冬季觀極光終極指南
    著裝指南2018元旦後出發去了 阿拉斯加 州的 費爾班克斯 。一行六人,一半為了工作,一半為了看極光。從做決定到出發也不過一個星期的時間。作為一個從小在南方生活的人,記憶裡從來沒有去到過這麼冷的地方,再加上本身就是極度怕寒的體質,因此首先擔憂的竟然不是行程,而是「穿什麼才能存活」?
  • 耗時22年,它成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可一場殺害卻抹殺了它的浪漫
    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曾被評選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建築,是莫臥兒建築的傑作,它被稱為罕見的皇家愛情故事的背景-印度第四位莫臥兒皇帝沙賈汗在17世紀建造了一個獨特的墓穴,以紀念他最愛的妃子泰姬陵的遺失。故事的下來是,沙賈汗的泰姬陵有十四個孩子,在最後一個孩子離開他的時候,皇帝開始深造這座墳墓的感覺,從1632年到1653年,歷時22年,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國庫的漏洞,也引起了麻省的衰落。建立愛情的紀念碑是件浪漫的事,但是牽涉到人的浪漫成為他人的悲傷,我想知道泰姬陵的浪漫是否會因了解其背後發生的所有其他事情而受到影響。
  • 比《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還要悲傷的悲傷,是一廂情願「為你好」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裡最悲傷的人是誰,當然是無辜躺槍的好人歌詞作者宋媛媛(陳意涵飾演)和音樂製作人張哲凱(劉以豪媛媛按哲凱的計劃嫁給了溫柔體貼事業成功的醫生(張書豪飾演),然而媛媛最終還是選擇追隨哲凱去往另一個世界。之前有韓版電影,翻拍增加了中國元素,故事核心不變,再次催淚的同時也再掀票房狂潮。
  • 龍貓是每一個孩子心中的夢,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悲傷故事
    玩具總動員中龍貓出鏡畫面《龍貓》講述的是一個日本鄉間的故事,為了方便照顧養病的妻子,草壁達郎帶著兩個女兒小月和小梅搬到鄉下,住在了一間老房子裡。故事從妹妹小梅和姐姐小月爭吵之後,開始進入高潮,小梅跑去找生病住院的媽媽,途中迷了路。而姐姐四處尋找妹妹,只好求助於龍貓。善良溫和的龍貓喚來貓巴士,載著姐姐找到 了迷路的妹妹,乘著龍貓電車,妹妹把親手摘的玉米放在媽媽病房窗前,希望她早日康復。
  • 到費爾班克斯,你一定不能錯過的六大景點!
    雖說它不是景點,但它卻是每個到阿拉斯加旅遊的理由之一,是費爾班克斯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該地區位於「極光橢圓」之下,從9月下旬到4月上旬,遊客湧向該地區觀看壯觀的燈光秀。費爾班克斯的城市燈光傾向於衝刷北極光,因此大多數旅遊團在道爾頓高速公路向北行進到鄉村,以獲得最佳觀賞效果。
  • 從迪納利到費爾班克斯,感受夏日的寒冷,與北極圈牌子拍照
    從迪納利國家公園出來,前往費爾班克斯,這是景色相對平凡的一段路。費爾班克斯適合冬季,是欣賞極光的最佳去處,尤其是一個叫 Chena hot spring 的地方,好幾個美國人都向我推薦。它距離費爾班克斯約60英裡。我特意開車去看了下,那裡有很多玩的項目,狗拉雪橇、雪地摩託、坐直升機看雪地日落,當然也能泡溫泉。但夏天沒雪,就只有 Dog cart ride 等少數項目,不過癮。
  • 你可知受國人熱烈追捧的新天鵝堡,背後那段傳奇又悲傷的故事?
    然而,它很有可能是被國內過度宣傳。這座城堡位於德國小城菲森。遊客們可以選擇乘坐公交車到達,方便又快捷。在景點門前,抬頭便看到新天鵝堡,它坐落在矮山上,外表顯得毫不起眼。要不是看到景區門口人頭攢動,你有可能像我一樣以為走錯地方了!這是新天鵝堡被過度宣傳的證據之一。售票處排著長龍一樣的隊伍,有一半以上都是中國人,而且旅行團居多,到處都可以聽到熟悉的普通話。
  • 費爾班克斯四大頂級目的地,玩出屬於你的冬季!
    我們今天就整理出了費爾班克斯冬天最值得去的4大目的地:迪納利國家公園(Denali National Park)相信地理比較好的童鞋們都還記得迪納利峰(Denali),它海拔6190米,是北美最高的山峰。
  • 【阿拉斯加紀行之八】費爾班克斯,北美最接近北極圈的城市
    8月30日揮別迪納利國家公園,上午10時,乘荷美郵輪安排的旅遊巴士繼續北行,經201公裡的車程,中午時分抵達費爾班克斯,在切納河登上遊船、探尋因紐特人的原始村落,這是阿拉斯加4日陸地遊的壓軸節目,也是荷美郵輪11天阿拉斯加之旅的「片尾曲」。尼納納小鎮的故事離開迪納利國家公園木屋度假村,旅遊巴士向北在山谷中穿行。
  • 天堂鳥花蘊含的花語和背後浪漫的故事,你們知道嗎?
    天堂花蘊含的花語和背後浪漫的故事,你們知道嗎?導語天堂鳥又叫鶴望蘭或極樂鳥花,芭蕉科鶴望蘭屬植物,原產於南非的一種單子葉植物,天堂鳥外形十分美麗,長得像一隻美麗的小鳥,因此被叫做天堂鳥花,但是你們知道天堂鳥花蘊含的花語和背後浪漫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就來講述一下天堂鳥花的花語以及背後的故事。
  • 費爾班克斯頂級旅遊目的地期待與您「相遇」!
    https://www.explorefairbanks.com/在一座城市的中心地帶,總能看到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風貌,費爾班克斯也不例外。費爾班克斯的市中心完美結合了歷史文化與現代氣息。到了冬天,這裡仿佛化身為童話故事中的場景,結冰的珍娜河顯現出寧靜的姿態,積雪覆蓋地面,晶瑩剔透的雪花猶如裝飾品一般在燈光下翩翩起舞,如此夢幻般的場景在大多城市的市中心可謂是十分罕見。
  • 142平簡歐空間,女服裝設計師的浪漫家,相離又相合的精緻工作室
    142平簡歐空間,女服裝設計師的浪漫家,相離又相合的精緻工作室 本案的房主是位年輕的服裝設計師,房主希望房間不僅能夠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同時也能夠作為工作室使用,要有一個工作和展示的空間。設計師考慮到房主的需求,向外進行空間擴展,創造了一個相離又相合的工作室空間。
  • 原來,小熊維尼的背後,還有這樣悲傷的故事
    童年悲傷記憶,會伴隨著成長,一直不會消散直到,我們敞開心扉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部傳記式的電影《再見,克里斯多福 羅賓》影片的開篇就是戰爭的場面,而戰爭也是這部電影中的一條線索米爾恩是一個作家,在戰爭結束之後,重回寫作,但他找不回以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