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在東莞的小豪,今年11歲
原本活潑可愛的他
現在卻躺在了重症監護室裡
尚未度過危險期
這一切都從一碟炒魷魚開始……
▼
10月16日是小豪住進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症監護室的第五天。經治療,小豪的情況雖已有了好轉,但還沒完全脫離生命危險。通過目前的治療情況來看,有50%機率完全康復,也有50%機率要發展為慢性腎衰,需要終身接受透析。
吃了留在冰箱近一周的魷魚
發生劇烈腹痛
10月3日晚,11歲的小豪和爸爸媽媽姐姐從老家湖南回到東莞,正準備著過完剩下的國慶假,可沒想到的是,兩天後家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豪因為吃了炒魷魚被緊急送去醫院治療。這魷魚到底什麼來頭?
這盒魷魚是小豪的媽媽在9月29日的時候在超市買的,據小豪爸爸回憶,這份魷魚只有一層保鮮膜蓋著,沒有生產日期。
原本打算當天就炒來吃的了,可是因為臨時說回老家湖南,小豪的媽媽就把魷魚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裡,這一凍就是好幾天。10月3日晚上,小豪一家從湖南回到東莞,這盒魷魚還在原本的位置放著。
直到10月5日中午,小豪父母上班,姐弟倆在家要做中午飯的時候,這盒魷魚才被拿了出來。這距離購買魷魚的那天已經過去了近一周了。16歲的姐姐拿出冰箱的魷魚炒了。知道弟弟喜歡吃魷魚,姐姐只吃了一點,大部分魷魚被小豪吃了。
沒過多久,小豪就出現劇烈腹痛,痛到在地上打滾。姐姐見狀,趕緊打電話給正在上班的爸爸媽媽,然後趕緊送到了附近的醫院救治。經過檢查,醫生診斷小豪是食物不潔導致急性腸炎。
被診斷為急性腎衰竭、尿毒症
情況危急
住院兩天後,小豪的病情仍不見好轉,情況還越來越糟糕。在10月7日,小豪轉院到康華醫院,醫生診斷是很可能吃的魷魚變質導致急性腸胃炎。經過檢測,醫生診斷小豪是腸道感染的細菌導致急性腎衰竭,情況非常危急。
11日晚,小豪轉進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症監護室,接診的是監護室副主任周新龍。周新龍回憶說,在來醫院的路上,孩子還發生了抽搐。經過檢查後,周新龍診斷小豪為溶血尿毒症候群,是腸道感染所致。
「我們連夜對孩子進行血漿置換,血液透析濾過,以及抗感染、抗凝血治療。現在,全身浮腫情況有所好轉,呼吸已經平穩,但還未脫離危險期,肺部仍有滲出,伴少量胸水。除了24小時持續的血液透析濾過之外,每天還要輸600毫升的新鮮血漿。」周新龍說,孩子到目前為止尿量都非常少。10月12日,排的尿液是濃茶色的,不到20毫升。
溶血尿毒症候群在治療期間,無尿症狀會持續2~4周時間。現在主要通過血液透析和濾過,替代腎臟功能幫小豪排出體內代謝廢物,把多餘的水拉出來。
經過積極的治療後,小豪的情況已經有了好轉,目前精神狀態也好了不少。「剛來的時候是神志不清,現在可以語言交流,人還是比較疲倦。」周新龍說,接下來的2到4周,是非常關鍵的時期,下一步計劃給小豪完善基因監測,排除其它因素導致溶血尿毒症候群的可能,以便更準確評估預後。
此外,周新龍介紹,小豪入院時屬於重症溶血尿毒症候群,治療後還有呼吸功能不全和胸腹水。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小豪有50%的可能發展為慢性腎衰,終身接受透析。「在這段時間內,他依然還是有感染和微血栓形成導致臟器損傷的風險。」
關於溶血尿毒症候群
據了解,溶血尿毒症候群是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及急性腎衰竭為特徵的一種症候群,是兒童急性腎衰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兒科疑難重症。該病首次發病即累及多個臟器,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可有25%患兒死於急性期。
急性溶血尿毒症候群是導致兒童最常見的急性腎衰原因之一,起病急且病情兇險。急性期的死亡病人大多數因為腦部的問題引起的,包括腦水腫、腦疝,還有腦部微血栓的形成,最嚴重的病人在急性期就死亡,死亡率在5%左右。
提醒所有人
冷藏食品一定要注意時間和分類
對於消費者在超市購買冷藏食品時的注意事項,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曾發布《如何吃得更安全——食品安全消費提示(2018-2019)》。
購買時
消費者購買冷藏食品時,首先要看食品保質溫度。如果食品包裝上要求低溫保存,而商家放在常溫下,最好不要購買。
要按順序拿取。先取不用冷藏又不怕壓的,再取可以在室溫下至少放1-2天的,最後取冷藏食品。
要分類擺放在購物車中。把需冷凍冷藏的食物放在一起,減緩溫度上升速度。但要注意把不同類型的冷凍、冷藏食物各自包嚴,既不要接觸蔬果,也不要互相接觸,避免微生物的「交叉汙染」。除使用購物袋,還可自帶冷藏袋和冰袋。
購買後
購物回家後,應儘快將食物分類放入冰箱。其中,冷藏食品包括冷卻食品和凍結食品。冷卻食品一般在超市的冷藏櫃中出售,買回來後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
而凍結食品一般在超市冰櫃裡出售,購買回家後如不馬上烹調,就需要立刻放入冰箱冷凍室中。
對於放入冰箱後的儲藏時間,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曾有文件建議,冷藏環境下(約4.44℃),新鮮的魚、貝類等海鮮存放時間為1-2天;冷凍環境下(約-17.78℃或以下),新鮮魚類存放時間為3-8個月,新鮮貝類存放日期為3-12個月。
如果有事不能及時放入冰箱怎麼辦?
《如何吃得更安全》指出,對於已解凍的魚肉類,應儘快全部烹調,如一餐吃不完,可趁熱分裝成幾份,分別冷凍或冷藏,每次按需取用。
巴氏奶如不能及時冷藏,即使還在保質期內,也應儘快喝掉,喝前先加熱到80℃-90℃。
如果打算生吃的魚片、鮮蝦離開冷藏條件1小時以上,應改為燒熟煮透再食用,否則易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請所有人一定要切記!冰箱不是萬能的食物保險柜,食物放進冰箱一勞永逸的想法可是非常致命的!希望大家看到這篇文章後,平日裡都能養成 「少吃少買、鮮買鮮吃」的好習慣。
資料:廣電第一現場綜合新聞夜航、南方都市報、深圳晚報、新聞夜航、深圳食事藥聞
原標題:《魷魚千萬不要這樣吃!男童被送ICU,可能終身透析,就因為TA》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