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千萬不要這樣吃!男童被送ICU,可能終身透析,就因為TA

2020-12-13 澎湃新聞

家住在東莞的小豪,今年11歲

原本活潑可愛的他

現在卻躺在了重症監護室裡

尚未度過危險期

這一切都從一碟炒魷魚開始……

10月16日是小豪住進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症監護室的第五天。經治療,小豪的情況雖已有了好轉,但還沒完全脫離生命危險。通過目前的治療情況來看,有50%機率完全康復,也有50%機率要發展為慢性腎衰,需要終身接受透析。

吃了留在冰箱近一周的魷魚

發生劇烈腹痛

10月3日晚,11歲的小豪和爸爸媽媽姐姐從老家湖南回到東莞,正準備著過完剩下的國慶假,可沒想到的是,兩天後家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豪因為吃了炒魷魚被緊急送去醫院治療。這魷魚到底什麼來頭?

這盒魷魚是小豪的媽媽在9月29日的時候在超市買的,據小豪爸爸回憶,這份魷魚只有一層保鮮膜蓋著,沒有生產日期。

原本打算當天就炒來吃的了,可是因為臨時說回老家湖南,小豪的媽媽就把魷魚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裡,這一凍就是好幾天。10月3日晚上,小豪一家從湖南回到東莞,這盒魷魚還在原本的位置放著。

直到10月5日中午,小豪父母上班,姐弟倆在家要做中午飯的時候,這盒魷魚才被拿了出來。這距離購買魷魚的那天已經過去了近一周了。16歲的姐姐拿出冰箱的魷魚炒了。知道弟弟喜歡吃魷魚,姐姐只吃了一點,大部分魷魚被小豪吃了。

沒過多久,小豪就出現劇烈腹痛,痛到在地上打滾。姐姐見狀,趕緊打電話給正在上班的爸爸媽媽,然後趕緊送到了附近的醫院救治。經過檢查,醫生診斷小豪是食物不潔導致急性腸炎。

被診斷為急性腎衰竭、尿毒症

情況危急

住院兩天後,小豪的病情仍不見好轉,情況還越來越糟糕。在10月7日,小豪轉院到康華醫院,醫生診斷是很可能吃的魷魚變質導致急性腸胃炎。經過檢測,醫生診斷小豪是腸道感染的細菌導致急性腎衰竭,情況非常危急。

11日晚,小豪轉進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症監護室,接診的是監護室副主任周新龍。周新龍回憶說,在來醫院的路上,孩子還發生了抽搐。經過檢查後,周新龍診斷小豪為溶血尿毒症候群,是腸道感染所致。

「我們連夜對孩子進行血漿置換,血液透析濾過,以及抗感染、抗凝血治療。現在,全身浮腫情況有所好轉,呼吸已經平穩,但還未脫離危險期,肺部仍有滲出,伴少量胸水。除了24小時持續的血液透析濾過之外,每天還要輸600毫升的新鮮血漿。」周新龍說,孩子到目前為止尿量都非常少。10月12日,排的尿液是濃茶色的,不到20毫升。

溶血尿毒症候群在治療期間,無尿症狀會持續2~4周時間。現在主要通過血液透析和濾過,替代腎臟功能幫小豪排出體內代謝廢物,把多餘的水拉出來。

經過積極的治療後,小豪的情況已經有了好轉,目前精神狀態也好了不少。「剛來的時候是神志不清,現在可以語言交流,人還是比較疲倦。」周新龍說,接下來的2到4周,是非常關鍵的時期,下一步計劃給小豪完善基因監測,排除其它因素導致溶血尿毒症候群的可能,以便更準確評估預後。

此外,周新龍介紹,小豪入院時屬於重症溶血尿毒症候群,治療後還有呼吸功能不全和胸腹水。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小豪有50%的可能發展為慢性腎衰,終身接受透析。「在這段時間內,他依然還是有感染和微血栓形成導致臟器損傷的風險。」

關於溶血尿毒症候群

據了解,溶血尿毒症候群是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及急性腎衰竭為特徵的一種症候群,是兒童急性腎衰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兒科疑難重症。該病首次發病即累及多個臟器,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可有25%患兒死於急性期。

急性溶血尿毒症候群是導致兒童最常見的急性腎衰原因之一,起病急且病情兇險。急性期的死亡病人大多數因為腦部的問題引起的,包括腦水腫、腦疝,還有腦部微血栓的形成,最嚴重的病人在急性期就死亡,死亡率在5%左右。

提醒所有人

冷藏食品一定要注意時間和分類

對於消費者在超市購買冷藏食品時的注意事項,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曾發布《如何吃得更安全——食品安全消費提示(2018-2019)》。

購買時

消費者購買冷藏食品時,首先要看食品保質溫度。如果食品包裝上要求低溫保存,而商家放在常溫下,最好不要購買。

要按順序拿取。先取不用冷藏又不怕壓的,再取可以在室溫下至少放1-2天的,最後取冷藏食品。

要分類擺放在購物車中。把需冷凍冷藏的食物放在一起,減緩溫度上升速度。但要注意把不同類型的冷凍、冷藏食物各自包嚴,既不要接觸蔬果,也不要互相接觸,避免微生物的「交叉汙染」。除使用購物袋,還可自帶冷藏袋和冰袋。

購買後

購物回家後,應儘快將食物分類放入冰箱。其中,冷藏食品包括冷卻食品和凍結食品。冷卻食品一般在超市的冷藏櫃中出售,買回來後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

而凍結食品一般在超市冰櫃裡出售,購買回家後如不馬上烹調,就需要立刻放入冰箱冷凍室中。

對於放入冰箱後的儲藏時間,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曾有文件建議,冷藏環境下(約4.44℃),新鮮的魚、貝類等海鮮存放時間為1-2天;冷凍環境下(約-17.78℃或以下),新鮮魚類存放時間為3-8個月,新鮮貝類存放日期為3-12個月。

如果有事不能及時放入冰箱怎麼辦?

《如何吃得更安全》指出,對於已解凍的魚肉類,應儘快全部烹調,如一餐吃不完,可趁熱分裝成幾份,分別冷凍或冷藏,每次按需取用。

巴氏奶如不能及時冷藏,即使還在保質期內,也應儘快喝掉,喝前先加熱到80℃-90℃。

如果打算生吃的魚片、鮮蝦離開冷藏條件1小時以上,應改為燒熟煮透再食用,否則易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請所有人一定要切記!冰箱不是萬能的食物保險柜,食物放進冰箱一勞永逸的想法可是非常致命的!希望大家看到這篇文章後,平日裡都能養成 「少吃少買、鮮買鮮吃」的好習慣。

資料:廣電第一現場綜合新聞夜航、南方都市報、深圳晚報、新聞夜航、深圳食事藥聞

原標題:《魷魚千萬不要這樣吃!男童被送ICU,可能終身透析,就因為TA》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在家吃盤燒魷魚,男童被送ICU,可能終身透析!千萬不要再這樣吃!
    在10月7日,小豪轉至上級醫院,醫生診斷是很可能吃的魷魚變質導致急性腸胃炎。經過檢測,醫生診斷小豪是腸道感染的細菌導致急性腎衰竭,情況非常危急。11日晚,小豪轉進兒童重症監護室,接診的是監護室副主任周新龍。周新龍回憶說,在來醫院的路上,孩子還發生了抽搐。經過檢查後,周新龍診斷小豪為溶血尿毒症候群,是腸道感染所致。
  • 冰箱放了6天的魷魚,男童吃了後腎衰竭或將終身透析
    通過目前的治療情況來看,有50%機率完全康復,也有50%機率要發展為慢性腎衰,需要終身接受透析。小豪因為吃了炒魷魚被緊急送去醫院治療。原來這盒魷魚是小豪的媽媽在9月29日的時候在超市買的,據小豪爸爸回憶,這份魷魚只有一層保鮮膜蓋著,沒有生產日期。原本打算當天就炒來吃的了,可是因為臨時說回老家湖南,小豪的媽媽就把魷魚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裡,這一凍就是好幾天。10月3日晚上,小豪一家從湖南回到東莞,這盒魷魚還在原本的位置放著。
  • 食品安全|喜歡吃魷魚?這些你該了解一下
    魷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人體所需的胺基酸,脂肪含量低,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一種海鮮產品。無論是夜市小吃,還是家常做菜煲湯,魷魚都是人們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種食材。11歲男童患尿毒症 竟與變質魷魚有關?近日,廣東東莞一11歲男童食用在冰箱存放數天、變質的魷魚後,突然腹痛、拉肚子,送醫後被確診溶血尿毒症候群。9月29日,彭先生的妻子帶著兒子小嘉豪去超市購買食物。因小嘉豪愛吃魷魚,妻子便給他購買了一盒冰鮮魷魚。後因十一期間趕回湖南老家過節,魷魚就放在冰箱裡冷藏了。
  • 廣東11歲男子吃魷魚午餐送急診,醫生一查:可能終生洗腎
    導語:廣東一名11歲男子吃魷魚午餐送急診,醫生一查:可能終生洗腎 日前,國內隔夜飯菜有害身體健康的消息傳得滿天飛,也讓食品安全議題再度受到關注。日前,就在中國廣東有一名11歲的少年,在午餐吃完含有「魷魚」的料理後,臉部與四肢出現腫脹等現象。
  • 在我遇到的麻煩事裡,終身透析簡直排不上號
    主刀醫生又跟我講了一下注意事項,比如麻醉藥可能二十分鐘就過去了,手術後期你可能會有點疼,但千萬不要動。我:「疼了能加麻醉藥嗎?」大夫:「並不能……」我躺在手術臺上,左手放在專門的支架上,頭被一個綠色布搭起來的小帳篷蓋著。一根細針刺進手腕,打麻藥了,之後的感覺都仿佛隔著一層。
  • 東莞11歲男孩:吃超市魷魚而已,卻因此進ICU:哪裡出問題?
    超市買回來魷魚,怎麼會想不到厄運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如此情況,是算超市責任,還是因為自己倒黴?東莞11歲男孩卻因此進了ICU,目前還沒脫離危險期。怎麼會這麼嚴重?孩子的母親甘女士想不明白自己的孩子原本可愛11歲的孩子嘉豪卻如今躺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面,生死未知,她不接受這個事實。
  • 江西5歲男童眼球被溶,終身殘疾!這個「玩具」,無論何時都別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個新聞:江西5歲男童將零食中的乾燥劑倒在灌滿水的罐子中玩耍,沒想到罐子爆炸了!導致孩子眼睛被炸傷,眼球被溶,視力嚴重下降,幾乎是終身失明。看到這個新聞,菌菌真的是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 千萬不要一個人再去了!因為......
    千萬不要一個人去這家店!千萬不要一個人去這家店!千萬不要一個人去這家店!再三提醒!你可能吃過砂鍋牛排,你也可能吃過黑椒牛排,但是你吃過砂鍋黑椒牛排嗎?所以不得不誇獎一下老闆的美食智慧,美食創作中的搭配簡直是一個比一個精彩~用砂鍋燒制,讓所有醬汁完美融進每一絲肉裡,吃一口,濃濃的滿足感就漫布全身!
  • 長這樣的葡萄千萬別吃!裡面可能全是蟲...
    是清甜可口的西瓜還是鮮嫩多汁的荔枝,當然也不要忘了還有甜甜的葡萄。看著嬌豔豔的葡萄,忍不住就想吃上一大串,但吃葡萄也有些注意事項。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葡萄那些事兒。你有見過有小凸起的葡萄嗎?這些葡萄就像是渾身長滿了小白斑。遇到這樣的葡萄可千萬別吃,這些表面的刺可能是病原菌,還可能是其他病蟲害,其中一個是介殼蟲。
  • 2人病危進ICU!竟是因為一鍋湯……
    因為聽說白曼陀羅果實燉湯可以祛風溼,中午黃某一家在家附近採摘了一些白曼陀羅花的果實,將其中3個放入湯中燉煮。沒想到,湯一下肚,黃某夫婦、許某和3歲的孫女便出現了中毒症狀,7個月大的孫子因還在吃母乳也出現症狀,一併被送到泉州市中醫院。
  • 上海18歲女生進ICU搶救昏迷5天,母親稱每天花100點至少兩杯奶茶
    近日,上海一18歲女生,因為因嗜奶茶如命被送進了搶救室。這一新聞又給愛喝奶茶甜食的廣大民眾,敲了一個警告鍾。事件回顧:每天花100多元點外賣喝奶茶、可樂甜甜(化名),18歲,上海一學生,據甜甜母親王女士(化名)稱,甜甜平常非常喜歡吃甜食,每天喝奶茶、可樂、飲料等至少10杯,還喜歡吃炸雞、披薩、漢堡等垃圾食品。
  • 突然很想吃魷魚仔了!孕媽可以吃魷魚仔嗎?
    因為魷魚仔屬於一種高脂肪食物,吃多了以後容易堆積脂肪,引起寶寶增重問題。今天就一起來說一下關於魷魚仔的問題,嘴饞的孕媽不要著急放下!突然很想吃魷魚仔了!孕媽可以吃魷魚仔嗎?懷孕期間,孕媽可以吃魷魚仔嗎?懷孕以後也可以適當吃一點魷魚仔,但是並不建議多吃,尤其是懷孕前三個月的時候。
  • 醫生呼籲:這3類人千萬不要吃!
    分享這些病例和悲劇,想讓更多人知道:楊桃雖好,但3類人千萬不要吃。 民間有些楊桃小偏方,嗓子啞喉嚨痛,楊桃蘸鹽吃;口腔潰瘍口角炎,楊桃榨汁喝;曬黑了長斑了,楊桃片來敷臉。講究的會切成一片片五角星慢慢吃,我就直接吃,酸酸甜甜好過癮。
  • 這樣的蘑菇千萬不要吃,已有多人中毒!
    男子已送醫治療。牛奶試驗:將少量新鮮牛奶放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菌表面發生結塊現象,則可能有毒。一般而言,凡色彩鮮豔,有疙瘩、斑、溝裂、生泡、流漿,有異味,有菌環,菌託及呈奇形怪狀的野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成份,一定要慎食。戳開這張圖仔細看,這些菌千萬別吃!
  • 買魷魚千萬不要挑個大的?看看大媽的親身經歷!
    買魷魚千萬不要挑個大的?看看大媽的親身經歷!生活在海邊的人海鮮都吃膩了,生活在內陸的朋友能吃到新鮮的海鮮就是萬福啦。可是剛取回門的兒媳特別喜歡吃海鮮,於是劉大媽幾天起了個大早去菜市場買海鮮。常年的家庭主婦的經驗,讓劉大媽對菜市場的各種蔬菜已經很熟悉了,可是自小生活在內陸的劉大媽對海鮮依然知之甚少。在電視上看到墨魚對女人很有好處,補血益氣,就想著給兒媳買點,讓她開心開心。於是到了菜市場看到墨魚後劉大媽果斷下了決心一定要買一點回去。
  • 醫生呼籲:這3類人千萬不要吃!
    一個老阿姨,也是突發奇想饞這一口,飯後吃了一個楊桃,緊接著就打嗝不止,呼吸困難,好歹搶救過來。老大爺是血液透析一年多的尿毒症患者。老阿姨是好多年的老糖尿病,折騰得腎臟也不好了。年紀大,腎功能不好,是他們兩人的共性,大爺空腹吃,吃得多,大媽飯後吃,吃得少。
  • 2歲男童吃「巧克力」被送醫院,錯不在孩子,家長這幾點沒做好
    看到2歲男童因為把小姨買的減肥藥當作巧克力吃了下去,而造成異常興奮,心跳加快被送醫院的新聞後,我不禁想到了弟弟小時候也因為不小心把藥當作糖吃了下去而發燒到40度的事。但當他能夠扶著牆站夠東西的時候就要注意了,家裡能夠被放入嘴的小零件一定要放在高處,尤其是藥品或者甜甜的東西,這些都是有可能被孩子放入嘴裡吃下去的東西,只有放在孩子怎麼都夠不到的地方才安全。
  • 徵集丨查出尿毒症,你選擇接受透析,還是拒絕透析?理由是什麼?
    最近遇上一個病友,肌酐1000,尿酸六百多,高血壓,甘油三酯高,血紅蛋白70,噁心不想吃飯,醫生給開藥,吃了後感覺不噁心了,也想吃飯了,隔了一星期化驗,肌酐920,持續了幾天,都在糾結一個問題,可以不透析嗎?
  • 海鮮冰6天才吃!致11歲男腹瀉恐將終身洗腎,母親淚崩:拿我命換
    導語:1海鮮冰6天才吃!致11歲男腹瀉恐將終身洗腎,母親淚崩:拿我命換 中國廣東東莞一名11歲男孩小豪(化名)吃下冰在冰箱長達6天的魷魚之後,出現腹痛腹瀉症狀,被家人趕緊送醫,被診斷出溶血尿毒綜合症,醫師判斷經治療後,有50%機率發展成慢性腎衰,甚至面臨終身洗腎。
  • 西紅柿、雞蛋和黃瓜,千萬不要這樣吃!
    不是所有健康的食物都對人體有益,有些食物吃了反而事倍功半。只有對症下藥吃,才能起到食補的功效!西紅柿西紅柿是神奇的菜中之果,常吃能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改善暗沉的皮膚,但是西紅柿也不是任何時刻都適合吃的。空腹時千萬不要吃西紅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