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哥特之煩惱》中說,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思春。
愛情是無數影視和小說的主題曲,沒了愛情貌似少了不少滋味。
所以一艘註定的沉船加上愛情成就了《鐵達尼號》,讓詹姆斯·卡梅隆的這部電影成為經典。
而《梁祝》故事的一遍遍換著法子演繹也總能感受無數人,只是因為愛情,所以悲傷。
但是,奈飛這次出品的大女主戲,卻是一反常態,青春美少女不再喜歡談情說愛,喜歡上了西洋棋。
愛情和男人在女主角哈蒙的心中全部成了陪襯,
更有意思的是,哈蒙經歷過的這些男友們,最終都甘心當陪襯。
當她的前前男友、前男友一起為她出謀劃策時,不禁讓人莞爾一笑,哈蒙的魅力實在太大了。
01
到底是誰成就了哈蒙?
哈蒙的孤獨和獨立,伴隨著她的成長過程,生母的離去打擊在前,而養母的突然逝世更是讓哈蒙無所適從,她最終如何走出了自己沉淪的世界?
當年,哈蒙的啟蒙導師,孤兒院地下室的管理員夏貝就對細小的她說,她是個天才,但是她內心充滿了憤怒,所以註定著人生的艱難。
你會有在陽光下閃耀的時刻,但能持續多久呢?
拋開哈蒙的養母的曾經短暫的陪伴來說,愛情和男人在她的世界,貌似成了成功及自我救贖的階梯。
這並不是一句貶義的話,只因為哈蒙自身的獨立太強及成長太快。
獨立性太強,會讓這些男人們沒有信心把握住她。
成長太快,更是強大到跑馬都追不上,所以那些曾經的男朋友只能成為在她生命中一段旅程的陪伴了。
因為沒有人能夠跟上她的腳步了。
哈蒙的閃耀離不開她自我的成長及那些曾經男友的幫助,所以她註定要在陽光下持續閃耀,直到成為最光輝的唯一之人。
02
哈蒙的成長並不是一直開掛了,在國內可以大殺四方,只是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一座貌似無法翻越的大山。
當哈蒙與她想要翻越過的大山是蘇聯的天才棋手博爾戈夫時,再次失敗時倍受打擊。
此時,哈利出現了。
他想幫助她成功,同時很愛哈蒙,只不過他的愛卻是建立在不怎麼自信的基礎上。
當兩人的關係有一定的發展時,哈利卻是遲疑了,因為他不知道哈蒙到底有沒有愛他,在哈蒙的眼中,打敗博爾戈夫還是她唯一的目標。
一番雲雨過後,哈蒙抽菸看書,哈利卻說了一句不那麼自信的話:我該留在這還是回我的房間。
哪怕有肌膚之親,哈蒙沒有學會如何溫柔。
愛情或者床戲,這些看上去都是她前進過程中的調劑品罷了。
只不過,是真是假,估計哈蒙本身也沒學會,更沒有分清。
所以,哈利自認為教會了她一切之後,內心的脆弱卻讓他逃避了。
而不會表達情感的哈蒙只能看著他離開,沒有說一句話,雖然有不舍,但是,怎麼說來著,她的西洋棋之路還是主要目標。
她沒有時間體驗愛情的滋味,所以走就走吧。
哈利走之前對她說了一句話,也是驗證她了痴迷程度:我不痴迷於象棋,仿佛需要為此贏利一切。
他不是哈蒙,做不到拋開一切只為象棋而活著,所以他只能送她走到這裡了。
為了目標,哈蒙在酒和藥物的幫助下,又開啟了自我下棋的過程。
直到她遇到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男朋友:本尼·瓦茨。
03
哈利走了,愛情也走了。
但是哈蒙的打怪升級的腳步並沒有停止下來。
她依舊四處奔波和爭戰,這一次遇到了她一直以來想打敗的另一個對手,本尼·瓦茨。
本尼·瓦茨如同一個西部牛仔一樣,獨自行走於西洋棋的世界,不知道怎麼就能遇上他。
兩人數次的相遇,都是交錯而過,並沒有真正對上手,這次不一樣,註定了兩人要來場對決。
有一個場景很有意思,在兩人對決的前夜,在食堂中偶然相遇後,在本尼·瓦茨的慫恿下,兩人下起了快棋,還加上賭注。
結果是,哈蒙屢敗屢戰,被打得一點沒有招架之力,因為哈蒙還不熟悉如何走快棋,信心倍受打擊。
但是,哈蒙有一個特點,就是會不斷的分析對手,甚至是看對手寫的書或傳記。
這一點,在劇中時有體現,充分了解對方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學會打倒對手。
這也是為什麼這部美劇如此好看的另一個原因所在。
天才歸天才,後天的努力一樣不會少,而哈蒙的不斷復盤和努力學習,無人能做到她這一步,這也是為什麼她會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決賽中被哈蒙打敗的本尼·瓦茨看到她的潛力,認為她完全可以走出國門,去和蘇聯人打幹一場。
最終,哈蒙在本尼·瓦茨的磨練和陪伴之下,再一次刷新了自我的高度。
哈蒙成長得太快,快到在地下室裡,同時對決,把三個象棋屆的高手殺得片甲不留。
但是,成長到如此地上的哈蒙,也因為酗酒的原因,差點錯失了與博爾戈夫的再次對決,最終還是沒能打敗自己,再次敗在對方的手中。
哈蒙成長到如此地步,依舊沒有過了自己的那一關。
在個人看來,這也是為什麼她不願意再回去找本尼·瓦茨的原因之一,這次失敗的原因還在於自身。
哈蒙的棋藝雖然大漲,但是心態和心理能力依舊達不到標準。
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4
哈蒙有點迷失了。
她沉淪於藥物及酒精的麻醉中,不願意面對自己。
直到曾經的兒時夥伴出現,在對方的鼓勵之下,重新回到孤兒院準備參加夏貝的敬禮時,才會註定找回自我。
在夏貝的地下室裡,她看到滿牆關於她的剪報,明白曾經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直在默默的關注她。
包括她兒時的夥伴一樣,也在默默的關注她。
從某種意義上說,她並不是孤獨的一人,曾經她生命中經歷過的許多人,都站在她的背後。
哈蒙終於明白自己的追求沒有變,變的只是自己。
拋棄了酒精和藥物之後,哈蒙要再次徵戰江湖,這一次變得不一樣了。
西洋棋依舊是屬於男性的世界,但是哈蒙並不在意,她要闖出自己的天地來,哪怕周圍全部是男性,她依舊緊盯著目標不放鬆。
賽場上的哈蒙依舊讓人驚豔,曾經的哈蒙回來了。
當然了,這一次她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曾經的男友們都跑過來了,在家國榮耀的刺激之下,男友們團結在一起要給她出謀劃策了。
當哈蒙最終打敗了自己一直無法翻越的那座大山之後,她成為了西洋棋界最閃耀的明星。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對於哈蒙來說,這依舊是開始。
所以,最後,哈蒙在街頭對著老人家說:我們下棋吧!
奈飛這一次下的棋很不錯,這不是一部完全大女主的戲,也不是一部完全女權的故事。
這是一個面對困境,如此治癒傷痛,如何面對孤獨,如果擺脫自身的陋習,在人生的路上獨立思考並做到真正的人格獨立。
只有真正的人格獨立時,會發現所面對的一切都是浮雲,人生不過如此!
關聯閱讀:
下半年最值得看的美劇,豆瓣9.2分的《后翼棄兵》做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