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訊(本報記者 鄒曉華)6月25日,江西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召集保護區所在地資溪縣的各聯保委成員單位,開展夏季專項聯合整治行動座談會暨動員大會。
去年初,在江西省林業廳相關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贛閩兩地聯防單位的共同努力,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保護委員會正式成立,標誌著馬頭山及毗連地區森林資源聯防聯治平臺正式搭建。
江西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吳和平告訴記者,通過贛閩兩地聯防合作,很好地維護了森林資源安全,馬頭山保護區生態環境更好了,野生動物數量增加了。
贛閩兩地聯防聯治
江西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江西省和福建省相關部門於去年1月成立了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保護委員會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明確了工作職責,討論並通過了《江西馬頭山保護區聯合保護委員會章程》,聯保委的日常工作正式開展。
去年3月30日,聯保委成員單位代表審議並籤訂了《江西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保護委員會聯合保護公約》。公約提出,堅持生態優先,著力提高聯保責任意識;堅持鞏固提升,著力健全聯保工作機制;堅持依法治林,著力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堅持規範管護,著力加強自然環境管理;堅持和諧共進,著力引導社區綠色發展。
去年,通過走訪各成員單位,收集聯合保護工作意見和建議20餘條,積極溝通資源保護與管理信息,相互交流經驗。
為有效預防森林火災,聯保委採取多渠道措施防範,聯防聯治,在保護區內嚴格禁止野外用火,禁止遊客帶火種進山。加大防火監控建設,做到人防、物防、技防。
人防、物防是指通過增加人力、物力提高森林防火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效率,如增加巡護人員數量、增加巡護次數、增加防火器材及撲火工具。技防是指通過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安全防範和監測,比如,馬頭山保護區安裝了4臺森林防火視頻監控攝像頭、林區公路抓拍監控系統、60臺紅外相機等,建立智能巡護信息系統等技術手段,監控野生動植物情況,進行科研監測和保護森林資源安全。據統計,去年7月中旬至9月底,在卡口檢查站發現違規攜帶火種事件100餘起。
據悉,自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保護區內未發生森林火警。
野生動物活動範圍逐漸擴大
為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2016年至今,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江西師範大學合作,開展野生動物多樣性調查,完成7次紅外相機監測數據讀取,第8次紅外相機監測正在進行中。
根據不同的生境、海拔等因素,保護區內共安裝紅外相機60臺,目前已拍攝到野生動物30餘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有黑熊、鬣羚、獼猴、白鷳、松雀鷹、蛇雕、鳳頭鷹等。
此外,各聯保委成員單位還在保護區內及周邊毗鄰地區開展以「打擊非法盜獵、保護野生動物」為重點的專項整治行動,全面開展清套、清夾、清網等巡山巡查行動,加強了野生動物棲息地、停歇地、繁殖地的野外巡查保護力度。同時,加強市場和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生長地的監管,組織人員定期巡查,責任到人。
江西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馬頭山保護區管理局及各基層站點經常組織協同資溪縣森林公安局、馬頭山林場等成員單位,深入保護區及周邊進行聯合巡護。去年9月29日,在一次聯合巡護中,工作人員查獲電魚、捉石雞事件,當場收繳摩託車及電魚工具。去年11月23日,巡護時發現鐵夾6個,並將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鳳頭鷹帶回救治。
據了解,保護區內無重大野生動物盜獵案件發生,野生動物種類及數量明顯增多。如今,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