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19年麻疹病例創5年新高 腸病毒疫情也拉警報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新增2例麻疹確定病例,其中1例是受到「超級傳播者」群聚的餘波,形成2019年首次麻疹第3波感染,加上島內腸病毒重症單周確診3例,臺灣「疾管署」呼籲民眾注意防疫工作。

新增2例麻疹個案陸續於5月11日至15日間發病、出疹,有1例為5月7日公布的臺北某科技公司群聚個案的同住接觸者;這是先前1人傳給11人「超級傳播者」的延伸,造成這家科技公司1人傳給5人,其中1人再傳給室友,而這位室友就是新增個案之一。

發病個案不只出入臺北市西門町,而且在潛伏期間曾至日本衝繩旅遊,經過衛生單位確認為島內感染病例。另1例新增感染個案在4月下旬曾至泰國旅遊,返臺後發病,依個案潛伏期間活動史分析,感染地為泰國。

目前掌握2名新增個案的接觸者共123人,將持續監測至6月6日止,2名個案在可傳染期間有大眾交通運輸或公共場所活動史,包括臺北西門新宿、無老鍋(市民店)、桃園華泰名品城、桃園機場第一航廈與臺北市花博公園,曾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應要注意。

2019年以來島內累計94例麻疹,其中島內感染或境外移入都是5年來同期新高。

此外,上周島內腸病毒就診人次增加近2成,同時新增3例腸病毒重症,臺灣北、中、南各有1例,創下2019年單周最多病例數,今年累計11例重症也是3年來同期新高。

相關焦點

  • 『東京新增病例創5月初以來新高』日本疫情最新情況
    關於『東京新增病例創5月初以來新高』日本疫情最新情況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東京新增病例創5月初以來新高』日本疫情最新情況,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日本疫情最新情況,東京新增病例創5月初以來新高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東京新增病例創5月初以來新高
    東京新增病例創5月初以來新高惠曉霜日本首都東京28日報告單日新增新冠病例60例,為5月4日以後最高,延續連日來病例增加勢頭。新增感染者中,21人是先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另外39人感染途徑不明。另外,新增病例中,以二三十歲年齡段的青壯年居多,佔比超過七成。東京5月4日確診87人感染,至5月25日解除緊急狀態前單日新增病例數呈減少趨勢,但隨後有所反彈。
  • 臺媒:臺灣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創10年新高 海關注意防堵
    中新網7月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19年,臺灣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已達186例,創下10年來新高紀錄,造成高雄市本土感染個案病毒株出現印度尼西亞株,海關防堵更顯重要。高雄市在2015年爆發上萬例登革熱疫情後,開始推動「登革熱決戰境外計劃」,以邊境檢疫為防疫重點,防堵病毒入侵,避免境外登革熱病毒進入小區。
  • 全球麻疹病例創23年來最高紀錄
    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12日發布聯合報告說,全球2019年麻疹病例接近87萬例,創23年來最高水平,死亡病例超過20.7萬例;麻疹疫苗接種量卻降至危險的臨界線以下。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數據傳遞一個明確信息,即我們沒能保護全球各地的兒童免於感染麻疹。」
  • 全球麻疹病例創23年來最高紀錄,死亡病例超過20.7萬例
    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12日發布聯合報告說,全球2019年麻疹病例接近87萬例,創23年來最高水平,死亡病例超過20.7萬例;麻疹疫苗接種量卻降至危險的臨界線以下。麻疹是已知傳染性最強的疾病之一,比新冠肺炎、伊波拉、肺結核和流感更易傳染。
  • ...冠病毒,創單日新高,也是日本自疫情開始以來首次日增突破3000人。
    2020-12-13 06:23:35來源:FX168 【日韓新增確診均創紀錄新高:本日新增確診病例首超3000人,韓國亦創下新增紀錄】日本國內12日新確診超過3041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創單日新高,也是日本自疫情開始以來首次日增突破3000人。
  • 土耳其疫情來勢兇猛,感染病例創歷史新高,周末實施封鎖
    土耳其近期疫情來勢兇猛,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人數連創歷史新高,在此情況下,土耳其實施周末全面封鎖。 周五,這個擁有8300萬人口的國家記錄了32736個新病例,其中包括無症狀病例,這是自今年3月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數字。
  • 日韓疫情:韓國增67宗創三周新高,日本牛郎酒吧再爆多宗病例
    全球多國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放緩後放寛對居民的抗疫限制措施,但面臨疫情反彈風險,韓國6月20日新增67宗病例,是近一個月來新高。至於在日本東京,同日增加39宗病例,是連續第3日單日病例超過30宗,當中11宗是新宿區牛郎酒吧的員工。
  • 警報拉響,上海、廣東、山東發現變異病毒入侵,專家提醒務必當心
    儘管抗疫之戰已持續一年之久,但疫情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絕不應放鬆警惕。近日,相關警報再次拉響,上海、廣東、山東相繼發現變異新冠病毒入侵,專家提醒務必當心。據央視新聞2021年1月5日報導,1月4日,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對青島報告的1例英國輸入病例樣本全基因測序分析,經比對,與近期高度關注的英國變異株序列高度同源。
  • 25萬股東面臨「生死劫」 退市、暫停上市警報拉響!
    25萬股東面臨「生死劫」,退市、暫停上市警報拉響! 納指創年內最長連漲記錄 摘要 【25萬股東面臨「生死劫」 退市、暫停上市警報拉響!】4月底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以來,ST板塊接連下挫。ST概念指數已連跌10日,最新點位創2014年7月以來新低,個股跌停潮頻頻湧現。
  • 越南新冠肺炎新增45病例創單日新高 國內或出現新病毒株
    越南7月31日新增45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是當地疫情爆發以來的單日新高。新增確診個案全部與峴港(Da Nang)爆發的疫情有關。越南這一波疫情的病毒株與之前在國內出現的不一樣。越南上校阮明潭指,這很可能是在北美和拉丁美洲流行的病毒株。
  • 新冠病毒入侵白宮核心圈、第二波疫情警報拉響!小心市場風向突變...
    周一(5月11日)隨著美元走強,黃金震蕩下跌,投資者評估有關新一輪冠狀病毒疫情的疑慮;韓國的新冠確診病例在經歷一段時期的平靜期後突然再次增加,從而使該國面臨疫情二次爆發的可能。上一交易日美元一度上漲0.44%,從而使金屬對其他貨幣持有人的吸引力降低;市場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周講話前進行持倉調整。
  • 日本新增確診病例2377例,再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截至當地時間19日20時30分(北京時間19時30分),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377例,再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累計確診125921例;新增死亡病例16例,累計死亡1950例。首相菅義偉呼籲民眾聚餐時安靜用餐,就餐間隙戴上口罩。
  • 玻利維亞2019年登革熱疫情肆虐 已確診病例逾5800例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玻利維亞衛生部近日發布登革熱疫情警報,截至15日,玻利維亞2019年已確診的登革熱病例共有5828例,死亡病例共計20例。報導稱,登革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感染登革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傳播。
  • 臺灣2020年對大陸出口創歷史新高 佔總出口額43.9%
    臺灣2020年對大陸出口創歷史新高。(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月9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8日公布進出口統計,2020年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514.5億美元,同比增長14.6%,佔臺灣總出口額的43.9%,不僅規模創歷史新高、依賴程度也來到新的高點。
  • 日本再次拉響疫情警報!日均新增病例173人,東京將疫情警戒級別調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在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以三位數速度增長超一周後,日本東京終於再次拉響警報。在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以三位數速度增長超一周後,日本東京終於再次拉響警報,當地政府在7月15日午後宣布將疫情警戒級別上調至最高級即第四級。(發布會現場直播)自5月末解除緊急狀態後,6月末至7月初以來,日本疫情出現嚴重反彈,更是在7月10日創出了日新增430例的近期峰值。
  • 大陸五一長假來了 臺灣H7N9警報急拉緊!
    H7N9警報急拉,大陸病例遍地開花,面對大陸五一長假帶來的龐大商機,臺灣地區有更多的疑慮。    防疫也像棒球比賽。投手登板,最希望所有打者都打不到球,不是揮棒落空、就是要棒棒三振,因為面對高飛或滾地球都有失誤、漏接的風險。但是,這何其不易,投手要有多大能耐啊。
  • 馬來西亞新增確診病例創近四月來新高
    (抗擊新冠肺炎)馬來西亞新增確診病例創近四月來新高中新社吉隆坡10月1日電 (記者 陳悅)截至10月1日中午12點,馬來西亞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0例,創下自6月4日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新高。馬來西亞政府同日宣布,從10月2日零點起,將對目前疫情最嚴重的沙巴地區實行出行限制,禁止除必要外的跨縣出行。來自馬衛生部的數據顯示,當日新增的確診病例中,有259例為本土感染,其中有近半數的118例來自沙巴州。
  • 美國二次疫情兇猛:單日新增確診超3.2萬 創5月1日來新高
    美國二次疫情來襲,新增確診人數近日接連走高。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實時監測數據顯示,6月20日,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3.25萬例,創5月1日以來新高,這也是新增病例連續第五天走高。迄今為止,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總數已達225.5萬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119719例。美國南部、西部以及中西部州的情況相對嚴重,美國官員表示,在喜歡去酒吧以及參加聚會的年輕人群體中,聚集性感染出現的情況尤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