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誰篡改了人類的記憶?

2020-12-17 騰訊網

數百萬年前,因為生活環境的驟變,古猿們被迫離開了原本舒適豐茂的雨林,自此踏上了充滿血和淚的演化之路。

數百萬年後,古猿們的模樣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此時他們也有了一個新的名稱——智人。

回望從野獸到現代智人這一演化過程我們能夠發現,工具的製造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它是人類能夠建立文明的基礎之一。

不過,雖然製造工具讓人類迅速發展,但這僅僅是外在的表象,深究根本我們能夠發現,記憶才是人類能夠進行一切活動和創造的前提。

倘若人類沒有長時間記憶的能力,那麼根本沒有辦法進行複雜工具的發明和創造,更不可能將其傳承下去,現在也就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人類文明。

當然了,記憶對人類的重要性絕不僅限於宏觀上的發展,它還讓人類能夠重溫某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為短暫的人生帶來一絲慰藉。

正因為記憶對人類非常重要,所以有一個現象一直讓人們十分關心和疑惑不解,甚至有人因此懷疑自己的記憶遭到了篡改,這個現象就是「曼德拉效應」。

可能許多人都曾在某處聽說過「曼德拉效應」,但是不知道究竟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其實這個名詞起源於南非國父——曼德拉。

2013年12月5日,已經95歲高齡的曼德拉因病去世。就在人們紛紛懷念他為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時,卻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許多人清晰地記得曼德拉早就已經去世了。

更加詭異的是,這種現象並不是地區性的,而是分布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他們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和關聯。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離奇的現象呢?一位名為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超自然研究者指出,許多人認為曼得拉早已去世,並不是群體性的記憶出錯,而是平行世界產生了交匯,使得部分人的記憶出現了融合。

雖然這個說法聽起來很科幻,但是因為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所以確實有可能存在平行宇宙,這種猜想也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認可,而這件事情也就是「曼德拉效應」的由來。

隨著「曼德拉效應」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關注,許多類似的事情也漸漸被人們所發現,比如「愛我中華歌詞事件」。

《愛我中華》這首歌的傳唱度非常高,可能許多人下意識唱得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但歌曲的實際歌詞卻並不是「五十六個民族」,而是「五十六個星座」。

根據一項不完全調查,參與調查的人中有60%的人記得歌詞是「民族」,而不是正確的「星座」。這是為什麼呢?真的是群體性記憶出錯嗎?

再比如法國一個非常著名的雕塑——《沉思者》。在很多人的記憶中《沉思者》是手握拳抵著額頭,但實際上他卻是平託著下巴的。

在一些遊客所拍攝的照片中能夠看到,旁邊的《沉思者》明明是平託著下巴,但模仿者卻是手握拳抵著額頭。為什麼人們會在雕像面前模仿一個錯誤的姿勢?難道僅僅是因為記錯了嗎?

類似的例子還有「具」字。許多人表示自己記憶中的「具」字裡面是兩橫,從小老師就是這麼教的,可突然有一天發現裡面變成三橫了,這太奇怪了。

所以,正是因為這一系列難以解釋的現象,許多人認為有某種力量正在篡改人類的記憶,或者此時有一個平行宇宙正在和我們當前所在的宇宙融合。

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有人在篡改人類的記憶嗎?如果沒有,這些曼德拉效應的事件又該如何科學地進行解釋呢?可能很多人不相信。

事實上,曼德拉效應就算真的存在,也不是文中提到的三個例子能夠證明的,因為它們都能夠用科學進行解釋,比如《愛我中華》的歌詞。

一般來說,我們記歌詞並不是單純地將歌詞死背下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腦補加耳燻目染,只有一些關鍵詞句記得非常清楚。

再加上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知識深入人心,所以當我們在記憶《愛我中華》歌詞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將其中不熟悉的「星座」,腦補成為我們熟悉的「民族」。

再比如經典的曼德拉事件。由於曼德拉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時,幾乎都是花白的頭髮和花白的鬍鬚, 這會使人下意識聯想到衰老和死亡。

所以當曼德拉長時間不出現在公共視野中時,許多人會認為他已經去世了,因此當他的死訊真的傳來時,才會讓人產生了一種早已去世的錯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科學界主流認為曼德拉效應只是一種簡單的心理暗示,或者是一種以訛傳訛的獵奇心理。

美國著名心理專家約翰·保羅·加裡森(John Paul Garrisone)認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曼德拉效應」,它只是有心之人捏造出來的謊言。

但許多人對此看法並不認同,他們認為曼德拉效應是真實存在的,因為產生曼德拉效應的人身處地球各處,他們在沒有任何交流的情況下,描述出的內容卻是相同的,這根本不是捏造能夠解釋的。

所以它的形成原因肯定遠比科學家想像中的複雜,甚至從某種角度來看,它的存在可能就是對平行宇宙最好的證明。

你認為「曼德拉效應」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呢?歡迎在下方分享你的經歷和看法。

相關焦點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人類記憶被誰篡改了?你是否遇到過?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這樣感覺,自己目前所經歷的事情仿佛在其他世界經歷過,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差,仿佛自己的大腦中所記住的東西,和現實中出現了偏差,大家都認為是自己的記憶力出現了問題,或許是因為手機的出現,讓我們每天和手機接觸,時間久了記憶力越來越差,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萬一人類的記憶被他人給篡改了呢
  • 人類的記憶被不斷的篡改?科學家: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
    其實在科學家們看來,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和著名的曼德拉效應有關,通俗來說就是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和史實不相符。據了解,最早提出曼德拉效應的是一位來自美國的超能力研究者,她發現在她的記憶中,南非的總統曼德拉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死亡了。
  • 人類的記憶正被篡改?為什麼「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
    所以我們只有對那些我們經歷過或者說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才會有記憶,但是「曼德拉效應」卻和這個解釋相悖,而且據調查,隨著時代的發展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難不成是人類的記憶被篡改了嗎?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 人類的記憶正被篡改?為什麼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
    所以我們只有對那些我們經歷過或者說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才會有記憶,但是「曼德拉效應」卻和這個解釋相悖,而且據調查,隨著時代的發展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難不成是人類的記憶被篡改了嗎?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你的記憶真的是你自己經歷的嗎?
    曼德拉是誰 曼德拉全名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出生於1918年7月18日,2013年12月5日逝世。1994年-1999年出任南非總統,是第一位黑人總統,被人們稱為「南非國父」。曼德拉曾因積極地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被南非法院以密謀推翻政府等罪名將他拘捕入獄。
  • 你們有沒有感覺到,記憶被人動了手腳?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了!
    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當我們在生活中經歷或許看到某件事的時候,那麼就會在記憶中留下痕跡。然而你們有沒有感覺到,有很多記憶中的事情在現實中並不一樣。比如在很多人的記憶中,法國著名的沉思者雕像是用手握拳,然後扶著額頭。
  • 社會群體性記憶被篡改——詭異的曼德拉效應
    80年代初就病死在牢房之中,他們還認為,曼德拉去世後有過一個盛大的葬禮,許多重要人物都參加了,還為曼德拉的離去感到悲傷甚至哭泣。但,事實上,曼德拉是在2013年,因為肺部感染,幾經醫治無效,與當年12月,在自己家中才去世的,享年95歲。後來這種集體性記憶錯誤現象,逐漸被科學家所關注,並命名為「曼德拉效應」。在你的記憶當中,86版《西遊記》裡是否有「下油鍋」的片段?
  • 為什麼會出現神奇的「曼德拉效應」?
    然而,世間依舊存在許多未解之謎,有的甚至連科學都無法解釋,尤其是關於人類科學所能探知之外的事物,多維空間和人類記憶的先河,都是很難用科學來解釋的,這就要關乎到一種很奇妙的定律「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是一種對人類記憶進行了篡改的奇怪記憶效應。主要是一些人類本身的記憶突然間遭到難以言喻的錯誤認定,也就是記憶深處的遺失。
  • 曼德拉效應-殘存證據收集
    「集體性記憶錯亂」,是曼德拉效應的大概意思。 這個名詞無數讀者朋友都已知曉,這裡幾句帶過:曼德拉2013年逝世,而無數人記得其80年代已死,並表示自己明確看過相關新聞和葬禮錄像等等。曼德拉的死帶出這一連串的集體記憶錯亂,後來類似的這種現象統稱為「曼德拉效應」。
  • 是誰篡改了我們的記憶?
    經調查發現,80%網友的記憶中歌詞都是「民族」,而非「星座」。 這種集體記憶發生錯亂的現象,就是——曼德拉效應。 曼德拉效應的提出 THE BEGIN
  • 記憶為什麼會出現偏差?曼德拉效應的背後,或是宇宙的秘密!
    記憶為什麼會出現偏差?曼德拉效應的背後,或是宇宙的秘密!也有人認為,並不是自己的記憶出現了問題,而是由某些其他的原因導致整個時空出現了扭曲,在科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曼德拉效應,那麼這種效應是如何出現的呢?它為什麼被稱為曼德拉效應呢?其實這和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曼德拉有非常大的關係。
  • 難道我們自己的記憶被篡改了?
    難道我們自己記憶被篡改了?口字旁的當消失了,大家發現了嗎?口字旁的當打不出來了但是在我們的記憶中這個詞是真實存在的,叮噹貓鈴兒小叮噹有人說是漢語規範化後被刪除的,但是網友翻出一本1989年的漢語字典,竟然也找不到這個詞。
  • 60億人記憶被集體篡改或許與之有關
    讓我們先來看看世界上另一個神奇的現象: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最初是由一位研究超自然現象的「超能力研究者」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提出的。她發現,她與身邊的許多人一樣,記憶中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中死亡」,但現實中曼德拉不但沒有在20世紀80年代死去,還當上南非總統,直至2013年才逝世。
  • 曼德拉效應又出現了,口字旁的當為什麼打不出來?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呢?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因一個人引發的效應而已,他就是南非總統曼德拉,在2013年逝世,然而在逝世報導出來之後,很多網友都懵了,因為他們記憶中,曼德拉早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逝世,而且還記得當時逝世時宏大的葬禮,甚至記得逝世後曼德拉遺孀在葬禮上發表的演講,於是這種違背事實的大眾群體記憶混亂,被稱為了「曼德拉效應」。
  • 可怕的曼德拉效應,以及雙縫實驗
    2013年,曼德拉在約翰尼斯堡去世,享年95歲。 新聞一經發布,世界各地有不少人接近崩潰,因為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金融出現大量混亂。 也因此,人們將這種群體性的記憶錯亂稱為「曼德拉效應」。 那是不是只要出現了記憶錯亂,就可以稱為「曼德拉效應」呢?生活中人們時常列舉的一些事例,我更願相信只是個體的記憶錯誤,然後被擴散放大。
  • 世界是虛擬的有力證據,時空錯亂還是記憶重置,誰偷走了我的記憶
    曼德拉效應 最近幾年曼德拉效應逐漸獲得大家的注意,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呢? 2009年的時候,美國的菲安娜布梅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他發現南非的著名人權鬥士曼德拉竟然還活著,這與他的記憶完全不一樣。
  • 2012外星人入侵地球,並篡改了我們的記憶?不然這些怎麼解釋
    這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當時相信那個預言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個預言非常的荒誕,畢竟人類和地球都活得好好的,怎麼可能是世界末日呢?   再就是一些字的變化,小編相信所有人的記憶中,具和值的中間都是兩筆吧?但是實際上你仔細看,是三筆,如果一兩個人記錯還好說,但是集體記憶錯誤是不是有些可怕?
  • 曼德拉效應怎麼產生的?科學家:或和這群智商160的人有關
    曾用電線圈與基本工具,搜集大氣中的電磁波,並把它轉換為電力的神童麥克斯勞罕(Max Loughan),就認為CERN內部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實驗與曼德拉效應有很大的關係。麥克斯勞罕雖然只有十幾歲,但他對於電學的熱愛,讓他一夕之間成為美國知名人物。
  • 也許我們自己已經不是原來的自己,曼德拉效應:世界都變了嗎
    也許我們自己已經不是原來的自己,曼德拉效應:世界都變了嗎本文可能涉及到未經證實的討論科學理論,請理性對待。曼德拉效應,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的,也不知是怎麼傳開的,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見這個名詞,那麼恭喜你,你的認知會突然來到一個分叉口,並且要選擇,相信或者不相信。
  • 不是什麼曼德拉效應,是你被問題套路了!
    而實際皮卡丘的尾巴從以前到現在不管是遊戲還是動畫都是全黃色的,因此就有陰謀論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的現象稱為「曼德拉效應」,並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平行世界另一個自己折射的記憶,然而「曼德拉效應」到底存不存在不是本篇重點,本著科學的態度,重點要放在皮卡丘身上,到底是為什麼我們會誤認為皮卡丘尾尖是黑色的呢?以下是小編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