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5國道,傳說中的「中國最孤獨的公路」,最近又火了。
這回不是因為美景,而是「流了血」,遭到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的「批鬥」。
每年7、8月,大家都按捺不住內心出去浪的小宇宙,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出行欲望尤甚。現在國內疫情緩和,來啊,出去浪啊,結果出了事。
網紅公路「流量」變「流血」,這個鍋該誰來背?
01
用生命打卡,玩還是玩命
人類為了「優雅」打卡更多的風景總是不遺餘力,驅車千裡,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能不使勁「作」嗎?
坐著、爬著、躺著,怎麼造作怎麼來,這一作,當危險來臨,稍微反應慢點,就有生命危險。
油罐車趨近,坐在路中心拍照的人一點都不想躲避,在重型貨車下虎口脫險是件值得稱道的事?父母帶著孩子在路中心玩耍,遠遠的看著車來了一點不慌,直到車輛逼近的前一秒才慌忙逃跑,車主嚇了一身冷汗,當事人還在那裡哈哈大笑。
央視評論:千萬別把「網紅」變成了「血紅」,出去玩還是安全第一。
將自己的生命當兒戲,還嚴重妨礙了普通司機的工作。
要知道U型公路並不是一條旅遊專線啊,它是青海到新疆的交通樞紐,是承擔了重要運輸工作的交通要道,是許多重大型貨車的必經之地。
大型貨車本來就噸位重、速度快、盲區又大,萬一遇到特殊情況沒來得及剎車,出了事該誰負責?
隨著各路旅行團及驢友的宣傳,網紅公路知名度越來越高,公路事故也越來越多。從2018年至今,這裡已經發生了8起因拍照而導致的車禍。
今年以來這條道路上更是每天都有違法行為發生,基本上平均每天30起左右,多的時候可達百起。
由於這段路深處柴達木盆地腹部,相距格爾木、德令哈市區近百餘公裡,一旦有交通事故,救援難度很大。
為了避免危險發生,這段路上已經樹立了警示牌,還有專門的交警在此路段巡查,及時制止遊客的危險行為。
但遊客也是「聰明」,和警察打起了遊擊:遠遠看見了警車,趕緊躲起來,警察走了,再偷溜出來繼續拍。遊客之間也是相互幫忙「放哨」,為了拍照真是十八般武藝齊上陣。
吸引遊客打卡的是景,更是路。G315國道異常筆直,乾脆得沒有一絲彎彎繞繞,延展到天際,路的盡頭還是路,四周的風景蒼涼中帶著韌勁。
實際上要在如此荒涼的沙漠戈壁中修建這樣一條壯美的公路,頭戴安全帽的建造者們可謂付出了心力。
02
G315國道,無敵是多麼寂寞
G315國道號稱中國版的「66號公路」,公路筆直,網紅「U形」路段更是高聳通天。從青海一路向西,沿中國第一神山崑崙山脈東西走向,穿越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途徑阿爾金山與羅布泊兩大無人區最終到達新疆喀什,全長3063千米。
這條號稱「最孤獨的公路」,沿途人跡罕至,無水無電無信號,風景是美的,路卻是孤獨的,而戴著安全帽的建造者的修路之旅,也是不那麼快活的。
數位化建築時代,對於有著豐富建造經驗、意志力驚人的工友來說,在施工過程中,需要解決高海拔缺氧、淡水資源匱乏、沙塵暴頻發的問題,還得將野生動物保護考慮進去。
「流動」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號稱「死亡之海」,如果不對公路進行維護的話,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會被黃沙覆蓋起來。為了解決道路的維護問題,科研人員總結出了「遠防、中治、近固」的方法。
在路邊上風側幾百米處設立與路基等長、高1.5米的纖維網沙帳,相當於「擋風牆」;「中治」就是設置填充式的防風沙袋,對沿線的沙土起壓覆作用;「近固」則是在路基兩側邊坡上採用碎石土包封,讓沙子不外漏。
數位化建築時代,施工人員還在道路兩旁栽種蘆葦柵欄、蘆葦方格。漫漫黃沙之中,推土機成梯隊排開縱橫往返,推沙開路,留下一道道筆直的軌跡。
為避免流動風沙淹沒,路基通常都要修築得比周圍地形高些,若遇到「漏網之沙」,只有依靠養路工人清理維護了。
技術都有,但水源又是個難題,沙漠中最缺的還是水!戴著安全帽的技術人員會通過衛星地圖,去植被豐富地勢又比較低的地方尋找水源。若實在沒有辦法,就需修建專門的拉水便道,從最近的市鎮拉運自來水。
G315國道途經無人區,那兒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為了保護動物遷徙,建造者們還為野生動物修建了過道橋涵、環保隔離柵欄及大量的野生動物飲水點,儘量減少對它們生存環境的影響。
03
感動於景,更感動於路
從極其難行的荒地石子路,到可一路狂奔的柏油路,建造者們在這茫茫沙漠戈壁中忙進忙出,建造出這樣一條孤獨壯美之路。
知乎上有個話題「中國有哪些絕美的公路?」有一個高贊回答講到G315時說,「我只差三個省就跑遍全國了,但是在這裡第一次被道路本身所感動。」
感動於公路周遭的美景,也感動於戴著安全帽的建造者日復一日的辛勞。
其實世間有許多美景,即便拍照也難以拍出它美貌的萬分之一,正如G315國道。我們只有親歷,才會「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我們感嘆、敬畏之餘,不應該為了拍照以身犯險。不妨嘗試將美景記在心裡,成為日後想起來動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