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後,市場上又驚現共享床鋪。但怎麼看,這所謂的"共享床鋪"其實就是升級版的「膠囊旅館」,只是掛上了「共享」招牌,迎合共享經濟的潮流。
據了解,近日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出現了「共享睡眠艙」服務,費裡面有恆溫空調、小風扇、Wi-Fi、插座。這種「共享睡眠艙」需要掃碼才能進入,關起艙門自動鎖緊。入住可免費領取床品——太空毯、一次性床單、一次性枕巾和溼紙巾。艙內床約為2米長,1.2米寬。功能齊全,有「太空藍」裝飾燈、電源接頭、USB接口,還有一個風速調節旋鈕,可以調節艙內進風量大小。用方面高峰階段10元/半小時,非高峰階段6元/半小時,每天最高58元封頂。此外還能包月,388元/月,指定艙的話588/月。
據媒體報導,目前各地「共享床鋪」大都正常營業,中關村創業公社的一處「享睡空間」被警方查封,且原因不明。
業內人士猜測稱,這種基於「小旅館」模式升級的網際網路+產品,沒有任何一家「共享床鋪」對外公布過是否具有相關的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衛生手續,相關工商局的許可,因而被查封,理論上,一家旅店要想正式營業,必須走完消防、衛生、工商、公安等一系列審批流程的,但是,搭上共享經濟的「共享床鋪」是否也要接受這樣的監管,尚未有具體的相關條例。各地自有自己應對的方法。
「共享床鋪」雖說搭乘了共享經濟的便車,暫時避開了一些監管部門的監管,但若就此它屬於共享經濟的一名成員略顯勉強。「共享型經濟」是將個體所擁有的作為一種沉沒成本的閒置資源進行社會化利用。比如說像是單車、充電寶、雨傘這類用品,是人人都有的,但是由於各種緣由不能隨帶隨行,而共享經濟將這些需求通過共享平臺暫時性地從供給者給消費者授予使用權,即重複利用了閒置物品,又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才體現出共享經濟優越性。
但這所謂的"共享床鋪"自帶的旅館性質,讓人難以辨別它與和傳統意義上的旅館酒店有多大的區別。不過相比傳統酒店,這些「共享床鋪」價格還是很有優勢的。或許「共享床鋪」可以視為對酒店業的一個補充,滿足一些特殊群體的消費需求。
來源:電商報
作者:路遙
文章由電商報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