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母親講,八九十年代,國家為了控制人口的急速增長,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
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孩子,如果生二胎就得罰款,一次兩萬甚至更多,這筆錢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可以說是一筆巨款。
於是情急之下,很多懷著二胎、三胎的孕婦被連夜偷偷地送到遠房親戚家,等孩子生下來後再回去。
有的實在沒辦法,孕婦就直接躲在家中,整天不出門,政府人員上門檢查。
如果沒被發現,也就作罷,如果不幸被查出,不是被強行送到衛生所去打胎,就是直接被罰款。
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很多家庭逐漸接受了只能生一胎的現實。這一事實面臨的問題就是,夫妻同房時要做好避孕措施。
那個年代保險套還沒有廣泛普及,加上價錢比較貴,很少有人使用。避孕藥的話,吃多了對身體造成的副作用又很大.
因此,絕大部女性最終選擇了這樣的方式——在體內安裝節育環。
王女士就是最早趕上了計劃生育的母親之一,她還清楚地記得30年前生完女兒後沒幾個月,街道辦的婦女主任就開始挨家挨戶宣傳"少生少育"的政策,也就是在那時候,她再三考慮,最終去衛生所上了節育環。
如今快60歲的她,如果不是因為覺察到身體的異樣,應該永遠都不會想起體內還有這麼一個小物件存在著。
上環會有"後遺症"?30年過去了,第1批"上環"的媽媽現狀如何
王女士那幾天一直覺得身體不太舒服,總感覺腰骶部脹痛,陰道處還時不時有血流出,腹部也有隱隱作痛的感覺。
王女士感到不正常,因為兩年前她就已經絕經了。恐慌下,她戰戰兢兢來到醫院婦產科,諮詢了專業醫師,才找到了問題的根源——30年前放置在體內的節育環引起的。
因為王女士絕經後沒及時取出,絕經後女性雌激素水平會逐漸下降,子宮會漸漸萎縮,子宮口變緊,子宮肌肉越來越薄.
對於上了環的人來說,節育環在體內,大小不會變化,反而會逐漸嵌入到子宮肌壁上,慢慢長進肉裡面,時間長了之後,陰道就會發炎,出現流血等症狀。
後來王女士在醫師的幫助下,順利地取出節育環,她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
國家人口計生委對節育器避孕案例調查報告顯示:宮內節育器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下降,雖然宮內節育器避孕有效率明顯提高,品種也有所增加,但是副反應(出血、感染、腹痛、腰疼)卻沒有下降。
上環雖然能有效避孕,但對女性的身體也有著較大的副作用,具體有哪些呢?
1、 月經期出血量增大
宮腔中剛上節育環,需要有適應的過程,因此很有可能造成月經期間有異常出血、月經量增多的情況出現,甚至還會有月經淋漓不止的現象。
不同的人出現的症狀會有所不同,有的人是肚子經常痛,月經滴滴答答乾淨不了;有的人則是出現腰酸腹痛的問題,幹活吃力不方便等等。
如果上環後出現此類情況,要儘快到醫院檢查,看下問題是否出在節育環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或者節育環的質量不合格,又或者是自己的身體素質導致不能上環等因素上面,那麼最好是先取下來。
2、 白帶增多
子宮內突然出現一個小東西,很容易引起身體各方面的不適,比如白帶增多就是其中一種,如果安放的還是帶有尾絲的避孕環,白帶增多的現象可能會更為嚴重。
3、 經期發熱
節育環在體內,可能會出現經期發熱的症狀,熱度可高達39攝氏度,並且經常伴有小腹脹痛、膿帶的症狀。另外,節育環放得時間太長的話,還容易引起盆腔結締組織炎症。
4、 引發宮外孕
如果上了節育環的人,一定要時刻小心謹慎,日常生活中不能有劇烈運動,否則節育環很容易意外脫落或者位置發生移動,導致意外懷孕,而且有可能是宮外孕。因此建議每年做一次婦科體檢,做B超時順便檢查一下避孕環的位置,以防出現差錯。
另外,已經上環很長時間的女性,在絕經後要及時取出,否則產生的副作用會更大,節育環長進肉裡面,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後遺症,比如腰酸、腹痛、流血等等,甚至出現陰道子宮炎症等問題。
大家如果還有和避孕有關的知識,都可以在後臺給我們留言,大家一起討論,為女性健康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