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作為冰雪旅遊重要元素之一滑雪場中的業態和產品組成,雪場培訓或滑雪學校一直是遊客從初體驗者到成為滑雪愛好者的重要「轉換器」。隨著北京冬奧會臨近,國內冰雪旅遊目的地的雪場數量和滑雪人數不斷增長,滑雪體驗和滑雪水平的提升成為遊客乃至大眾重要的關注點。
因此,在冰雪旅遊市場發展過程中,人們對優質滑雪課程和滑雪教練的需求正持續增加,這直接成為了冰雪旅遊目的地中滑雪場培訓類業態提升的動力,各滑雪培訓學校紛紛完善架構,引進國外成熟的滑雪教學與培訓體系,形成飛速發展格局。
攝圖網
冰雪旅遊熱,專業滑雪培訓受追捧
2020年年底,在北京密雲某滑雪場上,一群技術嫻熟的「鬥篷娃」頗為引人注目,他們幾乎100%可以以非犁式的滑行方式過門,競爭也頗為激烈。雪場除配有兩條坡度各異的兒童滑雪練習道,並且配比增加了眾多面向兒童滑雪的專業指導員。而這背後,正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和龐大的人群。
據雪場負責人介紹,這些可愛的「鬥篷娃」,他們或是最早嘗鮮滑雪運動的雪一代,或是陪著寶貝來玩,但自己上了癮的「老頑童」「大頑童」。但不可否認的是,滑雪是冬季旅遊的重要內容,在北京冬奧會帶動下,滑雪愛好者正從單純的娛雪嬉雪向深度學習滑雪轉變。
數據顯示,2018-2019冰雪季中國冰雪旅遊人數為2.24億人次,冰雪旅遊收入約為3860億元,分別比2017-2018冰雪季增長13.7%、17.1%,冰雪旅遊維持快速增長勢頭。2018-2019冰雪季中國冰雪旅遊人均消費為1734元,2018年中國國內人均旅遊消費為926元,冰雪旅遊是國內旅遊人均消費的1.87倍,冰雪旅遊的內需拉動能力突出。
人們的滑雪興趣一旦養成,對於滑雪培訓的進階需求也將是持續性的。滑雪過程中,摔傷、扭傷、凍傷,甚至骨折等受傷行為並不少見,為減少因動作不規範導致的受傷行為,提升滑雪技術,系統的學習與教練正確的指導成為各滑雪主題類旅遊產品和目的地的重要組成。
另一方面,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初級滑雪市場,滑雪教練和滑雪學校提供的滑雪服務的好壞直接關係著滑雪愛好者對滑雪體驗的評價,專業的滑雪培訓能夠起到擴大滑雪市場份額的重要作用。
因此從一開始,滑雪學校就是雪場中的常規配套。
「滑雪學校的收入在雪場總營收的比例自開業之初起一直保持著增長趨勢,這反映出嬉雪人群在持續向滑雪人群轉化,滑雪者的粘性在持續增強。」 某冰雪旅遊綜合體品牌旗下的滑雪學校負責人表示。
作為一項生存技能,滑雪本身的價格並不高昂,不過,專業的滑雪學校因包含保險、醫療、滑雪器材維護、滑雪設施維護等多方保障,相對普通教學體系,課程價格偏貴(見下表太舞滑雪學院、亞布力滑雪場滑雪課程價格)。
全國滑雪學校概覽
在中國的北方,滑雪這項活動已經成為主流的冬季旅遊項目。《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9)》統計,全國範圍內已經興起了770個大大小小的滑雪場。
而滑雪學校大多與雪場密不可分,全國範圍內的滑雪學校也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周邊雪場、東北地區等大型雪場。數據顯示,2019年初,北京市冰雪特色學校數量已經達到100所,如今,這個數字的增長愈加快速。
在經營模式上,滑雪學校主要分為兩種類型:
1、滑雪學校為雪場自有,如松花湖滑雪學校、萬龍滑雪學校、亞布力滑雪學校、白清寨滑雪學校等,經營產生的利潤逐年佔據雪場更大營收比例。這一模式成為當下滑雪學校的主流。
這種模式下,滑雪學校課程由雪場針對不同客群規定,基本分為單板與雙板初級、中級、高級以及vip課程,有個別滑雪學校設有野雪培訓,教學模式則分為一對一、一對多。
2、社會滑雪機構與雪場合作推出的滑雪學校,如郝世花滑雪學校、魔法學院滑雪學校等,在多個雪場以合作運營、委託管理、品牌加盟的形式開展滑雪教學和運營管理合作。
這種模式下的雪場以模式化的教學課程為主,相比於雪場配備的滑雪學校,更加注重專業性。以魔法學院滑雪學校為例,其引進了美國PSIA-AASI單板、雙板、兒童滑雪教學體系,並按照PSIA-AASI單板、雙板、兒童、自由式滑雪教學大綱進行授課並對學員認證。
該認證模式正逐漸被滑雪場學習,作為滑雪學校的創新模式。
「滑雪學校設立滑雪證書等獎項值得鼓勵,既可以讓滑雪愛好者對自己的滑雪水平有清晰認知,幫助滑雪愛好者選擇適合自己的雪道,避免安全事故發生,也對全國的大眾滑雪愛好者的滑雪等級有更加清晰的界定;同時,滑雪標準也會明確滑雪愛好者的滑雪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快速提升水平。」某滑雪行業業內人士說。
作為一個完整的滑雪學校,收費水平、滑雪教練、滑雪設備都是參加滑雪學校的重要因素,教練的優劣更直接影響著冰雪旅遊市場的規範化發展。
在中國滑雪學校內,滑雪教練基本普遍擁有的是國家級滑雪職業資格證書,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少數會額外擁有國外頒發的PSIA-AASI滑雪教練執照等。
「中國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滑雪)證書是滑雪指導員在雪場任職的資質條件,很多國外認證的資質也在全國各大雪場也開展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滑雪指導員學習的經歷,各大雪場和滑雪學校對國外證書的重視程度各不相同,目前來看,中國的滑雪學校對滑雪教練的資格認證以國家職業資格鑑定為準。」某滑雪學校負責人說。
在正規雪場,對滑雪教練的要求也會更多,某在職教練表示,為讓教練快速適應雪場環境和學校規定,滑雪學校會在教練上崗後進行為期一周的培訓,也體現了正規滑雪學校的規範性。
據該教練介紹,他並不是雪場內滑雪學校的專職教練,而是歸與雪場合作的滑雪俱樂部管轄,而目前,這種第三方合作的滑雪教練員多數在大型雪場可以看到。
業內人士表示,這也是一種特殊的經營思路,與第三方俱樂部合作的大多是大型滑雪學校,中小型雪場比較少有,一方面是中小型雪場對教練的需求較少,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外人參與學校的日常經營工作。
當前各大滑雪學校正積極引進國外滑雪教學體系以及教練資格體系,進行本土化轉化,如萬龍紅花梁、郝世花採用紐西蘭教學模式,松花湖採用瑞士體系、魔法學院採用美國滑雪教學體系、黑龍江亞布力滑雪場採用奧地利滑雪教學體系等。
為提升學校教學水平,中國的滑雪學校也會委派教練不定時地去往國外進行學習,深度學習當地滑雪教學體系,國外優秀指導員也會來到中國對教練進行滑雪教學培訓。
滑雪+研學旅行熱度飆升,滑雪學校任重道遠
滑雪學校除了應對平時的滑雪教學,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是迎接冬令營的孩子們。除「自主招生」外,大量滑雪學校會與專業的研學機構合作,面向中小學生招生,開展冬令營活動。
據某研學旅行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冬奧會的大背景下,學校都會鼓勵孩子參與冰雪運動,而且滑雪也利於孩子鍛鍊身體。像今年機構就和北京的八達嶺、延慶等雪場共同推出了冬令營活動,在6天5夜的營地主題活動中,除了滑雪,老師還會帶學生進行一些嬉雪玩雪活動。
「在滑雪場內開展的冬令營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們近距離親近冰雪,另一方面,也好對學生進行管理,讓學生們身心愉悅。」該負責人說。
以隸屬於瀋陽體育學院的白清寨滑雪學校為例,其主要面向滑雪愛好者和6-16歲的冬令營學生進行教學,近些年滑雪學校的收入持續增加,更能帶動每年一千餘人的青少年滑雪冬令營活動。
在2018-2019雪季中,親子成長營、兒童冬令營滑雪教學備受各大滑雪學校推崇,並模仿國外設置徽章等級,通過一些滑雪競技比賽來檢驗兒童學習成果。「實際上,參加冬令營的孩子雖然多,但一般還是以強身健體、體驗冰雪為主,真正成為專業選手的並不多,但即使這樣,還是為冰雪旅遊市場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原動力。」某滑雪學校負責人透露。
雖然冰雪旅遊人群和滑雪學校系統學習的人數正快速攀升,但留存率卻不高——有數據顯示,在中國的滑雪人群裡,有72%的人是一次性體驗者,人均滑雪次數不過才1.6次。
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滑雪學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對滑雪學校來說,除豐富滑雪學校的教學課程,架構的完善、辦學質量與知名度的提高也尤為重要,某業內人士表示,滑雪學校應該在學習西方先進教學體系的同時,從中發掘出適合中國的獨有教學體系,在這過程中,不僅需要滑雪學校積極投入,也需要滑雪行業共同發力。
在北京冬奧會的引領下,冰雪旅遊市場真正迎來快速發展,而因為有了滑雪學校,「3億人上冰雪」將不再是一個口號一個夢想,而會儘早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