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雄獅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為何還會面臨諸多死亡的威脅?

2020-12-15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非洲雄獅是處於非洲大草原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它們以龐大的身軀、快速的奔跑、強大的撕咬、密切的合作,成為非洲捕獵能力最強的食肉動物,這種能力要甩出位於第二的斑鬣狗遠遠一條街。但是,即使是戰鬥力強大的非洲雄獅,也免不了死亡的自然規律,一方面生死病死是宇宙萬物誰都逃脫不了的法則,另一方面是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它們在生存過程中面臨著多種死亡的威脅。

首先,非洲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特點決定了獅群不能大面積地擴張。世界上的任何一個生態系統,如果想要維持平衡,其實都需要物質和能量的相對穩定輸入和輸出,生產者、初級消費者和次級消費者、分解者都在這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任何一環出現問題,整個系統都將出現紊亂。而且對於生物的食物鏈來說,遵循著「能量金字塔」的原則,越是處於食物鏈上層的動物,從食物中獲取的能量轉化效率就越低,這就從根本上註定了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其種群數量不可能無限制地增長。

非洲大草原的氣候類型為典型的熱帶草原氣候,旱季和雨季分明,植物的生長隨著降雨量的多少呈現截然不同的生存狀態,而許多食草動物在植物豐盛和枯竭的轉換過程中,形成了定期遷徙的習慣,包括獅子在內的絕大多數食肉動物,也會隨著食草動物的遷徙而經常變換棲息區域,這就使得一些獅子面臨著食物短缺、體力跟不上以及相互競爭食物等問題,特別對於那些年老力衰的雄獅來說,所受到的挑戰會更大。

第二,獅群領導者的殘酷競爭。獅子雖然是群居動物,但是一個獅群中只有1個獅王,在獅群中佔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那些剛出生的小雄獅,在被母獅養育到2歲左右時,就會被獅群所驅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一方面是獅王的絕對統治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鍛鍊小雄獅的生存能力,使其在嚴酷的環境中能夠真正成長起來,這是獅子長期進化所選擇的一種結果。

被驅逐出去的小雄獅於是就成為了流浪雄獅,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一些流浪雄獅會結成「聯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捕獵效率來維持生存和生長的需要。待這些雄獅長大成年之後,就會分別對其它獅群中的「老雄獅」進行挑戰,一旦挑戰成功,則會代替原來的獅王位置領導整個獅群。在與獅王搏鬥的過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即便老獅王或者挑戰者沒有立即死亡,也會身受重傷,從而需要經受更加嚴酷的生存挑戰,很多雄獅在此過程中被無情地淘汰了。

第三,被捕獵對象所傷。非洲雄獅的捕獵對象十分廣泛,不但包括小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更多的是獵取體型較大的動物,比如食肉的尼羅鱷,雜食性的河馬、犀牛,食草類的野牛、羚羊、斑馬、非洲水牛、長頸鹿、大象等。對於非洲水牛、野牛和大象等體型特別龐大的動物來說,它們也不甘心被雄獅輕易地吃掉,有時迫不得已會與雄獅拉開架勢大幹一場,雖然結局十有八九會淪為獅子的美餐,但是獅子贏得也不會太輕鬆。特別是擁有較長犄角的非洲水牛和巨大象牙的大象來說,也會有一定的機率造成獅子身體的傷害,偶爾還會直接用長角貫穿獅子的身體,所以非洲雄獅在捕獵時最大的對手,往往是這些體型龐大的食草動物。

第四,被人類無情地捕殺。要各種利益的趨勢下,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捕殺強度居高不下,位於非洲大草原的獅子也不能倖免,同時加上棲息環境的破壞,食物來源的短缺,諸如開普獅等一些非洲獅種類已經慢慢滅絕了,現存的獅群數量也大大減少,據有關機構統計,非洲獅在過去的20年間,其數量銳減了五成。而非洲雄獅數量的減少,會波及種群的生存狀態,特別是獅王被捕殺之後,新獅王上位後,會殘忍地將原有獅王的後代一一咬死,整個獅群的質量會逐漸地下降,甚至逐漸消失。

以上四個方面,是非洲雄獅成長過程中,所主要面臨關乎生死的重要挑戰,也是造成雄獅普遍年齡不大、數量不多的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老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為何有時還會被貓頭鷹捕食?
    但是,我們有時也會看到貓頭鷹抓捕老鷹的情景,這抓捕的對象可不是什麼老鷹的幼仔,而是實打實的成年老鷹個體,那麼看上去溫順的貓頭鷹,為何會抓捕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老鷹呢?老鷹隸屬於鳥綱隼形目鷹科,它是鷹科眾多種動物的統稱,包括我們俗稱的鷹、隼、雕、鷲等,從生物學分類上,一共可以分為雕亞科、鳶亞科、鷹亞科、亞科、禿鷲亞科等9個亞科。
  • 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非洲草原食物鏈的頂端
    非洲獅 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非洲草原食物鏈的頂端,雄獅一頭長長的鬃毛,頗有王者風範。成群的非洲獅甚至可以獵殺未成年的落單大象。 作為非洲草原上最為強大的獵食者,非洲獅自然有能力坐上非洲五霸的位置,然而即便是它與後邊幾位比起來,也不得不甘拜下風,屈居第五。 第四: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是非洲草原上的代表性物種,黑壓壓的一群非洲水牛,擁有著碾碎一切的力量。
  • 老鷹明明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為什麼有時還會被貓頭鷹所捕食?
    但是,我們有時也會看到貓頭鷹抓捕老鷹的情景,這抓捕的對象可不是什麼老鷹的幼仔,而是實打實的成年老鷹個體,那麼看上去溫順的貓頭鷹,為何會抓捕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老鷹呢? 不同亞科的老鷹,其體型大小、分布範圍、生活習性、食物類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但是從總體上看,無論是體型很大的金雕,還是體型僅有大貓大小的遊隼,都屬於肉食性動物,在身體特徵上除了引以為傲的翅膀外,還有敏銳的視覺、聽覺和嗅覺,因此老鷹的警覺性很強,鎖定目標獵物的能力也非常出色,再加上它們的性情也非常兇猛,使得它們基本上都能成為所在區域天空的霸主,成為食物鏈頂端的存在。
  • 非洲草原象在非洲真的是無敵的存在嗎?它在食物鏈中處於什麼位置
    非洲草原象是非洲象屬下體型最大的一種,比非洲森林象要大20%左右,比亞洲象更是大了30%左右。作為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非洲草原象在其生存的領域中沒有天敵。那麼,沒有天敵就代表無敵嗎?它在食物鏈中處於什麼位置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那麼處在食物鏈頂端的是哪些呢?
    眾所周知,非洲大陸在世界一向被稱為天然動物園,據統計,生活在非洲草原的動物達到200多種,只是大型哺乳動物數量就達到了700-800萬頭。那麼非洲草原的野生動物,哪些是處在食物鏈頂端的呢?1.非洲獅非洲獅中國古稱狻猊,相傳為龍之九子之一,是非洲最大的貓科動物,一般是群居,也是典型的母系氏族,在家族中雌性獅子負責打獵和生育,在獅子家族中站主導地位。雄獅負責領地的爭奪和守護以及高難度獵物的捕獵,雖然對外兇狠,但是到家還是得乖乖的。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雌獅是很少見的不排斥非親生幼獅的一種,這在哺乳動物中非常罕見。
  • 貨真價實「非洲二哥」,雄獅也不敢惹它,網友:非洲最噁心的動物
    在非洲草原最興奮的就是看到獅子了,它絕對是非洲動物裡食物鏈的頂端了,獅子是成群而行的,獅群有著自己的分工,雄獅要搶奪領地保護獅群,雌獅要捕獵食物,這也是它為什麼是非洲草原的霸主與王者。而這裡要講的是「非洲二哥」——鬣狗,說它是非洲二哥絕對是實至名歸,鬣狗體積不大,是中等體型,但數量卻很多,它是群居動物,非常喜歡聚眾鬧事,很多時候是根本不怕「一哥」獅子的,常常搶劫獅子的食物。鬣狗也非常醜陋,其走路與奔跑都非常難看,吃相更是像惡鬼一般,這也是很多人不喜歡它的原因之一。
  • 非洲雄獅和東北虎誰的戰鬥力強,獅子能殺死老虎嗎?
    從體型上講,非洲雄獅平均體重是188.4千克,雌獅平均為133千克,而東北虎雄性體重平均為250千克,雌性平均為170千克。 咬合力:非洲雄獅的咬合力最大可達到450千克,但老虎的咬合力最高可達到500千克。 綜合以上因素,當非洲雄獅遇到東北虎時,非洲雄獅並沒有勝算。不過由於非洲雄獅大多組團活動,而東北虎是獨行俠,如果以多欺少,非洲雄獅還是佔有很大的優勢。
  • 獅群發生內鬥,年邁老雄獅無力壓制「後宮」,被母獅圍攻
    在動物世界中,獅子無疑是強大的帶名詞,他們是食物鏈頂端的強者,在已知的陸地肉食類動物中,也就老虎能夠和它們一較高下。而獅子又是一種群居的動物,因此貌似沒有哪種陸地動物能夠和它們抗衡。獅子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也出現於灌木和旱林,而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了。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動物世界中介紹的獅子一般都是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獅子雖然是群居動物,但是並不代表它們都是和平相處生活在一起,而是有著族群劃分的。通常情況是一隻雄獅領導一群雌獅,然後劃分一定的領地範圍,然後進行群居狩獵。
  • 當年什麼都敢吃的貝爺,「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為何突然消失了?
    導語:當年什麼都敢吃的貝爺,「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為何突然消失了? 因其在探索頻道主持節目《荒野求生》中所食用的東西太過驚人,而被冠以「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的稱號。而且也是因為這個節目,導致貝爺聲名大噪,而且還是在全球走紅。
  • 一把AK讓他們站到食物鏈頂端!
    在南蘇丹只需要一百美元就可以買到一把壓滿子彈的AK47,至於AK47在非洲的紅火程度我就不說了。妖豔的握槍姿勢現代工具的使用的確改變了非洲人的生活,從市場堆積的叢林肉就可見一斑,用傳統捕獵養家餬口的模式已經過去,非洲更喜歡這些殺傷力巨大的槍枝,效率高,威力大,即便是非洲之王獅子以及陸地之王大象都能被一把AK47發射出去的子彈送上餐桌。
  • 日本特有的貓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卻處於食物鏈頂端
    日本特有的貓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卻處於食物鏈頂端提起日本,我們很難把它和野生貓科動物聯繫起來,因為包括獅子、老虎、豹子等在內,大部分大中型貓科動物的分布區域日本都不在其列。日本僅有屈指可數的小型貓科動物分布,西表山貓就是其中一種。
  •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蛇蟲鼠蟻皆為美食,「貝爺」為何不敢吃蝙蝠
    這位被粉絲尊稱為「貝爺」的男人,一再挑戰人類的極限,從非洲沙漠到孤島、或是熱帶雨林。在貝爺的眼裡,蛇蟲鼠蟻都可以成為口中美食,因此,貝爺被稱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一旦貝爺告訴你這東西富含大量蛋白質的時候,你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貝爾1974年出生於英國懷特島本布裡奇城,年少時曾跟隨父親學習爬山和駕駛帆船,練過空手道。
  • 學英語的層次:為什麼我總是處於「食物鏈最低端」?
    學英語的層次:為什麼我總是處於「食物鏈最低端」?學英語,我為什麼總是處於「食物鏈底端」?中國多年來的英語教育很失敗,就在於那麼多人學英語那麼多年了,卻一直處於這種大眾學習法的「圈圈」裡走不出來,永遠處於英語學習「食物鏈最低端」。
  • 為何獅子喜歡群居,老虎卻喜歡獨居?
    不過,不知道大家注意過一點沒有,雖然都是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可是獅子和老虎之間的差距還是蠻大的,首先是戰鬥力方面,動物學家認為,獅子是打不過老虎的;其次,獅子喜歡群居,平均一個獅群至少有17隻左右的獅子,而老虎則是不折不扣的獨居動物,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它們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呢?獅子為何群居?
  • 虎王戴爾加上虎王查吉爾打得過非洲雄獅壞男孩聯盟嗎?
    如果是他們是在一個直徑三十米的圍欄裡,無法逃脫的話,最終是獅子最少死掉三隻,廢掉一兩隻,兩隻老虎重傷,但我敢肯定的說,沒有一個老虎會當場死亡。紀錄片中羅恩一隻虎在非洲遇見了兩頭雄獅,結果是獅子當場死了一隻,傷了一隻跑了。而羅恩雖然負傷,但並沒有致命傷。羅恩並不是東北虎,而且也是一半人工一半自然的。如果是純粹的野生東北虎,而且是兩個兄弟報團的話,戰鬥力真的不敢想像的。
  • 社會我貓鼬 非洲食物鏈大佬認識下!
    丁滿是一個快樂的「慫包」,原型是貓鼬,學名叫「狐獴」,據說,貓鼬在非洲,站在了食物鏈頂端,你信嗎?非洲有「五霸」,非洲獅、非洲豹、非洲犀牛、非洲水牛、非洲象。不過這些動物,頂多算「狠角色」,真正老謀深算的「非洲大佬」,是貓鼬。
  • 在非洲草原經常可以看到餓死的獅子,為什麼看不到餓死的老虎
    可是在遙遠的非洲大草原卻有很多餓死的獅子,可是從來沒見過餓死的老虎,這是為什麼呢?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先從獅子的生活習慣說起。在獅子的社會裡有著明確的等級制度,雄獅可以優先食用獵物,其次是母獅子,照顧幼獅的母獅和幼獅處於獅群的最底層,這種等級結構在平時獵物豐富的時候還沒有什麼,到了乾旱季節獵物短缺的時候,整個獅群都會挨餓母獅就算捕到了獵物也有可能沒有自己的份,所以捕獵的母獅一定會自己先吃飽,不捕獵的雄獅就只有挨餓的份了!
  • 一個狼群遇到非洲雄獅「諾遲聯盟」,誰的勝率更大?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有意思的原因是因為狼在非洲是沒有分布的,而「諾遲聯盟」則是一群生活在非洲的獅子,所以,狼與諾遲聯盟是沒有機會相遇的。也就是說,這是兩種跨地域的物種之間的較量。狼群在自然界中是頂級的獵食者,而非洲獅則是非洲的「草原之王」。那麼。
  • 重生非洲雄獅,地球能量突變,進化開始,我要改變獅群,亂世生存
    地球能量突變,各種變異生物來襲,人類從食物鏈頂端跌落,非洲草原也陷入了危機。而他,也在進化變異中,逐漸強大。雄獅剛開始給我的感覺是一個人進入完全是弱肉強食的社會時看到的各種各樣的事情,沒有親情,沒有愛情,沒有友情,有的只有勝者為王,贏者通吃,沒有同情和互助,只有殘忍和背叛。
  • 600斤黑熊與雄獅大戰,場面無比的激烈,鏡頭記錄精彩全過程!
    600斤黑熊與雄獅大戰,場面無比的激烈,鏡頭記錄精彩全過程!草原上的雄獅是睥睨一方的存在,它們的強大是母庸質疑的,作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很多人都會拿它和其它動物作比較,其中就包括黑熊,黑熊作為一種兇悍的陸生哺乳動物,它們同樣也站在食物鏈頂端,但黑熊和獅子似乎沒有任何交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