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華
回族,在海南傳統居住人口中屬第三大少數民族,三亞回族同胞佔海南回族人數的絕大多數,主要分布在天涯區回新和回輝兩個居委會。三亞回民的婚慶文化,外界了解得少,帶有幾份神秘色彩。出於好奇,筆者自2015年6月開始,先後探訪了四次三亞回族婚禮,並做了適當記錄,在這裡做個簡單介紹。
舉辦婚禮的前一天,男女雙方都會安排幾組漂亮的姑娘到村子裡送檳榔,這檳榔形同請柬,歡迎大家前來參加婚禮。其實,請柬早在三個月甚至半年前就已經貼在了清真寺的專用公示欄裡。三亞回族人人信仰伊斯蘭教,清真寺是回族同胞每天必去禮拜幾次的地方。
婚慶活動一般進行三到四天,最熱鬧的迎娶之日,一定會安排在周末大家都休息的時候。
第一天的安排,是在晚上「喝茶」;在這一天裡,辦喜事的雙方都會搭建涼棚,支鍋壘灶,準備果蔬,張燈結彩……晚上八時許,村子裡的人們陸陸續續前來,涼棚裡除了一種帶甜味兒的茶水外,桌子上還擺有好幾種水果和點心,而海南盛產的檳榔,則是三亞回族整個婚禮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第二天和第三天稱為「做好事」,相當於我們平常說的「行善」、「感恩」。三亞回民作為虔誠的伊斯蘭信徒,在心中感恩真主安拉的同時,還感謝各位鄉親鄉鄰。這兩天早上起來,村裡就忙活開來,開始宰殺肉牛,每天宰牛兩三頭,家境富裕者或許會宰牛更多;當然遇到相對困難的家庭,即便不宰牛,大家也不會責怪。而作為主角的新娘子,這幾天的主要任務就是變得「漂亮」,她會在用餐的時候出來亮相,給客人們敬檳榔。新娘子的打扮,頭飾極漂亮。新娘子的頭飾其實就是一門藝術,被稱為「插金花」,應該有好幾斤重。據老人們介紹,過去條件不好,只能是「插銀花」。
在第二與第三天傍晚,新娘新郎會接受新娘子親戚、朋友、閨密的邀請,到臨近的三亞灣拍照留念,然後在海邊就餐。他們在海邊出生,海邊成長,對大海懷有特殊的感情,到海邊來活動,或許是在向大海告白,讓大海作證……當然,在婚禮之前,新郎和新娘已舉行過佐證,即雙方在各自父親的帶領下,來到事先約定的地點,在兩位阿訇的見證下完成了莊重的佐證禮。這佐證是具有宗教性的,心中默念著真主安拉,因為婚姻是每位穆斯林必須按照安拉的意旨而要完成的人生使命,這佐證就是在整個婚姻過程中使婚姻具有宗教合法性的唯一見證。
婚禮第四天上午,是最隆重最熱鬧的時刻,因為是禮拜天,參加婚禮的人數也達到最多。正午時分,化好妝的新娘子在伴娘陪同下出來最後一次為來賓敬檳榔。
回族婚宴上並不像漢族婚宴那樣豐盛,沒有七碗八碟,也沒有紅酒白酒。我所見到的婚宴桌上,多是一次性的碗筷,半碗粉絲半碗牛肉,再加一碗米飯,倒也讓人吃得津津有味。這一天,新郎官手捧一束鮮花,在迎親隊伍的陪伴下來到了新娘子家,新娘子的臉上寫滿了幸福。
因為信奉宗教,三亞回族同胞多在回新、回輝兩個傳統的回族社區裡通婚。婚禮勿須豪華轎車,也不必八抬花轎,新娘只須走上十來分鐘,就差不多到婆家了。一路上,新郎官都要為新娘撐起一把漂亮的遮陽傘,走進自己新組建起來的家中,一場婚禮就宣告圓滿了。
(作者單位:海南省攝影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