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雷雨》獻演倫敦西區,上海歌劇院首次出國放聲世界舞臺

2020-12-24 澎湃新聞

歌劇《雷雨》獻演倫敦西區,上海歌劇院首次出國放聲世界舞臺

王彥/文匯報

2016-08-12 08:18 來源:澎湃新聞

歌劇版《雷雨》將登陸倫敦大劇院,這是上海歌劇院首次進行的海外商演。  文匯報 圖

倫敦西區,阿德爾菲劇院門前如龍的長隊讓韓蓬瞧著豔羨不已——羨慕這裡劇目的世界頂尖水準,這兩天最火的是今年在奧利弗獎評選中一舉獲得7項提名的音樂劇《長靴妖姬》;更羨慕此處良好的舞臺劇環境,觀看演出早已是倫敦夜生活太稀鬆平常的選擇。現在,這位上海歌劇院的青年藝術家正同100多位同事一起,試圖用演出來親近他們心目中世界戲劇的中心場。

當地時間8月11日至14日,上海歌劇院攜原創歌劇《雷雨》獻演英國國家歌劇院駐地倫敦大劇院,連演4場。華燈初上時,這齣改編自中國戲劇大家曹禺同名作品的歌劇在老劇院鱗次櫛比的倫敦西區發出中國聲音,歌劇院黨委書記範建萍措辭很謹慎:「算是一種敲門吧。」在她看來,此次倫敦行是院史上頭一回以商業演出的形式走出國門,但作為小字輩的中國歌劇到世界舞臺中央初試啼音,「僅僅是我們來敲門,有了進場發聲的願望與行動」,邁出第一步,等待此後的路。

民族色彩是走進歐洲的亮色底板

中國歌劇憑什麼在世界舞臺放聲,尤其還是被稱為「世界舞臺心臟」的倫敦西區?歌劇院藝術總監魏松歸納有兩點:世界市場對高速發展的中國歌劇抱有好奇心,中國歌劇有自身獨特的民族亮色。

在歐洲經濟普遍不景氣的環境下,不少歌劇院生存不易。恰恰相反,古典樂迷的日益增長、企業對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視,以及政府對提升市民文化素養的加大投入,使得中國歌劇在世界上的地位穩步提升。今年上半年,上海歌劇院的票房收入比去年同期上漲126%。大環境使然,中國歌劇走上前臺水到渠成。去年底有國家大劇院《駱駝祥子》赴義大利巡演,如今則是上海歌劇院在倫敦下一場「雷雨」。

指揮張國勇和歌唱演員韓蓬都參加了最近兩次中國歌劇的歐洲行,他們和魏松不約而同提到「世界歌劇的中國式表達」——在西方交響樂制式的樂音體系中,在西方經典的舞美風格裡,融入中國的民族特色。《駱駝祥子》 裡三弦聲音一起,就是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雷雨》中作曲家莫凡加入琵琶、二胡、板鼓等譜出的音樂片段,都帶有分明的中國文化烙印。魏松說:「這就是民族音樂的色彩,融於整個西洋樂的制式中,但能點亮全劇。」

國際經驗是亮嗓之餘的重要收穫

要去歌劇演出的高地亮嗓,藝術上的打磨必不可少。從1998年初稿問世,到2001年音樂會版《雷雨》首演,再到此後的華樂版、舞臺版、校園版、沙龍版,十幾稿的修改和潤飾,加之曹禺名著持久的魅力,可以說,《雷雨》已成上海歌劇院建院60周年以來相當成熟的原創歌劇代表作。而近大半年導演查明哲對演員的反覆打磨,更讓該劇的藝術完成度提升臺階。

在倫敦演出計劃啟動初期,主創們關心最多的就是西方觀眾能不能接受中國歌劇,他們能看懂嗎?因此,上海歌劇院、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連同此行贊助商上汽名爵通過各自渠道來為中國歌劇搖旗吶喊。《雷雨》的作曲莫凡與上海戲劇學院的榮廣潤教授分別代表歌劇院和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提前趕往倫敦,向歐洲的年輕人普及中國歌劇、中國戲劇的發展歷程。贊助商則仰仗英國本土品牌的資源,前置性地鋪設廣告。

儘管前期做足了準備,但整個商演運轉過程中還是充滿了中外在歌劇市場中不同的操作理念。比如,中國的院團該怎樣聰明地在海外的固有演出季裡見縫插針搶到個好檔期,海報的設計感對演出成功與否有多大推動力,票版的設計怎樣在觀眾對價格的敏感度和現場上座率之間取得平衡,一部新劇目要介紹給西方觀眾該踩著怎樣的時間節點做宣傳才能事半功倍……

範建萍說:「看到的國際經驗很多,走的彎路也不少,但這些都成為下一次『走出去』的寶貴積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國歌劇,倫敦

相關推薦

評論(31)

相關焦點

  • 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雷雨》登上倫敦大劇院舞臺
    英國當地時間8月11日晚,倫敦西區琳琅滿目的劇院好戲開演。皇后劇院的《悲慘世界》、蘭心劇院的《獅子王》依然火爆,艾德菲劇院正上演今年奧利弗獎最佳音樂劇——倫敦西區版《長靴妖姬》。而在特拉法加廣場旁,擁有百年歷史的倫敦大劇院,迎來了中國的「雷雨之夜」。這是上海歌劇院首次進行海外商演,一連四場,讓中國歌劇接受世界觀眾的檢驗。
  • 歌劇《雷雨》在倫敦上演:用中國元素講好世界語言
    英國當地時間8月14日下午,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雷雨》在倫敦大劇院的4場演出落下帷幕,超過4000名觀眾觀看了這部中國歌劇。  早在2001年,音樂會版歌劇《雷雨》剛剛演出的時候,歌唱家周小燕就曾說,《雷雨》可以走出去,它充滿戲劇性、有對人性的深入刻畫、有中西交融的音樂風格。
  • 通訊:「雷雨」之聲在英倫響起——記中國原創歌劇《雷雨》在倫敦首演
    新華社倫敦8月11日專電 通訊:「雷雨」之聲在英倫響起——記中國原創歌劇《雷雨》在倫敦首演新華社記者梁希之在紀念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和上海歌劇院建院60周年之際,上海歌劇院攜原創歌劇《雷雨》11日在倫敦大劇院完成海外商演首秀,用「歌劇」這一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發出了中國原創歌劇的聲音。
  • 倫敦西區的著名歌劇《歌劇魅影》將「無限期停演」
    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給一直在倫敦西區演出的《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財政打擊,其將「無限期停演」。譯者註:倫敦西區(London's West End)是與紐約百老匯(Broadway)齊名的世界兩大戲劇中心之一,是表演藝術的國際舞臺,也是英國戲劇界的代名詞。
  • 上海歌劇院發布2017歌劇舞蹈季 上海版《蝙蝠》將新年賀歲
    12月7日電 (王笈馬化宇)上海歌劇院7日在滬發布2017歌劇舞蹈季,8部21場舞臺劇將於明年上演,其中7部20場均為全景舞臺版。  當天下午的上海歌劇院西廳中,輕歌劇《蝙蝠》正在緊張排練中。作為2017年上海歌劇院歌劇舞蹈季的開幕大戲,該劇由導演易立明重新調整劇本,在保留小約翰·施特勞斯原版音樂的同時,以戲中戲的全新故事敘述、時尚絢麗的舞臺設計呈現,即將於28日在上海大劇院獻演。這也是繼《茶花女》之後,上海歌劇院與易立明合作的第2部上海版製作。
  • 鑼鼓鑔隨中國歌劇奏響英國舞臺
    距離去年8月帶著中國歌劇《雷雨》赴倫敦西區演出還不滿一年,上海歌劇院又帶去了現代寓言歌劇 《賭命》。倫敦當地時間5月26日、27日,《賭命》在絲綢街劇院連演兩場。一位去年看過《雷雨》的當地觀眾再次走進劇場:「兩部歌劇都製作精良,非常有特色。我希望今後還能在倫敦看到更多中國歌劇。」
  • 男高音艾飛-鮑伊重返倫敦西區演《悲慘世界》
    搜狐戲劇訊 近日,英國古典跨界歌手、著名男高音艾飛-鮑伊(Alfie Boe)、戲劇新秀馬克-埃文斯(Mark Evans)宣布將於2011年重返倫敦西區戲劇舞臺。  名劇《悲慘世界》25周年紀念演出將於明年初在O2競技場劇場掛牌上演,艾飛-鮑伊將擔綱劇中主人公「冉-阿讓(Jean Valjean)」一角,而同年六月,鮑伊將在倫敦皇后劇場(Queen's theatre)繼續擔任這一角色。此外,英國國家歌劇院春季演出季主打的《波西米亞人( La Bohème)》、《日本天皇(The Mikado)》等歌劇中亮相。
  • 上海歌劇院公布2018演出季 推廣歌劇要高度更要接地氣
    其中,「原創」成為一大關鍵詞,繼原創歌劇《雷雨》、音樂劇《國之當歌》、現代舞劇《早春二月》之後,上海歌劇院明年將推出原創歌劇《田漢》《李大釗》。  歌劇《田漢》由著名編劇盛和煜操刀,旅德作曲家蘇聰作曲,著名導演張曼君女士執導。作為中國的戲劇家,個性鮮明、經歷豐富的田漢有著太多維度與視角可以解讀,怎樣的「田漢」更適合歌劇這一藝術樣式,主創團隊與歌劇院一直在熱烈積極地探討。
  • 上海歌劇院2019演出季:歌劇《田漢》等三部原創是重頭戲
    在以往的舞臺和影視化改編裡,嫦娥為何奔月、如何奔月一直是敘事重點,然而上海歌劇院原創舞劇《嫦娥奔月》則將重點描繪嫦娥奔月之後,在月宮的狀態及其與人間的紐帶,多了真情實意。擔綱編舞的馬濤,是上海歌劇院的新銳編導。
  • 歌劇「青春」陣容在上海舞臺熠熠生輝
    「莫扎特歌劇的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都極為豐富,音質要有顆粒感,音準必須分毫不差……」80後女高音歌唱家宋倩一頭扎進上海大劇院,已經在舞臺聯排了三天,「《唐璜》『走』一遍合成彩排就要三個多小時,不能有一絲分神。」為了莫扎特經典歌劇《唐璜》的上海首演,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率團連續奮戰了許久。
  • 倫敦西區的黑暗時刻,演了35年的《歌劇魅影》可能最先倒下
    最近的英國文娛圈發生了一件大事:演了35年的《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可能將永久退出倫敦西區的舞臺。其製片人卡梅隆·麥金塔( Cameron Mackintosh)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考慮到新冠疫情對劇院的限制所帶來的財務影響,他決定將無限期停演該劇,這則消息在海內外音樂劇迷中的巨大反響。
  • 與倫敦同步看新作,英國皇家歌劇院「高清影像」長期落戶中國
    3月18日,著名男高音喬納斯·考夫曼與英國皇家歌劇院音樂總監安東尼奧·帕帕諾聯袂獻演的歌劇《奧賽羅》,將以高清影像的形式在上海大劇院首映。考夫曼曾被多明戈欽點為「下一個偉大男高音」,《奧賽羅》首演時也曾得到多家英國主流媒體星級讚譽。
  • 上海歌劇院演員韓蓬:把中國歌劇唱給世界聽
    代表作有《卡門》《圖蘭朵》《楚霸王》《茶花女》《雷雨》等。  問:最大的愛好是什麼?  答:遊泳、打籃球,玩跨界音樂。  問: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答:向帕瓦羅蒂的高度靠近。  問:接下來的計劃是什麼?  答:有理有據地創新,讓高雅藝術俯身向人民,在世界舞臺發中國聲音。
  • 受疫情影響,《歌劇魅影》宣布無限期停演,告別倫敦西區
    Sky:《歌劇魅影》將於倫敦西區「永久」停演 Evening Standard:倫敦西區的《歌劇魅影》將「永久停演」
  • 上海歌劇院歌劇《賭命》在倫敦金融城上演
    人民網倫敦5月27日電(記者 李應齊)26日晚,上海歌劇院和倫敦金融城市政廳音樂與戲劇學院聯合製作的歌劇《賭命》在金融城絲綢街劇院上演,這是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2017年倫敦藝術節的活動之一。
  • 上海歌劇院發布2018年演出季 將突出中國元素
    繼原創歌劇《雷雨》、音樂劇《國之當歌》、現代舞劇《早春二月》之後,上海歌劇院明年將推出原創歌劇《田漢》《李大釗》,作為重大創作項目,分別在11月和12月獻演舞臺版。上海歌劇院珍視和把握好劇院自身的紅色傳承,唱響禮讚英雄的主旋律,希望展現先輩們的理想追求、民族精神和風骨氣度。  歌劇《田漢》由著名編劇盛和煜操刀,旅德作曲家蘇聰作曲,著名導演張曼君女士執導。
  • 上海歌劇院公布新演出季,多部原創歌劇齊頭並進
    原創歌劇《田漢》《晨鐘》、神話作品《天地神農》《嫦娥》、西方歌劇《圖蘭朵》《微笑王國》、威爾第歌劇與華格納歌劇同臺、莫扎特歌劇與羅西尼歌劇隔空對話……10月28日,上海歌劇院發布了2019-2020年演出季,19臺44場演出裡,既有弘揚民族精神的原創劇目,也有融入世界演藝製作潮流的經典新制,女高音歌唱家和慧、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
  • 年度歌劇來襲丨世界十大歌劇《弄臣》《託斯卡》年末巨獻
    作為世界最著名的三大歌劇之一,《弄臣》經歷了一個多世紀以來在全球久演不衰,叫好又叫座的盛況。劇中許多精彩唱段,都成為了世界名曲廣為傳唱,如膾炙人口的著名詠嘆調《女人善變》和《親愛的名字》,以及演繹難度極高的經典四重唱《讚美你,美麗的愛神》等。
  • 上海歌劇院首推交響&合唱演出季
    上海歌劇院今年將演出季發布一分為二,第二季度公布交響&合唱演出季,第三季度公布歌劇&舞蹈演出季。日前,歌劇院發布了交響&合唱演出季,今年10月至明年7月,22臺音樂會將分別於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上演。
  • 與倫敦同步 看歌劇明星芭蕾名伶最新力作
    3月18日,由多明戈欽點的「下一個偉大的男高音」喬納斯·考夫曼與英國皇家歌劇院音樂總監安東尼奧·帕帕諾聯袂獻上的威爾第歌劇《奧賽羅》高清影像將在上海大劇院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