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皮皮來到了北京著名的大柵欄地區,準備去探訪一家「蒼蠅小館」。蒼蠅小館隱藏在北京各處,他們大多店面小、位置偏、門臉不起眼,但是價格公道,量大十足,味道好。
雖說是蒼蠅小館,可今天這家連「館」可能都算不上。皮皮從著名的商業街大柵欄出發與之相對的對面是大柵欄西街,與大柵欄的繁華不同,這邊的遊客明顯少了許多。
大柵欄西街的古今
明代稱觀音寺,當年這裡的香火鼎盛,廟會規模也很大,所以每逢廟會,就會有許多人來這裡上香,與此同時也買賣一些東西,可以說是觀音寺造就了這條商業街。
清代就改叫觀音寺街了,清末明初的時候,這裡已經有許多現在所說的老字號了,像張一元、亨得利、先施公司和稻香村、桂香村都從這裡興起和發達。
小店登場
走進大柵欄西街,沿途你會看到各種北京特色的建築,以及聞到各種炒肝、滷煮的香味遍布整個街道。不光是商店、餐館、因為這邊還有一些居民,可是算得上是一條富有市井氣息的街了。與完全商業化的街道不同,來到這條街的外鄉遊客,會感非常很親切。
步行大概300米,5分鐘左右,就看到了這家小店「格格酥」,門臉很小,門口掛著許多紅燈籠。聽店主說這格格酥是老北京的特產,這家店也是獨此一家,所以有各種來北京遊玩的遊客好奇買來嘗嘗。
相傳以前是給滿族格格當下午茶吃的零食,早年的格格酥都是甜的或者原味,師傅改進後有了各種口味。
透明展示櫃裡展示著各種口味的格格酥:芝麻鹽味(無糖)、芝麻糖味、香蔥雞蛋味(無糖)、甜香味、麻辣味、孜然味(無糖)、雞蛋糖味、巧克力味、哈密瓜味、草莓味、牛奶味、芒果味、椰奶味。
皮皮來的時候也有幾位顧客在排隊,旁邊有位顧客品嘗後還說「格格確實挺會吃」。嘗試著買了幾種口味的混搭,14塊錢,一大袋,估計夠吃一陣子了。
格格酥看起來金黃色,用玉米面製成的,所以熱量相對較低,有點像被壓平了的蛋卷,但是口感更硬一些,一咬幹嘣脆也不會覺得油,後面越嚼越香。芝麻口味的中間夾著不少芝麻,因為皮皮買的都是甜的所以吃起來其它的味道都差不多,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試試鹹的無糖的和辣的,應該比較有特點。
一點吃後感
總體來說還算ok,沒吃過的小夥伴可以買來嘗嘗,價格也不貴,但是沒必要特意來買。到底是不是北京特產無從考證了,皮皮從小到大確實沒聽說過。
平時沒事可以當個零食吃,還是值得的,就當吃健康一點的薯片了,無糖+粗糧吃起來也能減少一些負罪感。
不過這嘎吱嘎吱的清脆聲響,倒是讓我回憶起了童年時代,放學後,和小夥伴幾個人到小賣部買上一包幹脆面,你一袋我一袋,嘎吱嘎吱吃的不亦樂乎,好像成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小朋友。
文 | 皮皮
圖 | 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