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西:建設「生態旅遊之城」 打造「民俗懷舊之旅」

2020-12-13 騰訊網

近年來,蘭西縣積極貫徹落實「都城地」戰略,依託自身區位資源優勢,圍繞「生態旅遊之城」建設,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不斷擴大旅遊產業的域外影響力和知名度,為縣域經濟振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黃崖子民俗村是蘭西縣重點打造的民俗文化旅遊景區。這裡以極具關東特色的民居建築為依託,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底蘊,遊客們來到可以觀賞民俗風情表演、品嘗特色東北小吃,使人流連忘返。來到黃崖子民俗村,造型獨特的民俗雕塑、人潮擁擠的喧鬧集市、熱情好客的關東老鄉和中國東北早期農耕生活的場景,讓遊客們大開眼界。

今年十一旅遊黃金周期間,黃崖子民俗村已累計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其中外地遊客佔8成,蘭西「民俗懷舊之旅」已經叫響了自身的特色文化品牌,成為文化旅遊產業的一臺「重頭戲」。

2017年至2019年蘭西縣共接待遊客22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性收入近3億元,2019年增長率為14.81%,佔縣域GDP比重為2.16%。今年以來,蘭西縣按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文化旅遊發展理念,以打造生態旅途之城為目標,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探索新思路、新出路、新模式,實現蘭西掛錢、彭士燈彩、呼蘭河、十八灣、東北民俗等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叫響蘭西文化名片。突出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突出重點項目建設,全力確保項目順利推進;突出創意產品研發,全力打造蘭西特色旅遊;突出旅遊宣傳造勢,全力放大旅遊名片效應。實施文化旅遊強縣戰略,加快文化旅遊資源優勢向文化旅遊經濟優勢轉化為目標,大力開發民俗風情、觀光採摘、休閒度假、康體養生等文化旅遊產品,叫響生態旅遊之城品牌,全面提升文化旅遊產業素質和市場核心競爭力,全力構建蘭西旅遊產業發展新格局。

未來,蘭西縣將以優秀文化為引領,以旅遊資源為依託,以項目建設為支撐,全面推進文化和旅遊事業提檔升級,全力做強文化旅遊產業,突出旅遊產業發展與呼蘭河流域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結合。促進旅遊與養生、養老、健康產業及慈善事業發展融合,以對接哈爾濱及周邊地區休閒度假遊、田園風情遊為主攻,依託獨有的藍天、碧水、綠地、田園等資源優勢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打造哈爾濱後花園和田園風情遊示範區,建設生態旅遊之城。

蘭西融媒融媒體中心:李仲 張靜悅

相關焦點

  • 許志暉調研檢查共青河新城建設:致力打造"生態之城""活力之城...
    許志暉調研檢查共青河新城建設:致力打造"生態之城""活力之城""未來之城" 2020-05-12 1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進蘭西城市群建設共謀文旅發展
    本報訊(記者 張豔豔)8月8日,深化甘青文旅合作拓展周邊遊市場交流座談會暨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此次活動旨在讓「大美青海」與「如意甘肅」攜手並行,緊緊圍繞絲綢之路、唐蕃古道、千裡祁連及黃河文化、河湟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共築兩省文旅事業發展的「同心圓」,共同打造「絲路遊」「黃河風情線遊」「環西部火車遊」「三區三州遊」等區域一體化品牌,推動西部旅遊高質量發展,服務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 海北:生態之州美如畫 全域旅遊繪新景
    克土社的牧民祖祖輩輩以放牧為生,2018年起,牧場被打造成為集民俗文化旅遊為一體的景區——文迦牧場,牧民原本的放牧生活有了新變化。 文迦牧場有展示草原民俗文化的文迦牧寨、文創中心、餐飲中心,還有湖景帳篷別墅和星空酒店。隨著省內外遊客的到來,牧場年平均接待量5萬人次,2020年文創產品銷售額超過600萬元,直接帶動了海峰村克土社30戶村民每年戶均增收超過1萬元。
  • 成都融創文旅城:以泛文旅生態圈,助力「三城三都」建設
    2018年,成都提出打造世界文創名城、旅遊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三城三都」,成為建設世界文化名城一個發展階段的主要抓手。壹連接線上+線下場景共創泛文旅生態圈今年,在持續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道路上,成都迎來了新的進展:落地在都江堰的成都融創文旅城即將於9月19日開城——一座四川最大的文旅大城,即將開啟成都新的旅遊篇章。
  • 濟南斥資220億元建稼軒文旅城 「詩詞+旅遊」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
    如2018年《重慶日報》曾報導,當年一季度到有「中國詩城」之稱的奉節旅遊的遊客數量較往年同期增長45%。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與奉節縣登上《中國詩詞大會》有很大的關係。據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等歷史上有名的詩詞作家都曾在奉節留下傳世名篇,尤其是「詩聖」杜甫,晚年他在奉節居住的兩年多的時間裡,創作出430餘首詩歌,佔其全集的七分之二。
  • 雲霄縣棪樹村:推進「生態+現代農業+鄉村旅遊」,打造生態產業樣板村
    美化環境、護住生態是關鍵。」村支部書記說道。近年來,棪樹村著力強化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生態農業轉型發展,積極創新生態旅遊模式,以生態文明建設助推扶貧摘帽,實現生態紅利最大化。2020年8月,該村被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省鄉村振興專項小組列入全省生態扶貧成效突出、示範效益明顯的村莊案例。
  • 文旅探訪報告|觀甘坑客家小鎮如何建設IP導向性旅遊特色小鎮
    新旅網探訪員:張婧馳甘坑客家小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是華僑城集團自2016年開始打造的以客家文化為源,集深圳本土民俗、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也是了解深圳原住民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該地於2017年便入選首批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
  • 漳州| 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成長之路
    借鑑國內外郊野公園建設的先進經驗,中國城建院在漳州推行「以水為脈、以綠為韻、以文為魂」三大策略,突出漳州山、水、林、田自然景觀以及特色文化,規劃形成覆蓋漳州中心城區約100平方千米的郊野公園體系,建設「田園都市、生態之城」。
  • 黃巖:打造農旅結合綠色生態景點 天空之城成「網紅」
    今年,黃巖平田鄉借發展旅遊之機,打造農旅結合的綠色生態景點。海撥700多米的黃毛山茶場搖身變成網紅景點「天空之城」,受到遊客的青睞。   「天空之城」位於黃溪村黃毛山頂,佔地300餘畝。目前已建成配套遊步道、定製木屋,風車、茶田小亭、茶室等。
  • 潯陽區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暨九江新旅文化旅遊城開工儀式舉行
    7月4日,潯陽區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暨九江新旅文化旅遊城開工儀式舉行。九江市委副書記、市長謝來發出席儀式並宣布項目開工。省旅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少雄,省旅遊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付德出席開工儀式。
  • 豐滿區舉辦民俗文化旅遊系列活動之「回家過年」主題活動
    民家院裡,攤煎餅、漿被面、烀年豬,臨近春節,豐滿區小白山鄉青山民宿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熱鬧上演,洋溢著濃濃的年味。1月26日,豐滿區民俗文化旅遊系列活動之「回家過年」主題活動在青山民宿景區拉開帷幕。
  • 五一小長假蘭西接待遊客8.5萬人次
    (資料片) 5月1日,筆者來到蘭西縣黃崖子民俗村,在民俗村景觀大道兩側,賣小米、大豆、鴨蛋雞蛋等農產品地攤前站滿了詢問的遊客 「民俗村極具關東特色,景觀大道、喬家大院、民俗展覽館氤氳著記憶裡歡樂的童年,瀰漫著抹不去的淡淡鄉愁,找到了久違的鄉土情懷。下一站,我們將去蘭西南山景區、東林寺、錫伯部落等景點,感受一下民俗之旅。」來自哈爾濱的侯中江覺得自己驅車一個多小時來這兒參觀,值了。
  • 打造智慧生態的「天空之城」——訪磐安縣尖山鎮黨委書記
    以「烏石小鎮、雲上尖山」為目標,尖山鎮將打造一個智慧、生態的縣域副中心,「天空之城」將完成由鎮到城的角色轉變,環境更美,生態更好,安居樂業,生活和睦,令人嚮往的尖山華麗轉身就在不久的將來。  目前,尖山鎮已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初稿及市政工程專項規劃初稿,入城口打造項目計劃4月底開工,旅遊星級公廁已完成施工圖方案設計,同心街立面改造初步完成預算,圍牆和綠化工程已完成招標工作,新建農貿市場及再生資源收集站完成了主體工程,4000餘平方米的停車場建設也已經開工建設。  所謂成事之要,關鍵在人。
  • 建設博物館之城,佛山文博該怎麼「玩」
    「博物館要先活下去,再談活起來」,在近日舉行的佛山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工作會議上,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陳新文提出博物館要「走好3條路」,通過爭取政府支持、低收費、開發衍生品來讓博物館「活下去」。    在近日舉行的佛山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工作會議上,市文廣旅體局公布了一組數據:截至今年4月,全市已有及在建博物館(含紀念館、名人故居)128家、美術館(藝術館)81家,合共209家。這些場館,涵蓋了歷史綜合、名人故居及革命文化、佛山產業、社區生態、非遺民俗、特色收藏以及嶺南藝術7大系列,其中各類反映佛山產業發展歷程的工業博物館、企業博物館等,更佔全市博物館數量約27%。
  • 連雲港溫泉旅遊度假區產城互動打造「人文之城」
    &nbsp&nbsp&nbsp&nbsp以「發展中旅遊城鎮建設」「城鎮旅遊開發」為兩大發展主題,以「產城一體化」規劃建設思路為主導和動力機制……」作為開放的4A級景區依託型旅遊城鎮,連雲港溫泉旅遊度假區在自身景觀設計不斷提檔升級的同時,主動適應市場多樣化的旅遊集散和休閒服務需求;在業已積累多年的城鎮建設硬實力基礎上,從個性化特色打造
  • 西安推旅遊發展 打造「世界大遺址公園之城」
    戶南生態文化城旅遊區建設將秦嶺北麓戶縣區段自然與人文旅遊資源統一規劃,實施聯合開發,凸顯自然山水、森林生態與宗教文化優勢,聯合周邊景區景點,整合建設森林生態休閒、科考野營、山嶽森林探險、旅遊服務及影視演藝基地等功能區。
  • 遊清廉之島品人文之城 「青島紅廉之旅線路」發布
    中國山東網7月14日訊 為進一步擴大「清廉之島」廉政文化宣傳受眾面和影響力,由中共青島市紀委機關、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打造的「青島紅廉之旅線路
  • 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正式籤約,助力青島打造活力之城
    12月3日,2020青島文旅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路演峰會上,青島市政府與融創中國就戰略合作項目——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正式籤訂協議,致力打造海洋歡樂新場景、休閒度假目的地,成為面向中國北方市場、輻射日韓的高端海洋文旅城。
  • 「蘭西城市群」邁向協同發展新時代
    消息傳來,人們不禁為之振奮,為之嚮往。  根據《規劃》,甘肅、青海兩省將著眼國家安全,立足西北內陸,面向中亞西亞,把蘭州—西寧城市群培育發展成為支撐國土安全和生態安全格局、維護西北地區繁榮穩定的重要城市群。
  • 走轉改|天空之城不稀奇!發展「旅遊+」產業體系 璧山打造「公園之...
    在璧山區,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自然與生態的擴寫,城市的綠意如水蔓延,每一個角落都被浸潤開出詩意的花朵;在璧山區,市民出家門能見綠地;在璧山區,市民走上幾步路,都能來到一個公園,休閒旅遊、鍛鍊身體、散步,現如今璧山已經打造多個城區公園,不僅讓市民更加親近自然,而且通過公園,大力發展「旅遊+」產業體系,吸引更多的人到璧山旅遊,「吃住行遊購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