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
年
大
吉
納
吉
納
魯
歡
樂
吉
祥
艾瑞巴蒂!看這裡!
一年一度的羌年盛會來啦
你們準備好行李體驗羌族新年了嗎?
今天
一場極具羌族傳統文化
特色的「羌年」非遺慶典展演活動
在茂縣中國古羌城上演
在這麼一場隆重盛大的活動中
自然會有許多好看的了!
嗨,跟我來
一起體驗羌族新年party!
祭萬物祈平安
品咂酒唱年歌
談農事慶豐收
話團圓送祝福
10月27日至28日,十萬茂縣羌山兒女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羌年,人們穿著節日盛裝,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喜迎羌年的到來!
祭萬物祈平安
10月27日(農曆九月二十九),羌年的頭一天,茂縣2019年吉祥羌年在以「祭萬物祈平安」為主題的羌年慶典活動中拉開序幕。
活動現場,800餘名羌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攜帶著太陽饃、月亮饃、山山饃和刀頭等祭祀物品,在釋比的帶領下從羌王官寨出發,以遊行歌舞的形式前往銀龜聖山羌聖祠祭拜先祖。
祭祖儀式莊嚴古樸,祭祀人員唱經轉塔、並獻上祭祀太陽饃、月亮饃、山山饃和刀頭等。在到達羌聖祠後,釋比吟唱禱告經文、鳴炮、撒五穀,長者上表疏文,行施拜禮,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平安健康幸福,五穀豐登。
拜謁儀式結束後,在釋比帶領下,祭祀隊伍來到先龍坪,羌族釋比為在場的觀眾們展演了上刀山、下火海、走刀橋、踩鏵頭、舔鐵磚等絕技。
讓遊客現場了解神秘的羌族祭祀儀式,感受羌文化獨特魅力。據了解,羌人自古秉持「萬物有靈」、「許願還願」的心靈寄託,本著「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節慶文化宗旨,此次羌年祭祀活動把祭萬物祈平安、品咂酒唱年歌、談農事慶豐收、話團圓送祝福等羌年傳承內容串連起來,展現羌人共商同祭、共娛同食的節日氛圍,也充分挖掘羌年羌族群眾知敬畏、明規矩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
「羌年」非遺慶典展演
28日(農曆十月初一),一場極具羌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羌年」非遺慶典展演活動在茂縣中國古羌城上演。
演出以全新的視角、多元的體驗和非遺+旅遊為構思理念,打造了一臺以羌年名錄項目為構架,以羌族傳統文化為依託的體驗式系列活動。
羌紅的海洋、歡樂的世界。整場活動表演人數達3000餘人次,節目以不同形式充分展示了三千年甲骨羌風,遊客朋友們也在慶典中零距離體驗到羌文化的別樣風情,處處洋溢的濃濃年味兒,充分向外界展示了茂縣阿壩民族團結、欣欣向榮、生生不息的和諧畫卷。
羌 年
「羌年」,羌語稱「日麥節」、「日美吉」,意為「過小年」、「豐收節」等,是羌族一年中慶豐收、送祝福、祈平安最為隆重的節日。
1987年農曆十月初一,省民委在成都舉行了慶祝羌年大會,自此以後,羌族地區就統一以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為「羌年」,開展慶祝活動;1988年茂縣、汶川、理縣、北川4縣政府聯合舉辦了「日麥節(羌年)」活動,同年,該活動被確定為羌族同胞的法定節日。
2006年,「羌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2009年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小編也在此
恭祝羌族同胞們羌年快樂,納吉納魯 !
總編輯:何君
總審讀:周智泉
值班副總編輯:楊剛
值班編委:梁敏
主編:梁敏
執行主編:陳勇強 趙凌
編輯:蔣小鳳
記者:孟波 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