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歐強國淪為菜鳥,被瓜分3次最終亡國,波蘭是如何玩殘的?

2020-12-19 國史拾遺

波蘭這個國家和中國瓜葛不多,但是在中文網絡媒體上卻是頻繁露臉,大部分評價都不高,當然,這其中有很多關于波蘭的段子都是謠言,但是也不是空穴來風,波蘭這個國家在近現代史上頻繁跳腳,經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操作最後搞得國運不興。

為什麼波蘭會這樣?大家看看地圖就知道,波蘭位於東歐和中歐交界處,被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以前是沙俄的)和德國兩個強鄰擠在中間,那這日子自然難過了,所以波蘭是頻繁被東西方的鄰居蹂躪…

但大家會不會有疑問?為什麼是德國和俄國來蹂躪波蘭呢?為什麼不是波蘭雄起東徵西討(也就是網上的段子「平獨鎮露」),成一代強國呢?

這個問題現在看來是匪夷所思:波蘭的國力距離幾大強鄰差得太遠,但這是現在的情況,以前可不是。那,為什麼會造成現在這種情況呢?

其實,所謂「平獨鎮露」還真不是空穴來風,波蘭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國家,咱們就來捋一捋波蘭歷史。

首先,現代意義上波蘭的歷史是10世紀之後的,這之前完全沒有記載,屬於神話傳說,10世紀中葉,以格涅茲諾為中心的波蘭部落逐漸統一其它部落。皮亞斯特王朝的大公梅什科一世(960-992)建立早期封建國家。966年,波蘭接受基督教。

傳說中波蘭的建立者列赫就是在一處白鷹築巢的地方定居下來,這就是現在波蘭國徽的來源

1025年,博萊斯瓦夫一世(992-1025)加冕為波蘭國王,波蘭成為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國家。

這個時候波蘭是個啥情況?這麼說吧,波蘭這個國家全國大多數地區都是平原,這在封建農業時代可是相當不錯的資本,因為平原意味著發達的農業,也就是強大的國力,所以雖然相對於西歐強國,波蘭文明興起比較晚,但人家資本好,所以發展得非常快。

但是,平原也有壞處,就是容易被入侵,12世紀開始,波蘭西邊強大的的神聖羅馬帝國(版圖以德意志地區為核心)開始排擠波蘭,波蘭在中歐被迫放棄了一部分勢力,但他們去欺負東邊的鄰居羅斯公國(現在的東斯拉夫人,包括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三族),導致之後將近800年,它與東斯拉夫人恩怨不清。

13世紀中葉,蒙古西徵,蒙古打完俄羅斯地區後打波蘭,波蘭成為歐洲抵抗蒙古的中流砥柱。雖然波蘭成為蒙古擴張的極限,但自身也實力大損。14世紀,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終於恢復和平,但也導致了波蘭遠離了中歐,正式成為東歐國家。

這個時候,為了抵抗西邊的條頓人,波蘭和鄰居立陶宛結成聯邦(1385年在克列沃籤訂聯盟條約,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以聯姻的方式實行王朝聯合)。1410年,波蘭-立陶宛領導的由波蘭人、立陶宛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捷克-摩拉維亞人、瓦拉幾亞人、韃靼人、馬扎爾人等組成的聯軍在格倫瓦爾德戰役中,給予條頓騎士團毀滅性的打擊,並全殲由德意志人、法蘭西人、瑞士人等組成的騎士團2.7萬人,阻止了條頓騎士團(效忠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東侵。

斯拉夫人之怒,格倫瓦爾德戰役。

這一仗打完,波蘭成為威望很高的大國,加上本身國土富庶,所以波蘭發展很快,貴族紛紛建立勞役制莊園,從事商品糧食的生產,城鎮開始出現手工工場。亞蓋洛王朝時期的波蘭政治清明,國力強盛,波蘭史學界稱為「黃金時代」。

1569年,波蘭和立陶宛大公國議會在盧布林通過成立統一的波蘭共和國的決議,即盧布林聯盟,史稱波蘭-立陶宛王國(波蘭立陶宛聯邦),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

十六至十七世紀波蘭-立陶宛王國的疆域,波蘭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那時候波蘭-立陶宛王國成了和西班牙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並駕齊驅的歐洲四強,要是波蘭爭點氣,這個時候強橫一些,說不定真的能「平獨鎮露」,建立偉大功業呢。

波蘭人四處擴張,把蒙古人的殘餘勢力打敗了,成為東歐的大權威。在1618年,波蘭的疆域極盛時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但這個時候卻面臨危機,一方面波蘭外敵環伺,波蘭擴張完了能擴張的地方,剩下的都是硬茬,而波蘭國內的農奴制也進入危機。

但最關鍵的是,波蘭這時候搞了個極為奇葩的政治制度——貴族民主制。這是啥?我簡單舉個例子吧。首先是權力由貴族瓜分(國王由貴族選舉,不是貴族就沒有民主權利),而貴族投票也是很詭異,人家投票是少數服從多數,波蘭的投票是,只要一個議員反對,提議就作廢,這造成波蘭極端的民主和無政府狀態,也導致在有爭議的議題上往往議而不決,從而導致國家意志得不到體現。

從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領導的哥薩克人在烏克蘭舉行民族起義開始,波蘭歷史進入了所謂「大洪水時代」。以1648年的赫梅利尼茨基起義為始,以1667年的安德魯索沃休戰為終,波蘭和一系列鄰國交戰。波蘭內外交困,以損失三分之一人口的代價勉強保住了領土不變,但波蘭-立陶宛聯邦極速衰弱。

這也是,這個時候正該樹立鐵血權威以強國,波蘭搞了這麼個奇葩制度,那自然是被甩在後面…

但此時波蘭的鄰居們普遍橫起來了,奧地利帝國(德意志地區第二強國)、普魯士王國(德國的前身)和波蘭的老對手俄羅斯帝國開始打擊波蘭,尤其是之前被波蘭欺負的俄羅斯變得相當強,波蘭在他們看來就是頭待宰的肥豬,於是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三次瓜分波蘭」,到1795年,波蘭徹底亡國。一直到一戰結束後才復國。

而復國後的波蘭呢?沒有接受教訓,仍然是屢次挑釁各大鄰居,結果呢?1939年再次被德國和蘇聯瓜分……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悲劇不斷的波蘭,為何被瓜分四次,屢次亡國?
    德國沙俄結盟時就拿波蘭開刀祭旗,德國的沙俄開戰時也要經過波蘭才能攻擊到對方,這三個國家就像鬥地主,波蘭一直都是倒黴的地主,雖然有的時候能壓著農民打,但是大多數時候是農民暴打地主,還順便把地主的地給分了,而波蘭南面的奧地利看到有便宜可以佔,沒事也插一腳。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波蘭亡國。
  • 波蘭這個國家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歷史上三次遭受亡國的劫難?
    早在千年前,波蘭就是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封建王國,面積最大時有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如若能統一延續到今天,那麼一定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然而,悲催的是一千多年來波蘭人實在是太能作,致使國家經歷三次亡國,最終淪為現在歐洲的三四流小國。 昔日強國 波蘭起源於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裡西亞、東波美拉尼亞、馬佐夫舍等部落的聯盟。
  • 盤點由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四次被瓜分的波蘭
    現今斯拉夫人約3.7億,由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有:a,中歐(西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b,東歐(東斯拉夫):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2019年2月人口約3840萬,面積31.2萬平方公裡,2018年人均GDP15424美元)波蘭在10世紀末建立波蘭王國,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國家。
  • 曾經的東歐強國波蘭,各種作死挑戰俄國,結果被戰鬥民族三度瓜分
    波蘭貴族一、第一次瓜分波蘭1763年,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三世去世,波蘭開始了下一輪國王選舉,這可讓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看到了機會。她一方面對波蘭進行武力壓迫,另一方面則花重金賄賂波蘭貴族。最終通過各種手段,終於讓自己的情夫,一個波蘭貴族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亞託夫斯基伯爵,當上了波蘭的新國王,即斯坦尼斯瓦夫二世。
  • 二戰時波蘭為何亡國:德國和蘇聯對波蘭的仇視,使得波蘭最終滅亡
    在歷史上波蘭曾經三次被普魯士、奧地利、沙俄瓜分。到了1795年沙俄、奧地利、普魯士相繼籤署協定瓜分波蘭領土和居民,波蘭就此亡國。二戰時期的波蘭被德國和蘇聯瓜分也是波蘭的第二次亡國,而波蘭之所以亡國,一方面是國際形勢對波蘭不利,另一方面也是波蘭國家政策的失敗,而波蘭亡國也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爆發。
  • 從一代強國到在「夾縫中生存」,波蘭都經歷了什麼?
    曾經的大國  現在波蘭的領土面積只有巔峰時期的1/3,中世紀時,波蘭是一個區域性的強國,我們先來看下波蘭的發家史。而波蘭消滅了它稱霸路上最大的阻礙,自此之後聲威大振,國力也蒸蒸日上。16世紀,波蘭已成為東歐強國,其領土面積位居歐洲第三,佔據包括當今烏克蘭、白俄羅斯的大片領土。  此時的波蘭躲過了蒙古人西徵以及黑死病的摧殘,仍為歐洲強國,波蘭也來到了自己的高光時刻,然而常言道,盛極必衰,之後波蘭就經歷了三次亡國,命運極其悲慘。  蒙古人西徵
  • 波蘭:四次被瓜分,屢次遭亡國,波蘭的歷史為什麼悲劇連連?
    作為西歐文明和東歐文明的交匯之地,中東歐一直是兩大文明發生碰撞的地帶,而波蘭就恰好處在這個十字路口上。處在近代以來的兩個強大民族—德意志人和俄羅斯人之間,讓弱勢的波蘭人在夾縫中求生的同時,也在地緣政治上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 波蘭三次被滅國,又三次復國,它為什麼會這樣悲慘的命運
    建國,被瓜分,再復國,再亡國,再建國,再亡國。這種悲慘的命運,就發生在二戰之前的東歐國家波蘭身上。波蘭地處歐洲中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疆域廣闊,經濟發達,還曾是歐洲第五軍事強國,在歐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這兩國曾合併為歐洲強國之一,卻最終被列強瓜分
    而坐落於東歐的波蘭和立陶宛,便曾在歷史上經歷過組建聯邦的時期。那時,兩國合併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又稱波蘭立陶宛王國,是16~17世紀時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可以說,那是兩國的輝煌年代。但是,波立聯邦最終被歐洲列強瓜分而消亡。那麼,波立兩國這一段歷史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興衰史。
  • 亡國123年的波蘭,一戰後好不容易復國,為何僅20年又再度被瓜分
    波蘭在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建立波蘭立陶宛聯邦,從而一躍成為歐洲名列前茅的強國,國力可謂強橫一時,然而自17世紀後卻開始迅速衰落,並最終於1795年被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瓜分。直到一戰之後,波蘭才得以重新復國,然而這次復國僅僅20年,便再度被瓜分亡國,這又是為什麼呢?
  • 歐洲黑歷史:三次被俄國瓜分,只怪波蘭自己太作
    2019年9月1日是二戰爆發80周年紀念日,波蘭在當天舉行的紀念儀式上邀請了40個國家200餘名官員,卻獨獨沒有邀請俄羅斯。不僅沒有邀請,波蘭總統杜達還在活動上大加指責俄羅斯的「帝國主義行徑」,波蘭「國家記憶研究院」也跟著踩一腳,認為是蘇聯與德國一道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 波蘭到底做了什麼,人緣這麼差,竟然會被三大強國三次瓜分?
    波蘭歷史上也闊過,甚至是個歐洲強國,尤其是和立陶宛合併後,周邊國家根本不是對手,甚至把打進了莫斯科。但是從17世紀中葉開始走向了衰落。說起三次瓜分波蘭,時間分別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涉及的鄰國就是俄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
  • 二戰時閃擊波蘭的只有德國自己?波蘭其實是被蘇聯和德國瓜分的
    一提到1939年的波蘭,人們就會不禁想到的是,德國閃擊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波蘭被德國法西斯佔領等等歷史課本上耳熟能詳的事件,可是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也是1939年的波蘭。與大家的認知不同,今天講的波蘭是被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和二戰功勳蘇聯同時瓜分歷史事件。
  • 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是怎麼回事?
    在歐洲近現代史上,俄奧普三國瓜分波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歷史事件,原本作為大國強國的波蘭,淪落到此,其實也是令人唏噓。那麼,究竟三次瓜分波蘭,是怎麼一回事呢?說起三次瓜分波蘭,時間分別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3次,在此之前,波蘭還算得上是一個歐洲強國,但是從17世紀中葉開始走向衰敗,尤其到1750年左右,更是如此。這樣子一來,波蘭的三個鄰國就開始動壞腦筋了,三國便趁機幹涉波蘭內政和瓜分波蘭領土。
  • 波蘭在歷史上經常受到周邊國家的打擊,受打擊的原因是什麼
    建國,被瓜分,再復國,再亡國,再建國,再亡國。這種悲慘的命運,就發生在二戰之前的東歐國家波蘭身上。波蘭地處歐洲中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疆域廣闊,經濟發達,還曾是歐洲第五軍事強國,在歐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波蘭的輝煌過往——超千年的歷史,兩次拯救歐洲,三次被瓜分滅國
    3、波蘭的全盛時代——波蘭立陶宛聯盟和波蘭第一共和國1385年,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籤訂聯盟條約,兩國以聯姻的方式聯合,由此成為了當時歐洲版圖最大的國家,立陶宛人從此也皈依了羅馬天主教。5、近代歐洲列強崛起,波蘭慘遭瓜分波蘭——曾經的歐洲第一大國,在近代衰落了,不僅衰落而且最終被瓜分,為什麼?波蘭的地理位置,西為普魯士,東為俄羅斯,南為奧地利。波蘭強大之時,東普魯士也曾屬于波蘭王國。
  • 曾是歐洲強國,卻三遭瓜分,俄羅斯分了62%,至今尚未恢復元氣
    波蘭曾經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在古代,我們稱其為古稱孛烈兒,是一個東歐國家,後國力衰退,並於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中亡國幾個世紀。要知道曾經的波蘭,在歐洲地區可是讓德國與俄羅斯都為之忌憚的主!俄羅斯還有德國在與波蘭的幾次交鋒中都沒有得到一點好處,還被揍得滿地找牙!
  • 波蘭歷史沿革:崛起于波茲南、翼騎兵所向披靡、近代數次亡國
    公元10世紀,是歐洲近現代國家噴湧誕生的時代,這其中就包括了位於中東歐平原的重要國家——波蘭。波蘭人是西斯拉夫族群的一支,其先祖曾在匈人帝國崩潰以後西遷至易北河-奧得河-維斯瓦河一帶,後建立波蘭王國,並且一度發展成為影響範圍涵蓋整個中東歐地區的霸主。進入近代以後,波蘭國力衰退,並於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的行動中王國。
  • 此國盛產美女,曾是歐洲領土面積最大的強國,為什麼會被鄰國瓜分?
    波蘭人沒有19世紀,因為波蘭在18世紀的最後十幾年被三個鄰國瓜分,整個19世紀波蘭處於亡國狀態,所以說波蘭人沒有19世紀。立陶宛人更慘,不僅沒有19世紀,而且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不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波蘭人和立陶宛人的黃金歲月是16世紀和17世紀。曾經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是歐洲領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 延續千百年的糾葛,數次的復仇計劃,俄國最終致使波蘭被三次瓜分
    曾幾何時波蘭仍是這個大洲上領土面積數一數二的國家,在歐洲這塊大陸上也曾叱吒風雲。但直到18世紀末期,波蘭和立陶宛的"分手"最終導致了整個國家的衰落甚至是滅亡。 在歷史的車輪中,記載著波蘭的滅亡次數一共是三次,而這三次中基本上每一次都有俄國和德國的影子,而即便是在對待世仇法國的問題上,德國也沒有徹底的攻佔巴黎,瓜分法國,那麼俄國究竟和波蘭有著怎樣的深仇大恨才能使其分波蘭而食之呢?第一次的瓜分波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