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思想早餐,每天八點,進步一點點。
這是第54份奇點思想早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思想,是「把『最好有』 說成『一定要』 。」
您有沒有曾經在家裡走一圈,看看在您的生活裡,真正不能沒有的生活必需品到底有多少?如果您算下來發現有很多的話,那麼為什麼您能夠只帶一個大皮箱,就出國旅遊好幾個星期呢?
自從在2009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出版了《斷舍離》這本書後,極簡生活的概念就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了很多人的追捧。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的時候,不是思考斷舍離的意義。相反的,我一直在思考,「商人們到底做了什麼,讓人們買了那麼多不是必需品的東西?」
自從我開始注意這件事情之後,我就發現了許多商人們常用的技巧。今天我就要和您分享其中的一種。
讓我們拿一個絕對的非必需品為例,就是小狗。如果您想要養狗,而您的另一半不想養,您會如何說服他呢?
您會說「狗很可愛」?還是「狗是一個很好的伴侶」?這種完全沒有修飾的說法如果有用的話,那麼養狗這種事情在很多家庭裡就不會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了。
如果我們說,「孩子們說想養狗已經很多年了。而且他們現在都大了,也承諾一定會幫忙照顧狗。所以,我們正可以透過養狗這件事情,來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愛心。另外,醫學研究已經證明,養狗能延長老人家的壽命。你看爸媽平常都缺乏運動,養一隻狗,可以保障他們早晚的運動量。對老人家盡孝是我們子女該做的,而且爸的生日很快就到了,你說我們是不是剛好趁這個機會,給他一個驚喜呢?」
如果我們這樣說,狗就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雞肋,而是一個能夠同時提升孩子自律的品格和對父母盡孝的必需品了。
人類的需求,有些是「最好有」(nice to have),也有些是「一定要」(must have)。有趣的是,其實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豐盛,人們許多原來是「最好有」的需求,慢慢都變成了「一定要」了。好比說,孩子的品格教育,或是延長父母壽命,或是提升晚年生活品質這樣的需求。只要我們能夠把一個看似「最好有」的訴求,和一個大多數人都「一定要」的需求產生聯結,影響就會變得簡單多。而如果我們能再加上「急迫性」這個因素進去,往往就能讓原本猶豫不決的影響對象加速他們的決定了。
在今天的思想早餐結束前,讓我為各位加一個彩蛋。在商業的世界裡,有什麼事情是「一定要」的呢?也就是說,不論我們的訴求是是什麼,一旦和那個一定要的東西產生聯結,就會變得充滿力量、擲地有聲呢?
我會在今天,把答案公布在奇點高管教練成為群裡。如果您之前沒有加入,那就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然後選擇思維成長/加入社群。
我是胡家閎,我致力於培養最有影響力的高管教練。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