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出門必備物品——身份證。
別看身份證好似一個神奇的具有現代意義的物品,但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它便隆重登場。歷史上那個著名的改革家商鞅,發明「照明貼」,也就是最早實行的身份證,下放分配給每個百姓,「帖子」上顯示持有者的畫像以及籍貫信息。
有了這種東西,才證明你是一個合法的公民百姓。
否則,即是黑戶,是不受律法保護的。
商鞅,乃公元前四百年的人物,然而,時代一直發展到上個世紀80年代,兩千多年過去,才真正有了第一代正統身份證。身份證規格相同,便於攜帶,不易偽造,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簡言之,即是表明人之身份的證件,每個人存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同樣一部手機,但絕不會有同樣一個公民。
小時,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無邊無際,廣袤無垠,但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地球越來越成為了一個「村莊」,我們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加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浩瀚無邊,有許多外國人豔羨中國國情與文化,以來到中國,加入中國國籍為榮,那麼問題來了,假設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那麼,他們在身份證一欄中該填寫什麼民族?
嚴肅地講,外國人要想拿到中國國籍是得經過重重考驗的。首先,他得摒棄原先的國籍,因為我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再有,父母雙方必須有一方為中國人,且自己是在中國本土出生的,最後,必須認同中國的文化與歷史。只有滿足這幾點,才有加入中國國籍的可能。
注意,只是有可能。他們亦需經過多重審查。
那麼,假設外國人通過了重重考驗,但他們在身份證上填寫什麼民族呢?
一、填寫漢族。
中國有56個民族,但卻是以漢族為主的國家。而通過重重考驗之後幸運拿到中國國籍的人,都是一些尊重中國文化,熱愛中國國情的人,並且,他們大多對中國有著貢獻,深深認同中國的風俗文化。所以,選擇人口居多的漢族,不足為怪。
舉個例子。我國男子足球運動員有個叫做侯永永的,他出生於挪威,其母卻是中國人,雖一直生活於海外,但他常年學習中文,愛好中國文化。在今年的一月份,北京俱樂部便宣布一重大消息:侯永永以中國籍身份加盟。
他的身份證上面便赫然顯示著:漢族。
侯永永為國足盡心盡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實屬令人敬佩。
二、填寫原國家名
正如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亦是有著屬於他們的民族。而從外國加入中國國籍,要麼填寫「漢族」,要麼填寫自己原有國家名,這國家名便是他們加入中國籍的另一種形式的民族。
也算是一種區分吧。
但其實,不論身份證上填寫的是什麼,進了一家門,便是一家人,只要加入我國國籍,便是我國公民,與我們同樣享用平等的權益,履行同樣的義務。
三、填寫自己國家民族
上面談到,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外國人若是加入中國國籍,身份證上寫的可以是他國之民族,但那「民族」僅僅作為一個代號,與國人僅僅只是稱呼上的不同,其他的,國人該做的不該做的,該履行的該執行的,外國人同等進行。
簡言之,加入中國籍的外國人,身份證上填寫他們自己國家民族,與我國公民除了民族那一方有區處,其他應是一樣無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