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國家統計局:上月國民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 三項指標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城鎮新增就業年度任務超額完成
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發布會,介紹11月份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經濟的恢復逐步向常態化回歸。從11月的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從下階段來看,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數據發布
民間投資增速轉正
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11.8%
付凌暉總結稱,總的來看,11月份國民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
他在會上透露,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1至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此外,1至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11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0%,比10月份上升0.6個百分點。1至11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0.7%,降幅比1至10月份收窄0.9個百分點。1至10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3.0%。
付凌暉表示,1至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6%,比1至10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0%,比1至10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下降3.5%,降幅比1至10月份收窄1.8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6.8%,比1至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
此外,民間投資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8%,比1至10月份加快2.1個百分點。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
前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付凌暉披露的數據顯示,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0%。1至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1415億元,同比下降4.8%,降幅比1至10月份收窄1.1個百分點。1至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05374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5.7%,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
此外,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10月份為上漲0.5%。付凌暉強調,元旦、春節兩節臨近,季節性的需求在增加。但總的來看,隨著國內生豬產能的恢復,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條件和基礎是不具備的,價格保持穩定是有支撐和條件的。
貨物進出口方面,11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0919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出口17995億元,增長14.9%;進口12924億元,下降0.8%。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5071億元。1至11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290439億元,同比增長1.8%。民營企業進出口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6.4%,比上年同期提高4個百分點。
關於城鎮調查失業率,付凌暉透露,1至11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10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下降。
答記者問
全年經濟增速如何?
有望成為世界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目前,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全年和明年的經濟增速如何?
付凌暉就此回應稱,從11月的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因為無論生產還是需求,都在穩步回升。從下階段看,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他坦言:「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常態運行,相信全年保持一個較好的增長水平是值得期待的。明年我們經濟運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經濟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可能性較大。此外,由於今年的基數較低,從速度上來看,增長可能會比較快,但是並不說明經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他同時表示,下一階段,消費仍然是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近些年消費貢獻對於經濟增長佔主導作用,內需當中消費的貢獻是比較突出的。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到常態化的增長,消費仍然會成為經濟的主要支撐引擎。
為何提出兼顧需求側改革?
推動需求側改革有利於釋放消費潛力
會上,付凌暉就「在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要兼顧需求側改革」表示,需求側改革是推動構建國內經濟大循環格局的內在要求。
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構建以國內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要建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積極建立完備的內需體系,這些實際上離不開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
付凌暉表示,只有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推動需求側改革,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才能形成需求牽引供給,創造需求與供給的高水平的動態平衡,才有利於形成新的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他還表示,推動需求側改革,有利於釋放消費潛力。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消費的發展對於經濟的帶動在逐步增強,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非常明顯,但是消費的水平和品質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付凌暉說:「近年來,我們看到新型消費發展態勢良好,但在擴大新型消費中間仍有不少的堵點和難點,需要通過改革來加以解決。同時,擴大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完善消費環境這些方面還有不少制約因素,也需要通過改革的方式來加以解決。」
本組文/本報記者 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