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個稅倒計時:工資收入將累計扣除 專項扣除細則或將年末出臺

2020-12-20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導

新的個人所得稅實施在即,許多細則正在陸續出臺。

12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徵管銜接問題的公告》,確定了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扣繳計算方法、申報表及報送資料。

不過,一位基層稅務系統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並不是最終的實施細則。「專項扣除的實施細則尚未出臺,只有財、稅聯合發的文才是基層稅務部門將最終進行操作的版本。」上述基層稅務系統人士表示。

據了解,最終下發的細則內,將包含專項附加扣除的標準,比如具體扣除方式、金額,如何申報等內容。

據了解,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將於12月23日至29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將聽取國務院關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有關情況的報告。因此,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相關文件或將在12月29日後、1月1日前出臺。

工資累計扣除

12月20日,新的個稅法又出新進展。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公告》規定,普通工薪族從公司獲得的工資薪金預扣預繳方法將採取累計預扣法。《公告》顯示,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僱月份數計算。而工薪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則有相應的表格明確。簡單說,就是公司給個人發工資時,需要每個月都採取累計扣除法來算出個人當月應納稅額。

「累計預扣法主要是通過各月累計收入減去對應扣除,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累計應繳稅額,再減去已繳稅額,確定本期應繳稅額的一種方法。」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解釋。據了解,這種方法,一方面對於大部分只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納稅年度終了時預扣預繳的稅款基本上等於年度應納稅款,因此無須再辦理自行納稅申報、彙算清繳;另一方面,對需要補退稅的納稅人,預扣預繳的稅款與年度應納稅款差額相對較小,不會佔用納稅人過多資金。

除了工資薪金收入之外,部分人士還可能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根據《公告》,這些收入新的預扣預繳方法採取了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變化不大。根據《公告》,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相應的減除費用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個稅法明確了一些需要辦理納稅申報的情況,這包括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彙算清繳。《公告》明確,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於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專項扣除細則或年末兩天出臺

按照新個稅法,今後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1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為使專項附加扣除工作順利實施,年內所有細則將正式出臺並下發基層稅務部門。

據了解,在12月1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委員長會議上,確定了將於12月23日至29日聽取國務院關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有關情況的報告。

這意味著,扣除細則或將於30、31日出臺。

根據10月20日公布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首套房貸款利息可按夫妻雙方其中一人的1000元/月扣除;住房租金可按800元-1200元/月扣除;贍養老人可按共計2000元/月扣除;子女教育將按每個子女1000元/月扣除;繼續教育可按每人定額扣除3600元到4800元;大病醫療對個人自負醫藥費用超過1.5萬元的部分,按照每年6萬元的限額據實扣除。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六個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分別涵蓋了教育、醫療、住房及養老這四個民生重點領域,覆蓋納稅人基本生計扣除以外的主要生活成本,充分體現出政府對老百姓主要負擔的生活成本的關切,也將全面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稅負。

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此前表示,圍繞社會公眾提出的具體意見,將更好地研究完善辦法,讓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改革的紅利。同時,根據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民生支出變化情況,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在執行過程中還將進行動態調整。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2018新個稅稅率表及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個稅專項扣除怎麼申請
    2018新個稅稅率表及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個稅專項扣除怎麼申請  十幾天之後,到2019年1月1日,我國個稅將正式引入專項附加扣除機制。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近期財稅部門已經在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進行內部培訓,為個稅減稅政策的切實落地做準備。
  • ...個稅專項扣除細則來了!每年最高扣除15.44萬,來看看你能省多少錢
    此外,12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徵管銜接問題的公告》,公布了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後個稅的扣繳計算方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5項專項附加扣除 兩項目額度有所提升▲▲▲根據新修訂的個稅法,從2019年1月1日起,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
  • @所有人: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需本月內確認 關係明年收入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需本月內確認,關係明年收入!此外,這類人明年暫不預扣個稅有一件事,關係到明年工資多少。個人所得稅APP開始確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了。用戶需要在12月31日前對2021年的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如有變化,需及時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影響明年的每月收入。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需本月內確認,關係明年收入!
    有一件事,關係到明年工資多少。個人所得稅APP開始確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了。用戶需要在12月31日前對2021年的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如有變化,需及時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影響明年的每月收入。
  • 個稅專項扣除細則來了!每年最高扣15.44萬 11問11答
    5項專項附加扣除 兩項目額度有所提升 ▲▲▲ 根據新修訂的個稅法,從2019年1月1日起,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
  • 個稅專項扣除來了,夫妻雙方由誰扣除最划算?
    子女教育專項扣除的規定與此相同,可以由雙方分別扣除50%。   按照此方案,專項扣除後,李女士和老公需要納稅的金額為分別為85.8元和700元。比專項扣除之前分別少繳納140.2元和150元,累計可以節省290.2元。
  • 明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 納稅人需在本月31日前完成
    【相關新聞】年收入低於六萬可享個稅新政策時值年末,個稅政策再度迎來新變化。12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稱,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 忘報漏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如何補救?累計預扣個稅會少繳稅嗎?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忘報漏報如何補救?累計預扣個稅會少繳稅嗎?「加計抵減」與「加計扣除」到底有何區別?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忘報漏報如何補救?可以說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給廣大中等收入群體帶來了紅利,但是有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及時申報符合規定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對於這種忘報或者漏報的扣除信息,納稅人該怎麼辦?
  • 明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納稅人需在本月31日前完成
    據了解,對於普通納稅人來說,此次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確認主要有兩類情況,分別是信息無變動、信息需修改(刪除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和新增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如果2021年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無變動,那麼只需在2020年基礎上確認即可。而如果需要修改申報方式、扣除比例等相關信息,則需將2020年度信息帶入2021年度後,點擊「待確認」之後進入相關修改頁面進行修改。
  • 個稅專項附加怎麼扣除?正式版來了!看解讀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北京日報再過一周多市民就要迎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新禮包。剛剛,國務院正式發布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房租扣除標準最高漲25%,大病最高扣除限額漲了2萬元,子女上技校也能享受扣除,一系列新確定的優惠將落地。
  • 個稅扣除細則20問:要發票不?租房扣除為何高於房貸?
    原標題:個稅扣除細則20問:要發票不?租房扣除為何高於房貸?   最近,你的朋友圈一定被個稅抵扣細則刷屏了吧。「抓緊結婚,抓緊生娃,送去上學,有錢別買房,有一套夠住就可以了,孝敬父母,多去學習。」這是網友總結的個稅抵扣細則的精髓。
  • 事關你的收入,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進入「倒計時」,一鍵帶入...
    2021年即將到來,如果自然人納稅人2020年度已填寫過專項附加扣除信息,2021年要繼續享受的,該如何在2020年12月31日前,對2021年度的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呢?據悉,如個稅相關扣除信息與2020年無變化,可一鍵帶入;如有變化,可修正後提交。個稅扣除信息如不確認將自動延至2021年。一鍵帶入是什麼呢?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熱點問題解答(42問)
    2019年1月1日起,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設立專項附加扣除,是這次個稅改革的突出亮點。由於6項專項附加扣除、全年一次性獎金等政策的涉及面廣、情況複雜,相關政策一經出臺,社會關注度非常高。為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政策、適用政策,小編匯總了近期納稅人關注度較高的個人所得稅熱點問題解答。
  • @所有人,2021年個稅專項扣除開始確認,這兩類納稅人將受益
    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經開始確認。如個稅相關扣除信息與2020年無變化,可一鍵帶入;如有變化,可修正後提交;個稅扣除信息如不確認,將自動延至2021年。我國優化了兩類納稅人的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解百姓後顧之憂
    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迎來自1980年出臺以來的第七次修正。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  此次距離上次修法已有7年,從草案披露內容看,新一輪個稅改革涉及範圍廣、亮點多,堪稱1994年以來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也將是百姓獲益最大的一次改革,被業內視為對現有個人所得稅制的一次根本性改革。
  • 個稅APP採集了專項扣除信息,申報到底怎麼用?
    2月申報1月的個稅,是我們第一次按照新的累計預扣法的算法來計算個人所得稅,同時也是第一次運用採集到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數據。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累計稅額
  • @杭州人 月底前務必確認申報2021年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這個事關係...
    《公告》的主要內容是,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發薪單位)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專項附加扣除什麼意思?HR如何理解才能方便算工資
    本次個稅改革亮點如下:1、對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以及特許權使用費4項收入,按年計稅,預扣預繳並按月辦理扣繳申報;2、新設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六項專項附加扣除。
  • 2019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解讀,一款軟體搞定所有薪稅?
    2019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解讀,一款軟體搞定所有薪稅?2019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解讀怎麼來解讀?對HR造成哪些影響?2019年1月1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正式實施,辦法所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 個稅6項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常見疑問60答
    2019年1月1日起,根據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13、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提交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