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居然因為海水汙染而變黑了!

2020-12-23 DeepTech深科技

現如今全國都開啟了「烤爐模式」,國民都快曬成黑人了。而在氣候宜人的澳大利亞,那裡的海蛇雖然躲過了高溫,但卻因為海水的汙染而變黑了!而汙染的影響堪稱海蛇的二次進化,雪梨大學的生態進化學家Rick Shine表示,根據他對15個不同地域的黑蛇的研究,這些黑蛇大多來自沿海城市、軍事場所或工業區附近的海域。

(這類以珊瑚魚的卵為生的海蛇的頭部很像烏龜頭,膚色呈黑色,有些身上帶有條狀白色花紋。它們的雖然會周期性地蛻皮,但蛻皮前後膚色並無變化。)

本月10日,Shine和他的同事在《Current Biology》上發布文章說,根據海蛇變黑的趨勢以及對於蛇皮的微量元素分析,現如今海蛇變黑的這一現象屬於工業黑化。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最有名的當屬19世紀生活在英格蘭工業區附近的黑蛾,他們因為工業汙染而變黑,黑蛾的數量甚至一度超過了白蛾。但這一進化也使得黑蛾擁有了「保護色」,可以非常容易地隱藏在黑黑髒髒的工業區中,防止自己被別的鳥類吃掉。

但與之不同的是,海蛇變黑並沒有讓它們擁有「保護色」,反而在海中更為暴露。因此,海蛇變黑事件與英格蘭黑蛾事件並不相同,反而與巴黎的黑色羽毛鴿子事件更有共同點。生活在巴黎的鴿子羽毛顏色很深,就好像是它們在這座古城輾轉多年留下的痕跡。 華沙大學(University of Warsaw)進化生態學家Marion Chatelain解釋道,羽毛變黑的原因正是那些源於汙染的黑色素。但更可怕的是,這些黑色素非常容易與有毒的金屬元素(例如「鋅」)相結合,這也是部分鴿子羽毛變黑的另一個原因。不過幸運的是,鳥類都有蛻皮周期,當它們蛻去有毒素的羽毛時,也就相當於擺脫了城市的汙染物。

海洋生物學家Claire Goiran在很久以前就發現在新喀裡多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New Caledonia in Nouméa)校園附近出現了大批顏色變黑的海蛇和海龜,現在終於真相大白了,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汙染。之前那些對於黑蛇的研究有提到:黑蛇表皮有深色的色塊沉澱現象,海藻芽孢沉澱在黑蛇的絨毛上,這使得變黑的海蛇比普通的海蛇遊泳速度降低了20%,並且它們蛻皮周期也比普通的短上許多。

為了證明這些海蛇真的是因為工業黑化和汙染的原因而變黑的,研究人員從來自新喀裡多尼亞(New Caledonia )和澳大利亞的15個不同的海域收集了總共約1450條蛇,這其中還包括了不少博物館的標本。結果顯示,出現黑蛇百分高的地區是9個被標記為「嚴重受汙染」的區域。 其中一個受汙染地區是在偏遠的澳大利亞礁石海域,該地區長期以來都屬於軍方的轟炸訓練場,研究人員在這裡捕捉了13條海蛇,而這13個標本都是受汙染的黑蛇。

為了探索這些黑蛇皮膚上的微量金屬元素,Goiran和Shine特地邀請了法國拉羅謝爾大學(University of La Rochelle)專門研究金屬汙染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影響的Paco Bustamante。他們設法收集了17個黑蛇脫落的皮膚,並打算把這些受汙染的皮膚和正常的皮膚做對比。但由於在水中收集脫落的皮膚很有難度,因此他們打算收集另外兩種在岸上蛻皮的海蛇的皮膚作為正常皮膚的樣本,再並把它們與被汙染的皮膚做比較。

根據上述的研究,總共有1456條來自博物館、澳大利亞和新喀裡多尼亞(New Caledonia)的15個不同的海域的黑蛇被研究,其中有1153條黑蛇來自新喀裡多尼亞的工業區。

研究報告顯示,黑蛇皮膚中的金屬微量元素含量高於標準值,可能會引起鳥類和哺乳動物的一系列健康問題。由於他們皮膚的黑色區域比淡藍色白色條紋的區域多了一些像鋅和砷一樣的汙染物,因此他們變黑的原因大抵也是因為這些金屬元素了。

目前研究人員暫時認為,這些受汙染的海水更利於海蛇生存。但 Chatelain說「目前這只是一個合理的假說」,若需要證實這一觀點,還需要更多的數據和測試。除此之外,還要證明海蛇變黑並不是因為一些「突發情況」。例如,是一群帶有黑色膚色基因的海蛇與原來的品種進行了交配,又或者是一小部分海蛇因為別的原因而基因突變才擁有了黑色的皮膚等。

這些海蛇與眼鏡蛇和曼巴蛇有著共同的遠祖。有些海蛇的體積非常巨大,不過上文研究的龜頭海蛇體型偏小,以小魚卵為食,它們毒液腺也已經萎縮,嘴巴還沒有人類的手指大。目前對於研究人員來說,最大的困難是沒有辦法讓這類海蛇在被捕捉後存活,這也為研究人員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阻礙。因此,要證明這個「合理的假說」還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研究者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海蛇不愛喝海水
    我們也知道海水是鹹的,如果人大量飲用海水,非但不能解渴,還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那生活在海洋裡的動物怎麼辦?它們是如何利用海水來維持生命的? 那海蛇呢?被鹽水包圍的海蛇是如何解渴的? 你可能會認為海蛇都是喝海水再通過舌下鹽腺排出多餘的鹽分的。海蛇具有陸地蛇所沒有的鹽腺,過量的鹽分能通過鹽腺以分泌物的形式流入舌鞘,在吐舌的時候順便被攜帶出去,這樣海蛇體內多餘的鹽分是不是就能被排出去了? 過去科學家也這樣認為,但新的研究表明,多種海蛇不會喝純海水,即使它們處於脫水狀態。
  • 環境汙染致海蛇變色—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研究人員在調查棲息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珊瑚礁中的鰲頭海蛇時發現,這些蛇的色彩形狀十分與眾不同:棲息在珊瑚礁更原始區域的海蛇身上通常有黑白相間的條紋或斑點。而棲息在受人類活動影響更嚴重的區域(靠近城市或軍事區)的海蛇是黑色的。 研究人員在8月10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期刊上報告稱,這些顏色差異可能與海蛇在汙染物中暴露程度不同有關。城市海蛇的黑色皮膚能使其在每次蛻皮時更有效地凝固和去除身體上的汙染物,例如砷和鋅等。該發現也將海蛇列入工業黑化名單。 「這些動物讓我感到驚訝。
  • 英國「海蛇」駕御波浪發電
    近日,英國一個名叫「大洋供電」的公司,研製出一種用海浪發電的新設備——「海蛇」。海浪起伏可發電該公司研製的「海蛇」海浪發電設備,是一種仿生技術。該設備外形類似海蛇,是由幾個直徑為3.5米的圓柱形金屬節段組成的,兩個金屬節段之間用鉸鏈連接起來,可以相對運動,從而形成一條「金屬海蛇」。
  • 武漢一溼地公園池塘被汙染 清澈水體變黑變臭
    原標題:疑因汙水倒灌,清澈水體變黑臭,園博園杉杉溼地池塘被汙染楚天都市報11月11日訊(記者劉毅)「這麼好的公園裡,水卻變得黑臭,魚也死了不少。」多位遊園的市民和公園附近商戶的說法和劉女士一樣,都稱池塘的水是近期才變黑髮臭。而且公園有多片相連的水域,位於東邊的水域水質最差,而位於公園西側的水域水質就比較乾淨。「要趕緊治理一下,否則整個池塘的水都會變臭了。」遊人紛紛擔心。記者在公園西側的水域看到,這裡的水體清可見底,與東側的水域之間雖有石頭作為分割,但汙水正逐漸穿過石縫往西邊的水域流動。
  • 海釣——捉海蛇
    提起海蛇,它和陸地上的蛇有許多不同的地方。頭細身子粗,肚皮白白的,尾巴扁又大,像划船的漿一樣,可能是靠尾巴在水裡擺動快速遊走的原因吧。海蛇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淺灰黃色斑點的比較多,一種是帶著環形豔麗的花紋的比較少。
  • 墨西哥淺海驚現活皇帶魚 曾被寫成巨大海蛇故事
    墨西哥淺海驚現活皇帶魚 曾被寫成巨大海蛇故事 資料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8日報導,巨大海蛇的故事折磨了無數勇敢的探險者和水手數百年,現在墨西哥淺海中驚現一條罕見的活著的皇帶魚,體長可達4.5米。
  • 水下魔王巨環海蛇,可以潛入水下三十多米獵殺海魚
    在海蛇科沒有設立以前,這種相貌堂堂的海蛇一直被歸類在眼鏡蛇科、扁尾海蛇屬以下,其學名叫做灰藍扁尾海蛇。不過在中國它們更多地被稱為巨環海蛇,二某人也覺得巨環海蛇這個稱號更威風一些。從體型上來說巨環海蛇算是比較大的一種海蛇,其成體的長度一般在兩米左右(據說最大的個體能夠超過三米)。所以儘管巨環海蛇的毒性不算強(它一次性分泌的毒液量很少),但是它們依然有很強的獵食能力。
  • 星巴克的杯子居然變「黑」了!
    滿足了年輕人的少女少男心 而作為咖啡界的杯子行家 星爸爸可能是怕粉絲們看多了 千篇一律的彩色系杯子 會產生審美疲勞 居然開始大改風格
  • 海邊礁石釣魚,拉到近處時用抄網撈,結果海水變黑了,原來是這貨
    喜歡釣魚的人很多,特別是靠近海邊的那就更別說了,只要有空就可以到海邊釣魚了,而且看到海水衝過來時,心裡也會異常的激動。海裡生物很多,所以根本就不知道下一秒上鉤的是那些傢伙呢。不少人釣魚時不僅僅是在沙灘處,而是到一些礁石處釣魚,因為地勢會比較高,也看得遠,要是有魚上鉤了,拉上過來也看得清楚一點,唯一不好的就是魚到近處了,不好拉上來,小魚還好,大魚根本就拽不上來。幾名男子在海邊礁石上釣魚,一男子放魚餌到水裡不久就有魚上鉤了,看到海上的傢伙還不小呢,開心不已。
  • 很好的浮潛目的地,海水至今沒被汙染,海水呈深藍色「水晶球」般
    彩虹的盡頭,上帝的水槽,許多讚美詞是形容帛琉的, 帛琉的海水至今沒有汙染,所以帛琉的海水像深藍色的水晶球一樣藍色透明, 這次,讓我們進入帛琉,進入世界上最美的浮潛聖地,進入海洋的第一個身影吧。帛琉陽光很好,所以水不會變冷,即使是海洋的浮潛也能很容易地看到海洋的奇觀。潛得更深的話可能會看到鯊魚,但不要害怕, 這裡的鯊魚除非你惹它生氣,否則它不會主動攻擊人。
  • 山東沿海有5種海蛇 長吻海蛇分布範圍比較廣
    《中國海洋生物名錄》共列出中國沿海19種海蛇,其中山東沿海有1科3屬5種分布:青灰海蛇、青環海蛇、淡灰海蛇、平頦海蛇、長吻海蛇。不過,上述幾種海蛇在海洋生物標本館都沒有標本收藏。目前,館藏標本只有採集於南海的海蛇。青灰海蛇:為眼鏡蛇科海蛇屬的爬行動物,分布於從印度洋經南中國海至印度尼西亞到澳大利亞,以及山東沿海等地。
  • 大連龍王塘夜釣 上鉤的竟是劇毒青環海蛇
    林先生趕緊搖杆收線,可收著收著,臉上的表情就變了:一個蛇形生物盤踞在魚線上!他在海上釣魚已有八 九年,可還是頭一次看見這樣的怪傢伙。  看到它,林先生嚇了一跳。此時,線已快收完,眼看著用手就能碰到它了。林先生不敢用手觸碰,把漁竿一甩,這條怪蛇就掉在了船舷處。借著手電筒的光,他看清楚了釣上來的怪傢伙:全身呈現紅褐色(因光線問題或有偏差),分布著黑色環帶。「天哪,這是啥東西?」
  • 異度之刃2海蛇記憶核心有什麼用 海蛇記憶核心作用及位置介紹
    異度之刃2海蛇記憶核心有什麼用在遊戲中有一個海蛇裝置相信大家都已經見識過了,在擊殺後掉落的海蛇記憶核心許多玩家卻不知道具體有什麼用處,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全面的了解這個神器,本文就給各位帶來異度之刃2海蛇記憶核心的用處及掉落位置介紹,希望能給玩家帶來幫助。
  • 從源頭上解決對潟湖海水的汙染
    陵水公布黎安潟湖汙染情況整改方案指出從源頭上解決對潟湖海水的汙染本報訊 (記者 周曉夢 通訊員 程明明)近日,陵水黎族自治縣公布黎安潟湖汙染情況整改方案,提出加強對全縣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統籌,進一步排查全縣汙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情況,優先安排黎安潟湖周邊地區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
  • 《異度之刃2》海蛇裝置在哪?海蛇裝置位置
    《異度之刃2》海蛇裝置位置詳解,遊戲挑戰任務有個需要玩家尋找並擊敗海蛇裝置,不過其位置比較隱蔽,不知道在哪的朋友來看看下文的介紹吧。
  • 藍色大海被汙染,場面驚心動魄!20km銀沙灘變黑沙灘
    這個較長的海岸線為發展海水水產養殖業提供了非常優越的自然條件。據統計顯示,2017年全市海水養殖面積達到了1503公頃,海水養殖產量達到了25069噸,產值高達9.53億元。在這巨大的經濟效益背後是嚴重的汙染,因海產養殖所產生的汙染源源不斷,就在近段時間,有湛江吳川市市民反映:多年以來,這裡有大量未處理的對蝦養殖尾水,直接排放到了大海裡,這樣嚴重汙染了周圍海洋的環境,讓金海岸變成了黑沙灘。有記者聽到消息,到市民所說地區查看,果然如此,在這條20多公裡的海岸線上,蝦塘密布,周圍海域的場景也是觸目驚心。
  • 俄堪察加海水汙染: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衝浪者發燒嘔吐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半島一處黃金觀光海域最近發生海水汙染,測出石化產品,據環保組織表示,海水已經變色,海灘可見一些海洋生物的屍體,一些衝浪者甚至出現發燒嘔吐症狀。當地已展開調查,並稱將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
  • 俄專家分析稱堪察加海水汙染有三種可能性
    據資料顯示,俄羅斯勘察加邊疆區政府有關專家稱引發堪察加海水--太平洋堪察加海岸海水汙染環保事件據目前掌握的情況而言有3種可能性。一是跟人類活動有關,屬於技術成因的汙染;二是可能與一些物質洩漏相關;三是也可能與自然成因有關,或許是一種自然現象和海水裡的藻類有直接關係。
  • 《異度之刃2》海蛇裝置位置詳解 異度之刃2海蛇在哪
    導 讀 第1頁: 展開 《異度之刃2》挑戰任務有個需要玩家尋找並擊敗海蛇裝置,不過其位置比較隱匿相信小夥伴們還在找到吧,不用著急,今天小編帶來「明月照我心」分享的《
  • 英嘗試用「海蛇」發電 有望5年內浮出海面
    這是海浪能應用增長潛力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迄今為止,成本是布置海浪能轉換機的一個主要障礙。  據英國媒體報導,在英國工程和自然科學研究理事會(EPSRC)的資助下,「巨蟒」的發明者——英格蘭南部南安普敦大學的工程師們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實驗室項目和為此制定的新的數學研究。  「巨蟒」裝置在其他方面也具有可觀的吸引力:海浪能發電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有助於應對全球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