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報記者 陳文靜
三年前,地處雷鋒鎮的長沙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雷鋒故居周圍的土地突然大興土木,隨後建起一座座別墅,目前,別墅群已經形成了規模。新建的別墅群與雷鋒故居成包圍之勢,略顯簡陋的雷鋒故居被夾在別墅群裡,當地一位居民形容這種架式說:「有點像一個窮人遇上了一大群闊鄰居。」
雷鋒故居被一大群已建、在建的別墅包圍著,當地村民、居民和外地前來參觀的遊客對此狀況產生分歧,一說兩相比較反差太大,很不好看;一說這未嘗不可看作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也說得過去。就此話題,記者前往雷鋒故居的現場和相關單位進行採訪,了解了有關情況和背景。
故居管理員:簡略故居被別墅包圍
「沒有建別墅前,雷鋒故居一直在一大片青山秀水的環繞之下,每天都要接待大量遊客,遊客們總是止不住讚嘆這個地方好看。」待記者說明來意後,雷鋒故居的管理員王秀蓮這樣向記者介紹。「但是現在你看,樸素得十分簡略的雷鋒故居和豪華的別墅相鄰而處,形成強烈的反差,已經破壞了雷鋒故居的整體協調性」。
要到雷鋒故居,須先到達望城雷鋒紀念館。現在到雷鋒紀念館,其右側出現一條坑坑窪窪的鄉間小路,只有這條小道才能通向與紀念館僅一牆之隔的雷鋒故居。小路旁邊,幾十棟豪華的別墅相互輝映,煞是壯觀。在離別墅百米開外的地方,被灰白色圍牆圍住的雷鋒故居,在別墅的映襯下似乎顯得有些沉悶。
王秀蓮說,這裡的別墅已經建有20多棟,還有一部分正在建設。以前雷鋒故居環境優美,一派田園風光。這裡作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因為其弘揚雷鋒精神的特殊意義,每天都要接待大量遊客,最多的時候一天有上千名遊客前來參觀,故居是雷鋒紀念館參觀系列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景點,也是當地的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三年前,雷鋒故居周圍的土地突然大興土木,隨後建起一座座別墅,到現在為止,別墅群已經形成了規模,把雷鋒故居包圍起來。「不知道為什麼,每天一看見這些別墅,我心裡都有一股說不出的味道」。王秀蓮說,這樣的建築形勢,雷鋒故居就會成為一個次要的建築,雷鋒故居作為這一帶重要景點的意義也會有很大的削弱。說到這裡,王秀蓮眼裡流露出幾絲無奈。
參觀者:總體感覺不協調
在採訪中,記者剛好碰到了一群來自長沙市開福區霞凝小學的學生。見到雷鋒故居周圍的大變樣,他們大吃一驚。一名高年級女生告訴記者,兩年前他就來過這個地方,當時周圍很漂亮,不知道現在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
而快60歲的遊客李大爺則感嘆說,他是與雷鋒同時代的人,對雷鋒的人生道路和全中國人民學習和弘揚的雷鋒精神有深切的體會,雷鋒艱苦樸素的精神一直以來,都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在雷鋒故居周圍修建豪華別墅,可能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種要求,也不一定對雷鋒故居有破壞,但是豪華別墅在市民眼中、在眾多參觀紀念館和雷鋒故居的遊客眼中還是很有奢侈之嫌,因此總體感覺不妥。
雷鋒紀念館:尷尬面對豪華闊綽的「鄰居」
「那些豪華的別墅只能說是我們的鄰居。」說起這個豪華闊綽的「鄰居」,雷鋒紀念館一名工作人員表情複雜,「在別墅修建之初,我們就感覺有些不協調,但是如果別墅的修建沒有和相關條例衝突,我們也無話可說。
據了解,望城雷鋒故居於1993年按原貌修復,2000年8月被長沙市人民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1月,省、市撥款對故居進行了全面修繕工作,修建了圍牆、停車場,並於12月11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同時,長政字[2002]34號文件公布了雷鋒故居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規定其保護範圍為:以故居牆基為準東80米,南、北、西各50米。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湖南省文物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在文物保護範圍內不得進行任何工程建設。
情況後來發生一些變化。故居旁這批別墅群開工不久的2003年5月15日,雷鋒紀念館向湘漢工貿公司發出的《關於加強雷鋒故居保護的函》,「函」中提到,去年3、4月,市文化局巡視員曾兩次到雷鋒故居附近巡訪,認為湘漢工貿公司的工程建設影響到了雷鋒故居的保護:一是通往故居的路面破壞嚴重,二是50米建築控制地帶外所建別墅的層高超過了文物保護部門明確的兩層半高度,三是部分建設尚可能在故居保護範圍之內。因此,雷鋒紀念館希望湘漢工貿公司能按照上級文物管理部門的要求拿出整改意見並整改。
雷鋒紀念館向湘漢工貿公司致函後不久,該公司就回函表示,工程建設過程中,確實有對通往雷鋒故居的道路和故居周邊的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但是一旦工程完工,他們一定會儘快將道路恢復。
開發公司:也可看作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雷鋒故居能不能與別墅相處,相安無事?故居與別墅建在一起到底是好是壞,記者就此採訪了別墅群的開發商——長沙市湘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即原湘漢工貿公司)。
記者以一個買樓人的身份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解。該公司置業顧問李燕接待了記者。據她介紹,公司在此處有1200畝的開發地,目前有26棟別墅已經建成,每棟別墅售價均在100萬元之上。由於別墅毗鄰雷鋒紀念館,周圍的環境很自然化,整個小區建成之後將把雷鋒故居包裹其中,成為小區裡一道獨有的人文風景,這也是建築特色之一。李坦言,別墅群無論怎麼建,按照既有的規劃設計,雷鋒故居仍是雷鋒紀念館的一部分。「以後雷鋒故居和雷鋒紀念館都向小區的業主開放,並提供相應的優惠」。
記者問起緊靠雷鋒故居旁邊的幾棟別墅是否還有售時,李小姐說,那幾棟別墅早已賣出去了;但如果記者喜歡雷鋒故居周圍的環境,還可以到故居附近選擇別的地方,可以購買期房。
長沙市文化局一位幾次到在建別墅處去巡視的工作人員表示,對於文物保護部門人同志來說,修建別墅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所需,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文物作為歷史遺產,與豪華的別墅相比形成反差也是一種必然現象;如果別墅的修建違反了文物保護有關法律法規,就一定要堅決予以制止。
(作者:陳文靜 )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