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邱是個現代化的城市,眾多的大學賦予了它生機勃勃的熱鬧市區,走在街頭不時可以撞見知名韓劇取景地。對佛教感興趣的人不可錯過世界遺產海印寺中的高麗大藏經,在直指寺寄宿一晚,體驗禪修將是難忘的體驗。大邱市周邊的八公山是徒步的好地方,山上眾多的佛教元素讓人倍感親切。
1啟明大學啟明大學位於韓國第三大城市——大邱廣域市西部臥龍山腳下,校園環境優美,學生可以在享受大都市便利生活的同時體驗田園生活的樂趣。校園建造按照美國哈佛大學建築風格,被稱作「東方哈佛校園」。啟明大學校園被評為韓國 400 所大學中最美麗的「十大校園」之一,校園規模則排名全國第九。
2前山公園大邱前山公園是夏日避暑的好去處,位於大邱市南區海拔660米的前山。前山左右各有山城山(653m)、大德山(546m)。環繞三座山峰的北邊溪谷座落於前山公園。前山公園建於1970年,在1981年再次被列入10年開發計劃中,是大邱市最大的都市自然公園,共佔地508萬坪。運營有通往山頂附近全長790米的纜車,山腳下還有弓道場、騎馬場、遊泳池等設施,以及韓國詩作家李鎬雨石碑和1979年建造的洛東江勝戰紀念館,是全家出遊、情侶約會的最佳選擇。
大邱前山公園設有許多散步路,長度從2~4千米不等,有與前山相連的散步路、大邱前山公園到山城山的散步路、以及與大德山相連的散步路等,建造如此之多的散步路,主要是為方便大邱市民的休閒和娛樂,遊客可以依靠個人的喜好及體力,來選擇合適的散步路進行鍛鍊。
國立大邱博物館(Daegu National Museum)是為保存、展示大邱和京畿北道有特色的文化遺產而建的,它是一棟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的磚石建築,風格別致清雅,這裡有三個展示廳和一個企劃展廳、體驗學習室、視聽室和圖書室等。
在美術展廳裡可以學習到京畿北道地區的佛教文化,這裡展示有佛教雕塑品、各種佛像、佛教工藝品等,而且有高麗青瓷和朝鮮白瓷、粉青瓷器等。
在民俗展廳裡可以欣賞到嶺南地區的儒生文化、房屋形態、信仰、遊戲文化等。博物館外面也可參觀到文化寶藏,像淨兜寺址五層石塔。在國立大邱博物館還有可供遊客直接參與的項目。傳統染料植物院或傳統藥草學習場、穀食學習場就是這樣的地方,在這裡可以學習到有關韓國傳統的藥草、植物、穀物等知識,很值得一看。在博物館周圍的花間小路或simunhak小山上一邊享受大自然的醇美,一邊休息,真是很愜意。
在追求創新的時代,愛來水族館大邱館每天可以感受不一樣的愉快心情,通過體驗和動物之間的交流提供特別的經驗和難忘的感動。
可以通過大型水下攝像機看到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海牛』與工作人員的的交流,還可以通過大型LED屏幕看到餵食&脫口秀節目,獨特而新穎。在巢屋(樹上小屋)使用超長焦相機通過大型畫面觀察到外形和特徵獨特的鸚鵡和水獺等。在水的上方可以俯視到水箱的「鯊魚橋」,圓頂狀的全景畫水箱,『360度水箱』,通過由華麗的燈光和鏡子結合展現出『水母水箱』等最新水族館展示方法的奇特水箱,可以從多角度觀賞。
此外傳達海之幻想感覺的『黑色藝術』和各種拍照地點的『3D作品和蠟像』,還有使自己親手畫的大海生物活生生在遊動的『素描水族館』等,水族館的每一處都充滿著特別的樂趣。
慶北大學是在韓國僅次於首爾大學的第二大國立大學,位於被譽為「敎育之都」的大邱廣域市。慶北國立大學建校於1946年(簡稱KNU),1951年發展成為由5個學院構成的一所國立綜合大學。 慶北國立大學成立的至今,一共培養了近12萬名畢業生。學校設有13個學院、9個硏究生院。現有在職教授1000多名,活躍在各類學科領域;在校生24000多名。
6大邱藥令東方醫藥博物館大邱藥令東方醫藥博物館在大邱的市中心區,傳承了一些古老相傳的藥文化。1985年開設展館,後升級為大邱藥令市韓醫藥博物館;2000年被指定為文化觀光景觀街區;2001年認證為「韓國歷史最悠久的藥令市」;2001年大邱藥令市被指定為韓方特區,2012年舉辦過第三十五屆藥令市韓方文化慶典。
7八公山八公山是從大邱廣域市中心為起點至慶尚北道永川市、軍威郡等地的一座高山,以海拔約1192米的毗廬峰為中心,東風(又名彌陀峰1155米)及西峰(又名三聖峰1150米)並肩聳立於此。以行政區域為劃分,位於大邱廣域市東區的永川市、慶山市、漆谷郡等4個市郡間,總面積約30953平方公裡。
八公山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包括大韓佛教曹溪宗第九教區本寺的桐華寺在內,及冠峰石造如來坐像、元曉寺、千聖寺、佛窟寺等為數眾多的寺廟和佛教文化遺蹟皆位於此。
「紗帽巖地區」指的是約850米處的八公山冠峰。「紗帽巖」的由來是山峰處佛像的頭上緊貼著一塊扁長的大石頭,就像是帶著一頂大鬥笠一般。頭上還有髮髻形狀的巖石,是9世紀巨大佛像群的傑出代表作之一,也被指定為第431號寶物,當地還流傳著「以至誠之心向佛祖祈禱的話,願望就能實現」的傳說。特別是在高考期間,為了考個好成績而來的人絡繹不絕。也有在1月1日來此許願和觀賞日出的人潮。
八公山一年四季,景色變幻多樣,春天杜鵑盛開,夏季林木蔥翠,秋天丹楓滿山,冬天冰雪晶瑩,漫步在山間,可邊散心邊欣賞美妙的自然風景。
作為歌劇專用劇場的「大邱歌劇院」地下有2層,地上有4層,外觀像一架大鋼琴,外壁用玻璃製成,採光條件好,建築物本身就可謂是一件傑出的藝術品,有歌劇表演時,歌劇院就更顯得熠熠生輝了。劇院內有1,490個馬蹄形(Horseshoe-Shaped)的座位,以及設備完善的舞臺。
大邱歌劇院的門票價格低廉,而公演卻十分精彩,為外國遊客準備的特別公演等,為普通市民欣賞歌劇提供了機會。而且,在從2004年起開始運營的歌劇教室,可學習到歌劇鑑賞方法和Aria、歌劇裝扮體驗等於歌劇相關的理論和實踐。此外,以「大邱國際歌劇節」為代表的音樂會、音樂劇、芭蕾等多種主題的公演在此上演,是當地公演文化的中心空間。
琴湖江流經的東區不老洞一帶的山上分布著數達200多座的古墳群。不老洞古墳群被指定為史跡地262號,推測建於三國時期,是當地統治階級的墳墓。古墓群直徑在1~28米左右,高4~7米,推測所有古墳群的修築時期約為5~6世紀。
10桐華寺桐華寺(Donghwasa)在大邱市中心向東北22公裡處的八公山南側,改名為桐華寺是因為冬季梧桐樹依然綻放花朵。現存的桐華寺系1732年重建後的建築。
在桐華寺停車場停車後,一轉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說法殿。說法殿前方左側是大雄殿,右側下方是錦江階梯。先向大雄殿方向走去可以看到鳳棲樓,據說此樓所在地是鳳凰的尾巴落下之處。經過鳳棲樓可以看到階梯,這是典型的大雄殿前的樓閣階梯。兩側是龍型的扶欄,中間有形似如意珠的圓石球。
桐華寺的大雄殿分正面3間,側面3側 ,其自然的柱子十分特異。殿內供有釋伽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如來佛。沿鳳棲樓側面的石階而下,隨著水泥路前向,就是雄壯的藥師如來佛石像。這尊大佛高17米,意思是為了祈禱統一。此外石塔、石燈、獅子像、蓮花燈的規模也十分龐大。藥師如來佛像的北面有石像像屏風一樣圍繞,這些是具有世界級規模的石像。
大邱頭流公園位於頭流山與金鳳山中間,開場於1977年,內有韓國最大規模的展望塔頭流塔,文化、教養、體育設施齊全,深受市民的喜愛。並且,公園內有大邱的名所友邦塔樂園及市民文化殿堂文化藝術會館。
公園內種植著133種15萬株樹木,四季都有各色的鮮花綻放,特別是聖堂池的噴泉,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是避暑的好去處。這裡的主要設施有足球場、棒球場、多功能運動場、遊泳場、網球場、旱冰場、高爾夫練習場、柔道館,以及頭流圖書館、雕刻公園、2ㆍ28紀念塔、戶外音樂堂、聖堂池五色噴泉、大成寺、金龍寺、壁泉瀑布等。
大邱展覽中心於2001年4月開館,是規模達國際水平的展示會議中心。EXCO於2001年4月開館,是規模達國際水平的展示會議中心。國際青年會議所亞太地區大會(JCI ASPAC),大邱國際光學展(DIOPS),大邱國際纖維展(PID),國際信息展示學術大會及展示會(IMID)等大型國際會議都已經在此成功舉行過。 並作為由主要會議新聞中心(MPC:MAIN PRESS CENTRE)和國際傳媒中心(IBC)指定的會議場所,協助了2003年夏季大學生大會的舉辦。
13大邱市民安全主題公園吸取2.18大邱地鐵的慘痛教訓,大邱市民安全主題公園以防止再發及講解安全隱患為目的,通過各種體驗教育,讓市民對於安全知識有所了解,增強防範意識。大邱市民安全主題公園為讓體驗者對地鐵安全有實感,特設了山嶽安全展示館、地震安全展示館、未來安全影像館等。
14慶尚監營公園慶尚監營公園位於大邱市中心,是朝鮮宣祖34年(1601)慶尚監營的辦公地。慶尚監營公園從1910年到1965年擔當了慶尚北道的廳舍,而後廳舍遷移,於1970年廳舍原址建立了大邱最早的中央公園。1997年,為了不影響大邱的城市美觀,再次將公園的圍牆拆除,對公園整體進行了整修,使之成為大邱歷史的鑑證物,也為市民提供了學習本土文化遺產的場所,並更名為大邱慶尚監營公園。
慶尚監營公園內有綠色的叢林、美麗的野花地、廣闊的草坪廣場、以及噴泉、散步路、長椅等休閒設施,是夏日避暑的好去處,聽著園內優雅的音樂,漫步於公園之中,讓人不知不覺忘記夏季的炎熱。
鹿洞書院坐落於嘉昌面友鹿裡,最早是由此地的儒林們於正祖13年(公元1789年)集資修建的舍院,正祖18年(1794年)竣工,1971年受到國庫的援建,移至到了現在的位置。它之所以吸引著眾多的日本遊客,是因為金忠善將軍將自己的日本國籍該為韓國國籍。金忠善將軍自幼年時起就重視倫理,對日本侵略朝鮮感到十分不滿。壬辰倭亂時,他以加藤清正的右先鋒將軍身份來到朝鮮,一到釜山港,他就把國籍該為朝鮮國籍。在慶州、蔚山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此後,在每次發生國亂時,他都主動參戰,抗擊敵人。 於1789年(朝鮮正祖13年),當地儒學者們創建了鹿洞書院,到朝鮮末代,大院君下令廢除書院,將其封閉。於1914年重建。書院裡有演講室、鹿洞寺和向陽門。
16自然染色博物館自然染色博物館是韓國第一個以天然材料染色為主題的博物館,內有各種自然染色的遺物、工具、民俗資料、以及各種應用自然染色藝術所創作的作品和染色體驗活動。
位於1層的亞元畫廊,作為企劃展廳,經常舉辦有關遺物再現以及自然染色過程介紹的展覽。而2層的遺物展廳,則陳列著祖先遺留下來的各種纖維高美術工藝品, 如應用染色、刺繡、縫紉、打結、針線活等技術製成的包裹、枕頭、裝飾品、被褥等遺物。
來訪博物館的人員在團體10以上時,可報名參加手巾、圍巾、T恤等的染色製作體驗。
大邱第一教會是慶北地區最早的基督教會。高宗32年(1895),位於釜山的北長老教總宣教部搬到大邱,光武2年(1898)用4棟青瓦房作教堂使用。接著,信徒增多,1908年建立了融合傳統樣式與西方建築樣式的新教堂。1933年,用信徒和中央教會的捐款重新建立了教堂,並改名為第一教會。之後,1937年李洙烈(音)勸士建立了33米高的鐘塔,1981年在建築後面建造了515.7m²的教堂。
現在,這座建築的整體平面面貌呈南北方向的長方形狀,前面中間是玄關,右邊是鐘塔。1樓是辦公室、幼兒園、青少年禮拜室,2樓全是禮拜室。大邱第一教會是大邱眾多教會建築中歷史最悠久的,是基督教對近代化作出貢獻的象徵物,成為近代建築史上的珍貴資料。
道東書院位於韓國大邱廣域市達城郡求智面都洞裡,與屏山書院、玉山書院、紹修書院以及陶山書院一起被稱為是韓國5大書院。該書院由儒士們於1569年在琵瑟山東部山麓建成,最初取名「雙溪書院」,1573年被王賜名「道東書院」。壬辰倭亂時期被燒毀,1605年士林們在現在的院址處將其重建,2007年10月10日被指定為韓國第488號史跡。
在道東書院裡值得仔細觀察的部分是土牆和中正堂講堂、水月樓以及有著400多年樹齡的銀杏樹。土牆上水墨色的裝飾花紋特別精緻,是韓國唯一一個被指定為寶物的土牆。經過院內的銀杏樹後便到達水月樓了,站在水月樓上瞭望洛東江和平原,就像在欣賞一幅優美的畫卷。從水月樓出來,進入中正堂,可以看到門口臺階上刻有口銜如意珠和魚的龍頭,稱為「四勿箴」,據說意味著孔子的教誨——「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看了這麼多,有沒有想要身臨其境去看看呢?跟隨小睿一起,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