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噁心的喪文化,你當真以為你有抑鬱症?

2020-12-23 騰訊網

最實用的心理療愈&成長平臺

ps:關於,抑鬱症,我們看了太多胡說八道,寫這篇文章為了提醒,更是為了預警

——抑鬱症並不是一種臆想,它會對一個人產生糟糕的影響,可能會完全改變ta的人生軌跡。

這些名人的悲劇,曾為大眾敲響了關於抑鬱症的警鐘。

近幾年來,我們開始在新聞中更頻繁地看到關於抑鬱和自殺的消息,抑鬱症患者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身邊。

今年年初,中國首次全國性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顯示,抑鬱症終生患病率為6.8%,而其中有47%的患者,會因自殺或自傷的行為造成無法挽回的身體傷害。

據估計,全國有9500萬人曾受到過抑鬱症的困擾。

抑鬱像一條隱蔽在日常生活角落裡的小蛇,它可能就在你感到疲憊、孤獨、或者放下防備的時候,偷偷爬出來纏繞住你的脆弱,迅速蠶食你的心靈。

關於抑鬱,有些你或許知道但並不了解的,我想要講給你聽——

我給大家準備了一段有些抽象的視頻;

它創作的初衷只有一個:為了讓不了解抑鬱症的人,去體味抑鬱症的感受。

抑鬱症,怎麼回事?

要被診斷為抑鬱症,必須出現以下症狀中的至少五條並且持續兩星期以上,五條症狀中必須包括低落的情緒或對平時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

抑鬱症的症狀有以下幾條:

每天全天心情低落傷感

失去興趣且不再享受日常活動

睡眠習慣的改變。有些人會失眠,難以入睡,容易醒;有些人會大大增加睡眠時間甚至整天不起床

活動量的改變。有些人會變得整天無精打採;有些人會變得狂躁不安

食量的改變。有些人胃口變小體重減輕;有些人胃口變大體重增長

失去能量,經常感到勞累

很負面的看待自己,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錢不值並且有負罪感

無法集中精神,思維變慢,無法做決定

反覆出現自殺和死亡的念頭

我知道屏幕前的你們現在肯定在想,「我全中啊」,或者「這不就是臭矯情麼」。

首先要被確診精神疾病的重要條件,是你的普通日常生活已經受到嚴重影響,就比如每天心情都低落,什麼都不想做,不想起床上班覺得特別累,只想睡覺,覺得拯救不了世界全是自己的錯,可是一想到銀行裡的餘額,如果不工作就會沒飯吃,所以還是掙扎著起來上班了。

這種情況下小水母要生存下去的信念戰勝了低落的情緒,所以不算真正的抑鬱。

真正抑鬱的人其實是失去了所有活下去的動力和感到開心的能力。

看過哈利波特的可以想像一下攝魂怪靠近你時候的感覺,抑鬱會導致大腦化學甚至物理結構的改變,也決不是簡單的「不開心,無病呻吟」;

抑鬱症 ≠ 「傷心」或「矯情」,重度抑鬱也不是「想開點」就能解決的,如果抑鬱了,請不要自責;

研究表明,通過早期對抑鬱症狀的篩查,能夠有效地降低抑鬱症的發病可能;而對抑鬱的預防,遠遠要比對抑鬱的治療更為簡單有效。

抑鬱症測評(專業版)

/關於測評/

所需時間:15分鐘

測評報告在個人中心【我的測評】永久保存

抑鬱會改變一個人的人格嗎?

在reddit上的一個網友寫道,當他翻閱過去的日記,看著還沒有患上抑鬱時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感到那時的自己仿佛是「徹徹底底的另一個人」。

有研究支持了這個說法,認為抑鬱發作會改變一個人的人格,並且這部分改變成為了抑鬱再發作的誘因,這種改變被稱為「人格傷疤」

而傷疤理論的提出的初衷是注意到,比起從沒有得過抑鬱症的人,曾經得過的人更容易再次復發;

就像受過傷留著傷疤的地方,下次也會更容易受傷一樣。

比如,抑鬱症的首次發作會緣於一些比較嚴重的負面事件(比如失戀、失去親人),而在這次發作緩解後,患者會因為更溫和的事件(比如失去寵物)、甚至在沒有社會及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復發抑鬱。

那,這種傷疤究竟是什麼呢?

研究發現,抑鬱發作後,當事人「傷害迴避」的程度會增加:

你覺得自己一定會把事情搞砸。

你擔心自己身上會發生各種可怕的意外,你覺得自己會被深深傷害。

即使現在的生活好像一切都好,但是在內心深處,你覺得最糟糕的事情一定會發生。

你希望一切都井井有條。

他人對你表現出喜愛會讓你很滿足,但一旦當他們有一點冷落你的跡象(大多數時候不是故意的),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被討厭了。

過度道歉。

傷害迴避程度較高的人會更神經質、對讓人不舒服的刺激反應更激烈,並且即使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環境中,他們依然會感到害怕,這種下意識的「感到世界很危險」並不受自己控制。

同時,他們應對外界刺激時也會表現的更消極,更容易感到疲勞,也相對更不願意嘗試新的事物。

研究者認為,之所以傷害迴避的程度會上升,是人們患病後的適應性調整。

當我們在抑鬱的時候,生理和心理狀態不佳,會自發採取更謹慎的態度來應對外部環境,這些原本是為了更好地自保,但事實上,這種變化反而使得人們更容易抑鬱。

以社交為例,抑鬱症患者會過分擔憂社交時被拒絕帶來的痛苦,一方面,痛苦給他帶來的感受會更強烈;另一方面,對痛苦的擔心會讓心情更糟。

於是,TA自發地將自己和他人隔離開,而這種自我隔離帶來的孤獨感反而加重了抑鬱。

另外,請不要宣傳「抑鬱症可以自己走出來,我當年就是這麼走出來的」或者「抑鬱症患者僅需要你堅持不懈的勸解,我就是這麼帶我朋友走出來的」之類的觀點。

抑鬱症患者有可能會有的一種症狀:強烈罪惡感;

簡單點說如果我一天到晚勸患者開心,給患者講道理,甚至威脅、逼迫他做一些我覺得能帶來快樂的事,這個時候一旦我表現出一丁點的失望,或者「我都這麼努力勸你了,你怎麼就不能努努力」的情緒,患者就會感受到強烈的罪惡感,而強烈的罪惡感有可能會讓患者再度質疑自己生存的價值,從而給患者增加壓力,將患者推向死亡。

所以貿然的勸解真的會害死人,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困在別人自以為是的關心裡。

走在陽光下的你,可能永遠不懂抑鬱的黑;

但通過這篇文章,希望你至少能了解一件事:抑鬱症並不是一種臆想,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心理疾病;

但抑鬱並不是不可控的,我們的人生可以再好起來。

在今天,還有很多抑鬱的人,不被了解、不被理解,因為恐慌、自責、不敢求助,正在經歷痛苦:

抑鬱症的表現有哪些?

怎麼判斷我是抑鬱情緒,還是抑鬱症?

當抑鬱找上門,我可以怎麼自救、或幫助身邊的人……

其實在情況變得更糟糕之前,我們都該更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及時預防和改善。

其實在情況變得更糟糕之前,我們都該更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及時預防和改善。

心理團隊特別研發了「抑鬱測評專業版」,該測試依據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量表之一——《抑鬱自評量表》編制,它已幫助35000人,從生理、精神兩方面評估自己的抑鬱狀況,並提供5頁專業報告給出專業建議。

對於每個在抑鬱長夜裡,恐慌不知所措、不被理解的的人,我想說:嘿,別害怕,我看見你了,世界和我愛著你~

向你推薦

抑鬱測評(專業版)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這幾部影片,最適合抑鬱症患者,可以給你帶來希望
    虎臣今天來帶大家聊一聊電影,適合抑鬱症患者看的電影。關於抑鬱症,虎臣不想多說,相信看這篇稿子的人,對抑鬱症多多少少都有了解。不過虎臣還是得對新讀者說一下,臣自己也是一名抑鬱症患者,且是雙相,臣羅列出了五個最適合抑鬱症患者看的電影,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
  • 羽來信|當一個抑鬱症朋友沒有赴你的約
    雖然我極少畫畫,但我總去美術館看畫,畫總有明面,有暗面,明亮部分擴張,陰暗部分吞噬,有明有暗才有力量,它們看上去對立,實際是個共同體,相互仰仗。之所以想到這些,是因為我想到了人的情緒,我也不能總是興高採烈,有時覺得自己很喪,一些喪是消極的,一些喪讓我得到安慰。躲在暗處的時候,還挺輕鬆的,你會忍不住說:太好了,我就是這麼沒有追求。
  • 【作文指導】你是燃文化,還是喪文化;養浩然正氣,做有擔當青年
    你是燃文化,還是喪文化【作文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喪文化」肆意蔓延,是否摧毀了你的執念?「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都市,是否迷亂了你的方向?此情此景,我們該何去何從?唯有養一身浩然正氣,共築偉大中國才可謂「王道」。(反問、排比,引材料,出觀點)當社會變為喧囂浮躁的名利場;當佛系青年以「不爭不搶」低調處世;當「葛優癱」成為青年人的普遍姿態。頹廢便如厝火積薪,肆意生長,變成燎原。實可悲哉!
  • 李誕:人間不值得,我很喪!最愛的你,但我想讓你快樂!
    李誕:人間不值得,我很喪!最愛的你,但我想讓你快樂!最近特別流行一句話:人間不值得!凡是被這句話吸引的或是有共鳴的有很多人,大概很多文藝青年追隨這句話是覺得很酷吧!這句話是有兩面性的,是悲觀的、是積極的,我們來人間一趟,都是第一次做人,不妨活得瀟灑點。人生來去匆匆,人山人海,誰是誰的過客?誰又把誰當真,一切看淡,生活還是很有滋味的。「人間不值得」這句話是顏值不高但是讓你一眼就記憶不忘的李誕說的,別看李誕長得不怎麼好,但是他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領悟和故事。
  • 有「抑鬱症」傾向的人,會經常說這3句話,別以為是在開玩笑!
    現在得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都不想表現出來自己的這種病態,所以他們在表面上表現的和正常上沒有什麼不同,實際上有「抑鬱症」傾向的人,會經常說這3句話,別以為是在開玩笑! 這些人他們早已經看不到自己對於身邊親人的意義,他們一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就算了,還給別人帶來困惑,這種人已經到了抑鬱症的嚴重期,他們很可能會有一種輕生的念頭,大家可一定得注意啊。其實,父母才是我們最好的傾訴,有事情一定得說出來!
  • 「喪營銷」與「喪文化」:營銷的進階是幫助用戶表達
    據那時的京報網報導,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年輕人中,竟有80%以上說自己老了。其實這就是一種自嘲,表達的意思是:我老了,我和你們不一樣,我不太懂你,但這不是你的錯,是我跟不上節奏了。在這個例子中自嘲作為一種幽默的方式,更便於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為自己找了一個臺階。這對於「喪」文化同樣適用,自嘲「我很喪」一部分是幽默,渴望藉此來拉進彼此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是自身情緒的一種宣洩。
  • 黑色系背景‖喪文案 帶著你善意的指點離我遠點
    Take your kind advice to stay away from me 帶著你善意的指點離我遠點 you in front of the screen have to live a good life 屏幕前的你要好好生活
  • 最易得抑鬱症的四大星座,微笑抑鬱,你上榜了嗎?
    大家好,我是百變,每個人處理情緒的方法不同,有的人會向朋友傾訴,或者找個地方大肆宣洩一番;還有的人喜歡憋在心裡,情緒找不到宣洩口,走進了死胡同,變得越來越悲觀,看不到出路而得了抑鬱症。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最易得抑鬱症的四大星座,微笑抑鬱,你上榜了嗎?
  • 暗黑系奶茶:噁心你的感官,毀掉你的健康
    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爛芒果摻著用、臭香蕉直接榨汁、隔夜的茶、兌水的果汁……靠奶茶「續命」的你,還想再喝嗎?近日,北京電視臺記者臥底知名連鎖奶茶店「甘茶度」,連呼噁心。店員:這家店的奶茶,白給我都不喝!喝奶茶已經成為當下很多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只要有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就少不了奶茶店。在很多社交平臺上,奶茶的出鏡率甚至比自拍還要高。難怪有自媒體調侃,你不喝奶茶,怎麼在社會上混?在青年消費者對奶茶需求很執著的背景下,奶茶店也進行了病毒式的裂變與傳播。我曾經數過,在一條200米長的街道上,有4家房產中介店,有3家奶茶店。
  • 抑鬱症的「前世今生」|抑鬱症|精神疾病|神經衰弱
    對於這種診斷結果的差異,Kleinman認為:由於中國文化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認知,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容易受到周圍親人、朋友和來自社會的歧視,因此,無論是醫護工作者還是患者本人和親屬都極力避免使用「抑鬱症」這一名詞。也就是說當時中國對抑鬱症出現避而不談的現象,而神經衰弱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塑造的軀體化現象,是抑鬱症在中國文化中的變相存在形式。
  • 徵集|關於你和你的抑鬱症朋友
    你們覺得抑鬱症可怕嗎?抑鬱症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不痛不癢,外表健健康康,但是卻能讓年輕鮮活的生命走向自殘,甚至是自殺來脫離苦海。今天有讀者在微信上找到我,分享了自己的苦惱。她說:她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但是朋友卻有抑鬱症。她很想幫助她的朋友。但是由於抑鬱症,每次她的朋友都是帶給她負能量。這讓她很難受,但是因為病情又不能點破朋友。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為難的時候。自己朋友有抑鬱症,肯定是安慰,疏導。
  • 經常情緒低落,可能是患上抑鬱症,抑鬱症甚至會影響大家生命安全
    很快,小陳這樣的狀況讓越來越多的同學感到反感,有一些同學開始對小陳進行了語言攻擊,語言辱罵,經常走去小陳面前說:「你以為在你自己很有型嗎?這麼高冷很光榮是吧?!」面對這樣的辱罵,小陳都是選擇迴避。沒錯,今天要帶給大家的就是抑鬱症,抑鬱症其實是一個情緒病,雖然它僅僅是一個情緒病,但是每一年都有不少的患者因為這個情緒病而喪命,所以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抑鬱症,為自己、為家人、為朋友建立一道防火牆。
  • 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嗎?9500萬人正被抑鬱所困
    無論是身陷抑鬱情緒還是抑鬱症,都請牢牢記住:你不是唯一有這些感覺的人,許多人都經歷過這種情況並且至今仍然好好活著。有這些感覺也不是自己矯情,不必自責。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而且,青少年要經歷人生中多個重大抉擇和轉折,由此帶來的情緒波動和不適應心理,都容易誘發抑鬱症。2. 周邊環境有報導稱,童年時期經歷過負面遭遇的人,患抑鬱症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4倍。「你得抑鬱症也是由於家庭原因嗎?」這幾乎成為了病友們相互詢問病因的固定開場白。
  • 抑鬱症的邊緣,是怎樣的靈魂?
    抑鬱症一個離我遙遠又在身邊的詞語,我覺得我沒心沒肺的活著。抑鬱症字眼一定離我是最遙遠的,其實我真的錯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他悄悄地走進我,最近因為生活中工作上的壓力,我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了,忽然覺得自己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了,在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遇見高興的事情也興奮不起來。
  • 拿什麼拯救你,抑鬱症!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刪可我的兒子死了——自殺,他生病了,抑鬱,前一天晚上他告訴我,他想自殺,我說了什麼我已經不太記得了,他一直是個優秀懂事的孩子,陽光帥氣,十幾歲的孩子能有什麼憂愁「你都高中了,那麼忙,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好了,不要逃避,你太讓我失望了……」這是我能想起來的這幾個月內跟兒子溝通的內容,我只看到兒子有些煩躁的反駁,卻沒有看到兒子身邊那條如影隨形的黑狗,我的兒子被那條黑狗吞噬了,而我成為餵養黑狗的人。
  • 親戚的話不能當真,當真你就輸了
    我上班比較早,二十三歲大學畢業就上班了,家裡人都很高興我有工作,同時也為我的對象發愁。可以說從二十三就一直在找對象,可是找了幾個都不成,大多是嫌我是開死工資,家裡沒積蓄,要樓我也買不起。到了我二十七歲的時候,感覺已經成為老大難了,一到親戚家就會總問我這個問題。有一年初三的時候,我們去姑姑家做客。
  • 如何看待青少年中流行的喪文化?
    "喪文化"是指流行於青年群體當中的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它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形式。以"廢柴"、"葛優躺」等為代表的"喪文化"的產生和流行,是青年亞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一個縮影,它反映出當前青年的精神特質和集體焦慮。
  • 你以為想當就能當的麼?
    以這五個方面描述喪的基本特質,未必科學,但一定有用。要不要來測測看,你是不是真的喪?自我評價——「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如果你內心時常念叨「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注意,是內心,不是表情包,也不是籤名檔,同時你還不自覺地經常身陷「葛優躺」,那你的喪指數的確很高。
  • 年紀輕輕已經走過了抑鬱症的深坑,這個孩子告訴你,抑鬱症的樣子
    時髦到每個正常的人都在自稱自己抑鬱了,還有人甚至在社交網上和各個平臺開始謊稱自己有抑鬱症,以此利用人們的善良來博求關注,引來粉絲。對此只能說這些人都是醜陋的,是不堪的,他們不知道這些行為甚至可能影響到真正的抑鬱症患者,以至於他們有多少人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 輕度抑鬱症的人,常說的5句「口頭禪」,但願你一句沒說過
    很多抑鬱症患者他們表面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同,自己的身體生理方面也是非常的健康,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看起來也非常像個正常人,所以當他們患上抑鬱症的時候,大家覺得他們只是太過矯情,根本就沒當回事兒,但是就比較容易讓抑鬱症患者陷入絕望的境地,所以如果身邊有經常說這5句口頭禪的人,多半就已經患上了輕度抑鬱,需要你多給點關心,多給點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