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永不落 天籟唱初心——追憶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高至凡生前照。廈門六中供圖

一位平凡的音樂教師,28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7月19日的18:30。

他離開後的短短幾天裡,網上的悼念如雪花般鋪天蓋地。有關他和廈門六中合唱團的故事,網絡總點擊量已超過3億。無數人聽著孩子們清澈的合唱,潸然淚下。

他叫高至凡,廈門六中的一名音樂教師。在短短5年的教學生涯中,他用自己對音樂的領悟和熱愛,帶領一群孩子,把音樂「玩」出了各種新潮的花樣,走上了全國的舞臺,讓一群孩子迸發出了青春最美的樣子。

還沒來得及好好說一聲再見,他就化作了一顆夜空中最亮的星,繼續照亮孩子們成長的路。

許多人說,他最偉大的作品不是備受關注的阿卡貝拉合唱,他留給人間的是他追求音樂時的「痴狂」,對音樂教育的不懈探索。

更多人說,雖然高至凡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但他的一生讓無數人思考,教育的初心是什麼,教育最美的樣子又應該是什麼。

夜空中最亮的星

7月21日下午,一場特殊的追思會在廈門福澤園安親堂舉行。沒有低回的哀樂,幾十位廈門六中合唱團的孩子,清唱了一首高至凡生前改編的《夜空中最亮的星》,送別他們最愛的高至凡老師。

「高老師您醒醒呀,前幾天您還在給我們排練歌曲,還和我們開玩笑,您現在一定也是在和我們開玩笑對不對?開學我們還等著您回來繼續帶我們唱歌呢!」孩子們哭著。

告別廳裡,人們手捧鮮花,默默地拭著眼角的淚。

「放假真是太爽了,做夢都會笑醒」,這是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7月19日上午發出的最後一條朋友圈。忙了一個學期的他,正打算好好享受下難得的假期。

幾個小時後,同住的室友發現他不對勁,急忙叫了救護車。然而,19日18:30,因為突發重疾,高至凡倒在了自己的房間裡。

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永遠定格在了28歲。

高至凡的訃告發出後,一傳十、十傳百,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全國。

7月20日,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專場音樂會前,得知高至凡去世消息的藝術總監金承志悲痛之餘,臨時決定加演歌曲《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獻給好友高至凡。歌聲中,合唱團成員和臺下的觀眾不住擦眼淚。

「高老師,很遺憾第一次認識您,就是您離去的消息。但是,廈門六中阿卡貝拉合唱團孩子們天籟般的聲音、最純真的笑容,已經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回到了最初的美好。謝謝您。」一名網民留言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高至凡最親密的搭檔、和他一起創建阿卡貝拉合唱團的徐聰,朋友圈至今停留在高至凡去世的那一天。

「想不到,至凡會走得這麼突然。這兩天,我一次又一次想掏出手機給他打電話,想約他跟我一起共渡難關。」徐聰哽咽著說。

「高至凡的名字可能不為人熟知,但他和同道一同組建的廈門六中阿卡貝拉合唱團,卻家喻戶曉。」專程從外地趕來參加追思會的一位觀眾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在網上聽到《稻香》這首歌時,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阿卡貝拉,也稱「無伴奏合唱」,是一種不使用任何樂器伴奏的合唱方式,演唱者需要用人聲模仿樂器,以及通過多聲部疊唱創造豐富的聲音。

從2017年9月開始,高至凡和搭檔徐聰一起,把阿卡貝拉的表演形式引入傳統的校園合唱團中,並將孩子們的合唱錄製成MV。視頻發布到網絡上後,受到了無數觀眾的喜愛。

《鳳凰花開的路口》《青花瓷》《稻香》《送別》……高至凡帶領廈門六中合唱團創作出的每一首歌曲,幾乎都是第一時間在網上獲得極高的點擊量。

「我猜,這是一所初中,演出的禮堂很乾淨,鋼琴擦得很亮,校園裡綠樹紅牆。我猜,學生們每周二周四練習,他們放學結伴同行,很多年以後,他們奔向五湖四海,溫暖了全世界的人。」這是一位網友聽了《鳳凰花開的路口》後寫下的心得。

如今,這個讓阿卡貝拉合唱走進校園的教師,已經化作了天上最亮的一顆星。

用愛、用玩教學生學會音樂,感知生命

在歷屆學生這裡,高至凡的稱呼不是「高老師」,而是「老高」。

「老高」第一次來上課的時候,扎著小辮,走路帶風。

看著這個充滿「藝術家氣質」的年輕教師,孩子們眼裡充滿懷疑:「這位老師比我們大不到十歲,他能教我們?」

「老高」什麼也沒說,用一個鼓,就著學校的上課鈴聲,來了一段即興創作的打擊樂。

「哇,太帥了!」孩子們從來沒見過這麼「潮」的音樂課開場白,頓時興奮了起來。

「老高身上有一種神奇的魅力,只要他一到學生中,就立馬成為『絕對中心』。」劉曉奇是高至凡任教廈門六中合唱團時的第一任團長。如今,已在大學求學的劉曉奇回憶,「他明白孩子們愛聽什麼,愛唱什麼,能夠用最短的時間調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進而跟著他學音樂。」

廈門六中副校長戴鷺堅記得,2014年,當廈門六中招聘音樂教師時,高至凡在廈門大學藝術學院前來應聘的畢業生中,成績並不是最優秀的。然而,學校之所以選中了他,就是看上了他身上那種無窮無盡的潛力。「音樂在他的手中有無限的可能,他的課堂始終有一種獨特的張力。」

在課堂上,老高几乎從來不對學生發脾氣,學生卻為他的才華而折服。學生表現不好的時候,老高停下來,表情誇張地說,「你們唱的是什麼鬼嘛?」或是,只要他投去一個失望的眼神,就能讓孩子們頓時覺得不好意思,乖乖地聽他的話。

和老高在一起,學生們很快樂。

「他會帶紅酒瓶塞到課堂,讓我們咬住發音,訓練共鳴;為了讓我們不要緊張、放開表演,他會假裝自己是霸王龍,做出可怕的樣子在教室裡跑幾圈,惹得大家哈哈大笑。」阿卡貝拉合唱團團員蔣芷涵說。

生活中,老高是學生們的「貼心大哥哥」。聊天談心不在話下,哪個孩子頭疼腦熱,他都會第一時間找到家長。

「參加合唱團排練其實對孩子們來說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他一直告訴我們,讓孩子快樂享受音樂,累了就好好休息,不要焦慮。其實他自己白天上課、排練,晚上創作,編曲,承擔了多少的壓力,我作為一名鋼琴老師很清楚。高老師從不把壓力表現在學生面前,孩子們眼裡永遠只有陽光可愛的老高。」一名廈門六中的家長說。

廈門六中藝術團團長陳琦說,老高來到學校以後,給音樂組帶來了一股「清流」:「音樂藝術對於他而言,從來是充滿魅力的,他一直帶著孩子們在音樂當中玩,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喜歡音樂,感受音樂,熱愛音樂。這就是他教學的最大魅力所在,用愛、用玩教學生學會音樂,感知生命。」

高至凡的一位學生寫了一段悼念的話:

如今,依舊能清晰地想起高老師排練時的一絲不苟、相處時的嬉笑怒罵;想起他在演出時馬不停蹄地臺前幕後;想起他帶我們唱過的第一首歌;想起那個炎熱的夏天裡他標誌性的笑容。

老高,想你。

為音樂而生,至簡至純

高至凡是一個為音樂而生的人,他活得純粹而簡單。這是不少他生前朋友給他的共同評價。

「一個愛音樂的大男孩。」廈門六中校長歐陽玲至今仍記得初次見到高至凡時的模樣。

2016年8月,剛剛調任廈門六中校長的歐陽玲,在夏日的酷暑中,看到一個年輕老師滿頭大汗,哼著歌,蹦跳著出現在她面前。

還沒聊幾句,這名年輕老師就說:「校長,現在合唱團排練的大禮堂是臨時場所,我想要個專屬的排練廳,讓孩子們有空調吹,不那麼辛苦。」

聽到這個請求,歐陽玲被打動了。「你先去找想要的教室,找到了咱們一起商量怎麼改造。」

而當高至凡聽到歐陽玲的這個回復,眼裡透出了滿足和開心。

在高至凡的大學老師、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教師郭偉看來,雖然在學業上高至凡的表現不是最優秀的,但他「幾乎就是為了音樂而生的那種性格,純粹得讓人印象深刻」。

當別的同學在拼命考各種證書,為以後就業焦慮的時候,高至凡卻顯得有點「離經叛道」。

「他會和我聊起音樂史,聊起他對各種音樂流派的理解,一聊就是好久,他還會去嘗試學習各種各樣的樂器,鍛鍊自己全方位的音樂感知能力,他也會去參加各種樂團,不斷觸摸音樂最新潮流。」郭偉覺得,高至凡在廈門六中能夠組建阿卡貝拉樂團,和他的性格分不開。

廈門六中合唱團已有20多年的歷史。一開始,高至凡覺得合唱是「老派」的藝術,有個性的他總想在音樂上做一些有意思的、別人沒有嘗試過的東西。

一次偶然的機會,高至凡聽到了阿卡貝拉表演,立即被吸引住了。他和多年的音樂搭檔徐聰一拍即合,決定用阿卡貝拉的演繹方式,做無伴奏、多聲部的合唱。

此時,正逢廈門六中初中部合唱團成立,「老高」自告奮勇地找到學校,說他想帶孩子們玩阿卡貝拉。

「一開始他們純粹是出於一種熱情,想要把新的表演形式引入校園中,這是校園合唱上非常有意義的探索。其實阿卡貝拉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國內很多合唱團與樂隊也都在做,但可貴之處在於,他們配合默契,徐聰負責放手去改編音樂、高至凡負責排練,又不拘泥於傳統合唱形式,在圖書館、教室中,用書本、杯子等最簡單的樂器,用最適合表現青春校園的展示方式,打動了各個年齡層的觀眾。」郭偉說。

高至凡畢業後,郭偉驚喜地發現,曾經青澀的學生,成熟得像是一位工作了十幾年的資深老師一樣,在課堂上特別放得開。

「他想要嘗試的東西,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做到極致。這一點特別難得。」

看到包括高至凡在內的合唱團全體教師的努力,廈門教育主管部門、廈門六中也不斷給他們創造更大、更寬鬆的舞臺:高至凡第一年想辦樂團,廈門六中全力支持他建立了室內混聲合唱團;隨後在鼓浪嶼音樂廳開「六中音樂會」,再過一年,音樂會開到了廈門大學;高至凡請青年指揮金承志等來學校為孩子們輔導,學校不僅給予經費支持,還把培訓資源分享給廈門許多學校。

在幫助高至凡父母整理遺物時,戴鷺堅發現,高至凡工作5年,但所有「家產」只有幾箱唱片、一部手機和一張餘額不多的銀行卡。

每到放假,高至凡都會自費到北京上海「拜師學藝」。

「他就像一塊海綿,在別人看來他已經是成功的音樂老師了,但在音樂的路上,他永遠不滿足,永遠在不斷學習。」戴鷺堅說。

就在前兩個月,高至凡還告訴他,自己正在寫兩首原創的新歌,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打算一開學就帶著孩子們排練,讓合唱團玩出更新的花樣來。

他走了,留下對音樂教育的思考

六中合唱團「走紅」了,高至凡卻更加低調了。

他從不主動拋頭露面,在實在推不掉的媒體採訪中,他一定會把搭檔徐聰和學校帶上。

同事們戲稱老高為「佛系」老師。

2018年,因為高至凡在音樂教育上的貢獻,廈門六中為他申報市創優突出業績獎。今年,學校還為他申報省五一勞動獎章。

然而,高至凡在榮譽面前表現出了十足的「個性」,拒絕提交任何申請表。最後,所有的申報材料都是他的同事替他撰寫的。

「我們已經約定,最近都不去看朋友圈,都不去看之前老高帶我們排練的歌,但總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點開看。」

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鄭朝南說:「合唱團的成績不是高至凡教育的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學生們通過和他一起『玩』音樂,學會欣賞美好的事物,學會把快樂融入學習的過程中,更學會怎麼徵服看似不可能的目標。有了這種經歷,孩子們未來的成長,會很美好。」

「對高至凡教過的孩子們來說,送別老師的追思會也是一場特殊的成人禮。高至凡老師就像是他們生命最美好年華中的一盞明燈,為孩子們指明了人生的無限可能。雖然陪伴的時間只有短短一兩年,但是,這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將會永遠留在孩子們的心裡,他們今後一輩子都會從中獲得無窮無盡的精神動力。」戴鷺堅說。

南京藝術學院教師滿新穎說:「高至凡是一位有理想、有想法的老師。他的去世,對音樂教育是一個損失。他打破常規,在合唱教育中找到一種非常新潮的嘗試,讓孩子們喜歡,還讓大眾看到了校園音樂的無限可能。」

如今,走進廈門六中合唱團的排練教室,一切陳設如昨,就像高至凡和孩子們剛剛下課離開一樣。一切似乎都沒變,不久後,歌聲又將在這裡響起。

一位網民寫道: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高至凡最讓人感動的,就是那顆育人的初心;純粹而灑脫、不帶任何雜質,一心為了音樂教育、享受藝術,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初心。這是一位極其簡單又極其不簡單的最美教師的模樣。

「我們一起做了很多奇妙的事情,這些事情很多還正在進行中。至凡雖然走了,但這些事情今後還會一如既往地進行下去,我們要把音樂做得更好,這一定也是他所希望的。」徐聰說。

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朋友圈中寫道:在教育被附加了太多因素,孩子們太累的今天,如何讓教育回歸本真的模樣,讓孩子們萌發出青春應該有的樣子,高至凡老師通過他5年的教育生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思考。享受音樂,並且把最美好的東西教給學生,讓藝術啟迪學生的人生,讓他們活出最美好的樣子。這也是時代的心聲、時代的呼籲。(記者陳弘毅、付敏)

7月21日,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曾教過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學生追念老師的留言。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7月21日,在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的追思會現場,合唱團學生含淚送別自己的老師。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相關焦點

  • 追憶廈門六中教師高至凡:凡星永不落,天籟唱初心
    有關他和廈門六中合唱團的故事,網絡總點擊量已超過3億。無數人聽著孩子們清澈的合唱,潸然淚下。  他叫高至凡,廈門六中的一名音樂教師。在短短5年的教學生涯中,他用自己對音樂的領悟和熱愛,帶領一群孩子,把音樂「玩」出了各種新潮的花樣,走上了全國的舞臺,讓一群孩子迸發出了青春最美的樣子。  還沒來得及好好說一聲再見,他就化作了一顆夜空中最亮的星,繼續照亮孩子們成長的路。
  • 廈門六中合唱團28歲老師離世 孩子將在告別會上為其唱最後一支歌
    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廈門六中發布訃告,7月19日18時30分,音樂老師高至凡因突犯重疾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他曾帶出風靡全國的中學生合唱團,以無伴奏的阿卡貝拉聞名。這位被學生們稱為「老高」的音樂老師,廈門大學音樂系畢業,去世時年僅28歲。
  • 廈門六中合唱團演繹《生如夏花》懷念高至凡老師
    今天(7月19日),廈門六中合唱團發布了新的阿卡貝拉作品——《生如夏花》,引發眾多網友轉發和關注。而今天,也是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去世一周年的日子。大家希望用這首歌,去懷念這位點亮了同學們音樂天空的好老師。面朝大海,放聲歌唱。
  • 廈門六中初中合唱團演繹周杰倫《稻香》 驚豔網友
    點評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評價:他們天籟的聲音和充滿韻律的節拍,完美表現出詩人王維所要呈現的畫面。現場導播更稱讚孩子們是「舞臺上的精靈」!其實,廈門六中合唱團不是第一次受邀上北京錄製節目了。今年1月,廈門六中合唱團受央視戲曲和音樂頻道邀請,參加《音樂優等生—2018寒假冬令營》節目錄製,該節目於2月14日在央視播出。
  • 不忘初心,共創輝煌,2019年天籟音樂會聲樂教師專場圓滿落幕
    2019 不忘初心天籟音樂會聲樂教師專場圓滿落幕!6月11日,重慶天籟舉辦了2019年不忘初心聲樂教師專場音樂會,家長與學生們在活動預熱期間就充滿熱情,紛紛到場支持,整個匯報演出廳座無虛席。音樂會期間全場掌聲不斷,家長與學生們都深深地折服於專業老師們的聲音魅力裡。錯過此次現場的小夥伴們,也可以通過下方視頻,直擊音樂會現場,感受天籟教師魅力。
  • 獻禮教師節!廈門六中合唱團又出新作《夜空中最亮的星》,一夜刷爆...
    你聽過在圖書館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嗎你聽過用書本演繹出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嗎……...又是廈門六中00後合唱團這群年輕的學生傾情演繹用書本敲打無伴奏阿卡貝拉版《夜空中最亮的星》>送給所有的教師們,節日快樂!
  • 抖音廈門六中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哪可以聽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廈門六中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哪裡聽?廈門六中合唱團因為演唱了一首周杰倫的《稻香》而備受關注,這次她們要演唱的是逃跑計劃的經典作品《夜空中最亮的星》。一起來看看致敬教師節吧!抖音廈門六中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哪聽  試聽平臺:網易雲音樂  夜空中最亮的星(Cover:逃跑計劃)  歌手:廈門六中合唱團  所屬專輯:唱響新聲  作曲 : 逃跑計劃  作詞 : 逃跑計劃  作曲 : 逃跑計劃  作詞 : 逃跑計劃
  • 永不消失的「小太陽」——追憶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
    永不消失的「小太陽」——追憶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 2019年12月30日 14:31:00來源:臺海網 他曾在《永遠的孩子》一書中回憶廈門往事:「讀初中時,下午4點放學,我常常建議大家到港仔後海濱浴場散步。退潮時候,海水把那一片白色沙灘留給了我們。我們在那裡追逐,演練擒拿術,練習『跳降』。我們也常常在一起背誦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長恨歌》,看看誰的記性好,能夠一句不落、一路背到底。」  林良生長在書香之家,受家庭薰染,他把讀書和寫作當成一輩子的事。
  • 天籟歸來!廈門六中合唱團新作《魚歌》挑戰閩南童謠,一開口已被治癒!
    廈門六中合唱團的天籟之聲,打動了無數人。近日,廈門六中合唱團又唱了一首閩南童謠——《魚歌》。旋律清新優美,令人聞之忘憂。聽著這首歌,想像星星漁火亮起,莫名心安,廈門六中合唱團《魚歌》↓《魚歌》>作曲:苗子 林達作詞:黃瀅瀅 林達改編:徐聰 丁丁 黃馨飛演唱:廈門六中合唱團歌詞:曾記得,囝仔時,
  • 《天籟之戰》老歌新唱 網易雲音樂掀起懷舊風
    東方衛視大型音樂類挑戰節目《天籟之戰》,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五期,隨著曹格、張信哲等神秘嘉賓先後出現在節目中,星素之間的對決也愈發激烈。值得注意的是,這幾期節目中有好些膾炙人口的經典老歌被選為參賽曲目,經過星素雙方的精彩演繹而煥發新生。
  • 逆境中的天籟之音 盤點逆境中必聽的歌曲
    逆境中的天籟之音 盤點逆境中必聽的歌曲搜狐娛樂訊 古語有云"餘音繞梁,三日不絕",音樂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聽覺盛宴在成長中,在風雨中,在失意時一個人大聲唱出來,唱出自己的夢想,唱出一片新天地!音樂,也是人們忘卻痛苦的良藥,也是人們衝向成功的最佳陪伴者,歌曲在融合著演唱者獨特的嗓音後,所賦予的情感也展現的淋漓盡致。下面一起來看看那些逆境中最值得你一聽再聽的歌曲。
  • 《天籟之戰2》費玉清重鑄經典 星素位置互換迎終極初賽
    原標題:《天籟之戰2》費玉清重鑄經典 星素位置互換迎終極初賽   「天籟唱將」現場互動   周六晚20:30, 由東方衛視自主原創的大型星素勵志音樂節目《天籟之戰》第二季將播出第九期,經過兩個月的激烈角逐,終於來到了最後一場初賽。
  • 莫文蔚迎來首次勝利 「天籟唱將」守擂成功
    11月25日晚,由東方衛視自主原創的大型星素勵志音樂節目《天籟之戰2》第六戰如期打響。搖滾歌手李夏再度回歸舞臺,與宮婷婷、高珊、昭昭獲得了與「天籟唱將」對戰的機會。而為了迎接強敵,莫文蔚、費玉清、楊坤、華晨宇、張杰也紛紛使出了渾身解數。
  • 《天籟之戰》天籟唱將虎口脫險 費玉清3票險勝驚冷汗
    節目中,四位「天籟唱將」莫文蔚、費玉清、楊坤、華晨宇直面素人發起的強力挑戰,為守穩自己的「江湖地位」 各出絕招。在24小時的歌曲改編過程中,他們不但要拿出自己滿意的音樂作品,還要克服種種情緒不安。還好最終「有驚無險」,四人均告勝出。然而不得不說的是,有著「歌壇常青樹」之稱的費玉清最終是僅以3票之優險勝於素人歌手鄧鼓。由此可見,這些來自民間的音樂高手實力並不可小視。
  • 廈門市音樂學校不忘音樂初心 彰顯大美底色
    學校在繼承鼓浪嶼音樂傳統的基礎上,以音樂底蘊成就學校名片,用文化底蘊滋養學生未來,以「五育融合」鑄就發展底蘊,不斷實現新的超越。和樂課程激發潛能音樂底蘊成就學校名片廈門的鼓浪嶼,碧海環抱,中西建築在這裡完美合璧,這裡也是音樂之島。1990年9月,廈門市音樂學校在鼓浪嶼雞山路18號原康泰小學誕生。30年砥礪奮進,30年初心不改。
  • 天籟!廈門第六中學合唱團用杯子敲出《稻香》此處@周杰倫
    廈門六中有一支中學生合唱團,他們在教室裡用杯子做樂器,合唱了一首周杰倫的《稻香》,徵服了無數觀眾。這是廈門六中合唱團十幾位00後中學生用杯子和課桌伴奏,合唱的歌曲《稻香》。首先,這是一種難度極高的合唱方式,本身周杰倫的歌就不容易唱,十幾名學生還要完全同步地拍出節奏,更關鍵的是,這支合唱小組還分了多個聲部,這種合唱方式叫做「阿卡貝拉」,聽起來,聲如空靈,曲聲婉轉。不僅是普通觀眾,就連《人民日報》都被這些中學生圈了粉,大讚聲如天籟,更評論稱:「零零後」,後生可畏啊!
  • 《天籟之戰》唱將將發大招 華晨宇跳探戈力挺蘇詩丁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東方衛視大型原創音樂挑戰節目海天味極鮮醬油《天籟之戰》總決賽即將在本周日晚21:00拉開帷幕。「天籟唱將」莫文蔚、費玉清、楊坤、華晨宇將放足大招,助力心儀挑戰者真正站上金字塔尖。而「舞臺皇后」李宇春將成為「天籟考官」,一同見證「天籟之聲」的誕生。四大挑戰者蘇詩丁、田園、趙宥喬、呂俊哲也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等待最後的巔峰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