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春節期間開放時間
2021年2月11日(大年三十)
9:00—17:00
(16:00停止入館)
2月12日(初一)至2月17日(初六)
延時開放
9:00—21:00
(20:00停止入館)
2月20日(周六)延時開放至20:00
(19:00停止入館)
2月26日(元宵節)延時開放至21:00 (20:00停止入館)
史書是勝利者的註解
但沉默的文物
卻會帶我們走近最真實的歷史
想要了解千百年前的風起雲湧
博物館是不二的選擇
今天給大家介紹
充滿北京文化藝術特色的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展覽陳列以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和北京地區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都博物館的定位決定了首博展覽的構成:首都博物館共七層,主要分為基本陳列、精品陳列和臨時展覽。
《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
《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
《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
《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
《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
《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
《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
《古代佛教藝術精品展》
基本陳列部分以歷史文化為視角,展示了從46萬年前的遠古時期至新中國建立這一漫長的歲月中,北京經歷了從原始聚落形成城市,發展為建設中的國際大都市這一不斷攀升的歷史進程。
將北京歷史文化與世界歷史文化依時間序列平行展示,以圖片與文字為北京史的展示提供了一個以世界為範圍的廣闊背景。詳細介紹了最具北京民俗特色的元素符號——胡同和四合院,將最貼近生活的人生禮俗,巧妙地濃縮在老北京的一戶「胡同人家」。
展覽分為四個部分,共展出文物170組件
其中主要展品有:宋遼金時期的越窯青釉劃花宴樂人物紋注壺、定窯白釉童子誦經壺、綠釉「杜家」款瓔珞紋淨水瓶等;元大都出土的青白釉多穆壺、青花鳳首扁壺、釉裡紅花卉紋玉壺春瓶、鈞窯天藍釉貼花獸面紋雙耳連座瓶、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四系扁壺等;明、清時期的宣德款灑藍釉缽、成化鬥彩葡萄紋杯、雍正珊瑚紅地琺瑯彩花鳥瓶、乾隆松石綠地粉彩蕃蓮紋多穆壺等名貴瓷器。
展覽以中原文化與北方草原文化青銅器的對比、西周與東周青銅器的對比,展廳中心設計了一座顯示出夯土層理的方城,象徵著房山琉璃河燕國西周都城。城牆內、外壁與展廳四壁的展櫃形成了三層同心展線。西周展品位於展廳中心,東周展品則位於展廳四壁的環形展櫃,兩周展品都依照兵器、禮樂器、雜器的順序對應擺放,實現了兩種青銅文化的對比。
①雙環蛇首短劍②繩紋獸首短劍③馬犬紋短劍④獸首短劍⑤獸首短劍⑥扁球首短劍⑦雲雷紋短劍⑧羊首短劍
北京都城書法藝術為主線,展現收藏於北京地區的元、明、清三代名家書法藝術。展覽中的皇家作品體現了北京地區收藏的書法文物所獨具的特色,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寶藏中的奇葩。
展出文物53組件,其中有晉王獻之楷書《洛神賦十三行》玉版本刻石、宋代黃庭堅草書《梅花三詠》卷、元代鮮于樞行草書《進學解》卷、清代鄭燮行書《五經手讀》冊以及康熙、乾隆等皇帝的珍貴作品。
展覽分三部分,明清部分為展覽的重點,共展出56件作品。其中有《孔子弟子圖卷》、《八十七神仙圖卷》、文徵明《江南春色圖卷》等繪畫精品。該展覽以反映館藏明清時期繪畫藝術精品為主題,表現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展現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發,反映了北京地區的玉器發展史和藝術特色。展出文物181組件,展品中有大量的王公貴族墓出土的玉器,以及帶有皇帝年款及刻有御製詩文的玉器,突出北京作為都城的文化特色。
該展覽全面、系統地展示了我國漢藏佛像藝術的歷史風貌及北京地區佛教文化的豐厚底蘊。展覽分為漢傳佛像藝術和藏傳佛像藝術,共展出佛像262尊,種類齊全,造型各異,風格多樣,其中大部分佛像是首次向公眾展示的館藏珍品。隋唐時期,佛像藝術迎來了黃金時代,佛像氣勢雄渾,體態豐滿、神情溫和、裝飾華麗。明清時期,佛像藝術表現出明顯的衰退跡象,造像整體風格趨於世俗化與程式化,普遍流於淺顯媚俗,缺乏內在精神力量。
自在觀音菩薩坐像
這些展覽共展出館藏文物5622件,還原了北京三千年古城、八百年都城的城市發展史,以及老北京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還想了解哪些博物館呢?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