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羅蘭為苦苣苔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莖甚短。葉片基生,葉柄較長,葉片呈卵圓形。全株生白色短毛,稍肉質。野生種花為藍紫色,現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室內盆裁花棄。適於小盆栽植,開花時用來布置書房、臥室、辦公室或客廳,是很好的盆花。
不開花時也可作為小型觀葉植物。由於長期裁培和品種改良,園藝品種甚多,達數百個。花有單瓣、半重瓣和重瓣;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紅、藍等色。高溫寒冷和乾燥的氣候。非洲紫羅蘭原產於非洲南部,盆裁可用疏鬆的腐葉土性喜溫暖和溼潤的環境,怕土、泥炭土添物處於半休眠狀態時不施肥外,應給以充足的氮磷鉀複合肥料。每1加1/3左右的砂或珍珠巖和少量基肥。在旺盛生長1~2周施1除夏季炎熱的季節植的秋冬春3季均次液體肥。華北以南的廠廣大地區夏季炎熱,,越夏比較困難,應放在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儘量想法降低溫度井防止水溼。
生長的適宜溫度16~24C,越冬的最低溫度不低於10C.在華北地區溫室栽培,夏季應遮去70%左右的陽光;春秋兩季遮50%;冬季可不遮光。秋冬光線不足,植株身徒長,不開花。夏季光線太強、高溫,時片變。對生長十分有害。通常用分株和葉扦插法繁殖。可於冬春季剪取生長的帶兩葉片,將葉柄部分的1/3~1/2插入砂床中。保持稍高的溼度和18~25C的溫度,以後在葉柄的基部能電產生根和芽叢。待幼芽長出砂面後,連帶老的葉片一起盆栽成新的植株。
盆裁的非洲紫羅蘭澆水不可過多,要待盆土稍幹時再澆水.盆土積水往往是造成植株腐爛的主要原因,發現盆土排水和透氣不良時,應及時換盆換土.由於這種植物葉片上密生絨毛,澆水和施肥時嚴禁灑在葉片上,更不能葉面噴水。否則易引起葉片腐爛。為增加溼度,可在植株周圍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