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暴力美學 暴力是一種人的本能和欲望。暴力潛藏於人類的內心深處。現代社會,暴力被人欣賞、享受甚至推崇。在電影中暴力的畫面往往會把人們內心深處潛在的欲望給牽引出來從而與電影產生共鳴。 美是人類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種辯證、抽象的感官形式,主要表示的是人類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從而產生的一種愉悅心情。然而,將「暴力」和「美」這兩個看似並不會有聯繫的詞結合在了一起,「暴力美學」就有了獨特的定義:「暴力美學」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才流行起來,如今已經發展成熟,這個詞有了它明確的含義。它主要指電影中對暴力表現形式的趣味化以及美化。與「暴力美學」有關的許多電影作品有著相同的特點,那就是把暴力或血腥的東西變成完全的表面形式快感。通過華麗的武打動作、戰爭、殺戮等來表現出它獨特的形式美。 這種現象不單是在影視這個行業中流行開來,即便是主要以青少年為受眾主體的主機遊戲作品中,因通過暴力動作所產生的炫目效果,能令人切身感受到極其強烈的視覺衝擊,漸漸的它也在動作遊戲中嶄露頭角。
二、《戰神》系列的暴力美學特徵 (一)暴力的美化與軟化 雖然暴力是潛藏於人類內心深處的一種本能和欲望,但是在長期的教育以及文化的影響下,人們對於暴力還是有幾分忌憚與排斥。正因為這樣,動作主機遊戲研發者力求發掘暴力形式中的美感,利用各種手段將暴力美化和軟化。「通過在形式上將暴力的形式發揮到極致以達到純粹的形式美感,從而產生審美價值,令受眾產生審美的快感來接受這種「暴力美學」。《戰神》完美詮釋了暴力的軟化與美化。 一個成功的遊戲畫面的展示尤為重要,而《戰神》達到了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這也是為什麼《戰神》會與《忍龍》、《鬼泣》並列為三大動作遊戲的一個重要原因。遊戲中所有的場景與怪物都飽含著古文明的文化底蘊,宏大的場景,史詩般的劇情,以及驚豔的視覺體驗,將虛擬的意境完成得活靈活現,多種不同的武器以及道具都有著不凡的來歷,從而讓玩家覺得在使用這些道具時有種強烈的代入感。 《戰神》以最貼近生活的形式,依靠遊戲引擎、光影、建模、材質渲染、貼圖等最先進的技術來塑造人物與環境,讓玩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戰神》採用全息三維立體構圖技術,畫面逼真。在動作主機遊戲中,視覺和聽覺元素尤為重要。玩家主要通過主角的動作視覺元素與強大的背景音樂相結合來體驗動作遊戲中的精髓,若將二者發揮到極致,將會迎合玩家潛藏於內心深處的暴力本性。無論是以何種形式出現,「暴力美學」主機遊戲《戰神》就是利用主機遊戲形式將暴力軟化與美化,從而給玩家帶來視覺、聽覺及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感。
(二)末世空間的構造 戰神的空間構造與末日電影中的空間構造有異曲同工之妙,末日空間中最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場景莫過於一些著名建築物、著名城市的瞬間毀滅。這些建築物和城市是人類高度發展文明的象徵,而它們的瞬間毀滅則反襯出毀滅力量的強大,人類文明的脆弱,能產生一種震撼人心的效果。例如《戰神3》中奧林匹斯山上雅典娜神像被主角用投石器轟塌的場景,在海皇波塞冬被主角虐殺後失去控制的大海向奧林匹斯山不斷衝擊的場景。世界上的一切都處於一片混沌之中,慘烈的場景標誌著人類的文明即將滅亡,神統治世界的地位也岌岌可危。而主角的思想就是我毀滅一個不美好的世界讓美好的世界藉此誕生,人類的命運由自己來掌握而不需要受到神的制約。通過構造神明統治時代標誌性建築與文明崩塌的場景,從而構建了《戰神》這一傳統的末世空間。 (三)表現手法的飄逸化 表現手法的飄逸化,即在暴力表現上並不刻意追求直接破壞性視覺效果,而更多以華麗炫酷的景象來凸顯暴力打鬥的美學底蘊。不同於《鬼泣》的華麗飄逸與《忍龍》的快速飄逸,《戰神》表現出來的是霸氣飄逸的結合,具體說來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是人物造型的飄逸化。從對遊戲畫面的賞析來看,我們對畫面產生的種種感覺並不是單一的文本和單一的畫面,而是由文字、圖像、感覺三者互相說明產生的。為了能令受眾由衷產生暴力的美感,《戰神》首先便對貫穿故事始終的人物造型實施了飄逸化設計。 其二是暴力動作的飄逸化,對於《戰神》這類3A級動作遊戲大製作而言,由於不受任何元素的限制,它的武打暴力動作藉助電腦3D特效便可進行天馬行空的想像與創造。例如在《戰神3》中通過QTE的指令互動和巧妙的蒙太奇藝術手法處理,多視角的轉換,一個簡單的獵殺場面就在各種粗暴狂野的招式下誕生了,這也是《戰神》成名的一個核心要點。 其三,場景處理的飄逸化。作為一部時空背景設置於古希臘神話時代的動作遊戲作品,《戰神》場景處理的飄逸化也是它增加暴力血性刺激,釋放愉悅美之重要外在表現手法。大文豪巴爾扎克曾言,「人在自然處境,肯定或者決定,全和他的周圍事物有關。」《戰神》中的場景是以希臘神話為主要依據,構建了一個神存在的世界,例如豪華的奧林匹斯神殿、威嚴的雅典娜神像、陰森的哈迪斯王座,在多視角景別的結合中,往往給玩家一種遊山玩水的感覺,從而衝淡了暴力的負面視覺衝擊。伴隨劇情發展,不同場景藉助不同的背景音樂來烘託出場景的特點,從而感受到遊戲場景的飄逸之美。
三、《戰神》中的暴力美學對玩家的影響 首先,精神內核:扼住命運的咽喉不畏強暴。不畏強暴思想的主軸化,即遊戲所要弘揚和提倡的精神系以堅強無畏的思想為主幹支撐。在眾神統治的世界,強權代表著一切,人類只是神的道具,並沒有自己的希望與自由。《戰神》中克雷多斯可以算是人類的代表,為了解救人類現狀,以前戰神阿瑞斯誤殺了他的妻子與女兒為導火索走上了弒神的道路。作為遊戲的核心——史詩般的劇情,是一個遊戲能否走遠的關鍵,其中所蘊含的正能量也是吸引玩家的要點。《戰神》全篇描寫了克雷多斯一生被眾神玩弄悲慘的命運,以及被悲慘的命運所驅使走上了復仇的道路。面對強權的壓迫,克雷多斯並沒有選擇低頭,而是選擇了勇敢地抗爭,他「以暴制暴」、「以武懲惡」等暴力活動很自然地演化成了一種不畏強暴的反擊行動。 其次,《戰神》著力塑造的正面人物,性格大多直言不諱,剛正不阿,面對威脅以及強大的力量時選擇的往往是戰鬥而不是逃避,克雷多斯「不畏強暴」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玩家的腦海中。
時至今日,暴力美學在影視行業中發展成熟,在以青少年所喜愛的動作遊戲中也逐漸得到運用,並且有進一步發展的趨勢,雖然對這種動作遊戲的發展趨勢我們還不能給予明確的評價,但是,《戰神》在暴力美學的運用上有它成功的一面,所以我們只有不斷的對這類問題展開更深層次的討論與分析,動作遊戲才能將暴力美學更加嫻熟地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