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魚娃能變「聰明」?但這3種魚肉,寶寶吃了往往弊大於利

2020-12-14 媽之道

寶寶吃魚對身體好,但其中存在的隱患也不少。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小時候,相信很多孩子都曾聽過「多吃魚能變聰明」這個說法。

為了寶寶能夠更好地發育,許多家長都會讓寶寶多吃魚,因為魚肉營養豐富,口感也好,並且其中富含的脂肪很少,不用擔心寶寶出現肥胖問題。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但是,由於寶寶還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所以並不是所有魚類都能吃,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有幾種魚肉,寶寶吃了往往弊大於利。

多吃魚真的會讓娃變「聰明」嗎?

其實「多吃魚能變聰明」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魚類的蛋白質含量約15-24%,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而且這些蛋白質吸收率很高,約有87-98%都會被人體吸收,用於腦細胞的發育和活動。

這些優質蛋白可以使腦細胞興奮,對於大腦有積極的作用,能夠提高記憶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而且有些魚類中還有豐富的DHA,可以為寶寶的大腦發育提供營養支撐。

另外,魚肉中的脂肪含量比較少,遠低於我們常吃的豬肉,吃多了也不擔心得「三高」。

有研究表示:每周吃魚的人比不每周吃魚的人,平均IQ(指智商)要高6個點;同時,他們心臟方面發生問題的概率也相對小得多。

所以,對於正處於腦部發育期的寶寶來說,魚肉確實是理想中的營養食材。

這3種魚肉,寶寶吃了弊大於利

①、多重加工過的魚

給寶寶吃的魚,最好保留食物本身的味道,像是清蒸、水煮之類的烹飪方法,可以留住魚肉本身的味道和營養。

但是,有些經過多重加工過的魚,比如醃製魚、烤魚、油炸魚等,魚肉裡的營養成分往往所剩無幾,並且其中鈉含量也很高,很有可能會危害寶寶的身體。

在給魚肉加工的過程中,多半會加入各類調味劑,或者是大量的鹽,但這些添加劑對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來說,極大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②、生魚片

說到生魚片,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日本人的最愛,但其實很多國人也喜歡吃生魚片,還會試圖讓寶寶也跟著吃。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日本的小孩子也經常吃生魚片,所以給寶寶吃生魚片也沒什麼大問題。

但其實日本人吃的生魚片,多半都是來自海中的「三文魚肉」,而市面上的很多三文魚肉其實並不正宗,也不算是海產品。

通常來講,人工養殖的三文魚和海裡的三文魚其實有很大差別,由於生活環境不一樣,甚至很多人工養殖場也不算很正規的養殖,所以其中的營養價值多半不高,反而還可能會攜帶寄生蟲,或許大人吃了沒事,但寶寶的抵抗力較差,腸胃功能發育得也不夠完善,很可能會出現問題。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父母在選擇魚肉的時候,還是要避開生魚片,最好也不要想著讓寶寶嘗嘗鮮,萬一有寄生蟲,寶寶吃了很可能會出現腹痛、食欲不振等情況,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極大的危害。

③、鯰魚

其實鯰魚的肉質十分鮮美,也沒什麼魚刺,很多人都喜歡這類魚肉,但對發育期的寶寶來說,鯰魚卻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因為鯰魚的生存能力非常強,即便是如今水質汙染較為嚴重的環境下,鯰魚也能生存下來,甚至有一些臭水溝,還可能更利於鯰魚的生存,而在這種生態環境下的魚類,體內富含的有害物質也不少。

如果寶寶常吃這類魚肉,那智力發育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很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影響,進而對寶寶的認知、語言能力造成危害。

所以,家長們在給寶寶挑選魚肉的時候,還是要儘量避開鯰魚。

寶寶多大可以吃魚、適合吃哪些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寶寶在7-24月大的時候,每周的魚類攝入量在50-70g之間為宜;而寶寶在2-4歲的時候,每周需要攝入105-140g的魚類。

此外,如果家庭有過敏史,專家建議至少等到孩子3歲後再吃魚。

★鱈魚

這種魚類是屬於深海魚類,肉質細嫩鮮美,清口不膩,而且細刺比較少,是給寶寶補充營養的不二之選。

另外,鱈魚富含了孩子成長所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就連孩子吃的一些魚肝油,很多都是從鱈魚的肝臟中提取出來的,多吃鱈魚,對孩子自身的生長發育有好處。

★龍利魚

這是一種分布在我國近海區域的海洋魚類,個頭比較小,且魚刺很少,只有中間的脊骨,市面上隨處可見。

龍利魚的魚肉肥厚細嫩,營養價值也很高,孩子吃了益處多多。

孕期不能玩手機?不是因為「輻射」,真正「傷胎」的是這3個危害

「中國式教育」的悲劇:有6種教育方式,父母可能會「毀」了孩子

二胎家庭:想要「催熟」大寶,父母別說這3句話,否則很傷孩子心

相關焦點

  • 吃檳榔弊大於利,是不是應該禁止種植檳榔呢?
    人類跟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共生共存,開始並不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隨著不斷的嘗試才知道,有的吃了對人體有好處,而有的則有害健康。檳榔是一種熱帶果樹,它生長在高溫高溼的熱帶雨林裡,檳榔不可以直接吃,需要經過一系列非常繁雜的工藝才能加工成讓人咀嚼,吃得上癮的食物。
  • 南陽中學「精英班」究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的文章,文章發布後,受到了很多網友對這一情況的關注,文章發布後,有粉絲私信我南陽多數中學打造的「培優班、宏志班」究竟如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今天我們就再次就這個話題,和大家進行較為深度的討論!
  • 火影忍者中,卡卡西有寫輪眼後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在火影忍者中,卡卡西被稱為拷貝忍者,因為他使用寫輪眼拷貝了上千種忍術,而且在戰鬥中總能夠使用寫輪眼擊敗對方。不過卡卡西的寫輪眼其實並不是他自己的,而是移植了宇智波帶土的眼睛,那麼移植帶土的眼睛對卡卡西來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 不是所有的魚吃了都能讓寶寶變聰明,這幾種魚是黑名單,你知道嗎?
    小時候常常聽父母說:「吃啥補啥」這句話常常在父母口中說出來,還記得高考那年我吃的最多的食物就是魚了,可是魚吃的也不少也沒有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那麼吃魚真的可以讓孩子變聰明嗎?
  • 吃檳榔弊大於利,應該禁止種植檳榔嗎?
    人類與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共存,起初,他們不知道吃什麼或吃什麼,經過不斷的嘗試,他們意識到其中一些對人體有益,而另一些對健康有害。檳榔是一種熱帶果樹,生長在高溫高溼的熱帶雨林中,檳榔不能直接吃,他需要一系列非常複雜的過程才能加工成可咀嚼和上癮的食物。
  • 5種關於貓咪的冷知識,不要讓貓吃「自助餐」,定量餵食利大於弊
    冷知識2: 讓貓咪自由進食,吃自助餐,有些鏟屎官喜歡將貓咪的食盤加的滿滿的,每天讓貓咪自由進食,就怕自家貓咪餓著。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弊大於利的。正確的做法應採用定時定量的餵食,這樣做的好處有:1、有利於人與貓的感情建立;2、讓貓咪明白食物的珍貴;3、讓貓咪不至於暴飲暴食;4、保證貓糧新鮮不變質;5、一定程度抑制貓咪挑食的習慣。
  • 愛吃魚的寶寶更聰明?被列入「黑名單」的幾種魚,寶寶最好少吃!
    小時候,聽爸爸媽媽說,愛吃魚肉的小朋友會更聰明,所以從小就爭著吃魚,那時候也不知道所謂的營養在哪,只知道聽大人的話準是沒錯。那麼,多吃魚為什麼會變聰明呢?
  • 每天吃一片維生素強身健體?健康人每天服用恐弊大於利
    謠言:很多人都說,每天吃一片維生素可以強身健體,即使身體不缺,吃了也沒害處。闢謠:維生素是啥?維生素既不構成機體的組成成分,也非供能物質,然而在孕育生命及生長發育、調節人體物質代謝、維持正常生理功能、防治疾病等方面卻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維生素缺了,我們會怎麼樣?缺乏了維生素,我們會有什麼表現?大家都知道,維生素有很多種,每種維生素缺乏的表現都不一樣。
  • 共享經濟真的利大於弊嗎?
    共享經濟真的利大於弊嗎?時間:2018-01-26 18:18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共享經濟真的利大於弊嗎?在最近這一年國內掀起了一股共享經濟的熱潮,隨著共享單車的出現其它共享產品猶如雨後春筍一樣一一冒出,但是共享經濟真的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嗎? 去年共享單車的出現確實給一些城市帶來了方便,符合國家的低碳、環保,但隨著全國各地的大量投   共享經濟真的利大於弊嗎?
  • i-Chengdu今日討論:成都有軌電車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首先是耗資70多億,耗費的資金與佔用的資源是不成比例的。仔細揣摩它的缺點,一是佔用了大量的道路資源,二是47個站點地設立會存在繞路的情況,對於上班族來說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其次它的運行速度只有23公裡/時,在通過紅綠燈時需要汽車為它讓行,出行高峰期會增加不必要的交通擁堵。
  • 寶寶越吃越聰明的食物 常吃這物竟對大腦有益
    寶寶的發育是爸爸媽媽非常關心的事情,而智力的發育更是父母們關心的重中之重,那麼,關於寶寶的變聰明除了父母的教育,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哦,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讓寶寶越吃越聰明的食物,以及孩子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感興趣的父母趕緊來看看吧!
  • 為自行車辦託運,利大於弊
    筆者認為,為自行車辦理託運,是利大於弊的。  按照相關規定,乘坐火車大人可免費攜帶20公斤物品上車,兒童則可免費攜帶10公斤物品上車,攜帶品的長度和體積要適於放在行李架上或座位下,不能妨礙其他旅客乘坐和通行,由此可見火車上攜帶範圍內的大物件是允許的。
  • 給寶寶選魚要注意了,這幾種魚不能隨便吃,而這幾種魚多吃更聰明
    大家都知道吃魚對寶寶大有好處,寶寶吃魚可以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尤其是對寶寶的牙齒和骨骼發育,可以使眼睛明亮有神,增強記憶力,可以改善免疫系統,魚肉裡面含有蛋白質,尤其是魚頭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對寶寶的大腦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吃魚雖然好處多多,但是有些魚不能隨便給寶寶吃,有些魚的體內含有重金屬元素
  • 米其林的魔咒,過分追求米其林評星其實弊大於利!
    我們都知道,在西餐體系裡,米其林評星是一家餐廳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之一,所以很多餐廳和主廚畢生都在花費巨大的精力和人力、財力來追求米其林評星,那麼,這種一味追求米其林評星的做法究竟能帶來什麼呢?我認為,這種過分追求米其林評星的做法其實弊大於利!
  • 寶寶智商和孕期飲食密切相關,多吃這10種食物,寶寶出生後更聰明
    ——— ——— · Start · ——— ——— 誰都希望能孕育一個健康又聰明的寶寶,醫學的進步,使得許多研究已經幫父母確認,某些營養有助於頭腦的思考與學習。 智商的高低,完全取決於大腦是否發達,由於人的大腦發育是一次性完成的,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所以腦部的營養非常重要。
  • 想寶寶聰明就要多吃魚?記住這些吃魚的黑名單,家長不要給孩子吃
    孩子吃魚也有講究,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給孩子吃魚。小趙家的兒子兩歲半了,食慾特別好,媽媽經常給寶貝買很多營養豐富的菜做給孩子吃,希望兒子能長得結實一些、聰明一些。兒子特別愛吃魚,魚肉肉質鮮美,孩子總是能就著魚肉吃很多飯,從1歲開始,媽媽就在逐漸給兒子做各種各樣的輔食。現在孩子乳牙長得越來越多,可以做更多花樣的魚肉給孩子吃了。尤其是深海魚中DHA含量特別高,DHA可以幫助孩子補腦,促進智力發育。剛好節前同事送了幾大塊金槍魚肉,據說是空運過來的。
  • 懷孕時,這4種食物孕婦要多吃,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還能安胎
    每個女人在孕期的時候是需要大量營養攝入的,因為不單單是一個人在吃飯,腹中的寶寶也可以通過臍帶這種方式來吸取,孕期多吃點有營養的食物,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大腦發育,讓寶寶出生以後就是一個非常聰明機靈的小傢伙。
  • 孕期經常吃這8種魚,生出來的寶寶聰明又健康!
    都說孕期多吃魚有助於胎兒智力發育,其實吃魚不僅對胎兒好處多多,對孕婦來說,也能緩解各種孕期症狀,那麼對孕媽媽來說,哪些魚是孕期必吃呢?3、鳳尾魚鳳尾魚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微量元素鋅、硒等。魚類裡面的硒元素對寶寶的腦部發育也是非常有好處的,搭配自身的VE,可以很好地提高吸收效率,這就是雙贏互利的代表啊。
  • 寶寶吃深海魚更聰明!孕婦多吃這些食物 促進寶寶大腦發育長得高
    臨近春節,孕媽媽對吃什麼就愈發感興趣,尤其是什麼食物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很多孕媽媽都知道——魚類! 確實是,魚類被認為是很常見、比較優質的補腦食物。魚肉各類營養價值都比較高,很受人們的喜愛。而海魚比淡水魚更有營養,腥味更少,骨刺也更少,寶寶吃魚可以海魚為主!
  • 2歲內寶寶這3種行為,其實是變聰明的表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
    其實兩歲內的寶寶愛亂丟東西,是他們在變聰明的表現,亂丟東西是在驗證自己的發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然後訓斥孩子,這可不好。」知道小姨是幼師的小薇,也靜下心來聽小姨的話,聽完之後恍然大悟,忙說:「原來是這樣的,難怪孩子會突然變得這麼調皮。」很多家長都頭疼要怎麼去教育孩子,尤其是2歲以內的寶寶,突然會變得「無法無天」,家長罵不聽,又打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