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戡追念父親李敖:夢見生病晚期的他可以站起來和我散步

2020-12-20 環球網

中新社香港7月22日電 題:李戡追念父親李敖:夢見生病晚期的他可以站起來和我散步

中新社記者 曾平

李敖之子、今年25歲的李戡日前第三次到訪香港書展,也是第一次在沒有父親的陪伴下出席香港書展。近日在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他說,自己夢到了已故的父親可以站起來和他一起散步。

最親的人離世,與其傷心不如樂觀面對——受李敖觀念影響,李戡在父親離世後面對媒體時,大多顯得冷靜與克制。不過,他也向記者坦言,父親離開人世4個月以來,他出現過兩次情緒觸動時刻:第一次是父親離世時他在旁邊;第二次是在英國,有一晚突然就想念父親,難過至流淚。

夢見父親,情景大多數時候是在父親的最後時光。李戡去年5月在美國參加妹妹李諶的畢業禮期間,接到李敖好友陳文茜的一通電話,其後飛回臺灣陪伴父親走過了人生最後的10個月。

「我夢見他可以站起來跟我一起去散步。」李戡說,夢中所說的話、所經歷的情節與現實存在一點出入。父親經歷過一次起死回生的急救後就已幾乎不能站立,他有四、五個月是可以在醫護幫助下站起來,但實際上並沒法離開拐杖跟自己去散步。

但這個夢又是很合理的。李戡解釋,父親在夢中與自己說話是因為他在住院期間確實向自己講了很多話。夢見一起走路則是因為過去幾年他倆就是這樣相處的:中午吃飯,吃完飯散步,然後逛二手書店買飲品,再去逛咖啡店。夢境實際上是不同時空背景下,現實場景穿插、交織後的呈現。

李敖與李戡相差58歲。用李戡自己的話講,一般人到那個年紀,孩子普遍都已經成年,甚至已有孫輩。即便如此,他和父親的感情依然很好。

李戡從母親和父親朋友口中,聽來很多自己尚無記憶時與父親玩鬧的往事:「他們經常看著我爸爸跟我玩得很高興,就不像是一個58歲、60歲的男人會做的事情」。

而自從他記事以來,也經常和父親玩各種遊戲。李戡憶述,大概三、四歲時,「我喜歡爬他身上去咬他耳朵」;小時候有一輛可以載人的玩具車,父親就坐在車上用腳讓車前進,還可以從後面推車,這樣上街去散步。這種父子、玩伴關係一直持續至李戡上初中。

不過,一貫在子女教育中擔當慈父角色的李敖偶爾也會發脾氣:十一、二歲不愛吃棗泥口味包子的李戡,趁著父親轉身將包子扔進垃圾桶,結果又被父親翻出來,然後叫李戡吃下去。「不過那是乾淨的,垃圾桶也沒有弄髒,但那一次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

在開始慢慢懂事的初中階段,父子倆開始有比較深度的交流,高中以後,就完全是「又像父子、又像師生、又像朋友」的關係。李戡離開臺灣在北京大學求學期間,幾乎每天都會與父親打電話。他課餘外出遊玩到某一父親感興趣的景點時,就會當場打電話給他。

在與記者問答多個問題時,李戡信手拈來、脫口而出曾經與父親交流過的相關看法,「我們覺得」、「我們從來不相信」、「我們看得非常清楚」,這些用詞都是他的高頻詞。

李敖生病晚期,李戡時常在他耳邊講話、鼓勵打氣。父親不能說話,只能向他點頭、眨眼,甚至比劃手勢。「那是一段很難忘很難忘的日子。」他現在還會經常想起。

李戡最近看了很多父親以前的著作。「我認為他很多晚年、中年的思想,在他年輕的時候就定型了,就是他14歲以前。」他說,父親兒時在大陸生活將近14年,這對他一生的影響非常大。他對中國文化感情深厚,是位堅定的民族主義者,沒有任何個人異議地支持國家統一。

古人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李戡覺得父親在「立德」和「立言」方面樹立了典範。「很多人覺得他過於自大,但他自己很清楚,他並沒有很大的功,畢竟是個知識分子,他確實沒有太大的、像政治人物那樣建立很大的千古功德,但在立德立言上,他是有的。」

正在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系攻讀博士學位的李戡,閒時喜歡在康河撐蒿划船。他經常去倫敦檔案館找資料,博士論文已經完成近半,研究的課題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中國和日本、美國的關係。

在接觸過經濟學、國際關係學之後,李戡找到自己的興趣在於中國近現代外交史,輾轉之後的專攻領域接近父親李敖。他希望畢業後回到兩岸三地的大學繼續學術之路。(完)

相關焦點

  • 李戡追念父親李敖:夢見生病晚期的他可以站起來和我散步
    中新社香港7月22日電 題:李戡追念父親李敖:夢見生病晚期的他可以站起來和我散步  中新社記者 曾平  李敖之子、今年25歲的李戡日前第三次到訪香港書展,也是第一次在沒有父親的陪伴下出席香港書展。近日在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他說,自己夢到了已故的父親可以站起來和他一起散步。
  •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
    從李敖生病以來,屢傳死訊;但李戡說,關於李敖的傳聞很多,但狀況變糟是最近1、2個月的事情,去年一整年雖然幾次情況不好,但都是可以清楚和人溝通、意識清醒。    李戡說,從去年5月至今將近一年時間,他和父親有很多交流,父親也跟他分享很多東西,但他現在心情沉痛,希望好好休息、陪著母親,過段時間再跟大家報告。
  • 李敖之子發文紀念父親去世一周年:我是真正的統派,一如我的父親李敖
    【環球網綜合報導】3月18日是臺灣著名作家、文壇大師李敖去世一周年紀念日,李敖之子李戡在這天發文紀念。他透露,父親曾在病榻上交代「中國統一我是看不到了,你要幫我實現它」。李戡說自己將努力實踐父親的期許,並表示「我是真正的統派,一如我的父親李敖。」
  • 李敖之子李戡請求大陸拒發姐姐臺胞證:她有美國國籍
    隨後,李戡披露,此前李文曾宣稱「申請無戶籍『中華民國』公民,我可以正正噹噹當雙重國籍的人……並可以申請臺灣護照和臺胞證。」 「近日,李文已取得臺灣身份,按其所述,將著手申辦『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臺胞證)。」 李戡認為此舉顯然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與相關規定。
  •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
    (完)(來源:中國新聞網)李戡追念父親李敖夢見生病晚期的他可以站起來和我散步   中新社香港7月22日電 題:李戡追念父親李敖:夢見生病晚期的他可以站起來和我散步  中新社記者 曾平  李敖之子、今年25歲的李戡日前第三次到訪香港書展,也是第一次在沒有父親的陪伴下出席香港書展
  • 李敖之子李戡北大畢業赴美留學,再次承諾「學成一定回來」
    當媒體問到畢業之後的計劃時,他說:「畢業之後應該會就讀研究所,但是最後會留在大陸,因為這是我的國家。」       除了宣布赴美留學外,李戡還在微博中公布了畢業後的另一項大事,發新書。李戡在微博中說,他在北大讀書期間寫了一本關於毛澤東的書,更曾為了一個註解,把北大圖書館閉架圖書區、保存本閱覽室和臺灣文獻室的資料都翻閱了一遍。
  • 李敖之子:父親去世不舉行任何活動,一切從簡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作家李敖今天(18日)上午去世,享年83歲。醫師與家屬於下午2點在臺北「榮總」中正樓一樓大廳召開記者會。李敖之子、作家李戡表示,對於父親之後的安排,將遵照其意願及一貫作風,不舉行任何活動,一切從簡。「大家辛苦了。
  • 李敖之子李戡:父親李敖去世不舉行任何活動,一切從簡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作家李敖今天(18日)上午去世,享年83歲。醫師與家屬於下午2點在臺北「榮總」中正樓一樓大廳召開記者會。李敖之子、作家李戡表示,對於父親之後的安排,將遵照其意願及一貫作風,不舉行任何活動,一切從簡。 「大家辛苦了。我的父親李敖在今天早上10點59分安詳地離開了,我和我的母親都在旁邊陪伴著他。
  • 「李敖之子」李戡:棄臺大進北大、在劍橋大學讀博,學成一定回國
    展現企圖平定目前教育亂象的決心,例如"二二八事件"在他的筆下,即衍生出有別現有史家的觀點。李戡曾經公開表示:"我書裡沒有談到教育制度問題,我不覺得制度會耽誤我什麼,說白了,狀元也是在統一制度下誕生出來的,臺灣的十幾萬考生是公平競爭,大家都在同一個制度下,成功的人還會成功,可是,教科書的內容會影響人的一輩子,我認為這是最嚴重的。"
  • 李敖遺囑曝光 長子李戡:父親的心願是兩岸和平統一
    除了這些,李戡還提到,李敖生前很希望能看到兩岸和平統一,可惜沒有看到。他說自己會繼承父親的志向,盡己所能,去幫父親完成這個心願,做到父親遺囑中所說「以為發揚」這4個字。「我知道他捨不得我,我心裡特別難過」在北大百年講堂的樓前,記者與李戡如約相見。他身著黑色外衣,架一副黑色框架眼鏡,在百年講堂寬闊的廣場上,顯得瘦削文弱。此前,他曾在這個校園裡颳起了一陣「李戡旋風」。環球人物:你喜歡讀什麼書?父親平時給你的指導多嗎?李戡:我現在比較喜歡看小說。他就推薦他自己的書給我。他對我很開放,不會逼迫我做什麼事情。
  • 夢見父親生病去世是什麼意思 夢見父親生病
    (四川網友提供) 【夢境4】 夢見鄰居家女兒生病死了:夢見以前住的地方,聽到有大群人在哭泣,聲音很大,於是各個鄰居們都站在樓上走廊裡往下觀望。聽說鄰居家的女兒養了那麼大,生病死了,死時流了一滴眼淚,嘴裡還出來一個屁!各路親戚朋友都趕來在樓下就開始跪下來大聲的哭泣,聲音很大,場面很傷感!
  • 李敖談兒子李戡:我比他「壞」,我有辦法讓他崇拜我
    李敖雖然狂傲,但他卻是一位慈父。2011年7月和2014年7月,華西都市報記者曾經兩次在香港書展上近距離採訪到李敖和李戡父子。其中第一次是李敖本人做個人演講,第二次是兒子李戡在書展上推出自己的新書,父親李敖特意出席活動為兒子站臺。   此外,2012年,華西都市報還通過出版方專訪到李敖本人。
  • 李敖談兒子李戡:我比他"壞" 我有辦法讓他崇拜我
    2011年7月和2014年7月,華西都市報記者曾經兩次在香港書展上近距離採訪到李敖和李戡父子。其中第一次是李敖本人做個人演講,第二次是兒子李戡在書展上推出自己的新書,父親李敖特意出席活動為兒子站臺。此外,2012年,華西都市報還通過出版方專訪到李敖本人。在兩次的近距離採訪和一次郵件專訪中,李敖都表現出一位開明而又慈愛的父親形象。
  • 「李敖二世」李戡:我不是叛逆,是主流
    臺灣民進黨以前阻擋立法,不讓開放大陸學生來臺灣念書,我想給他們一個觀感,就是臺灣的好學生拼了命地想要出去。我寫書都是為了大事情,我都是寫非常正經的事情,我不會自己惹麻煩,去鬧到天翻地覆。 在中國文學這方面,我大部分時間在讀我父親的書,他書太多,我讀都還讀不完。 李戡,臺灣作家李敖17歲的兒子,9月即將報到的北大新生。
  • 李戡:走不出「李敖兒子」正常
    小時候,每次下棋之前,我都會『逼』父親讓我幾個棋子,一般都是拿掉他的『車』,但即便他讓著我,我也贏不了他。」  李戡說這些話時,神情自若,語速頗快,父親的去世是打擊,卻沒有擊垮他。在李戡平和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堅強、豁達的內心。李戡笑稱這種好心態完全遺傳於父親,雖然外界常愛提及李敖善於罵人。
  • 李敖病逝 兒子李戡:不舉行活動一切從簡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作家李敖18日過世,他的兒子李戡表示,李敖安詳離開,他和母親都在旁陪伴,後續安排將遵照李敖意願及一貫作風,不舉行任何活動,一切從簡。 李敖2015年7月診斷為腦幹腫瘤,2017年10月再度因肺炎住院,且腦瘤惡化,雖經標靶藥物治療,但今年1月底起,標靶藥效漸失,病況急速惡化,電腦斷層顯現腦瘤病況惡化合併水腦加劇。
  • 李戡攜李敖生前最後一本書《李敖自傳》來沈籤售,聊他眼中的父親
    2018年8月25日,遼寧瀋陽,臺灣著名作家李敖之子李戡攜李敖生前最後一本書《李敖自傳》做客瀋陽北方圖書城地王店舉辦分享會,講述父親李敖與東北的情感,講述父親傳奇又獨特的人生故事,講述你不知道的李敖。在他眼中,李敖的愛吹牛、愛罵人、會寫情書、會追女人都別有意思;而李敖寫文章的才華,研究近代史的勤奮程度,也都有另一番故事。日常生活中的李敖,或許跟我們所有人想像的都不一樣。顯然,書房裡、飯桌前、病榻上的李敖,與電視上、書中的李敖不一樣,生活中的李敖,幽默更多,犀利更少。李戡與父親交流很多,父慈子孝也以不一樣的方式呈現。
  • 專訪「李敖之子」李戡:父親生前的遺憾,是沒有看到祖國統一
    提起李戡,多數人會脫口而出「李敖之子」、「小李敖」,似乎這些頭銜和標籤會一直伴隨著這個92年的大男孩。在今年的香港書展上,李戡西裝革履,架著一副標誌性的眼鏡,已然褪去17歲那年青澀的模樣。「少年出書」、「北大畢業」、「痛批臺灣教育」,自幼備受媒體、學界矚目的他,在父親李敖去世之後,再度面對鏡頭,更多了一份堅定和擔當。
  • 李敖:交通方便我沒鄉愁 李戡:我跟韓寒不相干
    「現在說起來,不是近鄉,沒有情怯;不是還鄉,沒有衣錦;不是林黛玉,沒有眼淚。所以我跟大家說我沒有鄉愁。 」  李戡:「我跟韓寒不相干」  而相較於父親李敖的意氣風發,18歲的小兒子李戡顯得平靜多了。這個18歲的青年,站在人群之外,靜靜地看著自己的父親,一言不發。
  • 李敖之子李戡最新發聲:完全按照父親遺囑辦事,對李文仁至義盡
    4月26日是李敖83歲冥誕,兒子李戡首度公開李敖大師的親筆遺囑,遺囑中明確註明:女兒李文每個月將收到美金1000元,直到70歲。如果李文鬧上法院或騷擾李戡一家人,則喪失本條權利。除了這每個月1000美元之外,李文不會得到父親李敖的任何資產方面的繼承。可見李敖對李文是有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