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從科學角度上講,如果一種生物擁有在巖漿中生存的能力,那它的身體構造和習性會是怎樣?
如果有這樣的生物,那它絕對不是碳基生命,碳基生命最大的缺點之一就是怕火怕高溫,構成地球生物體的有機物都是可燃的,使得地球生物天然地懼怕火焰,更不要提巖漿了。
人類死亡後會採取一種叫「火化」的議題處理方式,火化後人體就只剩下一些無機物了,就連骨頭也只剩無機物,可以敲成粉末,也就是骨灰。任何一種地球生物都無法抵抗高溫,儘管生物體的組成部分大部分是水,可溫度太高生物體液體損失很快,連帶著會帶走很多鹽分,鹽分是生物必須的營養素之一,由此帶來生物體表面組織的損傷,甚至有時候不需要很高的溫度,只需要比體表高几度,就會造成低溫灼傷。即便是海底熱泉系統中能適應高溫的嗜極微生物也無法抵抗巖漿的高溫,公認最徹底的滅菌方式就是用火燒。
巖漿是上千度下巖石融化形成的流體物質,那麼高的溫度下,水分無法以液態存在,會迅速蒸發,地球碳基生命會迅速地脫水、有機物焚燒。目前科學家們發現的微生物中,只有極少數可以適應上百度的高溫環境,巖漿上千度的高溫,碳基生命無法承受。如果巖漿中存在生命,那幾乎可以肯定它們不是碳基生命,具體是什麼構造,以現代人類的生命科學知識很難解釋,除非是那些構造簡單、熔沸點都很高的物質構成的生命體,而現代的科學家並沒有發現那樣的生物。
它們或許沒有複雜的構造 ,可能僅由數個粒子構成的簡單生命形式,它們並不需要像人類一樣吃喝,而是利用高溫導致的熱輻射獲取能量,以粒子外電子等的震蕩、躍遷傳遞信息和活動。